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耕 新时代环境下乡村影像的国际化传播

2024-01-05 08:12赵志荣
公关世界 2023年17期
关键词:国际化时代文化

文/赵志荣

近些年来我国影视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国内优秀的影视作品也不断刷新纪录。《长津湖》《战狼》等主旋律系列电影票房屡创新高,国内优秀电视剧《人世间》也有现象级的收视率,但这样的优秀作品把视角更多地对准大场面、大事件以及城市角落,对乡村描述的优秀影视作品则少之又少。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不断挖掘乡村影像,深入探究文化传播将成为我们影视行业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新环境下,更应加强对乡村影像的探索,让乡村振兴与影像传播成为一种良性的生态——共促进步,同赢未来。

一、现实主义关照下,乡村影像症结凸显

目前,我国关于乡村的影视作品逐年增多,但是像《山海情》《向往的生活》《我和我的家乡》等产生具有一定社会效应的作品却不多见,这一现象与时代、社会、媒体是无法割离的。我们需要在现实主义下探究乡村影像的艺术创作,找到症结所在。

(一)缺失主体,影像模式单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我国乡村人口基数和比重也在不断变化。截至目前2018 年数据统计,中国的农民还有大约5.6 亿人。从1949年开始中国有5.4 亿人,其中农村人口占比89.36%;而到了2018 年,全国人口已近14亿,农村人口占比却降至40.42%。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镇导致“空心村”现象,人口的不断流失也致使农村常住人口大量缩减。

乡村影像的主体大都以乡民符号为主,农村常住人口的缩减直接导致乡村影像主体符号缺失,乡村群像也更加单一化。虽说影像作品的创作是多元的,但人员构成过度扁平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大打折扣,导致创作模式趋于相近,固化模式慢慢形成。在浩如烟海的影视作品中,乡村影像会逐渐边缘化最终无人问津。

(二)故土观念下,“自我”的影像封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瞬时信息及其多样化成为影像传播的核心。尽管乡村影像数量不断增加,但过度拍摄及重复呈现的现象较为严重,这种资源的不断内耗主要源自故土情怀和“自我”的影像封闭。

故土观念一直流传于中国几千年文化中,乡情是我们国人无法割舍的一种情怀。从1950 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农家乐》到如今的《幸福到万家》,有关乡村影像的作品从未间断。其中大部分作品关注乡村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文化传承,鲜有突破这种主题桎梏。虽然情怀是影像作品的艺术基础,但同质化影像泛滥会导致圈层缩减最终成为一个死循环。

“自我”影像封闭是被摄对象、自然景观、叙事线索等的局限性表达。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短视频等乡村影像传播中的主体大多都是以农民群像为主,这就在人物的形象表达上出现了符号化限制,不仅让受众在视觉观感上出现疲劳,也让影像作品的创作难有突破。同时,乡村景观的体现大多分为两种极端类型:一是偏远贫穷地区,另外则是乡村度假村,这本身既不能体现中国乡村的整体风貌,又使其社会认可度大打折扣。另外,叙事线索也相对单一,主要表现是叙事空间和叙事的限定性,叙事往往只是事件发生之地,空间以及事件延展性不高,缺乏多元化与夸张的矛盾冲突。整体内在的封闭性让乡村影像圈层不断缩减,未来发展之路极度堪忧。

(三)全媒体时代加持下的传播困局

全媒体时代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打破了以往的信息平台化限制,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传播中心。在这种影像传播的全息化时代,乡村影像却陷入了难以理解的传播困局。

新媒体中短视频的兴起加速了影像的传播速率与范围,突破时间与地域限制,这也为乡村影像传播带来新的可能。其中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不仅在国内引发热议,更是在国外YouTube 上受到追捧——在平淡的叙事中呈现生活的更多可能,用细腻的影像记录乡村特色。优质视频在新媒体加持下实现跨国传播,而传统媒体下多数乡村影像却依然局限在本土,直观的“降维打击”让乡村影像在传统媒体传播中举步维艰,这种困局不仅减少了乡村影像的公信力,也在经济、文化层面反噬着乡村振兴与发展。

