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艺涵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重视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总结历史智慧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多次论及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明确提出“坚定历史自信”的重大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提出“历史自信”重大命题,耦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诉求和理论创新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当代叙事,深刻领悟其内在逻辑与实践要求,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纵观学界近10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关涉历史自信的研究亦伴随历史自信提出的时间线索不断走向深化,在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CiteSpace软件着眼于分析文献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可通过图谱中节点样态、关键词、连线等信息,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力量、知识脉络等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系统鸟瞰其研究状况与前沿。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归纳总结历史自信研究的热点、焦点,以期对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1.文献来源分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定历史自信”。随着党和国家对历史自信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学术界对历史自信的研究也日益升温,不断涌现出一系列关于历史自信的期刊论文。本文以“历史自信”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7月28日,时间跨度为2013—2023年。为保障样本的有效性,剔除通知、报告、会议文稿、解读宣传等众多非学术及重复文献,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55篇。
2.主要数据分析。为直观地展示学界对历史自信研究的近况,本文运用CiteSpace对255篇历史自信研究的相关文献制作了发文量、核心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聚类等图谱。其中,节点大小表示其出现的频率,节点越大,表明该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中心性大于0.1,表示该节点重要性较高。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表明其联系的紧密程度,多个节点之间的连线越多表明节点与节点之间的相关性越高,研究合作愈紧密。在关键词聚类图谱中,模块值(Q值)和平均轮廓值(S值)反映了聚类结果是否稳定可靠,当Q值>0.3时,聚类结构被认为是显著的,当S值>0.7时,表明图谱聚类的呈现状态是令人信服的。
1.发文量分析。年度发文量可反映相关领域内期刊文献在一定时期的动态走势与变化。2013年,欧阳松以对党的历史自信探讨引领学界迈入了历史自信研究的起步阶段,此后7年发文量缓慢增长;2021年,习近平在全党、全社会多次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发文量迅速攀升,2022年达到历史最高(见图1)。
图1 历史自信发文量与时间分布图
2.核心作者与发文机构。核心学者与研究机构对于某一领域的学术建设具有引领和开拓的关键作用。核心作者是学术文章的生产者,直接决定了历史自信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研究机构是学术生产的前沿阵地,是提升学界科研整体实力的依托。将相关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共现进行分析,得到历史自信研究的核心作者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围绕历史自信研究的核心作者共有96人,相关文献被引用3次以上的作者有杨军、陈金龙、谢江平、苏振源等;鲜有发表3篇以上的学者,且学者间仅形成了24条连线,密度0.005 3。这表明该研究的核心作者圈尚未形成,研究力量分散,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并不多,亟待建设聚焦历史自信研究的中坚力量。
图2 历史自信研究核心作者知识图谱
对历史自信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发文机构可视化统计分析发现,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机构共86个,连线17条,密度为0.004 7。其中: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有34个,党校组织机构有18个,说明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党校组织机构是当前历史自信研究的主阵地;发文量靠前的5所科研机构是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中,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聚类图谱中形成的中心性较强,发表论文较多,产生的影响较为突出,是该研究领域的“领头羊”。另外,如图3所示:研究机构之间的连线较少,且相互独立,表明研究机构之间尚未搭建密切的合作网络。
图3 历史自信发文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3.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关键词是对文献的高度凝练和总结,关键词分布图谱既能反映相关研究的整体样态,亦可考察该研究的趋势与走向。由表1可知: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历史经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历史思维、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青年等是历史自信研究的绝对高频关键词汇。其中,历史自信作为核心词出现的频次最高,共计219次,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分别以60次、40次、23次位居其后,是历史自信研究无法回避的相关热点议题。
表1 历史自信研究排名前30的关键词
对关键词共现图谱进行聚类设置,得到历史自信研究的聚类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共得到#0历史自信、#1中国式现代化、#2中国共产党、#3历史经验、#4密切联系群众、#5生成逻辑、#7历史虚无主义、#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多个聚类;同时,Q值为0.659,S值为 0.948 6, 共生成186个节点,600条连线,密度为 0.034 9,表明聚类结构显著且令人信服。
以上分析有效呈现了历史自信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但仍需从相关文献的核心观点出发,围绕学者们集中探讨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方面,系统梳理历史自信的主要内容。
