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梅,郭义荣
(河北经贸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引发着传统产业生产方式、产品服务、商业模式、治理结构的变革与升级,并形成新生产、新流通、新服务、新消费的经济新业态,这使得财经类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匹配错位问题。随着教育部“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和逐步深化,财经类专业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契合未来产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匹配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成为所有财经类高校要回答的时代命题。
河北经贸大学于2018年启动了新财经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对新财经人才的深度科技化、高度智能化、交叉融合化、集群复合化的时代需求,开设了智慧物流管理、人工智能法学等六个新财经实验班,并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本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智慧物流管理实验班新财经人才培养的胜任力素质模型探索为例,在调研相关高校专业和用人单位的基础上,以胜任力素质模型理论为基础,分析该专业应如何积极适应现代经济问题复杂化、技术应用综合化及知识创新常态化的新要求,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新财经复合型人才。
新财经人才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引发的新生产、新流通、新服务、新消费等经济新形态的变化,顺应市场需求而培育的既精通财经知识又掌握新兴技术,能够面向时代变局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新财经人才的高标准和新特点对学生的胜任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胜任力是能将工作中的卓越成就者和表现普通者区分的个人深层次的特征[1],其范畴并不仅仅包括技能,而是所有能够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各方面的最终成果的特质[2]。胜任力模型又称素质模型,简单来说,就是胜任力的结构。哈佛大学教授Mc Clelland认为,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指的是相关主体承担或者完成一项任务应该具备的与此工作和任务有关的所有胜任力因素的总和[3]。
前期研究多数将胜任力区分为知识、态度和技能维度,或知识、技能、人格和价值观维度,其中应用广泛的是著名学者麦克利兰所提出的“冰山模型”划分,其将冰山以上部分归为个人显性素质,而将以下部分归为个人隐性素质。显性素质所指为个人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容易了解、测量与培训获得的素质;相反,隐性素质所指为个人的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需要长期培养并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素质[4]。
胜任力是以市场需求和个人能力为出发点的理论,胜任即能够胜任社会工作岗位,能力要达到岗位任职资格要求。新财经教育背景下人才的胜任力形成是一个系统、跨界的过程,需要由高校层面的培养提升和产业层面的培养提升两大主体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新财经人才胜任力的提升[5]。
新财经教育背景下人才的胜任力培养,在高校层面主要通过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定位、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实践平台的搭建等路径得以实现[6]。首先,高校在贯彻国家的教育质量标准及体系要求下,在原有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中,重新思考本专业面临的新技术、新业态的挑战,直面市场提出的人才素质能力新需求,将新技术和专业建设交叉融合,重塑新财经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特色优势,为新财经人才培育明确方向、目标和思路。其次,对标基于信息技术的新财经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淘汰老旧课程,打造学科交叉、科学系统的大课程体系。再次,搭建融入教学全过程的多样化实习实训类实践平台,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基础素养得以融合运用[7]。
新财经教育背景下新财经人才胜任力培养过程中,行业企业起到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行业企业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更为敏锐,能准确提出产业对新财经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能力素质要求[6]。因此在新财经人才培养方向和战略决策中,邀请产业内的龙头或代表性企业参与到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及特色优势的研讨和方案制定中,从而与产业的未来发展、未来产业的布局形成人才互动与支撑。二是在课程体系的研发和制定过程中,既邀请产业专家进行课程设置的指导,同时将产业前沿的技术发展、管理创新、职业规范等以案例、讲座等方式纳入课程体系,形成多元化课程资源。三是发挥产业的实践条件先进性和实践环境真实性的优势,让新财经人才参与到企业全流程实践以及技术创新和项目研发中,培养新财经人才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等。四是按照本行业的发展需求,遵循新财经人才成长的周期性,对新财经人才开展合适的学科竞赛,通过设置专业导师以及开展团队组织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提升新财经人才的专业胜任力。
从用人单位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和当前高校财经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针对物流管理新财经人才岗位所需的素质能力,开展了用人单位调研和相关高校同专业培养方案调研。
此次调研选取了8个行业内有影响力、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访谈,涉及物流行业不同岗位。通过了解企业对各岗位所需素质能力的要求和期待,为调整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进而满足各岗位对于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奠定基础。各企业岗位需求和访谈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企业职位及其对应的素质能力要求
