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
2019年9月2日,北京,克隆宠物猫“大蒜”和其代孕猫妈妈
当爱宠离世,有人选择庄重告别,有人却选择他日再会。前者诞育了宠物殡葬这一职业;后者,开始让宠物复活成为生意。
有媒体曾就“你会克隆去世的宠物吗?”进行网络调查,参与投票的10万人中,有2.6万余人选择“会”,或“经济条件允许就会”。
作为宠物经济高端消费的新兴赛道,死而复生和天价花费,无疑都是极具吸睛性的噱头,但也必然引发社会疑问。那么,看起来颇具神秘色彩的宠物克隆行业,其“庐山真面目”究竟是怎样的?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绵羊多莉诞生,拉开了利用生物技术“无性繁殖”的帷幕。彼时,该研究虽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但也曾遭遇极为激烈的伦理争议。
2019年9月2日,北京,希诺谷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在给代孕狗妈妈做检查
時间过去近30年,如今学界对动物克隆技术普遍抱持着更为欢迎的姿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动物资源研究所所长、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争鸣曾公开“点赞”,称克隆技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甚伟,为挽救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动物遗传与繁殖专家刘红波也认同,从单个体细胞中衍生出生命个体或群体的技术价值独一无二,动物克隆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故而,克隆技术自滥觞之日便一路高歌,由实验室走入商用领域,逐渐从濒危动物保护、畜牧、生物医药等B端市场,延伸向了更为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C端—“它经济”。
商家普遍会建议,在宠物还身强体健时就提取、保存优秀细胞。
那么,“复制”宠物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从原生宠物的身体上取得一小块皮肤组织,由此培养出供体细胞的“建系”过程,被公认是操作关键。一旦建系成功,其后各步骤便水到渠成:只需将一枚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受体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两者合二为一,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
当胚胎培育到一定过程,再植入代孕动物子宫中继续发育,孕期届满,便可产下与原生宠物基因相同的克隆动物。
而建系的成功与否,则与动物的年龄和健康息息相关。通常来说,自活体动物取样的建系成功率一般在80%-95%;若待动物去世后才提取组织,建系成功的可能性就要下滑至60%-80%。即使同是死去的动物,死亡时年龄小的,也要比年龄大的易于建系。
总之,越年轻、越健康的动物细胞活性越高,建系成功率自然越高。所以提供“重生服务”的商家普遍会建议,在宠物还身强体健时就提取、保存优秀细胞,确保宠物一旦离世,随时可以启动克隆。
2018 年1月2 0日,江苏苏州,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左)和它的妹妹“华华”
如此,即使一次建系不成,还有多次提取组织的裕量。若俟宠物死亡后再考虑克隆,那就成了“孤注一掷”之举。毕竟,想让故去的宠物音容再现,可以说是靡费甚巨。
目前在国内,上门取样费一般在2500元左右,细胞保存则需每年再支付2000-5000元不等。加上17万元到22万元的克隆费,成功再造一条小型犬的花销,通常不低于20万元。若需多次取样、长时间保存细胞,总体费用还要攀高。
如此破费,显然不是每个“铲屎官”的荷包都能负担得起。目前,宠物克隆仍是一门未能实现规模化的小众生意—如商业化宠物克隆服务提供商希曼基因,尽管毛利率或达50%,但宠物克隆的年订单量仅有130例左右,对业绩的支撑显然不足。无法形成规模化盈利,导致该公司在2020年年底放弃了宠物克隆业务。
但从业者眼中,市场的可挖掘潜力依然十分可观。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正在显著扩张—由2017年的39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847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6.66%。行业预计,今年市场规模还将达到949亿元。
统计目前养宠的中国城镇家庭,已有宠物猫5806万只、宠物狗5429万只,这一数据在中国人均养宠率不足10%、独居人口数量继续增长的大背景下,预言着中国宠物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未来。
鉴于克隆宠物属于整体复制,理论上并没有产生可能带来危害的新型物种,因此国内外都没有禁止此业的成文法规。在利润空间的驱动和成本优势(韩国收费10万美元/只)的加持下,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如希诺谷,与韩国秀岩生命工学研究院的黄禹锡团队、美国ViaGen Pet,共同形成了瓜分宠物克隆商业化“蓝海”的三足鼎立之势。
据商家宣传,克隆体与宠物本体的DNA同一性高达99%,而基因序列相同,不仅指向了高度相似的身体结构和外貌特征,就连一些先天能力和生活习性都可以实现复刻。
但如此理想化的名头之下,其实可副吗?
