关于林下经济发展对策的探讨

2024-01-08 05:15:47
新农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林业森林经济

李 强

(宽甸县国营林场管理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宽甸 118200)

林业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林下经济是借助林下丰富资源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新型林业经济模式。通过林业、农业、畜牧业等多个部门科学化、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运用,实现农、林、牧业的高效协调发展。加强对林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是实现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产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下经济成为农林业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1 林下经济概述

林下经济是指借助森林独有的丰富资源和林下特有的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新型林业经济模式。林下经济借助林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通过林业、农业、畜牧业等多个部门科学化、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运用,实现农、林、牧业的高效协调发展,也是实现以农业发展带动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2 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

2.1 充分发挥森林的功能与作用

森林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森林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在对森林进行生态旅游、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追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一条不砍树能致富、致富双赢的发展之路。

2.2 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确保农民增收,实现全民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总要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时代所托,是带动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发展林下种植业以及林地养殖业,利用森林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发展观光休闲、生态疗养等森林旅游业,是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3 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

3.1 林下种植型经济

林下经济的种植主要以林菌型和林药型林下经济种植模式为主。其中林菌类植物在适宜的湿度、氧气、光照等自然条件,通过现代化、科学化的种植方法,种植蘑菇、木耳等各类食用菌菇,操作简单易行,易形成规模化的经营种植模式。而林荫环境对于一些喜阴的植物来说非常适合其生存,种植茯苓、金银花等常见喜阴中药材植物。

3.2 林下生态旅游型经济

森林生态旅游业业成为现代旅游的新方向标,借助森林自然景观资源,充分发挥其观光休闲价值,合理利用森林自然景观和林下经济产品,开展以旅游观光为主的森林经济活动。这种林下经济模式不仅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企业从中获得丰厚收益,游客们也在游憩中得到了身心上的放松。

3.3 林下畜牧型经济

林下畜牧经济作为新型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树木、饲料及饲养牲畜进行综合管理,达到获益的目的。林下养殖的主要模式有林下养禽、林下养畜、林下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模式。养殖牲畜形成的粪便变废为宝,为林地提高了大量有机肥料,提高了林木的生长,是一直生态环保型产业模式。发展林下畜牧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收益可观,成为目前林下经济重要的发展模式。

4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重点

4.1 建设优良经济种苗基地

在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过程中,建设优良经济种苗基地是十分关键的。不断开展标准化种苗基地建设,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改造和管理。加强优良品种引进和繁育,不断提高种苗的品质和质量。同时要加强对种苗生产经营和市场的监管,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供需关系合理经营管理。

4.2 林下经济规模化体系的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因此林下经济的生产经营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区,才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根据自然、气候等环境条件,不断开展林下经济新品种的引种栽培、优质品种的繁育、标准化栽培和加工生产,全面推进林下经济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开发高附加值的林下经济产品,形成种植、管理、加工、销售一体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林下经济现代化发展模式。

5 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缺乏科学可持续的经营管理与技术指导

目前,林下经济发展尚缺乏可持续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的技术指导,林业生产工作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采集、出售形式,林下经济发展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产品特色。同时只注重经济效益,缺乏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对森林资源的掠夺式的开采,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此外,有些林下经济产业处于探索期,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找寻和完善,而且研究的层面相对片面,缺乏全面、系统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指导。

5.2 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林下经济要想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水利、电力、交通等各项配套设施不可或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不便利、水电供给不足成为限制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林场地理位置不便使得发展林下经济,物资运输和基础设备建设面临重重困难。农户对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也严重阻碍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5.3 经营规模小,缺乏龙头产业

由于林下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相关资金的支持,造成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受阻。同时在商品销售方面,有些商品直接从农户收购,不能准确了解市场需求和动态,导致林下种植的商品不能做到以市场为主导的精准化生产,从而使得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未能实现规模化发展。

6 林下经济的发展对策

6.1 寻求合理发展模式,发挥龙头企业优势

制定科学现代化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方案和对策,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十分关键。加强对农户经营管理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实现林下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和林下经济产业增收增产的发展目标。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和实力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产业实现现代化发展。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建立示范基地,为林农选定适宜的林下经济种植模式,确保林农增收,实现区域化的产业脱贫。

6.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林下经济产业对森林资源十分依赖,经营地基本都位于偏僻、交通闭塞的林区山区,基础设施薄弱是限制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专项资金,用于道路交通、水电和通讯配套设施的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当地的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的教育、医疗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改善林下经济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将会为当地林下经济产业提供更加便捷的发展条件。

6.3 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林下经济产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对林下经济产业的科学管理和监督十分重要。因此,要不断完善和健全林下经济的管理机制。在禁摘期进行封山等措施,防止乱采乱摘行为的发生。严厉打击私自采摘、搜猎等不法行为,促使林下经营工作有序开展。只有不断加强林下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好领导责任制,才能实现林下经济产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6.4 加强技术培训

由于基层技术人员、林场工作人员和林农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操作经验十分匮乏,定期对以上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和关键技术的重点指导。采取现场教学方式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通过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与科技示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作水平和生产效率。

7 结语

国家政策的支持与落实是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重要保障。同时,通过林业信息系统的监测和运行,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为林下经济的高效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林业森林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land produces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