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龙静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就业能力、促进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关注的热点。许多高校在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 作为提升建筑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1]。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需要引导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加强对市场经济的了解,促进建筑类专业大学生能够立足市场需求把握创新创业方向,能对市场进行基本的判断,分析市场中潜在的风险。因此,社会加大了对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基本财经素养的需求。高校建筑专业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应该提升学校资源整合能力,立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来推动双创教育和财经素养教育的融合,通过产教融合,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和评估反馈体系,形成目标统一、资源共享、制度完善的财经素养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双创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现阶段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呈现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其教育观念和内容上实现了对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超越。
财经素养教育是包括财商教育、金融教育、消费者教育和投资教育等多项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应对经济生活所必备的基础性、普适性和萌芽性综合素质活动[2]。学校提升大学生的财经素养教育既是促进大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通过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可以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双创教育与财经素养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黎耀川、蒋玲[3]认为,财经素养的积累能够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即大学生的财经素养越高,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越强。大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动态,能够识别经济风险,权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因此,财经素养是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时应该具备素养之一。高校要进一步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建筑类专业大学生财经素养培育的重视,构建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财经素养的教育策略,为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双创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将市场营销、会计等相关课程纳入创新创业课程。搭建了创新创业平台,让建筑类专业大学生能够增强实践,通过创新创业平台来加强与企业平台、学校教师、校外培训等方面的联系[4]。学校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成果竞赛,了解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根据项目潜在价值来增加相关的政策支持或者资金支持,打造学校的特色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高校积极邀请企业或者行业参与创新创业的评估工作,通过创新创业成果为企业选拔人才,调动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虽然,高校采取了较多的措施来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实践效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提出将财经素养课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国外许多高校的创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业课程和财经教育课程。国外财经素养教育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框架,构建了家庭、学校、政府多方联动的财经教育育人机制。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财经素养教育,2016 年,我国制定了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加强对财经教育的引导,不断加强教师的财经素养教育能力,探索推动财经素养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路径。贾卫平等[5]认为,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能力,丰富课程资源,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虽然,高校在双创教育中会融入相关的财经课程来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从整体上看,双创教育与财经素养教育融合度不高。首先,开展双创教育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有的教师缺少企业锻炼或者创业的经验,更多是在理论方面的引导,对市场信息挖掘、市场信息判断、市场风险评估等实践不足,难以在双创教育中融入财经教育知识。其次,学校财经专业教师更多是负责本专业课程的教学,缺少渗入双创教育的意识,专业课程与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双创能力课程结合不够。再次,学校非财经专业课程的教师对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教师缺少对财经专业知识的了解,因此,难以将财经专业课程与其他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
部分学校在开展财经教育过程中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对双创教育重视程度需要加强。有的学校对财经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双创教育中缺少财经素养教育的融入,侧重创业理论内容的讲解。部分学校在双创教育教学过程中缺少根据建筑类专业大学生未来就业方向而制定的个性化课程,财经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中与企业或者政府联系相对较少,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足,创新创业资金缺乏。有的学校对产业状况缺少了解,难以推动双创项目的转化。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在双创中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影响了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也难以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对财经知识的应用能力。
双创教育是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但部分高校在双创教育开展财经素养教育过程中,教学体系的开放性、灵活性不足,与其他高校缺少交流和沟通,在摸索中开展双创课程,对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财经素养缺少全面的认知。部分高校与企业、行业机构等缺少交流沟通,难以精准引导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应用财经知识来科学把控双创项目的方向。一些学生对市场环境缺少判断,对双创项目的竞争环境及未来发展趋势认知不足。有的高校双创项目的资金来源不够丰富,单靠财政资金难以满足学校双创项目的需求,影响双创项目的开展。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应制定相关政策,开展多项财经素养教育竞赛活动和普及推广活动。教育管理部门在创新创业中的引导性、监督力度需要加强,针对财经素养教育制定课程指导,以便促进高校财经素养教育的落实和执行。
评价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提升学生双创能力需要在评价中不断反思和改善。首先,部分高校在构建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双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没有将财经素养纳入其中,双创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难以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对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视,缺少引导市场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风险管控意识、营销策略以及目标客户群的挖掘能力方面的评价指标。其次,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部分教师只采取理论评价的方式,评价方法不够客观,评价结果与学生实际双创能力出现偏差。再次,评价的参与主体不足,传统评价主体多是由课程教师担任,学生、企业在评价中的参与性不足,难以结合地区经济产业发展方向或者企业未来转型需求来判断双创成果。最后,对评价的后续改进及完善缺少监督措施,评价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影响了学生财经素养能力的提升。