商家表示,会提供第三方出具的鉴定书来保证品质。并且,长期跟踪服务中发现,客户普遍都给出了外貌、习惯等方面相似度很高的正面反馈。
譬如,2018年由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牵头,云南农业大学和希诺谷展开合作,利用优秀功勋犬体细胞培育出的首只克隆警犬“昆勋”,在后期警用素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潜质,就远高于同类昆明犬。
相比过去培养一条合格的警犬,需要投入三四年时间,“昆勋”经过9个月训练后即可正式入警,克隆技术显著提高了优良警犬的繁育效率。昆明警犬基地项目组研究员万九生表示,还将计划建立一个可以保存50年的“全国功勋警犬体细胞库”,在未来10年内有望实现批量克隆功勋级昆明犬。
但另一方面,克隆公司也承认,无法承诺克隆体对本体主观性特征的绝对还原,不仅性格、脾气、爱好有可能不一样,样貌差异也难以避免。如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猫CC,与其本体Rainbow的花色纹路就并不相似,长相谈不上“以假乱真”,相反,可说是截然不同。
这是由于在表观遗传影响下,即使基因相同,也不意味着所有细节都完全一模一样—同卵双胞胎往往也有肉眼可以分辨的细微差别。如克隆斑点犬,随着身体长大,斑点的大小以及位置,就有可能会和供体犬有所不同。
基因实现“重生”,在生活中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2016年6月,韩国秀岩生命工学研究院,研究人员从猪的卵巢提取卵子
2019年9月,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化验
更何况,克隆技术在99%的DNA序列同一性之外,还天然存在着1%的差异。毕竟,虽然供体动物细胞核提供了主要的遗传物质,但卵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来自供卵动物的DNA。所谓“差以毫厘,失之千里”,不外乎是。
此外,还有大量案例证明,生物的个性和行为不仅受原始基因左右,生长环境、成长经历都会影响特征的表达。
石油制品公司Gem Oil的首席执行官肖恩·斯佩利西在野外探险时,曾救下一窝被毒死的小狗里唯一的幸存者Sidney。13年的陪伴后,斯佩利西使用Sidney的基因克隆了两只小狗,却发现每只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迥异的小怪癖。可见,利用基因实现“重生”,在生活中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使用了非自然繁衍手段来到世间的生命,其存活率必然也被打上问号。希诺谷销售总监姚润峰援引公司的监测数据称,克隆宠物可以拥有正常的寿命和繁殖后代的能力—但这无法解释北京一位赵女士的遭遇:克隆猫在交付后问题频现,不仅身体虚弱、一直腹泻,甚至连性别都与原猫不一样。
对此,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宠物分会副秘书长范志聪指出,要看到应用克隆技术存在的风险—诸如胚胎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等问题,都会对克隆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而一旦克隆体与原宠物出现差异,宠物主感到难以重建情感联系,就有可能在失望之下冷待甚至弃养新宠物。这不仅造成了消费者财产和情感的双重损失,也给无辜的新生命造成了极大伤害。
2005年,克隆犬“史努比”(右)和它的“父亲”
在以爱之名的“重生”背后,宠物克隆的实际操作却十分残忍。
首先,克隆公司会给供卵母猫注射激素,诱导其发情并刺激排卵。然后剖开母猫腹部,向暴露出的输卵管注射冲卵液,以刺激卵子流出。待到建系完毕、胚胎发育后,另有母猫被开腹植入胚胎进行代孕。
根据国内一家克隆公司的官网信息,克隆一只猫,平均需要10个胚胎和3只代孕母体,来保证胚胎质量,以及防范胎停、被母体“吸收”或流产等意外情况。也就是说,想要重得自己的昔日爱宠,大约需要13只其他的猫开肠破肚,痛苦地贡献出自己的卵巢和子宫。
而在探索宠物克隆技术的初期,沦为牺牲品的无辜动物更是难以胜数。2005年,韩国科学家培育了超1000个胚胎,植入123只代孕母亲体内,最后才培育出一只克隆犬“史努比”。
放眼国内,希诺谷的克隆成功率大幅提升,但也使用了12只供卵母猫、培育出近40个胚胎、分别放入了4只代孕猫的子宫,才得以“复活”出我国首例克隆猫“大蒜”。
据行业内人士透露,用来取卵代孕的“工具猫”,一生都被关在暗无天日的笼中。为了提高母体的利用率以节约成本,一只猫一年至少要被开腹2次。
而生出来的一堆克隆幼崽们,除了被挑走的“幸运替代品”,也全部面临着灰暗的命运—母猫沦为克隆生产线上的下一波“消耗品”,没有利用价值的公猫则会被处理掉。
至此,一次宠物克隆才彻底宣告完成。当生命与利润挂钩,“孕育”这个美好的词汇,顿时变成了冷冰冰的手段。
人類都需要爱的对象。当照顾一只猫、一条狗、一窝仓鼠或一只乌龟时,给予关怀的动作让我们确认,自己是有爱的能力的主体,在高速运转的生活中,逐渐感到匮乏的心灵由此得以填补空缺。
调查显示,85.1%的饲主把宠物当作家人,并愿意为之进行情感消费。但商业宣传中所谓的死而复生,不过是仿制了一个相似的躯壳,来供宠物主寄托思念。以更多生命的牺牲为代价来缅怀过往并不足取,已经逝去的关系里承载的记忆和情感终难挽回。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