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阔步现代生态新城

2024-01-05 16:19:16陈天航周淼葭黄世涛
当代县域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纳溪区泸州市酒庄

陈天航 周淼葭 黄世涛

泸州市“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要求,“一体”作为支撑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增长极,要勇挑重担、走在前列。

作为“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三大核心城区之一,纳溪区是“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凭借位于长江之南、永宁河下游两岸的优越地理位置,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并立足特色资源禀赋,致力构建产业协作、创新协同、载体共建的区域发展共同体,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跨上新台阶。

在“十四五”规划中,泸州市明确提出要打造装备制造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纳溪区以特色农业和能源化工、新经济(电子信息)、绿色建材、装备制造、特色酒业及配套产业构成的支柱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纳溪区聚焦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发展区定位,围绕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攻坚突破,加快建设特色文旅、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百亿能级产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着高质量建成现代生态新城目标阔步迈进。

茶酒引领

特色产业绿起来

长江之滨,永宁河畔,有一座因三国时期“纳贡出此溪”而得名的川南小城,几经历史岁月沉浮,在新世纪的今天日渐兴盛。

初秋的九月,《当代县域经济》记者来到这座小城探寻其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见其特色农业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工业产业集群优势凸显……这就是泸州市纳溪区。

“特早茶”带来的惊喜

从纳溪城区驱车经成渝环线高速到大渡口镇的凤凰湖收费站,记者一行只用了18分钟。与凤凰湖收费站一条小路之隔的,是氤氲着雾气的七彩茶园。层层叠叠绵延开去的茶垄风光旖旎,犹如大地指纹。

“特早茶其实是一個概念,因于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纳溪成为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地区。”大渡口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纳溪特早茶”作为纳溪茶产业的区域公共品牌,目前已建立起完整的产品质量体系,并采用先进的制作工艺,生产出绿茶、黄茶、红茶、白茶等系列产品,产品以“特早”和“有机”为主要特点,并在各类茶叶评比中多次斩获大奖。

离开七彩茶园,汽车一路穿行在葱茏的茶山中,不多时抵达护国镇梅岭村。这里是纳溪区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域,更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特早茶之乡,辖区内的纳溪特早茶梅岭茶叶公园曾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茶园”,与此同时,“梅岭茶叶公园旅游线路”入选全国4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目前,梅岭已经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生态茶园5万亩,茶产业综合年产值10亿元。

“岩上的茶,坝下的果,百姓的生活红似火。”从这句老百姓编写的顺口溜可以看出,茶产业已经完全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根基深厚。

在梅岭村,现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茶叶加工作坊30余家,以加工绿茶、红茶、白茶为主。不仅如此,村党委还主动引进企业,依托现有茶园共同发展乡村旅游。梅岭村党委书记朱春告诉记者,下一步,将通过标准化种植,改造老旧茶园,力争5年内打造2万亩高标准茶园,持续提升茶园产值,创建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继续引进茶叶加工企业和支持现有茶企技术改造,扩大加工能力。

朱春特别提到了位于梅岭村十二社的泸州市天绿茶业公司,其成立于2007年,建房面积5000多平方米,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拥有茶叶基地1000余亩,集茶叶科研、生产、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总资产746万元,目前已初步建立覆盖全国12个省市的市场营销网络。“该企业的年产值约1200万元,拥有名茶、精制茶和大宗茶等3条生产线,其产品多达几十个品种。”

凤凰湖村与梅岭村的茶业发展颇具代表性。近年来,纳溪区将川西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列入区重点项目清单,成立以分管区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以区农业农村局、园区管委会、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镇政府组成的工作专班,形成“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推进”的工作体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高质量推进产业集群项目。

在此基础上,当地进一步创新推进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建立遴选制度,根据《纳溪茶十条》,制定项目实施细则,由各镇择优推荐积极性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业主,通过项目专家评审后确定为实施主体,确保主体具有产业带动性和代表性。

依托独特的气候、地域等自然资源优势,纳溪区更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纳溪特早茶种植,目前拥有茶叶基地31.5万亩,投产面积达24万亩,年总产量2.29万吨,培育出名优茶加工企业100多家,茶产业综合产值达77.5亿元。

