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经验启示

2024-01-03 04:21:45马云霞郭瑜聪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公平马克思劳动

马云霞 郭瑜聪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马克思的教育公平思想在多部著作中均有涉及,《哥达纲领批判》作为集中表现马克思公平观的一部著作,在这里他针对拉萨尔主义空泛错误的教育公平观进行逐条的批判,深入揭示了拉萨尔关于教育的主张是被资本逻辑所裹挟的空谈,科学阐述了马克思立足于无产阶级立场的教育公平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关注教育公平事业的发展,坚持教育公平方向,推进实现教育公平理想。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为筑牢教育公平底线,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面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重温《哥达纲领批判》中蕴含的马克思教育公平思想,总结我国教育公平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对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重要决策,推动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具有重要作用。

一、《哥达纲领批判》的创作背景

19 世纪50 到60 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 德国工人阶级队伍也因此壮大,但随之而来的是工人阶级受到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阶级的利益进行过多次工人罢工运动。在50 年代末,欧洲各国争取民族统一的民主政治运动开始高涨,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工人运动逐渐表现活跃。 在此过程中,随着工人阶级人数的增多和集体觉悟的增强,建立了两个代表性的工人政党,首先是1863 年5 月由费迪南·拉萨尔筹建并当选主席的全德工人联合会,在联合会中拉萨尔以改良主义作为总的思想路线,期望通过和平的斗争来争取人民合法的普选权,得到国家对人民的帮助,拉萨尔的政治策略充斥着机会主义色彩,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妥协,极大地阻碍了德国工人运动的进程。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下,1869 年8 月奥古斯塔·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召开全德社会民主党工人代表大会宣布组建德国社会民主工人党,大会通过的纲领采用第一国际章程引言部分的重要原则,表明了该党初步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在同普鲁士专制统治坚持斗争的过程中,清除拉萨尔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消极影响,争取实现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

1871 年德国实现统一后,两派的工人群众迫切希望两个组织联合起来对德意志帝国的统治进行斗争,在工人联合会遭遇政治迫害后,该会代表请求同社会民主工人党联合,于是在1875 年3 月公布了合并的纲领草案。 1875 年5 月,两派在合并大会中通过了这份充满着拉萨尔主义的《哥达纲领》。 马克思知道后表示对德国社会民主工人党领导人的妥协十分愤慨,并附上对纲领草案主要条文的逐条批评指正,此批注连同信件统称为《哥达纲领批判》。

二、《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教育公平思想

(一)平等的国民教育

关于教育的主要方面,如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教育机构、教育法规等均属于上层建筑,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体系必然限制着教育的内容和结构。 相应的在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下,社会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掌控着大多数的生产资料,因此教育也必然作为服务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要求的政治工具,带有极强的阶级特征。 而无产阶级处在被压迫受剥削的地位,根本不可能与资产阶级享有平等的教育。

在此背景下,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于拉萨尔派的“平等的国民教育”提出质疑,他们“平等的国民教育”是指在当时的社会中教育对所有阶级做到平等,或者将教育水平都变为不同阶级的同一水准,可见拉萨尔派的平等教育的观点是毫无实际意义的,要想实现他们所谓的平等教育,只能要求资产阶级降低自身的教育水平,资产阶级不愿也不会接受此种想法。 说明在社会中由于阶级的存在,统治阶级只会利用教育反映自己的意志,无法做到平等。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打破这种关于教育的阶级桎梏的方法,“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2],就是共产党人要消灭阶级,消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将生产资料转化为公有制,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平等。

(二)普遍的义务教育

马克思认为拉萨尔派提出的“免费教育”,从事实来看不过是资产阶级通过不断剥削穷苦的工人阶级,迫使他们上交主要服务于上层阶级的社会税收而实现的。 从表面上看,两个阶级接受的均是国家赋予的免费的义务教育,但在此过程中,无产阶级通过出卖劳动获得看似平等的报酬,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榨取雇佣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而无产阶级还将一部分工资上交给国家希望国家保障义务教育的实行。

