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金融监管与城市经济韧性

2024-01-02 00:40刘明显吴晨昕
科技和产业 2023年23期
关键词:韧性监管金融

刘明显, 吴晨昕

(1.贵州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 贵阳 550025; 2.贵州财经大学 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 贵阳 550025)

金融科技在宏微观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金融科技成为破局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呈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异质性,极大地拉大了各地区的技术鸿沟,带来更加隐秘的金融风险,给金融市场带来严重的影响[1]。虽然金融科技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但同时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更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金融监管需要与日新月异的科技相互结合,不断改进现有体制的短板,实现监管能力与高效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

19世纪中叶,源于物理学的韧性蔓延到经济领域,目前“韧性”一词广受学界关注。它被用来衡量经济体在应对外部冲击时所体现出的抵抗力、恢复力和转换力[2]。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是韧性的重要载体,它需要具备反思力、随机应变能力、稳健性、冗余性、灵活性和包容性等特点[3-4]。目前,关于城市韧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自然灾害、城市经济、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等领域。研究内容主要为城市韧性的演化过程、评价、规划以及如何提高城市韧性。

华桂宏和陈雨佳[5]、代新玲和刘伟[6]研究表明,金融聚集和产业数字化都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经济韧性。我国流通数字化与制造业韧性的协同发展关系越来越紧密,并且存在异质性[7]。金融对经济韧性具有门槛效应。在抵御冲击阶段,金融增强经济体的抵抗力韧性;在经济恢复阶段,金融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有限;在经济重构阶段,金融对经济韧性具有不同的门限效应[8]。Yao等[9]、李廷瑞和张昭[10]指出,金融监管可以化解传统风险,但新技术的发展与金融行业融合,催生出的金融风险无法得到覆盖。金融监管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创新有抑制作用,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11]。综上可以看出,以往的研究已明确地验证过三者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鉴于此,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推进。

总体来看,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表现在:①金融科技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短板,金融监管可以保障和预防金融市场风险,突破以往传统的研究视角,以“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的匹配度”为核心来探寻其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②金融监管是金融体系运转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政府调控金融市场的重要手段,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未有学者研究金融监管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所以通过金融监管对金融科技的影响来刻画金融监管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③探究在金融科技不同发展阶段下,金融监管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从另一方面证明金融监管对城市经济韧性不是单一的促进或者抑制,它需要根据金融科技的发展来不断地调节。

1 理论分析

1.1 “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

目前,对以往传统金融机构风险监管的体系难以复制在对金融科技风险监管这一体系上,因为金融科技有其独有的特征,使得固化的监管框架不足以鼓励、支持和引导金融科技创新[12-13]。由于金融科技本身呈现出动态变化和不断发展的特征,加之金融科技公司信息的不透明化,使得金融科技公司更加容易钻空子,监管者难以准确知晓金融科技公司的真实运营情况,加大了监管成本和难度。Fung等[14]通过构建互联网金融企业、消费者和金融监管机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发现通过金融监管的不断完善和声誉机制等非正式监管的不断成熟,能够使互联网金融得到长效监管。还可以通过成熟大数据应用与云计算,实时监管数据的趋势和特征,促进监管部门的流程更优化,最终实现宏观审慎监管和金融风险防范。

从政府层面看,若监管不足,则难以抵御风险,无法掌握市场动向,导致难以运用最优方法化解风险,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会使投资者对金融市场失去信心;若过度监管,则会扼制创新发展,使金融市场的大量资源外移,难以解除目前金融市场出现的规模效应递减这一趋势,还有可能导致降低金融科技机构与监管部门的合作意愿,甚至通过科技手段来进行反向监管。从金融机构来看,用动态监管代替准入监管,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准入门槛,且能通过影响新兴市场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来促进其维持稳定性[15]。提高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的匹配度,需要从风险治理结构、监测管理体系、预测、识别、处置等方面加强宏微观的监管,形成一个灵活的动态监管[16],需要落实责任,不断补充监管漏洞,将金融科技并入金融监管体系内,保证金融监管的整体性[17]。总而言之,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动态匹配是非常重要的,提高“金融科技-金融监管”的匹配度能有效防范金融科技发展中带来的技术风险、法律风险和系统风险,从而提升城市的经济韧性。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提高“金融科技-金融监管”的匹配度有利于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