通过访谈,以原有专业培养方案对比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不同岗位的需求,人才培养与行业期待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人才培养定位方面,需要跟进产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地关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重视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培育,尤其是能够追踪和了解物流行业前沿的技术、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并能开展物流大数据的采集、筛选和分析等相关工作;二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方面,实践类课程占比较少、实验环境相对匮乏,行业实习未能落在实处;三是师资队伍方面,目前的师资力量理论偏强而行业实践经验偏弱,且对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了解较少;四是综合素质方面,学生的沟通、创新等能力相对较弱,在熟练掌握和使用办公相关软件等方面有待加强。
本研究从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选取了7所河北高校(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农业大学)、5所有代表性的财经类高校(天津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和5所代表性的有物流管理专业的理工类高校(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开展调研。在新时代大潮中,这些院校已经走在人才培养信息化、素质化的改革路途中。此次调研通过对各高校培养目标、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和就业去向的对比研究,借鉴其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为下一步本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借鉴。
1.省内高校物流管理类专业培养特色分析。重点对比河北的七所高校发现,各高校都致力于培养基于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具备专业知识与科学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结合自身专业发展背景,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华北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依托唐山市区位优势,围绕京津冀环渤海区域钢铁、制造、港口等行业物流工程领域开展研究并形成人才培育优势。河北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侧重于智慧物流与供应链方向。石家庄铁道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突出了施工项目物流管理特色,确定了以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为主,兼顾多行业领域物流管理的培养方向。河北地质大学在管理学院下设有商务与物流系,正在利用电子商务省级特色专业优势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调整。河北农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依托于深厚的历史积淀、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模式,偏向于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物流专业侧重于综合物流管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
河北经贸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最早可追溯至1979年在商业企业管理专业下开设的“仓储管理”“物资管理”“运输管理”等物流类课程,1995年“物资管理”课程更名为“物流学”,2002年正式申报并设立物流管理专业,2008年成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是国内最早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之一。河北经贸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自设立后,先后归属于企业管理系(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商学院,与贸易经济专业保持着紧密的共建关系,在20多年的建设中形成了浓厚的商贸物流特色。在2019年成功申报为校级“智慧物流管理”新财经实验班,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学科体系,重新设置培养方案、大力度开设凸显信息技术的新财经类课程,编制“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等教材,建成“智慧物流”实验室,培育数字时代行业发展需要的融通型人才。同时通过加强学科竞赛、第二课堂等活动,深度推进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长足发展。专业建设的长期积淀和新财经教育改革赋能相结合,使物流管理专业于2021年成功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2.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特色对比分析。在对6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财经类高校调研中发现,基于新财经背景下对于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目标均有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物流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和能力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表述;同时都提到了要培养物流人才的全球性思维和国家化视野,致力于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在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上,都开设了财经知识和物流管理相关的融合类课程。
与发展较好的财经类院校相比,我校的相对优势是开设了多门信息技术与管理交叉类课程,更加注重信息技术能力在专业中的应用,实现“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管理能力”交叉型人才培养。存在的差距主要有:一是本专业与财经学科的交叉融合面和融合的深度不足,专业特色突显度有待提高;二是在国际视野培养方面,缺乏国内外学术沟通交流平台,相关课程设置少,实习实训和实践环节相对不足;三是服务地方产业的资政建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较少,对专业建设支撑度有待提升。