厘清历史自信的内涵,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首要前提与应有之义。历史自信是主体对民族、国家、政党的历史过程、历史成就、历史经验、历史前景等的充分肯定,是主体对自身历史来路、绩效与意义等问题的综合性评价[1],也指主体对客观历史事实及其价值的肯定与践行[2],本质是相信自己创造的历史及其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有学者立足“相信自己”的个体心理视域,将历史自信引申为主体对历史成就、经验、规律、奋斗精神、未来趋向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自觉[3]。
1.学理视域下的历史自信内涵说。近年来,学界对宏观视域下的历史自信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围绕心理感知、民族理性精神、历史乐观主义精神、历史规律自信四个方面开展论述。
(1)心理感知说。历史自信是一种自知、自省基础上自觉、自强的心理感知状态,表现为对过往历史成就、当下历史状况的自知、自省,与对未来发展的自信、自强[4]。它贯通历史、现实、未来三者,是唯物认识论、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合,是认知、思维与行动的内在统一。
(2)民族理性精神说。历史自信是民族理性精神的表现,是主体对自身历史发展所持肯定的心理状态,能帮助主体理解历史与现实,增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促使历史情感迈向更深层次,并转化成为牢固的意志[5]。
(3)历史乐观主义精神说。从正义必将战胜黑暗的伦理立场看,“人类必定迎来更加美好前景的历史信念”[6]。历史自信是主体在面对客观历史时,经由学习和思考而呈现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态度和精神面貌[7]。
(4)历史规律自信说。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历史自信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世界发展大势的自信体验,源自对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的深刻把握。
综上所述,历史自信无论是一种对历史成就、历史发展充分肯定的情感体验、还是一种自觉、自强的心理感知,又或是一种精神成熟表现或乐观主义精神,归根到底,关涉历史、现实、未来,是历史主体对历史过程、成就、规律、未来发展前景的清晰认知与价值肯定,是一种自知、自觉、自信、自为的状态。
2.百年党史视域下的历史自信内涵说。大多数学者着眼于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主体,将视域聚焦于百年党史,认为历史自信就是党的历史自信。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历史成就和奋斗精神自信说。历史成就是历史自信的基础,没有历史成就的奠基,历史自信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8]因此,部分学者以此为理论原点,认为历史自信是对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奋斗精神的自信。
(2)情感认同说。历史自信是人民对党深刻认同的情感态度。党的历史自信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梳理,对党的能力、成就和价值的正向评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对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持有的高度认同[9],是在与党联系中体会到的亲切感、权威感、信服感后,进而产生归属感或自豪感。
(3)精神力量说。历史自信是百年奋斗中积聚的深厚精神力量,激励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成为踔厉奋发、勇担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在准确把握历史主流、历史主线的基础上,对党开辟的伟大事业予以必胜信心的一种内在品格和精神气质[10],是党保持勇毅前行的精神支柱和胸有成竹的从容心态。
(4)积极态度说。历史自信本质上体现为党尊重历史、重视历史、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顺势而为、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11]。
综上所述,历史自信是党和人民群众对百年历史进程、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奋斗精神的正向价值评价以及由此激发的昂扬精神状态。
3.比较视域下的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从“四个自信”到“历史自信”的提出,二者不是代替与扬弃的关系。当前学界对“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研究尚未形成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一致论”认为历史自信和“四个自信”内涵一致,历史自信和“四个自信”是党史教育的一体两面,在“四个自信”后相继提出“历史自信”,二者是完全一致的,即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拓展,前者是后者的集中体现。
(2)“贯通论”认为“四个自信”与历史自信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关系。“四个自信”是历史自信的理性表达与理论支撑;制度自信是历史自信强有力的现实保障,历史自信为制度自信提供历史合理性;文化自信是历史自信的价值引领,历史自信为文化自信厚植了历史底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贯通[12]。
(3)“点面论”认为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既有点与线的交叉联系,还存在线与面的交织关系。从横向来看,历史自信是线状发展,“四个自信”是面状发展,二者相互交织、互为补充。从纵深方向来看,于百年栉风沐雨中淬炼的历史自信,包含了“四个自信”的基本内容,是贯穿“四个自信”的历史经脉,“四个自信”丰富了历史自信的具体内容,为其补充了新鲜血液。
(4)“源流论”认为历史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前提与基础。历史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基础和源泉,“四个自信”在历史沉淀中形成,历史自信架构了“四个自信”的逻辑前提,彼此构成了源与流的关系[13]。
(5)“差异论”认为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有本质不同。“历史自信”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提出的,突出强调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成就、历史经验、领导能力的肯定、认可。“四个自信”提出时间早于历史自信,聚焦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概貌与发展优势,是对党开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定信心。
1.从中华民族上下5 000年的历史和共产主义500年的历史来看,当前学界关于历史自信的生成逻辑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中华民族上下5 000年的文明成就是历史自信的重要源头。中华民族5 000多年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历史自信的文化根基[14]。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命运多舛的磨难是历史自信淬炼生成的重要因素[15]。另有学者从“两个结合”重要命题出发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历史精神对历史自信的奠基作用[16]。
