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艺术”介入首饰综合材料及工艺课程中的教学改革

2024-01-06 07:44连晓萌
天工 2023年24期
关键词:麦秆岭南文化首饰

连晓萌 李 岩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一、现状分析

(一)课程现状

首饰综合材料及工艺课程是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产品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的授课时间是大四上半学期,学生有三年专业学习的良好基础,利于学生深入学习本门课程。本课程强调的是综合材料的属性定位、综合材料的文化理念创新与加工,和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的第七章强调高校教育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本课程正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由此可见此课程的重要性。当前首饰综合材料及工艺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前,没有做市场调研和资料收集;课中,教学内容老化、课程特色不鲜明、教学手段单一、多种材料的运用过于表面、课程总学时安排不合理、设计作品的方法单一、作品的创新点少等问题;课后,教师没有系统总结课程,对教学大纲和教案的更新不够,相关的论文发表较少,相关的展览和线上推广之前也不曾涉及。

(二)岭南文化现状

岭南文化在区域交流中接受并融合了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在与海外文化交流中,也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李权时在《岭南文化现代精神》中写道:“开放兼容的文化内涵,正是岭南文化与海外各种文化交织碰撞中融汇升华发展而来的。在这种包容南北,兼纳中西的特点上,具有岭南区域特色的海洋文化分成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1]

岭南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孕育于岭南的地理环境,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的人文精神有平民世俗、大众感性,多元取向、兼容气度,清和柔美、清新雅致,注意受众、注重市场,追求新潮、力求创新。岭南文化艺术形式多样,与珠宝首饰设计相关的艺术类别有南方玉雕、广珐琅工艺、广绣、潮绣、广州髹漆、潮州木雕、潮州麦秆剪贴画等。

以上从正面认知岭南文化艺术明显是不全面的,也应从背面深层次地挖掘如今的“岭南文化艺术”。现在市场形成一个怪圈:市场需求量小—经济效益不高—后继无人—手工艺退化—更加没有市场。具体分析岭南文化艺术衰落的原因,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新材料新市场的冲击导致市场需求下降;二是传统工艺材料人工成本高,附加值低,批量生产困难;三是专业工艺人才缺乏,后继乏人;四是行业管理混乱;五是天然材料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综上所述,岭南文化艺术目前的发展情况是工艺的传承保存尚可,传承后继乏人,作品创新不足。岭南文化视角下广东高校艺术创新人才培养迫在眉睫。[2]

结合首饰综合材料及工艺课程和岭南文化艺术的现状分析,把岭南文化艺术介入这门课中,可以增加课程的内容和特色,同时教学改革也对“岭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深入研究岭南文化艺术,使其与首饰综合材料及工艺课程深度结合才是此次教改项目的重中之重,在传承好岭南文化艺术的同时,使首饰设计在形式、材料、内涵方面不断创新。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办法

(一)教学理念升级,打造特色课程

摒弃旧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新教学理念的实施会激励学生有更高的兴趣学习这门专业核心课——首饰综合材料及工艺。可以把“岭南文化艺术”介入这门课程中,建立起独属于当地特色的课程。“岭南文化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脉,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作为岭南地区的珠宝首饰设计本科院校,潜移默化地受到“岭南文化艺术”的滋养,设计制作具有“岭南文化艺术”特色的首饰具有天然的绝佳地理优势,学生可直接前往广东省博物院、广州艺术博物馆等地进行线下调研考察,为“岭南文化艺术”在首饰综合材料及工艺课程教改中的探索与实践提供第一手资料。学校地处东南,学生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天然的优势有利于“岭南文化艺术”在此课程中的介入。[3]总之,教学理念的提升,努力打造的特色课程有利于学生设计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原创性艺术首饰。

潮州麦秆剪贴画,又称麦秸画、麦草画、麦秆剪贴画,属于民间剪贴艺术的一种。其创作材料由纯天然的麦秆剪切、裁取而来。潮州麦秆剪贴画,是广东省潮州市的传统工艺美术门类,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9年,潮州麦秆剪贴画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与潮州麦秆工艺省级非遗大师方志伟的谈话中得知,潮州麦秆剪贴画工艺繁复、精致,但像许多非遗一样,目前潜心学习此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在市面上的流通性不高,面临着失传的困境。本人指导学生余杰创作了作品《白颈守护》(见图1),把岭南文化艺术中的潮州麦秆剪贴工艺应用在当代首饰设计中,为了促进潮州麦秆剪贴工艺的创新和发展,学生思索出在首饰设计中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以几何化、抽象主义的表现形式将潮州麦秆画与贵金属结合的创作方式。设计的珠宝作品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让观众从崭新的视角看待潮州麦秆画工艺,以此激发和增强人们对传承创新传统手工艺的热情和信心。