3.理工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特色对比分析。在与5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工科院校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理工科高校的物流专业,尤其是交通运输类专业较强的学校,都有比较浓厚的行业背景为依托;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从课程、实习基地、学科竞赛等方面培养实践能力;注重与大数据和“互联网+”融合,侧重于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供应链知识,具备物流系统分析与供应链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相较于理工类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河北经贸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多来源于工科、理科和管理学的交叉融合学科,在重视对理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相关课程的信息化升级、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等方面,和工科院校有类似的优势,因此在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和现代工具的熟练掌握、培养复合型智慧物流专业人才方面凸显出了一定的特色。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在大数据、区块链、BIM、GI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软件的实践应用和创新提升方面仍需加强;二是在专业技能与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缺乏工科院校的技术支撑和实验室平台,教学全过程中的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以及数字赋能智慧物流实践操作方面较为薄弱。
本研究通过梳理物流管理类人才胜任力素质的相关文献,结合企业访谈中提到的素质能力要求以及对标高校中人才培养的特色与重点,归纳总结出物流管理类人才胜任力特征,设计新财经人力胜任力调研问卷,以河北经贸大学物流专业在校生以及物流从业人员为对象进行了调研。发放问卷180份,收回问卷156份,其中有效问卷133份。对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886,大于0.5,说明问卷和调查结果适合进行后续的因子分析。应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和最大变异数法进行正交旋转,获得定量分析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胜任力各项指标旋转后
通过对胜任力素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标我校“家国情怀、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理念,研究发现两者分类具有较高的耦合度,因此进行归类合并:第一个因子包括民族认同感、爱国主义情感、文化素质、共同体意识、军事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 6 项胜任力特征,将该因子命名为“家国情怀”;第二个因子包括工具性知识、多学科融合能力、理论性知识和实践综合能力 4 项胜任力特征,将该因子命名为“专业知识”;第三个因子包括市场洞察能力、管理方法创新、物流大数据分析、数据思维能力、技术开拓能力、商务智能决策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 7 项胜任力特征,包括了信息技术能力在内的多项综合素质能力,我们将该因子命名为“信息技术”;第四个因子包括健康的身体素质、抗压能力、良好心理素质和诚实守信精神 4 项胜任力特征,将该因子命名为“职业素养”;第五个因子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学习、外文文献阅读、外语语言学习和关心国际专业前沿 4 项胜任力特征,将该因子命名为“国际视野”。其中,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两个因子可称为基准性胜任力,职业素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可称为鉴别性胜任力。
通过对胜任力特征的理论分析,结合相关企业对岗位任职的实际需求,借鉴其他高校该专业的建设特色和经验,立足河北经贸大学财经院校的定位和智慧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历史及优势,构建了适合我校特点的新财经人才胜任力模型(见图1)。模型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即“五维素质”,其中专业知识、信息技术为显性胜任力,职业素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为隐性胜任力。
图1 新财经人才胜任力模型
围绕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导向,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的人才为目标,以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标一流院校、立足专业特色,遵循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围绕专业知识、技术方法、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综合素养等,全方位开展创新培养方式、优化课程设置、动态培养教师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等各项提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工作,探索一条校内校外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新财经人才培养实现路径(见图2)。
图2 校内校外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新财经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以产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胜任力的五个维度及物流专业的发展基础,重新凝练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即依托河北经贸大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学科优势和区域商贸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立足京津冀和雄安新区,培养适应智慧时代运营需求,具备“家国情怀、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五维素质能力,具有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规划与运营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卓越人才,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一流物流管理专业。专业特色是以底蕴深厚的商贸物流特色为主体,传承本专业长期形成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传统优势,融入“智慧物流管理”实验班新势能,形成“一体两翼”的专业创新发展模式。
