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路径探析

2024-01-02 13:39纪德奎胡冬梅
课程教学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中华法治

文∣纪德奎 胡冬梅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道德与法治教材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1]。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普遍主义背景下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被忽略;应试环境下教材的人文价值失落”[2]。小学阶段是儿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并逐渐稳定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丰富和充实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3]因此,积极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是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使命,也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法教材的意义

《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能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儿童政治认同、提升道德修养、强化责任意识的作用,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育人目标。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儿童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政治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基础,核心价值观引导政治认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6]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隆礼重法”“民贵君轻”的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价值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劝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提供价值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文明”“和谐”“爱国”“诚信”等价值观念也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由此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儿童政治认同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儿童的道德修养,形成健全人格

“道德修养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7]“道德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8]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修身立德放在首位,倡导“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处事原则和道德准则。儒家文化汇集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如《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修养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论语·为政》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尽心上》中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中庸》提到的“诚者,自成也”,都强调“诚信”这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并将其作为个人的立身之本及安身立命之道。儒家文化还强调慎独自律,主张反躬内求和省察克治,通过认识、约束和克制自我,不断完善自身,最终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儿童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9]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与责任相关的思想元素,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责任意识;《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古代圣贤大多把建功立业、匡世济民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如孔子为了在政治中践行自己思想,一生颠沛流离,受尽磨难;屈原始终忠于自己的国家,坚贞不屈,以身殉国。无论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杜甫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都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深刻体现,他们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儿童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古籍、英雄人物、历史典故,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难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培育儿童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二者的融合是必要的。然而,在融合的过程中,要明确并处理好教材容量的有限性与文化的丰富性、儿童认知的初级性与文化的成人性、社会发展的现代性与文化的传统性之间的关系。

(一)教材容量的有限性与文化的丰富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其容量是有限的。《课标》规定,小学各学段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题设置,除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之外,还包括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国情教育等主题。[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个主题,其内容量必然会受到教材容量的制约。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11]其中物质文化包括各种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如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出土文物、科技成果、兵器制造等实体之物;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凝聚着伟大智慧的思想精华,如儒、道、法等大家思想,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优秀传统美德,爱国主义、革命主义等伟大民族精神;制度文化包括公认的伦理道德规范、家规家训等;行为文化是外显的可观测的文化艺术行为,如书法、京剧、节日习俗等。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教材容量的有限性与文化的丰富性之间的矛盾,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究竟应该是多而浅还是少而精,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化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

(二)儿童认知的初级性与文化的成人性

儿童认知的初级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初级性”指儿童的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初步发展的时期,他们对于抽象概念和抽象事物的理解力较低,主要依靠具体的、形象化的事物来获得理解,其学习呈现出趣味性、活动性和生活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初级性”指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处于初级水平。这除了由于儿童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之外,更多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影响。首先,外来文化凭借着其新鲜感获得儿童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儿童文化学习中的地位被逐渐边缘化。比如,儿童更喜欢过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并对这些节日的历史和习俗了解颇多,而对中国的端午节、元宵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另外,在应试教育导向下,教育界普遍更重视和关注学生科学知识、实际应用知识的掌握,忽视了知识的人文价值及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从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将其看成是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文化的成人性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和符号都带有成人化的特征,如各种诗歌文集、古籍经典、哲学思想等往往较为抽象、晦涩难懂,若不加以通俗化的解释,对于处于初级认知水平阶段的儿童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教材是用于儿童学以成人的文本材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者、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者都是经验丰富的成年人。因此,受编写者的主观意识影响,教材内容的删减、难易程度、呈现方式等难免会带有成人思维和成人特点。教材中抽象的、强逻辑性的“成人思维”使得文本材料与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范围不符[12],从而降低了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如何将教材中的成人思维转化成儿童思维,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法教材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

(三)社会发展的现代性与文化的传统性

“教材编写要充分、及时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根据时代变化不断充实新的内容,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现实,选取具有时代特色的素材。”[13]《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社会发展的现代性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包括内涵及表现形式的转化。也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想观念赋予现代化意义,以新时代的语言形式和价值观念进行阐释。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文化遗产等,也要基于现代审美,赋予其先进的色彩和形式。另外,社会发展的现代性还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开放与交融的特性。外来文化的涌入,以及本土文化、现代文化的不断创造,都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与这些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不断丰富与完善自身,才能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产生持久的文化影响力。

但不能忽略的是,除了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被冠以“传统”二字。 “传统的实质就是崇尚过去的成就和智慧。”[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而延续至今的。作为特定时代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定会烙上其所处时代的印记,其社会内涵和表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性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尽管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资源意义,但是,现代性的另一面就是颠覆传统。”[15]因此,在现代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处在危机之中,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才能实现文化的全面复兴。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可以转化,以何种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如何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得当,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路径