(2)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就是历史自信生成的重要归因。党百年奋斗中积聚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书写了气壮山河的民族史诗,取得了璀璨夺目的历史成就,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平视世界”、开创未来的自信底气。
(3)坚持正义的价值导向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历史自信的生成原因在于“始终坚持正义必胜的历史信念”,在于不忘初心、天下为公、人间正道,在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自觉遵循。
2.当前大多数学者基于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百年视域来探讨党的历史自信的生成逻辑,其观点主要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展开。
(1)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生成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分析历史现象、把握历史规律的科学方法,是党历史自信的力量来源[17];唯物史观指导党辩证、科学地看待历史,坚定历史自信;大历史观从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维度为历史自信生成提供了新时代的方法论指南[18]。
(2)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生成的文化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5 000年实践的结晶,是党历史自信生成的文化基础;党坚持古为今用,不忘本来,善于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有益养分,厚植历史自信的文化底蕴[19]。
(3)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生成的实践逻辑。党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历史经验、历史过程构成了历史自信的实践基础。历史自信不是情感的盲目乐观和心理的自我陶醉,而是筑基于百年历史成就、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凝成的奋斗精神、贡献的世界价值之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产物。
根据历史自信的科学内涵与生成逻辑,可以大致窥到历史自信对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都具有不可置否的重大价值。具体来说,学界关于坚定历史自信价值意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有益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坚定历史自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历史认知、强化历史记忆、提升历史主动、巩固执政基础等方面。党坚定历史自信有益于筑牢历史记忆[20]、提升历史自觉、强化历史担当,树立百年大党的形象,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从重大成就和重大历史经验出发考察党史,坚定历史自信有益于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凝集社会共识,坚持自我革命,实现开拓创新[21]。此外,坚定历史自信的价值在于夯实“四个自信”,找准历史方位与发展目标,赓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2]。
2.有助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历史自信与世界观教育融通、与政治观教育相适应、与人生观教育相契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应有之义[23],是推进高校党史教育常态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必然笃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融入历史自信,有益于提升教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此外,坚持历史自信有利于思政工作者抵御错误思潮、补足理想之钙、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3.有利于夯实青年大学生的成才本领。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坚定历史自信,可助其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主动[24],抵御错误思潮的侵扰;增强民族向心力与政治认同感,赓续红色基因,夯实踔厉奋发的志气、骨气、底气,做到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历史自信的形成与坚定不是一个自发、自觉的生成过程,作为一个意识形态内容,必然需要一个“灌输”的过程,才能入脑入心。当前学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了坚定历史自信的实践路径。
1.提升正确历史认知,建构历史记忆。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25]。强化历史的学习、研究,丰富对历史事实与历史得失正确、完整、清晰的认知;巩固党史教育,深化党的全部历史发展过程认知,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用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实现党在历史认知上的正本清源[26],建构共渡历史苦难、创造重大成就的集体记忆,深化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基本要求。
2.加强唯物史观教育,树立大历史观。正确认知历史事实、成就,科学把握历史主题、主线,拨开历史迷雾,通晓历史规律与必然联系,洞悉历史大势,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历史,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应有之义[27]。质言之,历史自信是唯物史观基础上认识论、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内在统一,开展唯物史观教育,掌握大历史观的思维方式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客观要求。
3.总结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历史发展不是一帆风顺,充满矛盾、曲折,注重总结反思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必经之途。保持自省自警、吸取历史教训,在应对风险挑战、把握历史大势等方面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鼓励理论研究,推进历史学习常态化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应然之举。“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回答“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和“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所在,在新的赶考路上,坚定历史自信,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赓续红色血脉、推动自我革命。