1.2 金融监管下金融科技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

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非常重要的[18]。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19]。然而近些年,对金融科技的研究多集中于创新、新经济、经济评估、金融健康研究、货币发行政策、量化金融和股票价格等相关领域,即金融科技的发展从技术创新这一角度给予城市经济韧性提供了帮助。并且创新能力是城市适应抗外部冲击影响的基础。崔耕瑞[20]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缩小城乡差距、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和加速消费升级来促进经济韧性的提升,所以金融科技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但金融监管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作用。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政府对问题机构处置机制不足,所以科学合理的金融监管、加强宏观审慎措施,对于规范金融机构行为、以防系统性金融风险、缓解市场失灵、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作用重大。一方面,可以帮助城市经济良性循环,提高城市预防风险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城市的经济韧性;另一方面,还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金融机构的科技创新,从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而激进的监管制度反而会遏制创新,造成资源错配,阻碍实体企业的创新发展,导致大量的金融资源外流,金融监管成本加大,从而影响城市经济韧性。因此,虽然已有研究表明金融科技能够增强提升经济韧性,但将金融监管这一因素放入其中,金融科技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就要重新进行审视。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金融监管会提高金融科技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果,在二者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假设2b:金融监管会削弱金融科技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果,在二者关系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

选取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因数据缺失,未包含港澳台地区)数据为样本,通过线性插值法弥补部分省份丢失数据,样本量为310个。样本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及EPS(Economy Prediction System)数据库,重要的遗漏值通过各个城市的统计年鉴予以补充。

2.2 解释变量

2.2.1 被解释变量

关于对经济韧性(Resi)的衡量方法,目前还没有明确且统一的指标体系来测量,大多数学者们在分析城市经济韧性时,通常采用敏感性指数法来衡量。华桂宏和陈雨佳[5]认为,城市经济韧性不仅体现在存在外部冲击时,也要能体现在正常运营时。借鉴华桂宏和陈雨佳[5]的做法,构建城市经济韧性的计算公式:

(1)

2.2.2 解释变量

“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ppdit)的计算,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体系。借鉴张晓燕和姬家豪[11]的研究通过系列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金融科技水平(Digital),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金融监管程度(Supervision),选取各地区财政金融监管支出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值衡量地方金融监管程度。通过残差法来构建二者之间的匹配度。具体公式为

Digitalit=θ1+θ2ln GDP+θ3fprit+θ4dlrit+εit

(2)

Residual1it=|Digital1it-Digital1′it|

(3)

Digitalit=θ5+θ6ln GDP+θ7fprit+

θ8dlrit+θ9Supervision+μit

(4)

Residual2it=|Digital2it-Digital2′it|

(5)

ppditit=Residual1it-Residual2it

(6)

式中:ppditit为“金融科技-金融监管”的匹配度,“金融科技-金融监管”的匹配度越高,则ppditit数值越大,说明相较于其他影响因素,金融监管对金融科技的促进作用越大越重要;ln GDP为国内生产总值取对数反应宏观经济水平;fprit为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人数占年末常住人口的比例反映该地区金融市场的规模;Dlrit为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与贷款之间的比率反映金融发展水平;θ1、θ5为常数项;θ2~θ4、θ6~θ9为估计系数;εit、μit为残差项;Residual1it和Residual2it分别为式(2)和式(4)的残差项。

2.2.3 控制变量

1)金融发展水平(Dlrit)。选用当年年末的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的比值来表示。

2)外商直接投资(Open)。选用当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与GDP的比值来表示,二者比值越高,则说明该地区开放程度越高。

3)城镇化水平(Urban)。通过各省人口数与年末常住人口之比来表示。

4)财政支持科技力度(Fseit)。选用各地区财政支出中财政科教文卫支出来表示财政支持科技力度。

5)产业结构(Industry)。选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与GDP的比值来表示,若二者比值越高,则说明该城市产业结构越高级。

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2.3 模型设定

2.3.1 基准回归

为检验假设1,分析“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由此建立相关模型。

Resii,t=α0+α1ppditi,t+μXi,t+γi+δt+εi,t

(7)

式中:Resii,t为城市i在t时期的经济韧性水平;ppditi,t为城市i在t时期的“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Xi,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μ为控制变量系数;γi为城市i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固定效应;δt为时间固定效益;εi,t为随机扰动项;α0为常数项;α1为回归系数。

2.3.2 调节效应

为进一步考察金融科技和金融监管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验证假设2,分析在金融监管下,金融科技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建立相关模型。

Resii,t=β0+β1Digitali,t+β2Supervisioni,t+

β3Digitali,t×Supervisioni,t+μXi,t+γi+δt+εi,t

(8)

式中:Digitali,t为i城市t时期的金融科技水平;Supervisioni,t为i城市t时期的金融监管程度;Digitali,t×Supervisioni,t为二者的交互项;β0为常数项;β1、β2、β3为回归系数。