1.基于胜任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发展为导向,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从学科知识体系中筛选出构成物流课程体系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知识设立相关课程,由知识体系生成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最后课程模块与培养目标对应,在商贸物流特色基础上开设“智慧+”“物流+”融合类课程,构建培养目标、胜任力要素与课程设置矩阵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家国情怀胜任力要素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素养和军事素养方面上,代表性课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军事技能、军事理论等。专业知识胜任力要素主要体现在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规划设计知识、物流技术知识方面上,代表性课程如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管理科学、智慧供应链、智慧运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智能物流装备与技术等。信息技术胜任力要素主要体现在数学知识、计算机知识、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物流管理软件与应用方面,代表性课程如高等数学、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Python 语言基础、物流大数据分析、商务智能与决策分析、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等。职业素养胜任力要素主要体现在劳动素养、身体素养、心理素质、概念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上,代表性课程如大劳动教育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激励与沟通、物流实训等。国际视野胜任力要素主要体现在外语素养、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上,代表性课程如大学英语、物流专业英语、国际物流实务、智慧物流创新案例评析、物流技术与物流服务创新。
2.多维度一体化课程地图的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着重从能力需求出发,梳理课程先后次序和课程结构路径等多个维度绘制课程地图,最终完成物流专业的多维度一体化课程地图。依据能力对应课程,五维素质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四年,每一项能力均有与其对应的课程或教学环节, 每一门课程均可以支撑一项或多项能力。按照课程先后次序对大学八个学期进行绘制,以横向展示课程之间的递进关系以及课程开设时间节点及时长,纵向展示素质能力培养。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联关系,将课程结构和就业方向紧密联系起来,从知识结构和未来发展的角度描绘出所有课程与就业方向间的关联。
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加强课程思政的研究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课程思政培训,深化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在各项教学环节中深挖植入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夯实“课程思政全覆盖”工作,所有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并体现在课程大纲、课程教案和课程考核中。更加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当中去,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理解知识并创新知识,将专业本领书写到经济实践的试验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素养创新型专业人才。
通过多种方式推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联合河钢数字等企业建立以商贸物流为特色的大数据实验室,将理论学习、数据分析与行业实践融合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分析和应用能力。二是请进来走出去,通过邀请行业优秀校友开展“专家进课堂”活动,将专业教育和前沿动态融入专业课程;同时开展“移动课堂”,带领学生走进乐仁堂、京东、顺丰等企业,开展实地教学活动,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强化实践能力。三是与顺丰集团、人天通信集团、北国物流等建立岗位互换、职位模拟机制,推进专业与职业的融合。四是以毕业生论文调研与撰写为契机,分类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形成专业调研报告并转化为行业案例,逐步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五是建立多批次实习实践基地,利用寒暑假和专业实习的时间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熟悉行业关键流程、胜任行业标准岗位。六是形成企业定期参与培养方案修订的工作机制,及时跟进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对培养方案的课程、课时、内容等进行研讨和优化。
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标,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类活动,优化考核机制,提高教学效果。以国家、省、校三层次,校内、校外双渠道的教学实践平台体系为依托,以专业类、综合类学科竞赛为抓手,以赛代课、以赛代学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将学科竞赛与课程学习相结合,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与学生职业愿景规划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运用专业软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根据职业发展目标、理想岗位胜任力要求自觉掌握物流专业管理软件操作技能。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将以前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现在通过“提问与猜想”等活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三类师资队伍。一是积极引进青年博士,充实现有教师队伍,同时鼓励现有教师积极申报职称评定和高层次人才称号等,形成常规化高质量的理论类师资团队;二是聘用行业管理部门、协会及企业高管,以学术讲座、行业导师等多种形式进入课堂,也带动学生走进企业、熟悉行业,形成稳定的实践师资团队;三是由外聘博导以及产业的前沿技术专家组建一支前沿技术师资团队,及时将产业快速递进的技术进步现况反馈到课堂上,开阔学生视野。同时探索“系—课程模块—课程组”的教学管理模式,形成新课程开发的教学团队,落实负责人制度,推进课程开发和教材研发。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沙龙活动,培训先进教学理念和新技术应用。加强卓越教师培养部署,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虚拟教研室建设推动形成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提升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