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腿阿姨”停烤了

2024-01-03 07:19陈威敬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46期
关键词:北漂新闻周刊夫妻

“鹅腿阿姨”停烤了。

“鹅腿阿姨”原名陈秀凤,系一名北漂。原本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卖烤鹅腿的陈秀凤,近期去清华大学送预订的鹅腿了。因为阿姨被“拐走”,北大、人大的学生们坐不住了,纷纷在群里声讨起了清华。看上去,这似乎是一场“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的“都市情感故事”。因为每天只去一所学校,阿姨的到来也被一些学生幽默地称为“宠幸”。她以一己之力带火了“烤鹅腿”这一美食。

“鹅腿阿姨”烤的鹅腿和她本人,一度登顶微博热搜。网友为此事件起了各种名字:《六大名校围攻清华顶》《没有一只鹅能走出北京》《卖鹅阿姨再爱我一次》《重生之百万富翁卖鹅腿那些年》。

破圈走红后,陈秀凤夫妻每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她今年54岁,是连云港市赣榆区人。夫妻二人来北京已有20多年了,之前还卖过盒饭、水果、烧烤。11月29日的一则视频中,“鹅腿阿姨”几度哽咽,表示压力太大了,这两天不敢干活了。她并不清楚自己怎么就火了,突然间,流量从四面八方涌来。

11月28日晚,《中国新闻周刊》在北京大学西南门见到了“鹅腿阿姨”。她尽管是采用线上预订,线下交货的模式,但在现场,陈秀凤的电瓶车被围成一圈,有学生三天前付了款,刚刚领到鹅腿。这个被认为吃到了“时代红利”的小生意人,对于周遭的媒体、镜头,表现得很不适应,甚至有些抗拒。

“关注我没有意义。”“鹅腿阿姨”说。

被人群包围的“鹅腿阿姨”陈秀凤。摄影/本刊记者 陈威敬

2018年,陈秀凤和她的丈夫开始研究烤鹅腿的配方,最初在北大西南门外售卖。按照他们的说法,所有鹅腿均系亲自清洗、腌制、烤制。“鹅腿阿姨”和爱人的双手关节甚至都已经有一些变形。每天早上6点多开始收拾,一直忙到深夜。靠着多年北漂挣来的钱,他们养育着在老家读书的孩子。今年,他们的儿子也将大学毕业。这對日子过得平凡而有盼头的夫妻,正如陈秀凤回应媒体时说的,“没想过做网红,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平淡淡过日子就好”。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在生活之外的一些社交平台上“火”了。什么是“热搜”,怎么会有媒体来采访我们?夫妻二人不太会用手机,好些微信群都是学生帮忙组织的。

有媒体评论,“鹅腿阿姨”走红背后,是大学生对社会连结的渴望。由美食所构建的校园回忆,总是特别温暖而深刻。

像“鹅腿阿姨”这样的小吃摊贩,原来很多高校门口都存在。XX阿姨,原本也不过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生意名片。在“鹅腿阿姨”走红后,不少毕业多年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回忆起自己求学时在学校附近制作料理的阿姨、大叔,传媒大学曾经的那条西街、武大校外的三环热干面、厦大附近的阿姨麻辣烫……

就像有媒体说的那样,鹅腿之所以如此受到热捧,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是因为它所带来的幸福的确定性。只需要付出在寒风中排队等待的时间,就可以吃到热气腾腾美味的鹅腿。

这种确定的幸福感,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满足,更令步入社会的人们产生羡慕。这也就不难理解,很多毕业多年的人,会跋山涉水回到母校周边,就为了一顿麻辣烫或是几个串串。或许学校都进不去了,那些校外的回忆却都还在。

陈秀凤想不到这些,只是简简单单、货真价实地制作她的食物,然后遵照约定,按时送到每一个购买的学生手中,她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慰藉了多少人,也不会明白,童叟无欺、货真价实、言出必行又能产生哪些教育意义。

陈秀凤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只想简简单单给学生做他们爱吃的东西。”

猜你喜欢
北漂新闻周刊夫妻
台湾影视人的“北漂”路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I LOVE SPIDER—MAN
北漂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新媒体时期女性新闻周刊的发展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