在双创教育背景下,为了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构建“两育融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策略,“两育融合”是指“双创”教育与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有机融合,将财经素养教育渗入高校双创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通过双创教育来提升学生财经知识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在双创过程中加深对财经素养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利用财经素养教育知识分析双创过程中的风险,通过财经素养知识的应用来推动双创的发展,构建目标统一、资源共享、机制保障的融合教育体系[6]。“三位一体”是指政府、高校及企业融为一体,高校、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及相互交融,构建内外结合的高校人才培育体系,充分推动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的结合,构建健全的育人模式。双创教育背景下构建“两育融合+三位一体”提升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财经素养,同时增强大学生双创能力,加强大学生创业的竞争力;形成相对成熟的提升高校双创教育及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可实施、可复制、可推广的策略方案,为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策略方案,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两育融合+三位一体”提升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图
要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双创能力,就要推动双创教育与财经素养教育的融合。首先,在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中应该增加财经素养维度目标,通过双创教育的定位和实际需求来细化财经素养教育目标,增加目标的落实。高校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双创财经教育课程,统筹教育资源,在制定财经教育课程时应该注重增加企业创新和社会创业人群案例,通过创新创业流程来培养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财经思维,增加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对财经素养教育的认知。其次,在双创实践中应以问题为导向,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结合财经知识分析方案中潜在的风险,增强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在双创过程中的风险管控意识。在财经素养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双创实践,通过对财经素养教育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对市场进行分析,了解影响市场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龙头企业发展的现状、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市场的调研和财经知识的应用,分析行业的盈利空间和盈利点,促进建筑类专业大学生能够在应用财经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双创的方向。再次,高校在开展双创过程中应通过案例来深入分析财经知识的应用,促进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加强对财经教育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财经知识的积极性。根据建筑类专业大学生所处的岗位,分析大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从市场发展的角度对行业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预测,剖析学生未来岗位发展应该具备的素养,从而推动财经素养教育与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未来岗位适应能力。推动财经素养教育、双创教育理念的更新,满足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双创能力奠定基础;构建双创教育与财经素养教育目标一致、资源协调、机制完善的教育模式,通过提升财经素养教育来增强双创的育人成果。
产教融合是推动双创教育与财经素养教育的基础,也是推动高校、企业以及政府联系的方式。因此,应该根据高校双创教育的需求构建政府、企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教育机制[7]。“三位一体”就是发挥政府、企业以及高校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以高校为主体,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明确高校育人方向,构建校内校外结合的育人机制。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向高校以及社会传达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创业鼓励政策等,让高校对行业的发展需求有全面的了解,加强与行业的交流,加强高校对行业转型和升级中的存在问题、行业发展现状的了解,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引导高校根据掌握的行业信息、社会发展信息来设定相关的财经教育课程,促进财经课程能够为学校的双创教育服务,政府应该发挥指导作用,推动高校与银行、证券或者相关金融平台等方面的联系,促进高校对各项金融筹资方式以及每种筹资方式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与社会多个主体建立联系。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双创教育和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视,深入剖析两者的联系,通过加强目标统一、制度保障或者资源共享来促进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高校应该根据产业需求和产业决策需求开设财经素养课程,按照课程的教学目标、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进行设定;构建双创成果分享平台,就双创教育的依据、方向和资金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分享,促进企业对高校双创成果和财经素养教育成果的了解。将项目与企业、行业发展相结合,吸引企业为高校双创项目提供项目实践基地,促进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参与经济社会竞争、促进双创项目的转化,使高校双创成果能够助力企业产业转型和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企业可与高校进行广泛交流,将人才需求标准反馈给高校,为企业提供双创实践平台,为高校提供必要的双创项目支持,对高校双创财经课程给予指导,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高校双创项目,推动高校双创项目转化。
在开展双创财经教育课程中应该进一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构建开放的教育模式,推动高校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共享。
首先,在开展财经教育素养课程时可以将新的经济发展政策引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利用已学的财经知识进行分析。其次,可以将企业决策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帮助学生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分析影响企业决策的因素,提升学生的素养,不断优化财经教育课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目标的实现。再次,要将双创项目打造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通过双创平台加强与社会、行业的联系,促进学生拓展财经教学的知识面,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对财经知识的应用能力,并开发个性化、针对性的财经教育课程。要根据建筑类专业大学生感兴趣的财经知识,结合双创能力培养中呈现出的不足,吸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开发个性化的微课程、微案例、微项目等,推动财经课程与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
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完善的双创教育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评价指标,将财经素养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维度。通过市场方向选择、风险管控、资金利用、营销策略等来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其次,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评价,又通过竞赛方式来开展可视化评价,立足过程和结果增强评价的全面性。最后,扩展评价主体,促进教师、学生、企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增强评价的功能,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通过评价引导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发展背景加大了双创教育的需求,财经素养教育与双创教育存在深层次的联系。因此,应该在高校双创教育中构建科学化的机制,开发个性化的财经教育课程,增强评价的引导性,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财经教育素养,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增强创新创业项目转化率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双创教育与财经素养教育融合,构建目标统一、机制融合、资源共享的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