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阅读”理念下“绘本阅读”课程设计

2024-01-07 05:47:56刘霞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触角课程设计爱心

刘霞

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学生语文课文阅读的主要方式。绘本又称为图画书,是一种图文并茂的读物,它蕴含着浓厚的童真、童趣。相比较于一般性的读物,绘本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文字信息,同时还包括图画信息。因此,绘本的阅读属于“全阅读”。绘本具有自身的特质,文字简洁,图画生动,情节曲折有感染力,内涵让人读后回味无穷,等等。在这样的一个读图时代,绘本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更加显著。绘本阅读属于整本书阅读的范畴,是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积极启蒙,是推动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优质初乳”。

基于“全阅读”的理念,绘本阅读应当是一种情境阅读。教师要充分应用现代媒体、网络等,营造阅读情境,将绘本阅读内容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地呈现。很多教师在研发、设计绘本阅读课程时,仅仅围绕绘本中的文字展开,导致学生绘本阅读的窄化、浅化。这样的课程设计遮蔽了绘本的多元性价值。为了体现学生阅读绘本的价值,打开绘本的阅读时空,教师可以进行绘本阅读课程的情境设计。

比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是一本获得了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的绘本,内容简单明了,讲述了“一个小鼹鼠寻找到底谁在他头上嗯嗯的故事”。绘本的情节简单,但是,绘本中的图画能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动物的习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都有一个关注“屎尿屁”的阶段,绘本能让学生科学认识各种动物的“屎尿屁”,认识到动物便便的形状、颜色、数量等。学生阅读该绘本,认识到“屎尿屁”等是动物身体自然的产物,并能在故事阅读过程中养成正常如厕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结合绘本中的图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中阅读,在阅读中猜测,将猜测内容与绘本内容比照,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情境中,学生不仅读故事,而且读图画、读封面、读环衬等。绘本的阅读过程,成为学生全方位、多视角的感知过程。这样的感知,能让学生对绘本的表达旨趣有所感悟。

绘本课程的情境设计,就是要构建一个立体的阅读时空,让学生解读文字,解读图画。情境阅读是一种多介质的阅读,多介质的阅读能让学生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绘本课程的情境设计,要求教师用更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绘本阅读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美丽旅程。

在绘本课程设计中,教师要多方位、多视角地考量绘本,立足“全阅读”的视野,充分发挥绘本的多种育人功能,彰显绘本的多重育人价值。绘本的触角式设计,要求教师从绘本的各个层面进行设计。每一个设计层面构成一个“触点”。“触点”越多,越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敏感性、敏锐性,越能激发学生的绘本思维、想象。绘本阅读课程的触角式设计,要求教师深入发掘绘本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等。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立足“全阅读”视角进行“触角式”设计,就能让学生从绘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立足“亲情”视角,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体会祖孙俩日积月累的感情,体验绘本散发的浓浓的人情味;立足“智慧”视角,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猜想:将它剪下来之后,还可以将它变成什么、做什么用?一方面能让学生领略爷爷的智慧,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惊喜;立足“表达”视角,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品味绘本中对各种表情、家居、物品的描绘,让学生感受、体验绘本故事的神奇、美妙,等等。触角式的阅读设计,要求教师深入发掘绘本的价值,全方位、多角度、立体性、系统性地展示绘本内容,让学生在丰富的绘本课程设计中获得多元化的感悟。

触角式的课程设计是一种层次性、差异性的课程设计。“触角式”的绘本阅读课程设计,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触角式”绘本课程设计,要让学生充分地领略、体验、感受绘本中的真、善、美。每一个“触角”,都是打开学生绘本阅读的“一扇窗”,是开启学生绘本阅读的“一扇门”。“触角式”的绘本阅读课程设计,让绘本真正成为了“小径分叉的花园”。

平行式绘本课程设计,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阅读,揣摩学生的阅读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困惑、问题等,与学生一起肩并肩看绘本中的风景。相比较于情境阅读课程设计、触角阅读课程设计,平行阅读课程设计能让教师看到更多的绘本育人可能。

基于“全阅读”的视角,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具体阅读情况。为此,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对话、交往,与他人建立更多的关联。“全阅读”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机会,举行更多的阅读活动。基于“全阅读”的理念,学生的绘本阅读应当是积极的,开放性的,多元的,真实的。在阅读中,教师与学生开展多元互动,从多个视角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比如,教学绘本《爱心树》,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与不同的学生对话,一方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感悟,另一方面熟悉学生的阅读障碍。通过多元互动,学生可以领略绘本丰富的语言,感悟绘本细腻的情感。《爱心树》呈现了七个画面,这七个画面隐藏着生动、细腻的连环点:飘落的树叶、舞动的枝条、似手臂般地托住男孩、紧紧地裹着、垂下枝叶等。在欣赏之余,学生有效地把握绘本的情感落点,大树无私的爱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在平行的课程设计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经历,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扩大学生的注意点,让学生认识、把握绘本内容的细微之处。

绘本《爱心树》尽管是以“树”的形态呈现,其实构建的就是人的形象。在生活中,哪些人犹如“爱心树”呢?这样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多元思考、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平行式课程设计中“补白”,让学生将自己放进绘本,去体会“爱心树”深沉的爱,去体会“爱心树”的无私。平行的课程设计,让绘本带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语言认知”,更有情感的润泽、精神的丰盈、生命的灵动。

总之,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用心地去发现、感悟。基于“全阅读”的视角,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关注语言文字,更要引导他们欣赏绘本流畅的、跌宕起伏的线条,欣赏绘本跳动的色彩。一本绘本就是一個故事,就是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绘本不仅能触动学生的阅读之心,点燃学生的阅读之情,还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庆丰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触角课程设计爱心
长触角小怪兽
夯实为侨服务机制 多方触角深入基层
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 01:17:20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爱心树(下)
试探着向硅谷伸出触角
能源(2018年5期)2018-06-15 08:56:20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5
爱心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3
爱心熊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