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蓓蕾
传统的幼儿水墨创作活动以临摹、简单描绘等方式为主,刻板的教学过程和流程化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幼儿对水墨画的学习产生兴趣。基于此,我园的教师从实际出发,尝试以绘本作为教学创新的切入点,挑选一系列适合幼儿阅读与探索的水墨绘本与幼儿美术活动相结合,通过独特的内容选择、有趣的教学方式、创新的材料运用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素养,让水墨画成为幼儿真正喜欢的创作方式。
一、以幼儿的发展特征为前提,创新活动形式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动、好玩,注意力易分散,呆板又乏味的教学模式与幼儿的发展特征不符。因此,教师可以创新活动的形式,充分结合幼儿感兴趣的媒介,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创造和表现,引导其自主探索水墨的趣味,感受其中的意蕴。
1.创意赏析:引导幼儿走进“美的殿堂”
在进行创作表现前,幼儿需要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欣赏、感受并理解墨韵之美。在传统的美术鉴赏活动中,教师多习惯于引导幼儿直接观看大师名作。对于初次学习中国画的幼儿,这有一定难度,有时还会让其产生畏难情绪。基于此,我园教师选择了《点点》和《变变》两本水墨形式的绘本引导幼儿感受创意水墨的表现方法,体会墨趣之美,让幼儿初步感受水墨的独特意蕴和表现效果。这时,教师可以再结合名画,引导幼儿深入感受墨色之间的视觉变化,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启发幼儿,让幼儿对水墨创作产生兴趣,为后续的创作过程作铺垫。
2.玩墨游戏:带领幼儿走进“墨的天地”
学前期幼儿的感知敏锐、情绪活跃、想象力丰富,能够初步建立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并对自然和生活中美的事物进行感受、表现或创造。在创作前,教师已经通过水墨绘本引导幼儿赏析水墨名画,积累了一定的创作经验。因此,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直接让幼儿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水墨表现了。
教师先让幼儿在水中滴入墨汁,墨汁入水的瞬间晕染开来,形成浓淡相间的效果,好像绘本中水墨图案的再现。这时,幼儿将彩色纸盖上去,再轻轻拿起,一幅美丽的作品就初具模样了。这种随机形成的图案,有的像天空中的乌云,有的像山涧的溪流……幼儿可以展开想象,添画细节,丰富画面效果,尽情徜徉在“墨的天地”中。
二、以关注幼儿的能力差异为要求,丰富教学手法
1.挑选丰富独特的内容
水墨画的题材内容广泛,教师在挑选水墨绘本或开展相关创作活动时,应注意与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相结合,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比如,教师可以为小班幼儿选择《点点》《变变》等以表现水墨效果为主的绘本,为中班幼儿选取《小蝌蚪找妈妈》《三只老鼠》等具有一定故事情节和简单表现技法的绘本,为大班幼儿选取《漏》《鲤鱼跳龙门》等内容饱满、色彩丰富、技法表现相对复杂的水墨绘本。此外,教师还可以围绕幼儿日常生活或大自然中常见的、熟悉的物象作为水墨创作表现的主题内容,增加幼儿的熟悉感,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2.采用多样有趣的教学形式
采用多样有趣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让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作活动中。在借助水墨绘本引导幼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你问我答、排队接龙等创新互动形式让幼儿了解水墨的表现技法和专业用语,加深幼儿的印象,丰富其创作经验。
3.鼓励水墨表现的创新运用
传统中国画创作多局限于宣纸、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等工具与材料。幼儿的求知欲强、探索欲强,教师应鼓励幼儿结合水粉、油画棒等多种材料进行水墨创意表现,还可以增加作品的多样性,引导幼儿探索水墨的立体表现方式,让他们积累水墨创作经验。
因为独特,而别具一格;因为独特,而更加喜爱。水墨的创作表现非一朝一夕之功,其中深刻的文化意蕴和變化多样的表现技法,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结合水墨绘本等多种媒介开展有趣多样化的创意表现活动,引导幼儿在探索和发现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相关创作经验。基于水墨绘本开展的幼儿水墨创意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水与墨”的世界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