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凡 班冬宇
视唱练耳是一种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方法,一直以来都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旨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并孕育未来的专业音乐人才。对于大部分学习音乐的学生而言,视唱练习不仅为其在音乐和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提供基础,也意味着他们今后在相关领域的高度发展。本文以视唱练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作用,并进一步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提出了视唱练耳的训练策略,以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技能的提升。
视唱练耳是一种通过听取音乐素材,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演唱出来的能力。简单来说,视唱练耳就是能够通过听音来唱出来的能力,是一种音乐学习和创作的重要手段。
首先,视唱练耳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听觉训练。通过反复听取各种音乐素材,从简单的音阶开始,逐渐提高难度,使学习者能够准确捕捉和辨识不同的音高、音程、节奏等音乐要素。通过这种听觉训练,学习者逐渐培养了对音乐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从而能够准确地唱出所听到的音符。其次,视唱练耳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音乐表达能力。在完成听取和辨识音乐要素的基础上,学习者需要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涉及到音乐技巧的运用,如音准、音色、音程的准确掌握,以及节奏的精确把握等。此外,视唱练耳还涉及到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即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通过演唱来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义。
根据视唱练耳的不同特点和目的,可以将其分类为以下几种:(一)基础视唱练耳。它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基础音程、和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感知和理解。通过练习基础视唱,学生可以逐渐掌握音乐的基本结构和规则,提高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二)进阶视唱练耳。它强调对复杂音乐片段、复调和多声部作品的理解和演唱能力。通过进行进阶视唱练耳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对音乐细节的把握,加强对和声关系的感知,培养独立演唱多声部曲目的能力。(三)即兴视唱。它鼓励学生在视唱过程中进行即兴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即兴演唱和创作能力。即兴视唱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提高其音乐创作和表达的灵活性,从而对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四)针对不同声部的视唱练耳。声部视唱练耳侧重于培养学生在指定声部中进行视唱的能力。无论是男声、女声、还是童声,每个声部都有其独特的音域和特点,需要学生掌握不同声部表演的技巧和风格。通过声部视唱练耳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处理音域和技巧上的难题,提高在特定声部下的视唱水平。
视唱练耳在音乐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音乐院校的入学考试中,视唱练耳被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从舞蹈到声乐、器乐再到作曲,难度逐渐增加。可见,这门课程在音乐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音乐创作涉及音乐主题、情感、织体、片段等方面,都需要以节奏、音高和旋律为支撑。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视唱练耳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美妙且具有辨识度的音乐作品。
视唱练耳作为一种音乐训练方法,对音乐学习者的听力有着显著的提高作用。通过反复训练,音乐学习者可以逐渐培养出敏锐的听音能力,准确地辨认和理解听到的音符、和弦、旋律等音乐元素。
首先,可以加深对音高的感知和理解。通过频繁地唱出音阶、音符进行练习,音乐学习者能够提高对音高的辨别能力,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听辨出不同音符的高低。这对于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以及演奏时的音准非常重要。
其次,有助于增强对音色的辨别。在视唱练耳的训练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听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来判断其音色特点,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技巧。通过反复训练,音乐学习者能够逐渐提高对不同乐器音色的敏感度,从而在演奏和创作音乐时能够更加准确地选择和运用适当的音色。
此外,有助于音乐学习者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掌握。在视唱练耳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听辨不同节奏模式和节拍,进行准确的演唱和节奏表达。通过反复训练,音乐学习者能够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节奏感,并在自己的创作中灵活运用。
视唱练耳对音乐记忆的增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不断地吟唱和听辨乐曲的音符、旋律、节奏等要素,视唱练耳可以有效地提升音乐学习者的音乐记忆能力。
首先,可以加强学习者对音符的记忆。在练习视唱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听觉感知乐曲中的音符,并准确地反映在纸上或者口头上。这种有意识地将听到的音符转化为书写或者口头表达的过程,可以有效地锻炼学习者的音符记忆能力。视唱练耳要求音乐学习者能够准确地听辨和模仿各种高低不同、时长不一的音符,从而提高他们对音符的记忆和辨识能力。
其次,可以增强学习者对旋律的记忆。在视唱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听觉来感知和理解乐曲的旋律构成。他们需要准确地吟唱乐曲的旋律,并将其反映在纸上或者口头上。这种不断地听辨、吟唱和模仿旋律的过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乐曲的旋律特点。视唱练耳要求学习者能够记住和辨识乐曲中复杂的旋律变化,从而提高他们对旋律的记忆能力。
此外,可以促进学习者对节奏的记忆。在视唱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准确地感知和模仿乐曲中的各种节奏形式,包括复杂的节拍、拍子、时值等。通过不断地听辨、吟唱和模仿节奏,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乐曲中的节奏结构。视唱练耳要求学习者能够准确地反映乐曲中的各种节奏变化,从而提高他们对节奏的记忆能力。
视唱练耳不仅可以提高音乐听力和记忆能力,还能够对音乐创作的灵感起到积极的激发作用。通过不断地进行音乐素材的听觉分析和演唱实践,学习者可以逐渐培养出对音乐的敏感性和创造性思维。
首先,视唱练耳注重对音乐素材的分析和理解。在进行视唱练耳时,学习者需要通过听觉来把握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从而准确地演唱出来。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对音乐素材进行反复倾听和模仿,还要深入分析和理解音乐的结构和表达手法。这种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会使学习者对音乐的细节和维度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进而拓宽他们对音乐创作的想象和构思。
其次,视唱练耳可以培养学习者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不断地从乐谱中演唱,学习者可以掌握不同风格和曲种的表达方式。他们可以通过模仿、演绎和创新,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到演唱当中,从而表达出独特的音乐语言。这种表达能力的培养,在音乐创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可以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找到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创作风格,进而在音乐创作中有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发展空间。
