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桑桑脖子上的肿块开始变软并开始消退。”
我的声音突然哽咽了,一时难以读下去,沛南看着我,问:“妈妈,桑桑的病后来治好了吗?”
“治好了。”我用力地点点头。一刹那,我的眼眶里蓄满了泪水。孩子紧紧地拥抱了我,说:“我就知道桑桑一定会没事的。”
很多时候,父母会在孩子面前扮演“超人”。但在阅读中,我常常会展示最真实的情感,兴奋、惊喜、悲伤、愤怒……想留住孩子天性中的健全,我就要努力把自己修缮为一个情感健全的人。人到中年,本就应该保留一双还会流泪的眼睛。
最近,我正带着孩子阅读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的自传体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主人公弗兰西出场的时候跟沛南年纪相仿。弗兰西的母亲凯蒂因为文化偏低,不知如何教育女儿。凯蒂的母亲告诉她:“秘诀就是读书写字……读莎士比亚……每天给孩子读一页,哪怕你自己也看不明白书上的话,或是发音发错,你必须坚持这么做,这样孩子长大后,就会知道世界并不是只有布鲁克林的出租屋这么大。”外婆的高瞻远瞩开启了弗兰西美好的童年时光,照耀了她的青春年代。
科技界“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的卓越让很多人思考钱氏家族成功的因素。余世存先生在《家世》一书中着重分析出“好读书,重教育”的法宝,钱氏先祖钱镠曾定下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当下,我们已然意识到阅读对于塑造一个孩子精神世界的重要性,也愿意给孩子购买种种书籍,不过更为重要的是书买回来之后怎么办。培养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自然必不可少,但是每日的亲子阅读也不可或缺。经常有朋友和我讨论亲子阅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做法无关对错,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节奏的路径最重要。
我特别喜欢张文亮的诗歌《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极具画面感的文字是不是也触动了你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是否反复出现这样的情景?我们总是嫌弃“蜗牛”太慢,甚至出现“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的情形。
竞速时代的到来,速度以无可阻挡之强势劲头浸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我们的感知经验。虽然我们可借助的工具更多样,但似乎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发强烈。这在教育层面反映得更加淋漓尽致。我们似乎不能静下心来陪孩子读上几页书,我们仿佛也没有耐心回答孩子在阅读中提出的古怪问题,一切行为的最终指向都是尽快完成任务。小王子早就说过:“如果你告诉大人:‘我看见一幢漂亮的红砖房子,窗前摆着天竺葵,鸽子在屋顶栖息……他们便无法想象这是一幢怎样的房子。你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一幢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叹:‘多漂亮的房子啊!”我们一方面不愿意被贴上“急功近利”的标签,另一方面又迫不及待地抢夺那顶毡帽。
换一个思路,也许亲子阅读恰恰可以对抗这种生活,因为和谐的亲子阅读是落实“慢速美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果让一切慢下来,你也许会像诗人张文亮一样: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我和沛南最喜欢的是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小时候”丛书,一共有六册,内容关乎毕飞宇、王安忆、迟子建等当代作家回忆自己童年时候的往事生活,文质兼美。
比如其中之一是迟子建的《会唱歌的火炉》。有时候我们会轮流大声朗读其中的某一段。南京大学王彬彬教授就直言“好作品是能朗诵的”。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意地注意语言的声调和节奏。就像“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代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里噼噼啪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
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会唱歌。火炉的歌声使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了劳动的快乐,懂得了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这段文字,我和沛南每人都朗读了一遍(在沛南读之前,部分字加注拼音),很多道理不必刻意灌输给孩子,在阅读中,润物细无声。院子里的小伙伴摘枇杷树的果子,比赛谁扔得远,沛南会说:“我关心的不是你扔得有多远,而是你让枇杷还没有机会长大,就结束了生命。”
有时候,我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停下来,让沛南猜一猜接下去作者会讲述哪些内容。这本书中有多幅插图,每遇到一幅插图,我都会停下来,让她自我描述: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那个环境中,你会做些什么。比如,有这样一幅图:一片白桦林,还有几只驯鹿。给她一点时间,鼓励她描述出来,当然也可以跟后文作家的描述作对比,目的不在于比出高低优劣,而在于引导她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孩子得有想象力,得有一个隐秘的世界。有趣的是,沛南还会对插画师的绘画做些点评,比如某幅图中的遮挡部分没有处理好,显得有点僵硬。
还有时候,我们会模仿书中的生活。书中多次提及的东北蘸酱菜让沛南很感兴趣,本来对蔬菜不感兴趣的她,要求第二天也这么吃。于是我买了黄瓜、芹菜、生菜等,配上甜面酱,她竟吃得津津有味。在閱读《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这篇文章时,她更是感兴趣,表示自己也想要体验丰收的喜悦。于是,我们买了十几个土豆,切成三角块,种在花盆里。我们认真地“起土豆”,也跟着“溜土豆”,把盆里的土翻过来,看看是否还有遗落的土
豆,体验着迟子建说的那种“在光秃秃的大地上再打捞一份惊喜”。接下来自然就是洗土豆、蒸土豆,拌上番茄酱,享受土豆泥大餐。
需要注意的是,让我们慢下来浸润其中的书籍,必须是经得起推敲与琢磨的。
我给沛南读过这样一段话:“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纽约大沙头贫民窟,学生打架逃学,偷窃吸毒,风气恶劣。新来的校长对其中一个顽皮的男孩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指,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这个男孩在吃惊之余记下了这句话,并开始以州长的标准要求自己,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不再夹杂秽语,行动不再漫无目的。到51岁那年,他终于成为纽约州第53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任黑人州长。这个人就是罗杰·罗尔斯。”
我问她有什么想说的,她说的无外乎要把手洗干净,不能和同学打架,要尊敬老师等。我又给她读了一段文字:“纽约州自1777年至今共历六十多任州长,乔治·克林顿是第一任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是第53任州长,安德鲁·库默是第60任州长,从未有过一个叫罗杰·罗尔斯的州长。不仅纽约没有,其他州也没有过。第59任州长戴维·帕特森才是纽约首位黑人州长。”
原来最开始的那段话是编造的!虚构是文学作品的合法身份,可是记传类作品的第一要素应是客观求实,不能为了让人“喝鸡汤”而伪造事实。这一点对她来说,可能有点为难了。但是分辨力的培养也不是朝夕蹴就的,首先培养的
应是思辨意识,或者说“想”的意识。“想”是一个迷人的词汇,因为“想”,我们不再是“四脚书橱”。
李娟在《冬牧场》中说:“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正向积累,能像托马斯在《秋日》中写的那样:“暂时抛开一天的繁杂/抬起头来,在心里摄下/这明亮的一刻,漫长寒冬里/用它,来温暖自己。”为了希望,也因为有希望,我愿意陪着这只“蜗牛”在阅读的世界里散步,我更愿意自己也成为一只“蜗牛”,好让我们俩一起优哉游哉地散步。
(吴菊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