3 实证结果

3.1 基准回归模型检验

选择Stata17作为检验工具,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对核心问题进行检验。通过豪斯曼检验统计量为17.47,P为0.003 7,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表2中列(1)为仅加入金融科技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回归结果,Digital系数为35.590,显著为正,即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经济韧性的增长,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帮助城市经济从多个维度得到发展,从而韧性得到提升;列(2)为仅加入金融监管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回归结果,Supervison系数为-47.100,显著为负,表明金融监管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因为过度的监管抑制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城市经济韧性;列(3)仅加入“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对城市经济韧性进行回归,“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系数为12.540,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相关,说明金融监管对金融科技的动态监管可以帮助城市提高经济韧性,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发展,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的动态匹配越高越能保障金融科技的正向发展,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另外,“金融科技-金融监管”的匹配度越高证明该地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越合理,这也与张晓燕和姬家豪[11]的分析一致,即监管时金融科技发展的保障。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3.2 稳健性检验

静态面板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高有利于城市经济韧性的构建。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确保回归结果的可靠性,采用更换模型、替换变量和调整样本的方法再次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稳健性检验结果

1)采用不同的回归模型。将固定效应模型更改为随机效应模型,表3中列(1)为更改回归模型后的结果,可以看出,使用不同回归模型并不影响本文的核心结论,“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即“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说明基准回归结果稳健。

2)替换核心解释变量。采用专利申请数量表示金融科技,金融监管采用李廷瑞和张昭[21]对金融监管的衡量方法,即金融监管支出/金融业增加值数据,然后运用残差法重新构建“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ppdit*。表3中列(2)为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后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的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表明其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产生正向影响,即“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这与前文结论一致。

3)改变样本大小。为了保证样本能够反映核心问题,核心结论真实可靠,进一步对数据进行缩尾处理,将数据中大于99%分位数的取值和小于1%分位数的取值替换为99%分位数取值和1%分位数取值。表3中列(3)为将数据缩尾剔除极端值后进行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度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这与前文回归结果保持一致。

3.3 调节作用分析

由回归结果看出,金融科技能正向影响城市经济韧性,金融监管负向影响城市经济韧性,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匹配度越高越有益于城市经济韧性的构建。为进一步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的交互项Digital×Supervision,二者的交乘项体现了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的调节效应,并且采用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在金融监管下金融科技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根据式(8)可知,若β1与β3同号,表明金融科技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效果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而提升;反之,β1与β3异号,则表明金融监管会使金融科技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作用减弱。

回归结果见表4。列(1)为加入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虽然金融科技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金融科技系数为正,表明其能够促进城市经济韧性的发展,而金融监管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其抑制城市经济韧性的发展,这与基准回归中的结论一致,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还存在提升的空间,而金融监管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不能一味地“严防死守”,这样只会抑制经济的发展从而反向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发展,监管需要与时俱进查漏补缺,才能高效地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列(2)为在列(1)的基础上加入金融科技、金融监管与二者交乘项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分别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促进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但二者交乘项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受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科技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会被削弱。随着金融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金融科技会受到更加严苛的监管,使金融创新缺少活性,导致金融科技无法有效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即政府这双有形的手过渡干预会干扰市场的发展,从而影响一个城市的经济,降低经济韧性。这也说明了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动态匹配的重要性,金融监管相较于金融科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金融监管需要与金融科技相互配合,不能一味地放纵或者一味地严防,监管部门要结合以往经验和更新监管技术来预防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提高城市的抗风险能力。由此可以验证假设2,在金融监管下,金融科技对城市经济韧性起到负向影响。

表4 调节效应回归结果

4 促进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对策建议

1)通过科技赋能监管,落实动态金融监管。要将金融科技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完善监管体系,利于现有技术手段推动监管手段多样化,促进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协同效应,要根据金融科技的发展阶段,动态调节金融监管的力度。立足于科技创新优势,打造高素质的监管队伍,践行“疏优于堵”的理念,提高对现有科技技术的使用水平。实时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合理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推动各地监管“一体化”,构建完整监管体系。发挥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势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政策优势,推进监管科技平台的落实,发挥数字平台经济优势。

2)加快金融科技的创新脚步与应用广度,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明确金融科技的优势与不足,金融科技的时间性、空间性及便利性等特点可以帮助金融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当前需要新型的产业来带动城市的发展,但金融科技的不足之处也需要时刻警惕,加强立法监督,同时可以构建更加完善的评信体系,防止金融科技的滥用,还可以通过政策激励,激发金融科技内在优势,让金融科技公司形成自我监管意识。

3)增强科学的金融监管理念,防止过渡干预市场发展。要合理运用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适当的金融监管可以帮助经济稳定健康增长,但过度的金融监管会破坏经济的平衡发展,政府需要科学地将自己这双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创新监管概念,加强“软硬并举”的法制伦理建设。要完善金融科技发展的环境与设施建设,将金融科技监管并入宏观审慎监管整体制度的一部分,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意识培训,针对金融科技的特征不断提升监管统一性、专业性和实时性。要防止金融监管“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要给金融科技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

猜你喜欢
韧性监管金融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监管
P2P金融解读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