在视唱练耳的过程中,学习者还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曲风和音乐形式,从而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他们会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民间音乐到跨文化音乐等,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这种广阔的音乐接触和体验,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音乐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各种音乐元素,从而在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思维。
此外,视唱练耳可以培养学习者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进行视唱练耳时,学习者需要通过听觉来模仿和表达音乐的内容和形式。这种听觉与演唱的结合,往往需要学习者进行一定的想象和创造。他们需要通过感知和表达音乐的情感、形象和故事,从而激发出自己独特的音乐灵感。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帮助学习者培养出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在音乐创作中有更多的创意和发展空间。
通过不断练习视唱练耳,音乐创作者能够在创作过程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音乐技巧,使作品更具深度和表现力。
首先,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够促进音乐创作者理解和掌握音乐的结构和形式。通过逐渐熟悉不同类型的乐曲,他们能够把握乐曲的整体结构,准确地分析和理解其中的乐句、乐段和乐章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可以更自如地运用各种乐曲形式,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其次,视唱练耳的训练有助于音乐创作者提高和发展自己的和声感知能力。通过训练耳朵听辨音符和和弦的变化,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不同音符和和弦之间的音程关系和和声特点。这样,他们在创作时可以更加有意识地运用和声学知识,以达到音乐作品的和声效果更加完美和鲜明。
此外,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够培养音乐创作者对旋律和节奏的敏感性。通过反复听辨和演唱不同旋律和节奏,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元素在创作中,使作品的旋律和节奏更加丰富多样、富有创新性。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够帮助音乐创作者在遵循一定节奏和旋律规律的同时,注入个人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传统的视唱练耳培养方法主要基于曲调的旋律线索和音程关系进行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广泛应用。传统的视唱练耳培养方法虽然经久不衰,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这种方法注重的是感知和记忆,比较依赖学生的听力能力,可能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压力较大。其次,传统方法的习题和练习内容相对较为固定,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可能使学生对训练失去兴趣。因此,视唱练耳的培养方法需要与时俱进,进行适当的变革,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1]。
视唱练耳是一种通过听、唱、读、写等综合训练方式,提高学生音乐听辨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因此,培养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可以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来着手。
听性训练通过大量的听音乐和听示范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提高其听觉感知和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
在听性训练中,学生需要频繁地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并有意识地倾听和分析音乐中的元素和结构。通过反复听取不同音乐作品和音乐片段,学生可以逐渐熟悉各种音乐风格和音乐语言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辨别能力。此外,通过倾听专门的演示和示范练习,学生可以模仿并学习专业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2]。
在听性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和听取各种音乐作品,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音乐中的各种要素和结构。同时,需要进行示范演奏,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模仿音乐的表达方式。
唱性训练通过唱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准、音色、声音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声音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唱性训练中,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唱歌,可以逐渐培养准确的音准感知和控制能力。通过不断训练,学生能够更加敏锐地听辨和准确地唱出各种音高,从而提升其音乐的感知和表达水平。此外,唱性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探索和发展自己的音色,通过对声音的调节和塑造,使其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3]。
在唱性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发声技巧、呼吸控制和咬字清晰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声音技巧和表达能力。同时,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独特的声音和表演风格。
读性训练通过阅读音乐符号,并正确演奏乐曲,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符号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视唱和演奏能力。
在读性训练中,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符号的意义和规则,能够准确地识读各种乐符、节奏符号和指示符号等,理解音乐作品所包含的音高、音长、音乐动态和表情等信息。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分析乐谱,学生可以逐渐熟悉不同乐器的谱面,掌握乐谱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对乐曲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在读性训练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示范和练习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解读和演奏乐谱,纠正他们在音高、节奏、速度和表现等方面的错误。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讲解和题目练习,加深学生对音乐符号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的视觉识谱和音乐感知能力。
写性训练旨在通过写音乐符号的方式巩固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在写性训练中,学生通过书写音乐符号,包括乐符、节奏符号和指示符号等,来表达音乐作品中的音高、音长和表达等信息。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自书写,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符号的意义和规则,掌握音乐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写乐能力。
写性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音乐符号的书写规范和表达方法。学生需要通过学习音乐符号的结构和特点,正确书写各种乐符和符号,准确表达音高、音长和音乐动态等信息。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不同音乐风格和曲风的符号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视唱练耳对音乐创作技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音乐创作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知音乐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加自如地运用各种音乐技巧,使其作品更加出彩。视唱练耳的培养作用不仅体现在音乐听力的提高和音乐记忆的增强上,更在于为音乐创作者提供了创作灵感和创作技巧的宝贵资源,助力其创作出更具艺术性和创新性的音乐作品。因此,提高视唱练耳的训练效果,对于音乐创作者的技巧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