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疼痛护理干预的影响分析

2024-01-06 04:07:00方井珠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6期
关键词:分值腰椎间盘腰椎

方井珠

(漳州市龙海区东泗卫生院,福建 漳州 363108)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退行性疾病,是由于椎间盘组织、神经根、马尾神经受到机械性刺激或者是压迫后发生的疾病,典型症状为坐骨神经痛、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等。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及持续不良作息习惯影响,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费用也明显增加。相关数据统计发现,国外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达2%~3%,其中年龄>35岁的女性占比为2.5%,男性占比为4.8%。研究显示,约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L4~5、L5~S1水平,双节段同时突出发生率为5%~10%,多节段发生率为3%~10%[1]。截至2017年,我国腰椎疾病患者已经突破了3亿人,60岁人群的发生率高达82%,且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人群,20~50岁为高发期。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发慢性下腰痛、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下腰痛主要指的是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的后背、腰骶部疼痛,可伴有或者不伴有下肢放射痛[2]。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的腰背痛已成为了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问题之一,终身患病率达到了84%,若未及时治疗或者干预,可为患者、家属、社会等造成严重负担[3]。鉴于疾病危害,临床需积极对患者开展疼痛护理,通过评估、干预等一系列措施缓解疼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继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本研究选择医院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诊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主体,旨在评价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遴选我院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诊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n=30)、对比组(n=30)。对比组BMI为20~29 kg/m2,平均(24.54±1.63)kg/m2;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病程为1~4年,平均(2.50±0.72)年;年龄是52~79岁,均龄(65.53±3.92)岁。试验组BMI为21~28 kg/m2,平均(24.52±1.49)kg/m2;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病程为1~4年,平均(2.50±0.69)年;年龄是54~77岁,均龄(65.59±3.53)岁。经SPSS 24.0软件分析组间资料,未发现组间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通过医护人员口头宣教后知情同意;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患者依从性较高,可良好配合研究;研究满足伦理要求,经《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得到验证。

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官功能疾病;诊疗资料不全;无独立行为能力;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正在接受其他研究;精神类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过敏体质。

1.2 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对其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知识,阐述疾病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为其构建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病房干净、舒适,控制每日开窗通风时间在30 min以上,叮嘱家属尽可能减少探视次数,营造安静的环境。强化护患沟通交流,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