教育资源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源,对于身处在不平等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人民来说,是实现整个社会流动的有效途径,作为社会中拥有大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资产阶级只会将教育资源据为己有。 因此马克思始终强调广大人民群众要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将受教育权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使教育成为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有力工具,真正做到普遍的义务教育。 要实现这一目标,本质就是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三)独立于资产阶级政府的教育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的教育,其教育本质必然充斥着资本主义的色彩,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于培养人的要求,将人民群众培养成增值资本的工具,为其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同时对于个人而言,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存在,教育可以塑造个体的三观,影响个人的未来发展。而资产阶级通过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教育意识形态是以利己主义为原则,以追逐个人利益为目的,以冷酷虚伪、不择手段达到目标为行动准则。 在这种环境下,资产阶级教育掩盖了教育带给人们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内在特质,达到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目的。

拉萨尔派在自己的纲领中所提到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和政府在当时的环境下依靠其自身是无法实现的,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所以提出让国家来教育人民必然会带有该时期的阶级特征。 因此马克思郑重地提出:“应当把政府和教会对学校的任何影响都同样排除掉。”[3]政府应当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以及教学的正常运行的社会资源,教育内容应该由人民群众决定,这种教育将具有提高人民美好品德,教导人民尊重平等,包容关爱等行为的作用,最终教育与社会实现和谐发展,协同并进。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工业阶段后,社会生产力在机器的普遍应用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当时的大工业条件下,工人阶级的子女如果不进行劳动根本无法维持自己的经济状况,因此马克思认为在当时的大工业时代,儿童应该参加社会劳动。 此外,马克思注重劳动带来的积极意义,他倡导社会全体成员都应该遵循劳动与所得相结合的原则,并将其称为“普遍的自然规律”。 在他看来,人们通过劳动不仅能获得自身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在劳动过程中还能促进个人价值的提升,对于实现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为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资本家对童工进行残酷的剥削,导致这一群体遭受体弱多病、心理孤独、生活贫穷等多重压迫,为了满足社会生产需要,又要保障童工在工作过程中能获得健康的成长,马克思提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4]。 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为了帮助人民摆脱成为机器的奴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 马克思指出要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基本途径就是将知识教育同技术教育相融合,使人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提高,以此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哥达纲领批判》中教育公平思想的经验启示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教育公平思想通过对拉萨尔派不切实际的教育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下,教育变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阐明了教育公平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以及改变教育不公的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形成了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富有中国特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公平理论。 可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教育公平思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而深刻的经验启示。

(一)营造平等优质的教育环境是我国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

根据《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观点认为,促成教育公平的良好教育环境包括平等的受教育权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提高。 平等的受教育权不仅包括了人们享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是平等的,而且使得人们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教育结果平等的概率大大提升,是教育公平的制度前提。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以促使经济的繁荣,而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政府加强对属于社会公共事业的教育上大力投入,实现公共教育经费同教学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的扩大,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物质前提。

为保障平等的受教育权,国家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在新中国成立伊始,1951 年出于对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受教育水平的考量,共和国第一个涵盖各年龄段、各水平层次的学校制度正式确立。 在此学制确立的第二年国家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条件能接受学校教育,实施了相应的助学金制度。 新中国成立17 年内的普及教育过程,为初期教育公平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教育公平的过程和结果从实质上得到了保护,在此制度上国家结合时代的发展进步发布了更加全面化、灵活化、多元化的相关法规,包括1986 年颁布的中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接受统一的国民教育的《义务教育法》,1995 年发布的公民均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形成了惠及全体公民的教育公平制度。2010 年国家针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颁布了为期10 年的截至2020 年的教育规划,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进入新时代,国家为兼顾教育公平和质量,首次于2015 年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写入了新的教育法。 2017 年在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将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5]。 2021年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法的再次修订,针对教育公平,细化了对冒名顶替入学行为的相关处罚。 国家出台的这些举措,深刻表现了党和国家为保障人民平等的受教育权,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机制,充分展现了我国在教育公平事业的有力探索。

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振兴有重要的支持意义,因此要持续增加对教育经费的财政支持,保证对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占国内GDP 的比重不低于4%的刚性指标,截至2022 年国家已经连续十年达到此目标,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保持只增不减的比重,2021 年全国的教育经费总投入较上年同比增长了9.13%,达到57873.86亿元,占国内GDP 的4.01%[6]。 4%成果的巩固是在世情国情党情的重大变化,我国面临经济增长和各种风险挑战的严重冲击下取得的。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的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7],充分体现了全党科学统筹下的国内国际的发展局势,在国家对教育经费的优先投入下,实现各项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我国教育公平的根本保证

