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镛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0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坚持系统观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之问题,运用系统观念这一方法论和思维范式有助于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 当前,学界围绕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已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取得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而在为数不多关于辅导员身份认同主题方面的研究中,更多热衷于经验层面判断和分析,缺乏学理性思考,对辅导员身份认同过程中蕴含的要素耦合、结构层级及系统功能等内在逻辑有待进一步挖掘。 故而在系统观念视域下审视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的内涵、理论特质和实践路径,对阐述系统观念视域下的身份认同理论、丰富和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概念的内涵是思辨的切入点,只有厘清各方面的内涵,才能判断彼此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
系统观念是一种思想方法,其精髓在于从整体、联系、辩证、发展的角度认识和处理问题,进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同时,系统观念也是一种工作之道,其要求在工作中兼顾方方面面,做到综合平衡、整体推进。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系统观念的运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学会‘弹钢琴’”“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1]等内容。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提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2]。 其中均展现了党如何运用系统观念,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等论断,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察。 进入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3]并反复强调要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一致性”与“多样性”、“破”与“立”、“发展”与“安全”等的关系,充分体现系统观念的总体要求。
而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则更多强调主体自身的主动寻求,是辅导员对“我是谁”“我为何存在”“我与其他人有何不同”“我应该成为谁”“我将要成为谁”“怎么样的我才是好辅导员”等问题的理解与确认,是个体主观意识作用的结果,也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接受、认识、认同的过程。
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是辅导员自身对所从事“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自觉认可、自愿接受和自主遵循的系统过程,由多种要素、多重结构层面、多个环节及子系统构成大系统。 易言之,辅导员身份认同系统主要囊括“谁来认同”的主体系统、“认同什么”的内容系统、“怎样认同”的媒介系统和“如何认同”的评价系统等。 从认同主体人口学特征方面来说,辅导员身份认同主体系统包括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及职业规划、工作经历、人生阅历、家庭背景、生理健康状况等要素,其就职于不同地区、层次、类别的高校,处于不同倦怠期阶段。 从认同层次方面而言,高校辅导员自我身份认同系统涵盖归属认知、情感意志、价值判断、行为能力等基础要素。 从认同影响因素方面来谈,自我先赋性及自致性层面的因素,以及来自组织文化层面、学校政策层面、社会环境层面的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自我身份认同系统,不断促进识别并建立自我身份认同观念和信心。 故而辅导员身份认同过程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与组织特征的完整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协同性、开放性等特点。 在系统观念视域下,新时代辅导员身份认同系统具有顶层设计的整体性、结构创新的差异性、布局优化的协调性、迭代升级的动态性的理论特质。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关系就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4]。 列宁则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5]此外,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体现出其高瞻远瞩的整体观和敏锐的洞察力。 这为我们认识理解系统观念的整体性特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整体性是系统观念的首要观点、本质属性、核心特质。 具体表现在系统是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且是由若干相互联系、作用、影响的要素构成,但系统本身性质及功能不等于各个独立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因此系统的整体性深刻揭示了其运行方向和发展过程,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 遵循系统观念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意识,放眼整体、总揽全局,对系统进行整体把握,从而才能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实现整体发展,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这一问题本身就体现了诸多整体性特质。 首先,辅导员身份认同所涉及的研究范畴除辅导员自身,还囊括学生、高校及社会等,是各要素相互联系、作用、影响的一个系统整体。 对于解决身份认同的一系列问题,需厘清影响辅导员身份认同的诸多因素,并将各影响因素视为整体,运用系统观念深刻剖析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其次,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问题归根结底属于队伍建设范畴,其涉及辅导员职级晋升、考核评价、薪酬待遇、培训培养等方面,需高校及相关主管部门统揽全局、统筹考虑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让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有机衔接、相互促进,做到理念一致、功能协调。
系统辩证学学科创建者乌杰教授强调,“差异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根本动力,是一切动力之源”,“系统是差异存在的根据,差异是系统存在的表征”[6],可见差异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动力来源。