多类重点产业汇聚“一区四园”

“纳溪区的经济开发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如是说道。

于2006年启动建设的纳溪区经济开发区,已在2019年1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含预留发展区10平方公里),实行“一区四园”布局。根据纳溪区产业发展定位,分为经开区河东河西片区(含泸天化化工园区)、泸州国家高新区纳溪科技园(泸州云溪数字经济产业园)、泸州市酒镇酒庄产业园、泸州新经济产业生态园、西部高新林竹产业园,主要发展能源化工、新经济(电子信息)、绿色建材、装备制造、特色酒业及配套产业。

其中,泸州泸天化化工园区依托纳溪经开区建设,规划面积3.64平方公里,拥有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化工研究院等化工企业5家,定位打造为西南绿色化工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学品及新型肥料等产业。

“过去有段时间,我们因为一些原因没能继续扩大发展化工产业,如今通过科学谋划,绿色化工产业优势明显。”纳溪区发展和改革局党委书记刘云介绍,目前已形成以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的化工生产基地,现有化工企业8家,其他配套服务企业10余家。为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产业优势,打造西南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园区正积极开展省级化工园区申报认定工作,此后将依托泸天化、新火炬等化工龙头企业集聚引领作用,以产业链招商为抓手,能源化工产业实现“老树发新芽”。

位于泸州、宜宾、仁怀“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位置的纳溪区,产酒历史悠久,拥有白酒生产企业和酿酒作坊110余家,其中持证白酒生产企业33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

经开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纳溪酒类产业在保持传统白酒生产的基础上,以“中国酒镇·酒庄”作为特色酒创新研发平台,不断探索酒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纳溪酿特色酒类品牌发展新路子。目前,纳溪区取得特色酒发明专利15项、新型实用专利12项,共创新推出特色酒庄酒25个品种。

当地立足白酒产业基础,以泸州市酒镇酒庄产业园建设为载体,从产业链延伸融合入手,大力实施“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品味塑造”三品战略,加快泸州市酒镇酒庄产业园基础设施、巴蜀液、江潭窖(二期)等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以白酒酿造为中心、上下游链条完整、标准体系权威的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建成中国1号白酒酒庄——龙洄酒庄、顺成和庄园等多个特色酒庄,成功举办“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成立大会”,是全国唯一“白酒酒庄文化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区”。2022年,园区白酒产业实现产值57.4亿元。

接下来,园区将继续培育壮大“纳溪造”品牌,发挥“护国酿”“酒香客”“蒲记老酒”优品优势,加强对酒类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的保护,培育壮大巴蜀液、龙洄、顺成和、活之酿等特色酒类品牌。

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酒博会、“川酒全国行”、“泸酒神州行”、糖酒会、西洽会等展会活动,扩大纳溪产区行业声量,不断提升纳酒曝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充分发挥泸州市新经济产业生态园落户纳溪的资源优势,引导企业探索发展“数字+酒”等新模式、新业态,依托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鼓励支持更多酒企品牌走进电商平台开设店铺,以多元化销售模式畅通销售渠道。

此后,经开区将继续加快能源化工产业绿色发展,加快酒产业特色发展,加快新经济产业跳跃发展,加快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引领”“制造强区”两大战略,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纳溪区发展和改革局提供)

猜你喜欢
纳溪区泸州市酒庄
中国酒庄分级管理正式开展申报和评定工作
酿酒科技(2023年4期)2024-01-01 20:59:25
泸州市人民医院
西部医学(2022年5期)2022-11-28 10:23:48
泸州市人民医院
西部医学(2022年9期)2022-09-26 06:27:18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泸州市人民医院
西部医学(2022年2期)2022-02-24 08:22:02
泸州市人民医院
西部医学(2021年12期)2021-12-24 13:24:38
美贺酒庄
现代装饰(2019年12期)2020-01-19 02:58:50
泸州市纳溪区:冬日“三下乡”文明进村庄
纳溪区:推行“校长负责制”促“农民夜校”发挥实效
纳溪区廉政文化“盛宴”送到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