图1 《白颈守护》 余杰/作

从岭南文化的风格特点、装饰风格、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艺术研究。在教学理念上把现代首饰设计方法与岭南文化艺术有机结合,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工艺的共同性、颜色的丰富性、造型的多元化,打造出具有“岭南文化艺术”特色的课程。指导学生研发出兼具传统文化美感和岭南文化特色的首饰,使佩戴者时刻沉浸在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首饰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丰富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

原本的首饰综合材料及工艺课程教学围绕材料的种类、质地、优缺点以及优秀的多种材料首饰进行个案分析等。项目组成员教授本课程已五年,发现材料的多样性会拓展首饰设计的边界,也会导致学生在设计时无边界、无主题,时常无从下手。把“岭南文化艺术”介入首饰综合材料及工艺课程中能大大改善这种状况,极大地丰富课程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材料选择的目的性更强,有利于增强学生作品的设计内涵,重构课程体系。

在岭南文化中,广式大漆工艺可谓是一朵奇葩,经过岁月沉淀,以精巧瑰丽的美感惊艳工艺世界。髹饰是我国的传统漆艺,用漆漆物,谓之“髹”,以纹饰为样,称为“饰”,历史悠久。目前,市面很多广式大漆作品停留在传统造型上,例如立体的屏风、各种瓶形摆件等,有的则以平面漆画为主。广式大漆工艺很少应用在当代首饰设计中,学生薛静悦从岭南文化的大漆工艺出发,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首饰艺术品。她设计制作的广式大漆作品《燃烧的雪》(见图2),外形层峦叠嶂的大山和颜色沉稳多变的红黑大漆相结合,再加上大漆中的经典工艺——蛋壳镶嵌,使该作品的工艺制作过程极其繁复。此作品耗时六个月,既有广式漆器的古典美又有首饰的现代感。文化需要传承,只有老老实实做好传承,才能在传承中创新。

图2 《燃烧的雪》 薛静悦 /作

与此同时,项目组成员在校担任多门专业课程的专任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郝琦副教授,李岩、戴玲、高震讲师等多名成员精诚合作,为科学利用优质课程内容提供可能性。例如,在本项目依托的“首饰创意设计及制作”教学教改项目课程中[4],学生获得多个设计大奖并结项,首饰创意设计及制作课程的创新设计方法可交叉应用在“首饰综合材料及工艺”课程中,多个课程教学内容交叉进行融合创新,促使这门课程的内容愈加丰富多样,课程体系愈加完善,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及创新。多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合理融入岭南文化艺术,打造独具岭南人文风格的特色课程,同时岭南文化艺术的内容也重构了课程体系,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岭南文化艺术。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合理安排授课

从现在的高校首饰设计教学模式中可以看出,原创与创新放在第一位。事实上,原创性不仅是艺术创作的起点和根本准则,也是商业设计的生命力。基于此,教师应该想尽办法使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也会活跃起来。之前教学手段简单,大多数是用PPT 讲解内容、布置作业和学生设计制作,这次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教学手段,将新的前沿的“微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教学、分层次教学、OBE 理念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应用在这次教改课程中,教师全方位辅助学生尽快吸收知识。[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翔实地把珠宝行业的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多看展览、多听讲座、多看珠宝市场,开阔自己的眼界,延伸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发现美的眼睛。并用实践主导型项目教学法,较好地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和制作出多种材料的好作品,建立新型特色课程,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教学环节新颖多元,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更高的兴趣学习这门课程,才能设计出有艺术性的原创首饰,才能培养出既能表达个性,又有民族自信心的新时代大学生。

三、结束语

弘扬岭南文化艺术、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岭南文化艺术”有助于塑造当代首饰艺术创新人才的文化意识,深刻影响首饰艺术创新人才的价值选择和创新行为。

“岭南文化艺术”的介入对课程发展意义重大,增添了课程的本土特色,丰富了课程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材料选择的目的性更强,通过教学改革使大学生设计出极具岭南文化特色的首饰艺术作品,促使岭南文化传播得更加深远。

猜你喜欢
麦秆岭南文化首饰
麦秆画
大丰麦秆画
岭南文化名家
折段麦秆来作画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互生》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变废为宝的麦秆画
宝石首饰系列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