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革命要求消灭封建等级制度,获得政治上的平等。 但这种政治平等只是形式上的平等,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其教育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反问道,“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 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8]因此,从根本来说,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体系决定着教育的内在性质。 而社会主义国家所建立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办学方向为目标的教育制度,是消灭了承载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下的教育关系,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下服务于全体无产阶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同中国具体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建立并完善各类教育法规,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方针,为社会主义教育公平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迈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将教育事业的地位提升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在2018 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达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决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明确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政治价值和前进方向,生动诠释了我国的教育是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服务。 现如今,教育事业正处在国家越来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未来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教育事业要破除西方错误思潮的侵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继承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指引下,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现代化体系。 另一方面,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9]。 因此,党和国家必须着眼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协调好教育事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的关系,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这一基础工程,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三)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公平的价值导向

马克思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而“人”作为教育的主体核心,为保障每一个受教育个体在社会中实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人民群众的教育公平获得感,使全体社会成员都享有高质量水准的教育。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努力使教育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致力于实现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和观点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满足人民教育发展诉求不懈奋斗的强大力量。

1949 年,在党召开的首次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现阶段教育以广泛普及为主要目的,主张教育“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11]。 广大的工农群众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培养工人和农民作为新中国建设的坚强力量,在推动工农阶级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工农联盟的基础地位,凸显了新中国时期教育为工农服务的鲜明时代特征,深刻印证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教育初心和使命。 改革开放后,随着新的历史方位逐步确定,教育事业处于发展变革的新阶段,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2],反映了党的教育方针紧随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了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政治导向的教育政策。 同时提出人才培养应遵循“四有”新人的标准,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3],折射出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才培养的多样性需求。 早在2012 年,十八届一中全会后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将“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作为之后党和国家奋斗的目标之一”[14]。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教育理念,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有更好的教育”的强烈期盼。 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重大部署,开拓了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新境界,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人民情怀。 这些举措深刻表明了尽管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取向,积极且及时的回应人民的期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指引着以人民为主体地位的公平教育体系的赓续发展。

(四)推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认为在19 世纪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代下,资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处在剥削关系下,这种机械重复的旧式劳动一方面剥夺了人民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压迫人民的身心,使人民逐渐丧失对个人全面发展探索的积极性。 而教育可以为人民带来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提升人的工作能力、激发人的自我意识等从而促进人的自我全面发展。 因此马克思希望实现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为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反抗资本主义的压迫,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百年来党领导教育工作发展的过程中,沿承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根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新需求,进一步继承和丰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内涵,创新探索了许多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的实践形式,不断深化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的发展。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就在其学校大纲中提出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应该平均发展。 在1934 年的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中确立了“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的指导方针,苏区的列宁小学采用半天学习、半天劳动的教育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1958 年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确立了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对此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转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中表述为脑力劳动要与体力劳动结合,旨在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党从国家、社会的全局考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中的生产劳动,扩展成了社会实践这一新途径,表明党对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实现途径的深刻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劳动的意义,鼓励发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教育,逐步加强和完善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容。 2018 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历史性地首次将劳动教育同“德智体美”教育并列为我国的教育方针,开创了“五育并举”的教育发展新时代,在努力实施“五育融合”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0 年在新时代下提出的劳动教育意见是为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满足新时代多元化育人的需求的条件下,所提出的更加全面完善的劳动教育政策。 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和再次强调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动教育置于新的战略高度,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纵深发展,深化和拓展了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发展的人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注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对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认识不断凝练和升华,使人们在劳动和实践中解放自身,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对教育公平本质的深刻回归。

四、结语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拉萨尔主义抽象空泛的教育公平思想逐一批驳,揭露了拉萨尔派脱离现实生活的形式教育公平观,在深入考察社会生产实际的基础上最终建构起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的教育公平理念。 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公平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把握和运用《哥达纲领批判》这一著作中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教育公平思想,不断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指导着我国的教育公平事业,在实践进程中与时俱进地赋予教育公平新的价值,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在我国教育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这一著作中的教育公平思想至今仍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为促进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注入了坚强的实践力量。

猜你喜欢
公平马克思劳动
不公平
公平对抗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怎样才公平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公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