试验组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具体为:①组建疼痛护理小组。组织专科医师、护士长、护理人员共同组建疼痛护理小组,全部入组成员均具备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均接受统一的岗前培训,主要内容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基础知识、疼痛护理知识为主,通过查询文献、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制订护理方案。②疼痛评估。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通常是一个直观的标尺,患者被要求在一个标尺上标记出他们感觉到的疼痛程度,从无痛到最严重的疼痛,可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疼痛水平。了解患者疼痛经历、心理状态、家庭支持和性格特征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原因是疼痛不仅是生理层面问题,还涉及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知和感受,以及他们对疼痛的耐受度。③疼痛干预。对于VAS评分为0~3分的轻度疼痛患者,可为其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可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疼痛的感知。选择患者喜欢的音乐类型,或者使用专门设计的放松音乐,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舒缓疼痛。播放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可以吸引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减轻对疼痛的感知。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心理放松方法,有助于减轻疼痛感。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降低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减轻疼痛的感知。对评分为4~6分的中度疼痛患者,指导患者通过深度放松肌肉,有助于减轻疼痛感,可以使用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引导患者先集中注意力放松一部分肌肉,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部位,此种方法可以降低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感。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增加氧气供应,促进放松,减轻疼痛。可以通过缓慢、深长地呼吸来降低焦虑和疼痛感知。依据患者情况遵医嘱予以自控硬膜外镇痛法,此种方法可让患者更主动地参与自己的镇痛管理,根据疼痛程度调整药物剂量。对评分为7~10分的重度疼痛患者,根据医师建议,选择适合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药中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麻醉类药物等,保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量、肝肾功能等因素来合理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给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积极采取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根据观察结果,及时与医师沟通,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④心理护理。向患者提供详细的疾病信息,解释症状、治疗选项和预后,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倾听患者的情绪和焦虑,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确保患者感受被尊重,并且可以随时寻求帮助。护理期间主动告知患者关于疾病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如何正确用药、保持适当的体位和运动,以及如何预防症状加重。教导患者应对疼痛和不适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冥想。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情绪和疼痛。帮助患者设定合理的康复目标,鼓励患者逐步实现这些目标,从而提高自信心。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和社会支持群体保持联系,分享情感和经验。⑤体位护理。帮助患者找到合适的体位,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躺卧、坐立姿势来减轻疼痛。例如,可以使用枕头或垫子来支撑腰部,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⑥热敷护理。护理人员可用温水轻轻擦拭痛处,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但需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避免烫伤。使用热毛巾敷在痛处,可以通过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但同样要注意敷热毛巾的温度,避免过热引起烫伤。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以问卷表(100分)分析,涉及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②疼痛情况:以VAS法进行评估,时间为护理前、护理3 d、5 d、7 d、10 d,分值越低表示说明疼痛越轻微。③腰椎功能康复情况:腰椎功能采用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分析,ODI分值为0~45分,分值越低说明腰椎功能障碍越轻微;JOA分值为0~29分,分值越低表示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④心理状态:采用MSSNS表评估患者抑郁、愤怒、孤独、焦虑情绪,分值是0~152分,分值越低说明心理状态越佳。⑤生活质量。以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估,分值与生活质量为正比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所用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23.0,计数资料以n(%)表示,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取t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 分析试验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得知,护理满意度为96.67%,其中非常满意17例,一般满意12例,不满意1例,对比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其中非常满意13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6例。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χ2=4.043,P=0.044)。

2.2 两组疼痛情况分析 试验组护理后的VAS评分较对比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情况分析表(分)

2.3 两组腰椎功能康复情况分析 试验组护理后的JOA评分较对比组高,ODI评分较对比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腰椎功能康复情况分析表(分)

2.4 两组心理状态分析 试验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分析量表(分)

2.5 两组生活质量评价 试验组Spitzer评分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分)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通常发生在腰椎(脊椎的下部)区域[5]。他是由于腰椎之间的椎间盘(软骨样的结构,位于相邻腰椎骨之间)的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组织(位于椎间盘内部的柔软物质)突出,从而压迫周围的神经根或脊髓[6]。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通常涉及年龄、劳损、不良生活习惯等,发病后典型症状为腰痛、坐骨神经痛(疼痛放射到臀部和下肢)、下肢麻木、无力,且极易导致大小便问题,症状严重时可造成肌肉无力或萎缩、尿控制障碍、肠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故积极诊疗具有重要意义[7]。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疼痛为常见症状,此种症状属于身体的警告信号,可造成患者身体的不适和痛苦,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时还可影响睡眠质量、疾病治疗效果、情绪状态等,因此针对患者积极开展疼痛护理具有重要作用[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经疼痛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高达96.67%,且VAS、ODI、MSSNS评分低于对比组,JOA、Spitzer评分高于对比组,结果说明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疼痛护理干预后,可明显减轻疼痛症状及不良情绪状态,可促进机体腰椎功能恢复,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常伴随明显的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等疼痛症状,这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疼痛护理,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帮助其减轻不适和痛苦。有效的疼痛护理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还可帮助患者更好进行康复训练和活动,且合理的疼痛管理可以降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疼痛感受,提高其运动积极性和参与度。疼痛护理还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可为其提供情绪支持,有利于保持诊疗积极性,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疼痛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可减轻疼痛症状,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助于腰椎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分值腰椎间盘腰椎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工会博览(2022年8期)2022-06-30 12:19:30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2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病种分值结算模式下的医疗监管之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