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理俊/文
许彦军在计调室办公室部署生产任务
都说“锻件人”最难熬的是夏日,殊不知“锻件人”的冬日更为艰辛。当“嗵——嗵——嗵”的锻锤声响彻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锻件公司厂房时,许彦军正戴着黄色安全帽,忍受着“胸前滚烫、背后冰凉”的“温差”在车间里来回检查。尽管后背是萧瑟的寒风,但面前炙热的锻炉和不停的奔波早已让他汗流浃背。
36岁的许彦军,现在是西安昆仑锻件制造公司经营计调室的室主任,2023年是他进入锻件制造公司的第17个年头,也是他成为共产党员的第12年。这一年,他获评西安昆仑2022—2023年度模范共产党员,为他17年的辛勤劳作和默默奉献树起了耀眼的旗帜,也为他日后的接续奋斗扬起了饱满的风帆。
“我19岁就来了锻件制造公司,听惯了这里锻锤砸下来的声音,今年我36岁了,我还在这里,等我50岁了我还要在这里。”2006年,许彦军进入锻件制造公司,这一干就是17年,在这里扎下了根,从实习到转正,从生产分配到组织协调,17年来他从未离开过这里,且在这里越扎越深。
从进厂开始,许彦军就一直从事着公司生产调度的安排和协调工作,这是一项极其烦琐和考验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的工作。生产部下发任务后,要第一时间和采购部沟通投料、领料,投料后要及时协调人员和设备进行排产,同时督促生产进度,生产完成后当天要完成交验交付工作,同时要标明各产品件号,以便其他单位接收和加工。
锻件制造公司车间大批量的锻件任务、炎热的工作环境和突如其来的急活难活,极大地考验着员工的体力和韧劲,多年来,同事们的辛苦许彦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看着车间锻锤一锤一锤地砸下来,同事们的汗珠也一滴一滴随之落下,囿于人员和设备数量,想在车间里提高生产效率已是捉襟见肘,许彦军想,只能从流转环节着手:合理分配人员设备,不让员工手头积攒过多的活儿;标清每一个产品件号,节省生产、运输和分厂加工的时间;加快装卸进度,及时交付生产,绝不在运输和交付上耽误生产进度……每一个流转环节,许彦军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快最细,为车间锻件生产争取时间。
2023年,公司开启了上百门“一号工程”生产项目,对比往年十几门的生产任务,生产难度可想而知。作为生产的首先环节,锻件制造公司面临着大批量生产任务和为后续加工装配抢时间的双重压力。许彦军及时主动和单位领导、计划员商量讨论生产细节,超前谋划,制定生产方案,从2022年底就开始了生产工作。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一号工程”项目,锻件制造公司原有的单件生产方式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在全体员工的努力和探索下,锻件制造公司创造性地改进了生产方式,将原来的单件生产方式改为了合并下料,原来生产1件产品的时间,现在可以生产10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却将压力给到了许彦军:合并下料后,10件产品是连接在一起的,需要将其切割开,但由于下料切割设备有限,需要运输到采购部和工具结构制造公司协助切割,这项任务自然落到了许彦军的身上。锻件生产结束后,一部分产品留在锻件制造公司自行下料切割,另一部分需要许彦军及时送到采购部和工具结构制造公司。“能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同事们的压力,我打心眼里高兴,宁愿自己多干点,没啥。”许彦军如是说。
“我每天早上来,啥都不干先检查设备,设备一切正常,然后才去检查昨天干的活儿、开单子、安排新的生产任务。”尽管单位设有专门的安全员,每天负责安全事项的检查工作,但许彦军在车间检查生产时,仍然不忘捎带着看上一眼,员工有没有戴安全帽?有没有穿防砸鞋?设备是否正常?这些细微的事在许彦军眼里却是比天还大的事儿。“啥都没有安全重要,安全面前,一切都得往后排,人人都得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这一看,也看出了“成效”,每天上班不消说,员工雷打不动地自觉戴上安全帽、穿上防砸鞋、戴上防护手套“三件套”,然后检查设备和设施安全,确保一切正常后才开始干活。尽管大家都自觉了,但许彦军仍然每天坚持不懈地“盯”安全。
17年里,许彦军听着一锤又一锤的锻锤声,奔走在热情滚烫的车间,奔赴在经营计调的“战场”,用踏实勤奋和吃苦耐劳描绘自己的画卷,用甘于奉献和勇于担当的铁锤,锻打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