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是『一切为了孩子』?

2024-01-03 01:22:55黄建军
师道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于漪异化事故

黄建军

“一切为了孩子”,这一句震天响的口号中的“一切”到底指什么?

我理解“一切为了孩子”并不是多么高大上而难以企及的教育目标,所有的教育工作难道不都应该为了孩子吗?这本来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啊。或许曾经有过“目中无人”的教育,但是现在就“教育学就是人学”“人就是教育的目的”这样以人为本的理念达成共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在实践中,多少学校却把这一原则异化为“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为了分数”或者“一切为了稳定”……这些,都不是为了孩子。试论三题。

其一,孤注一掷地育分不是“一切为了孩子”。

我总是想起于漪老师关于“育人还是育分”说的一段话,她忧心忡忡亦无可奈何:“办教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育人,但现在是怎么样呢?淡化了人,强化了分。我们育人的方针是相当程度异化为育分。现在我们很荒唐,我们是为考而教。我不要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你实地去考察考察,有多少人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德智体美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而教。很多老师是不愿意的,但是不得不为之。教师忙什么?忙造分。加班加点加练习。家长呢?追分,逼分,逼孩子。教师确实也没有办法……”

于漪老师理解老师们的无力。看看一些学校的会议,要么是高大上的思想政治学习,要么就是冷冰冰的数据分析,很少谈论具体的学生,很少欣赏生命成长的美好。育分不育人,结果就是出现了许多不完整不健康的人。

我当然无力改变什么,只是努力在可能的情况下,不成为一个“育分不育人”的教书机器。面对我的学生,不引诱不吓唬不威逼,试着引领他们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意拼搏,也勇于面对,永远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其二,没有底线地维持稳定不是“一切为了孩子”。

我想起了一些学校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总是习惯性地捂着盖着拖着瞒着。学校不及时公开消息,很明显是“一切为了稳定”,怕家长闹事怕出现社会舆情。发生了事故,家长有情绪很正常,群众议论也是必然,学校要做的是尊重事实、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关心的人,把一切坦诚相告。

如果一开始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准则办事,很多事故本不会发

生;如果事故发生后记得“一切为了孩子”,信任感也不会坍塌。

其三,挖空心思地掐尖不是“一切为了孩子”。

我們的教育初心应该是什么?其实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有教无类”。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温柔以待。少数几所学校因其高质量的办学而获得当地大多数家长、学生的肯定和青睐也属正常,但是由此(更多学校是享受政策照顾)走上高位的学校从此“高处不胜寒”,战战兢兢,害怕走下神坛,于是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地掐尖挖人,这就不是“一切为了孩子”

了。

掐尖,不是为了培养什么“拔尖创新人才”,只是为了保住学校的所谓名誉地位,为了学校分数的“生命线”,为了某些人的面子工程。一所学校,特别是中小学,不该花大力气招生,力量应该放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发特色课程上,让校园生活真正能够滋润孩子们的生命,确保孩子们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人。

不必列举了,当下校园存在许多与“一切为了孩子”相左甚至完全相反的做法。也许,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意识到却装作不知道、死不承认,做着反教育的行为,还一边高喊着“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于漪异化事故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学中文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8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伟大”与“渺小”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