4.讲好历史故事,展示历史成就。历史成就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自信的前提,没有历史成就,历史自信就失去了根基。坚定历史自信要求认知和捍卫历史成就。百年奋进史,演绎了无数启智润心的动人故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讲好这些历史故事,展示党的历史成就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有效途径。
5.批判错误思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错误思潮,通过对历史事实进行扭曲、裁剪或虚构,模糊、误导主流意识形态,是造成历史主体认知偏差,导致历史不自信的重要原因。坚持历史自信必须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辩证地补全、还原历史本貌,抓住历史主流、主线;剖析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圈套,拆穿虚无主义本质;聚焦历史虚无主义炮制的热点话题,精准回击各种类型的“糖衣炮弹”。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历史自信的相关研究视野宽广、视角多元、研究深入,体现出不同的研究旨趣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深刻剖析了历史自信的科学内涵,多维考察了历史自信的生成逻辑,全面阐述了历史自信的价值意蕴,深入探究了坚定历史自信的实践路径,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但囿于时间限制,在理论体系搭建、研究内容深化、视角方法创新等方面尚有研讨空间,未来应以此为方向,谋求历史自信研究的深化拓展。
1.研究成果日益丰盈。纵览当前学界已然初步勾勒出历史自信研究的基本范式。从历史自信“底气何来”“内容是何”“何以可能”的逻辑主线出发,探讨了历史自信的生成逻辑,进而勾画出历史自信的科学内涵,并以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大学生为主体,深入阐发了历史自信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在这一研究范式下,学界就历史自信相关研究的部分议题初步达成共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拓宽了历史自信的命题外延,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争鸣盛景,为不断深化历史自信研究奠定了基础。
2.研究进路日益深化。历史自信提出伊始主要以解读性、宣传性话语为主,“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自信”成为学界阐释历史自信的主导话语模式。但随着研究的持续推进,学界对历史自信的研究相继转入学理性更强的微观视域并进行了深度分析,如对出场逻辑、认知结构、历史文本的考察等多重向度,颇具理论深度与视野广度的文章逐渐呈现“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的欣欣向荣之景,逐渐夯实了历史自信研究的学理根基。
3.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当前学界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研究视角和出场学视域对历史自信展开了定性分析和系统阐释。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深化了学界对历史自信的系统、理性认知,也为后续拓宽历史自信研究视野提供了重要方法。
1.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有待加强。一方面,任何科学理论的建立都需要有理论体系的支撑。目前学界对历史自信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孤立、割裂、碎片式解读阶段,主要涉及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几方面,未来需以系统性、结构性视域开展研究,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政治解读强于学术阐释。纵观对历史自信科学内涵的研究,内容大多通过其他的政治性概念进行诠释,略有经验事实过剩、学理阐释较少的倾向。用政治话语解释政治概念,以“摆事实”代替“讲道理”,其结果会陷入话语上的自说自话,难以经受进一步的推敲拷问。
2.研究内容亟需深化。一是对历史自信科学内涵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当前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诸多问题尚未形成一致观点,还存在分歧与争鸣,甚至部分研究成果略显虚泛化、同质化;同时,对历史自信本身和中华民族、大学生等其他主体的历史自信研究也相对较少,可进一步探讨的空间较大。二是对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的相互关联探讨不深,鲜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探寻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关系的研究。
3.研究方法亟待拓新。历史自信是个复杂的理论系统,关涉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目前已有文献致力于横向、静态的比较分析,缺乏对历史自信的纵向梳理、动态考察;多倾向于理论思辨和逻辑推演的定性分析,鲜有针对历史自信的实证调查,缺少一定的信度与效度;多聚焦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单一学科视域,缺乏学科交叉背景,内容呈现同质化,尚未形成多学科交融的协同状态。
1.着力构建历史自信的理论研究体系。一是针对历史自信相关研究范式的局限,未来可从历史自信“是何”“为何”“有何”等基本研究思路上,立足新时代进一步深挖历史自信的出场逻辑、理论内涵、实践进路。二是学界对历史自信的后续研究需将其从政治话语转换成学理研究,破除“经验事实过剩,理性分析缺乏”的窘境。三是整合“出场逻辑—概念体系—演进轨迹—价值意蕴—实践进路”的分析范式,对历史自信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防止研究碎片化。
2.深化历史自信的内容研究。一是在继续深挖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基础上,完善对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等其他主体历史自信的内涵剖析与比较分析。二是明晰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之间有何种关系,在“四个自信”后,提出历史自信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是何等问题。三是进一步探索坚定党员干部、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等重要历史主体历史自信的策略。四是科学厘清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精神、历史自觉的区别与联系。
3.协同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多学科研究视角。一是拓宽学科视角,如通过心理学的视角深化历史自信的理论基础研究,借助社会学、文化学的理论深度剖析历史自信内涵。二是摸清历史自信演进轨迹与现实表征状态,以历史主体当代遭遇的现实困境为导向,为主体摆脱历史虚无主义危机、重塑历史自信提出个性化、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三是在注重逻辑思辨和演绎推导、深化规范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如在探究坚定历史自信的路径时,将定性分析研究主体历史自信状态的应然状态与主体历史自信现实状态的定量分析数据结合起来,增强历史自信研究的科学性与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