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 徐婕
“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 2024年是中国经济夯实复苏基础、推进结构转型、挖掘发展潜力的关键阶段。
放眼世界,外部风高浪急,全球经濟正处于“缓步增长、高度敏感、深层转变”的重要时刻;聚焦中国,蓄力爬坡过坎,中国经济将以速度换空间,在增长保持稳定的过程中谋求发展动能的转换、增长质量的提升和人民福祉的改善。虽然爬坡过坎、道路曲折、过程艰辛、付出可观,但这是通往中国式现代化和全要素生产率长期提振的沧桑正道,将为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打开格局、释放潜力、奠定基础。
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将渐进夯实内生增长动能,呈现出“消费为主、投资趋稳、出口恢复”的趋势特征。我们预期,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为4.9%左右,略低于2023年,但与2020-2023年间平均增速大致持平。短期来看,积极发力的财政政策配合稳健精准的货币政策有望夯实经济复苏基础;长期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则有望释放经济内生潜能,技术突破创“新”与产业升级增“质”将共同塑造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将呈现“消费为主、投资趋稳、出口恢复”渐进夯实内生增长动能的演化趋势,全年经济增速预计约为4.9%,略低于2023年,但与2020-2023年间平均增速大致持平。
首先,内需在2024年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2023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有目共睹。实证结果也显示,中国消费驱动力显著高于投资驱动力,每1个百分点的消费增长可以驱动0.569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而1个百分点的投资增长可以带动0.14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然而,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实际增速从2013-2019年间的7.5%下降至2020-2023年间的4.8%。同时,疫情期间居民消费习惯改变,预计2024年社零增长中枢很难回到2015-2019年间9.7%左右的增速,或将下滑至6.3%左右。
尽管收入增速下滑,但是收入总量仍保持不断增加,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动,消费增长依旧发挥着积极作用。农村消费、线上消费以及可选消费表现亮眼,服务消费支撑作用持续显现,尤其是在健康、教育和娱乐领域。根据新务实主义消费 ,一方面未来消费重心下沉,衣食住行等基础性消费仍将作为主导的消费领域,另一方面对于商品配套服务的关切,服务消费潜力有望继续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形态逐渐由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预计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速将继续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其次,投资规模扩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速的“压舱石”。本轮房地产政策涵盖调整首付比例、增量和存量房贷利率以及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等多个方面,带动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增加,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虽为负值但边际有所改善。2024年,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销售趋势逐渐企稳但全年可能还有小幅降低,保交楼压力减弱或将显现,房地产投资压力仍在,投资规模恐将继续收缩。但是,以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为突破点,政策多层面齐驱并进,更好地支持刚性、改善性需求以及保障性“三大工程”建设,“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将有助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与此同时,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增速虽不及过去趋势性增长水平,但始终保持不断扩张且有望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速。一方面,新基建将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支撑点,包括5G网络建设、人工智能、绿色能源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等。另一方面,新技术、新能源以及高端装备等高技术产业将继续发挥扩大有效投资的作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将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再者,出口增速或由负转正,对经济增速的拖累减弱。
2024年,外需恢复可能仍受制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与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发达市场进出口或将继续承压。然而,对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有望延续较快增长,补足全年外贸动能。根据IMF预测,2024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同比增速约为3.5%,高于2023年2.6个百分点。受益于全球贸易的逐渐稳定,叠加中国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提升,核心与新兴产业进一步迈向中高端价值链,2024年中国外贸韧性有望进一步凸显,支持出口恢复,并减弱其对经济增速的拖累。此外,“一带一路”增长效应将继续显现。实证结果显示,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成本平均降低0.2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速将增加0.2个百分点 。基于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双边、多边合作机制,降低了贸易成本并提高了贸易便利性,将进一步支持中国外贸结构的优化转型。
尽管2024年中国经济爬坡过坎、增速放缓,但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与经济总量规模的持续增加并不矛盾。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大,近些年一个百分点GDP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总量增加以及其所创造的就业增量,将远高于彼时的绝对水平。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约169万,在2018年后该数值突破200万,并一直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在2020-2023年间该数值已经超过了250万,这与中国城镇失业率在经济增速放缓期间仍然保持较为稳定改善的趋势相互印证。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最终表现,从总量上来看,经济增长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毋庸置疑;从结构上来看,有些经济部门比其他经济部门更具有就业密集性,有更多的潜力吸收更多的劳动力。
大量学术文献证据表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对就业有着积极的影响。利用时变系数模型(Time-Varying Coefficient Linear Regression),计算不同时期中国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即GDP增加一个百分点所能拉动的就业增加百分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中国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显著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尽管第二、第三产业近年来就业弹性有所下降,但是从新兴产业(以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为例)的就业弹性来看,2009—2020年期间新兴产业就业弹性在0.372到0.855的区间波动,且呈现增加趋势,反映新兴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逐渐增强。不仅如此,新兴产业就业弹性平均值为0.613,高于所属产业大类的平均水平,说明新兴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强,对整体就业具有拉动作用。也正因为服务业、新兴产业等不断增强的就业弹性,中国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复苏值得期待。
面对外部奇点与内部拐点的角力,宏观政策搭配将尤为关键。根据对于2024年经济增长动能的判断,中国经济短期仍然面临预期偏弱和需求不足两方面挑战,预计2024年积极发力的财政政策配合稳健精准的货币政策有望夯实经济复苏基础。