(一)融合起点:范围界定与容量扩充

1.内容选择上,构建内容体系,厘定选择范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在内容选择上容易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在容量有限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根据《课标》中各学段的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要求,建构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内容体系,厘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选择标准及选择范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是以主题为纲,纵向深耕传统文化要素内容来构建。”[16]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据我与自身及家庭、我与他人及社会、我与国家、我与自然及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呈现教育主题。基于此,在主题教育这一横向维度的设置上,需要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三个主题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这一主题[17],以确立和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维度。在传统文化要素这一纵向维度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种文化要素,并细化各个要素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如物质文化可细化为经典文学、语言文字、科技发明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个主题教育与四类文化要素组合,构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内容体系(见下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内容体系

2.内容编排上,融入教材各主题之中

根据《课标》中各学段的培养目标及内容选择要求,对该内容体系进行科学设计,有机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除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主题中呈现传统文化内容外,还可以将其融入教材的其他主题教育之中,以扩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呈现范围,最大化地在教材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他主题,也就是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其他主题之间的契合点,并根据不同主题的育人重点,把握二者的融合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直接或间接地融入各主题的内容设计、活动安排、案例呈现之中。例如,在第二学段(三至四年级)的国情教育中,可以将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生态文明意识等内容融入该主题,从而使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了解本国国情;在法治教育中融入古代伦理道德规范、法律制度等制度文化;在道德教育中融入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精神文化要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各主题时,要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内容体系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分配,既要避免出现大量重复的内容,又不能只顾内容扩充而忽视内容与主题的适切性。

(二)融合关键:内容筛选与认知提升

1.内容选择上,符合儿童认知水平

“教材内容选择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18]儿童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反思能力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具有成人化、系统化和理性化的特点,这容易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儿童经验之间的冲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儿童立场[19],选择相对简单、易于理解的内容,而对于抽象的文化内容,应尽量以直观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避免大量的文字阐述。如经典著作、出土文献篇目及古籍图片等的注释、排版要尽量以古籍原貌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呈现在教材中。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从初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遵循这一发展规律,实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如小学各学段都要求儿童理解和践行勤俭节约、孝顺父母、诚实守信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随着儿童知识储量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教材内容也应该引导儿童从直观感受过渡到深度理解,从词义感悟发展到行为实践。

2.内容编排上,融入儿童生活实际

选择合适的、学生能理解的内容是教材的最低标准,“而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引导学习探索的方式去呈现,那才是较为高级的要求。”[20]在内容的编排上,要从注重教师教学的逻辑转向注重学生学习的逻辑,打造真正的“学材”,使学生在体验、感悟、实践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核心关注点不再是道德的知识和观念,而是引导儿童在不同的生活场域中能够过道德、幸福的生活。[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教材。《课标》明确要求:“教材设计要基于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关注学生可感受、可参与的社会生活。”[22]首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多样化的活动设计中,如关于端午节,可通过设置“说出端午节的习俗,看谁说得又快又好” “给家人讲讲端午节的由来”“你是如何评价屈原的?”等各种活动来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增进儿童对传统节日的全面理解。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情境创设或儿童生活实际之中。充分利用儿童生活中的各种事例,引导他们在情境中实践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在培养儿童尊师敬长、爱护环境等传统美德时,创设学生遇见老师主动鞠躬问好、主动扶老人过马路、不践踏草坪等情境,使儿童在各种情境中深刻体悟其中的内涵及意义。最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儿童的生活事件中。儿童生活涵盖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不同场域的儿童生活通过各种事件联系在一起,呈现动态发展性。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要“摹仿儿童生活”[23],构建儿童生活事件,以“叙事思维”方式,将儿童自身的经验以成长叙事路线合情、合理、合法地融入教材[24]。通过“叙事思维”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的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实际动态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儿童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融合要领:现代导向与内容转化

1.内容选择上,具备当代价值

“内容选择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5]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26]。新一轮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要根据先进的指导思想和文化价值定位,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即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潮流出发,在精神实质、价值观念、思想内容等方面深入挖掘对今天仍然有价值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并加以现代化的阐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广度上的延伸和深度上的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包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成分,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都是引领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遵循。通过鉴别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朽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习俗规范等内容,以崭新的内涵及形式呈现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2.内容编排上,融入现代元素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在内容与形式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在内容上,既要以当下人们理解和认同的方式对部分传统文化作品及呈现样式进行现代性诠释或通过改编、移植等方式为其注入现代精神,又要扩充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教材中的经典著作不应该只有简单的文选,还应包括古人和当代人对于经典的各种解读和注释成果、与之相关的古今人事、国外学者对于经典的认知与评述等多方面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阐释,赋予其更加新颖、更加全面的意义。在形式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要摒弃以单一、线性、静态的文化符号来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做法。可借助平面设计等软件制作传统文化图案,赋予其现代色彩、结构和文字或运用可视化技术手段等使文化符号情境化、生动化、生活化[27];在教材封面、插图、表格、文本等设计中注重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从而以更直观的、生动活泼的方式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使传统文化鲜活起来。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中华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