二、落地乡村影像成为国际化传播的必然

当前乡村影像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随着乡村振兴的提出和建设,落地乡村影像已经成为必然。国家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将全球融为一体,展示自我是在新时代环境下民族自信、文化复兴的趋势。美丽中国不仅仅是经济、科技的展示,更是美好乡村的影像诉求—走出乡村、走向国际。

(一)环境使然,扼住时代脉搏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其超越了种族、文化、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边界,相互间的关系更加依赖,交流也更加频繁。“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各国彼此之间的认识也提到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角度,全方位的展示自我文化更是重要环节。从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22 年的“北京冬奥会”,我们国家的科技、文化慢慢被国际认可,但要全面、立体的展示中国离不开乡村影像的记录传播。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科学认识,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逐步呈现。新时期乡村振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正蓬勃推进,实现乡村经济稳步提升,改善乡村生活质量是目前政策的着力点。影像作为现代经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用现代影像去记录乡村变化、再现历史场景、传播传统文化,能更好的全面立体展示乡村风采,反哺乡村振兴。

(二)客观记录,展示乡村真实景观

乡村影像是展示乡村真实景观的重要方式,许多乡村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景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而乡村影像可以通过记录这些景观,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真正地了解乡村生活和文化,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此外,乡村影像还可以传递出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趋势,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影像,人们可以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实现这样的局面,就需要内部发力改变乡村现状,外部影像加强宣传。塑造全新乡村形象,是正视自身、展示自信的强力表现。影像作为记录和传播的重要手段,要体现其先锋效应,时刻保持优质内容与正确的价值导向。落地乡村影像将真正的中国乡村展示给世界人民,不仅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更能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

(三)契合时代,加强乡村内部驱动

如今,乡村成为城乡发展的蓄水池和弹簧,乡村振兴又被赋予更多的涵义。整治乡村环境、健全乡村产业体系是重点,同时在加强宣传与形象推广上也需要影像的助力。随着新媒体的持续发展,乡村影像在新时代环境下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吸引旅游、投资、返乡创业有着极强的拉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的环境中,要发挥影像的艺术特长和大众影响力,影视工作者不仅要更多地关注美丽乡村,还应用国际化的影视语言来拍摄我们的美丽乡村,形成新时代的乡村符号,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在文化软实力构建和“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拓宽乡村视阈,走向国际经纬

乡村影像以往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他者想象的乡村影像,第二种是作为他者的乡村影像,从乡村符号化的表达上来说这两种都不足以表现真实的乡村景象。这种乡村影像的呈现是带有偏见和限制性的,在影像传播上一定程度地削减了乡村话语权。乡村影像只有加强真实性才能重构乡村的主流意识,同时乡村影像在新时代环境下更应摆脱地域、文化等限制,积极地连接外界格局,在影像中植入贴近时代、国际化的视野,让乡村影像焕发新的生命力,实现国际化传播。

(一)紧贴时代,多元形式

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国政策的着力点,乡村影像需要记录下时代的发展,贴近时代潮流。近年来诸多影视作品的成功是其最好的佐证,《长津湖》《人世间》《无穷之路》(香港无线 陈贝尔)便是在时代脉搏下进行的全新创作。乡村影像要摆脱以往的区域性视角,发挥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让乡村的抽象化概念通过影像直观的展示出来,不能像过去只是单纯的讲述一村、一地、一景,要结合时代注入全新元素。创作者更应该了解政策导向,将乡村影像从困局中抽离出来,创作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在新时代下,乡村影像更应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不断充盈自身,让内容与形式多元化。当前,众多网络平台紧跟乡村振兴、重视下沉市场获取,如抖音推出的“乡村新农人计划”孵化出了众多“网红”,其中“张同学”展示的真实乡村风貌和乡村生活,传递的慢节奏也逐步成为一种符号。乡村影像不仅需要这种内容多元更需要形式多变,四川、广州、云南、贵州等地都在举办不同形式的乡村影像大赛,涉及摄影作品、纪录片、短视频等,宣传形式的多变也让乡村影像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为走向更广的国际舞台奠定基础。