系统中不同要素存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从而使得不同要素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作用的关系及方式又构成系统的结构,故各要素差异性所形成的立体化状态,最终又可呈现为系统结构的一种层次性,使得系统在结构与功能、地位与作用等方面表现相异。 系统的差异性、结构的层次性作为系统结构的内在规定,反映了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也蕴含着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规律,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系统本身就具有明显差异性,其结构也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首先,辅导员身份认同的差异性,表现在身份认同系统中的元素、子系统、环境与身份认同系统本身之间的差异。 从身份认同理论视角分析,身份认同本质上就是需要解决“我是谁”“我们是谁”等根本问题。 一方面,身份认同主体需要在目标群体中寻找一种共享共同共有的特征,关联自我,建立归属感,形成“同一性”;另一方面,身份认同主体需彰显自我独有特征,将自我与不具有此特性的他人相区隔,从而形成“差异性”。
其次,系统观念揭示在探寻不同元素及子系统前提下,需按照不同的观测点去考察这些集合。 一方面,从身份认同理论层面考察,身份认同系统下包含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及人际认同三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下又涉及归属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能力三方面要素,各层次的认同效果、作用、地位均不同,只有逐层逐级、循序渐进地探赜涉及高校辅导员的初级、驱动、核心层次认同等问题,才能科学、全面、客观、有效地把握新时代辅导员身份认同的真实现状;另一方面,从身份认同主体层面来看,其身份认同程度均有所不同,解决辅导员身份认同问题需要因人而异、因事制宜、因校施策,不能笼统实施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7]。 此外,恩格斯在讨论生物学问题时,表示“整个有机界在不断地证明形式和内容的同一或不可分离。 形态学的现象和生理学的现象、形态和机能是互相制约的。 形态(细胞)的分化决定物质分化为肌肉、皮肤、骨胳、表皮等等,而物质的分化又决定分化了的形态”[8]。 上述观点都深刻蕴含了系统内部各部分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思想。
系统要素的协同性作为系统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其表现为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系统的结构、功能、行为之间都存在普遍联系,它们相互关联、协调,甚至制约。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一个系统内部也必然存在矛盾,如若将系统中矛盾的对立性理解为“差异性”,那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的同一性,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系统的“协同性”。
在整个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性越高,越能优化结构,越能使整体功能最大化,进而推动系统运作向良性态势发展。 协同性功能体现在各要素之间协调与合作所产生的合力效应,即整体大于部分总和的涌现性特征。 协同性的价值揭示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作用,从根本上化解线性思维导致的单线思维的弊端,使系统从整体上表现出稳定有序结构的规定性,营造和谐一致、同向同行的系统氛围。 协调性的本质要求表现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需综合考量各元素间关系,重视进行关联性、协同性思考,把握事物内在层次性、结构性、条理性,以达到更高层次平衡与稳定,实现最优目标。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系统功能作用,由系统内多种要素、结构之间协调合作,合和共进所产生,充分体现了系统的协同性。 首先,辅导员身份认同系统协同性体现在系统要素的叠加效应。 要求调动辅导员自身及外界一切可调动的要素,通过叠加作用累积放大对辅导员的影响程度,提升辅导员身份认同目标的实现。
其次,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系统协同性也表现为系统要素的耦合效应。 一是竞争耦合,辅导员具有多重身份,需完成多项工作任务,甚至兼任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受制于学生处、人事处、二级学院的多重领导,管理,参与教育和管理涉及不同班级和年级,甚至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群体,系统外辅导员自身还可能扮演子女、家长、夫妻等角色,各要素间常出现竞争、冲突,需协调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协调处理好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二是协作耦合,辅导员工作需要系统外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深度合作与融合,构建三支队伍协同育人,有利于辅导员自身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的创新;三是激励耦合,根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和精神,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专门办法和激励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激励举措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切实增强辅导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9],“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0]在其看来,整个世界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发运动、自我组织的复杂系统,且永远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恩格斯关于辩证自然观的表述为我们认知系统的理论特质之一——动态性,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 系统的动态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为系统内部运动,即系统内各要素间、要素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系统与外部运动,主要表现为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要素与环境的互相影响。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辅导员身份认同程度、辅导员自身工作情况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会进行自我内部结构的迭代发展。 首先,创设和谐氛围,营造良好环境。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大环境,要注重优化社会舆论环境、社会心理环境、人际环境、组织环境、家庭环境等,着力营造利于辅导员茁壮成长的文化、舆论氛围。