一是刺激总需求,拓宽增长空间。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1万亿,通过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用于减灾防灾建设等八方面惠民生支出。短期来看,基于两年基建周期累计乘数为1.763估算 ,1万亿元特别国债有望拉动名义GDP增加约1.763万亿元,预计每年带动名义GDP增长约0.88万亿元,相当于拉动2024年名义GDP增长约0.6个百分点。同时,提前下达地方债新增限额的做法将延续至2027年,如果按照60%的上限下达,2024年地方政府一般债、专项债提前批额度分别为4320亿元、2.28万亿元,有望继续发挥地方债在稳投资、稳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有望继续领跑,叠加“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推进加快,有望发挥带动作用,支持投资增速企稳。需求端方面,通过提高社会福利制度,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包括增加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财政支出;通过针对性的消费刺激措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直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将进一步增强居民购买力。实证结果显示,财政赤字长期显著增加了新兴市场国家居民消费支出,当财政赤字率上升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长期将上行0.21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维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显著增强,预计2024年积极财政有望加力显效,财政赤字率或将继续扩大,可能达到或超过4%,从而释放中国财政政策弹性,进一步打开中国财政空间,以维护经济稳定。与此同时,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或增加,以配合财政发力。2024年降息、降准存在一定调整空间,稳健精准的货币政策将是呈现小步慢走,渐进式支持经济增长。
二是激发企业家精神,释放活力空间。创新、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多元化都受益于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民营企业家精神是创新的火种,激发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创新不仅创造了新的市场,还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推动了竞争,为更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数字化经济的核心,为其他行业提供了支持。激发企业家精神,有助于推动数字化转型,刺激新兴产业的增长。同样的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企业家精神有助于经济多元化,减少了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从而增强经济韧性,则将有助于应对外部宏观经济环境震荡。新兴产业的高就业弹性恰好反映了新兴产业对于创新驱动的需求,也进一步巩固了民营企业创造 90% 就业岗位的积极作用。
三是呵护经济增长动能,创造改革空间。持续深化改革是提振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的应有之义。一方面,在要素禀赋层面,为了更好地配置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正在加速推进,激活了劳动力及人力资本的市场流动性。特别是劳动力自由迁移程度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消弭城乡间的不均衡,也加速了城镇化的步伐。同时,提升劳动市场的灵活性,亦为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创造了丰富的机遇。另一方面,在企业效率层面,改革正着力优化企业结构、升级管理体系、引进竞争环境,并激励创新精神,旨在提升企业运作效率,激发市场竞争与创新活力,为经济带来持续且健康的增长动力。
长期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则有望释放经济内生潜能,数据与技术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将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生产力迭代或将迎来变革。技术突破创“新”与产业升级增“质”将共同塑造新质生产力,有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新质生产力之“新”在于技术突破创新。一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发挥创新在全面振兴产业中的关键作用。“创新是第一动力”,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至关重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作用,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二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关键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新产业、新技术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培育新产业是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结合前沿理论方向与核心技术攻关,共同赋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互进,共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三是以改革开放再出发为机遇加快新质生产力迭代,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引进、吸收和应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通过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分享知识、技术和资源,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对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跟跑者”向“领跑者”的突破,对外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构建更加和谐、繁荣的国际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新质生产力之“质”在于产业升级增质。新质生产力催生着中国产业的升级转型和全面变革,这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改变,更是对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和优化。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是产业现代化的关键要素。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显著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整体产业的升级。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也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成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正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和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新質生产力是服务业高增值化的重要推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涌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进步,为服务业带来了丰富的发展机遇。通过引入创新技术、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各行各业对高技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助力服务业实现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转变。不仅如此,数字技术发展作为新一轮科学范式的重要发展方向,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预计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有望在2027年达到60%左右,预测规模为15.7万亿美元 。AI、大语言模型等技术已经推动了多个领域产业升级,例如智能制造、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和文本处理。中国AI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增长,目前该领域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400家,智能晶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通过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加速,旨在快速培育并壮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优势,将深入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作者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徐婕系工银国际宏观经济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