(二)坚守乡村文化,独树自我风貌

中国上千年的农耕文明滋养了独属于乡村的文化,主要表现在乡村文化历史的纵深。文化所赋予影像的不仅是对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价值的高度展示,更是对共筑中华图景、精神世界的追求。《乡村里的中国》中大量乡村影像诉诸着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偏远的沂蒙山村、杂乱的家庭琐事、流传的民俗民风,这些都是基于悠长岁月和贫瘠土地上呈现出来的浓郁乡土文化。在精致的画面中,镜头的转化和生活的困顿让大众进入“文化乡愁”,这种文化坚守也成了优质的乡村影像典范。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的多样性与普遍性在意识层面上都能达到一定的共通。青年导演王学博执导的《清水里的刀子》讲述的是真实的西北农村生活状态,展示了独特的西北民俗风貌,获得了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的亚洲电影促进奖。在影像中注入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更能突出其可观性、艺术性,所以将乡村文化内核坚守住,才能在国际化传播中展示出独特风格。

(三)开放的国际化叙事

乡村影像不仅仅是中国所独有,国外的《傲慢与偏见》《断背山》《海蒂和爷爷》等作品也是基于乡村的创作,不同的叙事主体讲述的“乡村影像”携带的是不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构建,其参与架构起属于自身的文化主体性。中国乡村影像的本土性与张力性缺失导致叙事主体混乱,要想达到国际化视野必须立足本土,充分肯定和认同自身价值,自主选择和创造中国故事的叙事方式。正如余虹在《我与中国》中所提“我”是“中国”的肉体与灵魂,没有“我”在的中国,“中国”只是一个空壳。叙事主体要进入乡村影像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吸收国际化视野以适应当代乡村影像国际化传播的发展需求。

乡村影像叙事中的人物塑造、空间设定要实现融合与跨域。2012 年的一部乡村电影《孙子从美国来》记录了超写实的中国农村,质朴的陕西皮影文化,以及爷孙两人缔结的超地域情谊。这两个人物形象设定本身就增强了叙事的弹性和张力,同时也增加了叙事空间的延展性——中美两国的空间跨度。人物塑造是叙事的视觉中心,在塑造过程中既要注重单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群像的人物呈现,更需借助本土化的人物元素加入一些国际化人物形象特征,拓宽故事背景、赋予更大的国际视野。在空间的叙事上要突破乡村的地域性实现空间的外延,既要立足本土又要面向世界,形成一套丰富立体的空间宇宙,让乡村故事更加充实有魅力。

(四)影像传播的国际化

面对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传播方式、平台和媒体的全面进步,乡村影像的传播需要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国际策略。虽然目前我国的新媒体发展迅速,但乡村信息网络依然不健全,大量的乡村影像得不到很好的传播和推广,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为必然。传统媒体在影像传播中借助新媒体的网络平台优势,拓宽乡村影像的传播途径、扩大信息接收群体,在影像传播中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媒体融合不是仅仅限于国内,更应扩大视野与国外的媒体平台合作,共同拍摄中国乡村,扩大乡村影像的影响力。

我国经济文化的包容性让众多海外导演、博主来到中国,以他们客观真实的视角拍摄记录我们的乡村影像,不仅得到我们的高度认可,也刷新了海外网友的认知。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的纪录片《走进大凉山》,展现了许多凉山美丽的自然风景,用镜头体验式真实地呈现中国乡村。一些海外博主拍摄的中国乡村视频上传到YouTube、TikTok等,扩大了乡村影像的国际传播,在这种国际化视野的加持下让中国的乡村影像形成独特的风景线,也加速了我们乡村影像的传播升级。

新时代下乡村影像越来越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乡村振兴政策的持续升级,乡村影像传播的国际化变得尤为重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全球信息化时代下,我们乡村影像要掌握传播的主动权,积极塑造新时期的乡村形象,摆脱“他者化”的叙事模式。与此同时,乡村影像也更加注重自身的能动性,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孵化更多优秀的作品。在传播上做到国内外、各平台交流融合,拓宽国际化的传播视野,共同营造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景象。

猜你喜欢
国际化时代文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谁远谁近?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