其次,顺应时代潮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聚力工作创新。 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对自我身份认同与否、认同高低,一定程度归结于对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运用云宇宙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优化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能有效提升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另一方面,将云宇宙技术运用于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教育等工作中,能减少工作繁琐度,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
再次,注重系统内外评价,实现自我提升突破。 一方面,系统内外的反馈及评价能产生“镜中我”效果。 正反馈能促进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达成,负反馈则能及时提示自我找差距、明方向、补短板,在弥合落差过程中不断生成自信心,利于提升辅导员身份认同感。 另一方面,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辅导员身份认同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某些内外因素共同对系统产生正向作用时,辅导员身份认同系统有序度将增加,此时就应该积极发挥相关因素之作用。 反之,出现辅导员身份认同系统有序度降低时,需及时抑制相关影响因素的生成。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系统的发展进程中,内因始终是根本、首位和前提,需格外重视身份认同主体自身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要素,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依据系统观念的整体性、差异性、协同性、动态性的理论特质,立足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实践,需明确辅导员身份认同的目标引领、促进辅导员身份认同的过程贯通、增进辅导员身份认同的要素耦合、强化辅导员身份认同的成效聚合,进而实现辅导员身份认同目标的达成。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的专业归属和社会认同较弱,直接影响辅导员的自我身份认同、自我效能感及职业稳定性。 根源主要表现在辅导员平日工作琐碎繁杂、事无巨细,却待遇不高、缺乏他人理解、发展空间有限等诸多矛盾之中。 要有效改变上述状况,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上而下制定和完善系统化配套政策,不断彰显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
一是坚持党组织负全责,全校全员协同。“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1]其一,坚持把牢“定盘星”。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主任的学生发展委员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要定期研究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重点工作。 其二,坚持拧成“一股绳”。 要成立学生工作党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服务各相关部门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各支部工作联系机制,推进党建、思政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针对涉及学生教育管理、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坚持共研共商、协调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做好总体谋划和顶层设计。 其一,明确权威行政主体,设置全国性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主管机关,对不同层面的辅导员工作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规范,搭建辅导员工作管理主体的立体组织架构。 其二,将辅导员列入学校人才发展的总体规划、总体布局之中,建立全覆盖、多形式、多层次辅导员培训体系,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其三,打破辅导员晋升“天花板”,在评聘过程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将科研工作和实际业绩有机结合,制定倾斜照顾政策,不断完善辅导员职称评定体系。 其四,夯实高校辅导员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统筹辅导员培训、教学与科研指导、学术资源服务、职业发展规划等职责,建实建强诸如辅导员发展中心、培训和研修基地、名师工作室等平台。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规模不断壮大,但人员结构仍待优化。 首先,部分高校专职辅导员配备比未达标、性别失衡、年轻缺少经验,部分辅导员专业背景与学生专业关联度低,甚至为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深入。 其次,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在工作上存在交集,致使辅导员部分工作内容重复,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提升。 再次,虽然辅导员培养培训涉及岗位职责理论及实践内容,但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
一是强化结构意识,优化队伍结构。 其一,关注应聘者年龄、性别、学科背景等因素,注重老中青搭配,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年轻人的加入,有利于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更好地在群体内运用。 其二,注重男女比例平衡,控制专兼职比例在合理范围之内,促进达成优势互补的效果,形成工作合力。 其三,注重学科背景契合,使高校辅导员更好融入工作环境,更能游刃有余开展工作。 其四,明确专职辅导员的外延,使得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做好所承担的工作,才能更好发展。
二是开启个性化培养,实行层次化流动。 其一,分类实施培养计划。 实施以人为本的培养方案,帮助高校辅导员明确专家型或管理型发展方向,针对性提供职业规划、发展建议和转岗培训。其二,开启层次化流动机制。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做好层次化流动顶层设计,统筹资源、公平公正地为辅导员提供竞聘上岗机会,让有为者“有位”,让能干者“能上”。
高校辅导员工作本身就极具特殊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多重角色集一身、多种责任担在肩,但单枪匹马、独立作战仍是其工作常态,繁琐零碎的工作致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在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科研能力水平等方面上下大力气、下苦功夫。 其次,辅导员工作性质使其工作无法量化,其工作辛劳程度与自身成就感很难成正比,部分从业者将辅导员工作视为向专任教师转岗的跳板,更有甚者因就业压力等原因偶然性从事该工作。 再次,辅导员自身理论功底薄弱,即使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积累,但也很难将经验转化成理论。 同时,由于学术界缺乏对应的实践经验,相关理论对于辅导员具体实践工作的指导性不强,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与辅导员实践工作之间存在一定衔接困难。
一是着重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目标与个人职业发展理想、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机统一。 不仅能够使辅导员明确自身的社会身份和生活方式,指导他们面对社会多元价值取向进行合理选择,且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向心力,增强辅导员自我的身份归属感和核心竞争力,在整个系统中形成个体与组织的双赢,实现利益价值共同体。
二是发挥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系统的协调性,构建辅导员发展共同体、学习共同体、育人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大力发挥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辅导员协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协会等组织团体的积极作用。 以优秀要素的榜样力量推动系统发展,引领系统前行,并通过人文关怀、科研辅导、团体活动等让辅导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职业归属,认同团队文化,满足职业憧憬,坚定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
三是增进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组织活力和层级交流。 相对于传、帮、带这种单向度的、线性的交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组织的层级交流更应该是多向度和交叉立体的。 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专家可以从层级交流中获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能为解决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等诸多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指导。 此外,对于辅导员自身而言,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可以将经验通过理性分析逐渐上升为理论的层面,使工作状态从自发、被动转为自觉、主动,助力自我身份认同的达成和提升。
高校辅导员的流动是导致辅导员队伍系统发生涨落的关键,也是衡量辅导员身份认同与否、认同强度的关键因素,该涨落现象恰是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先决条件。
一是聚焦系统内部。 其一,高校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切实关心辅导员队伍,并积极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高效的“自组织结构”,让辅导员在“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中不断成长。 其二,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辅导员考评机制。 考核方面,将其与职务聘任、职称晋级、增资等紧密相连,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辅导员给予相应奖励;评优评先方面,给予辅导员队伍一定倾斜,使辅导员岗位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强化其职业归属感。 其三,加强辅导员群体内部的交流交融,营造良好竞争氛围。 鼓励辅导员参与各级各类大赛、交流会议、挂职互派、出国(境)访学、学历深造等,在交流与交锋、分享与承担中相互依存,强化群体内成员相似性,增强内群与外群的辨识度,形成心理共同体。 此外,也能促使辅导员在竞争协作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在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中完善自我。
二是重视系统外部。 其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一方面,强化政策法规的落实落地。 尽管相关部门已制定高校辅导员工资、职称评定和社会福利等标准,但仍存在未积极落实落地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应设立专款专用于辅导员各项津补贴、各类培训、科研课题及学术活动经费、其他奖励福利的发放,促使辅导员精神奖励、物质待遇得以落实、升级。 另一方面,提升政策法规的法律位阶。 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配套文件相继出台,各省市也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制度,但是困扰辅导员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强化相关政策依据的权威性、强制性和稳定性,能对于落实政策规定产生足够的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其二,营造良好社会舆论。 加大对辅导员模范人物、优秀事迹、典型案例的宣传,大力开展最美辅导员、骨干辅导员、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通过媒体舆论宣传逐渐增强辅导员群体共性,从而加深社会对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的理解与认同,促进辅导员自我身份认同的生成。 其三,强化数字赋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方面,在辅导员谈心谈话、走访寝室、家校联系等工作中广泛开展云宇宙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辅导员工作台账的落实,有效促进辅导员回归主责主业,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高校依托云宇宙技术,刻画辅导员画像,能全面掌握其人员动态、工作状态、思想状况、利益诉求等,同时还能借此技术强化对辅导员的政治引导,并为辅导员KPI 考核提供有利支撑等。 其四,加强校际间交流学习互鉴。 高校应积极开展校际间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交流合作,汲取经验成果,有利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促进辅导员自身健康发展。 概而言之,只有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基础,才能真正让辅导员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坚定其从事辅导员职业的决心,激发其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动力,切实有效提高辅导员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