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与现实路径

2024-01-02 18:58诸葛明双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51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医学生毕业生

诸葛明双,李 婕

(右江民族医学院 a.党委组织部;b.招生就业工作处,广西 百色 53500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让其留得下、能创业[1]。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乡村人才振兴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战略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必须建立健全毕业生基层就业体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健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衔接。

国务院关于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指出人才培养培训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进一步加剧,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将成为就业领域主要矛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和基层治理,扩大基层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农业技术等领域就业空间[2]。为此,要探索构建学生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匹配性,鼓励和引导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把解决不断加剧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与乡村人才振兴的时代需要结合起来[3]。本文探讨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逻辑理路和现实路径。

一、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价值向度

高校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必然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的目标,人才振兴是关键要素,医疗卫生人才是实现农村基本具有现代化生活条件目标的健康关键因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4]。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重要的职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大有作为。实践表明,基层县、乡、村医疗卫生人才严重缺口成为需要破解的现实问题。实施国家、地方、高校专项计划和精准脱贫专项计划,以及医学免费定向生政策,招收贫困学生和农村家庭学生,从人才培养源头破解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难题。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高校思考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衔接,从乡村振兴角度看,高校书记和校长要树立增强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适应度办学理念,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校通过党委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准确分析和研判地方经济发展形势,进而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为高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充分掌握社会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有助于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方向。

二、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核心要义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耦合度的现实要求。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存在以下问题:(1)就业观与价值取向对基层就业意义认识不足,不愿意主动到基层就业创业;(2)要求和期望过高、理想信念缺乏、务实精神和奉献精神欠缺等问题[5];(3)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意愿不强,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供给存在供需矛盾,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支持体系尚不完善。

对我国东、中、西部10所高校的2 000名医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仅有15.32%的医学毕业生愿意或很愿意到农村就业;生源类别为农村、专业成绩排名为50%、有农村社会实践经验、预期收入在3 000~6 000元、毕业之后转行的医学毕业生更愿意到农村就业[6]。当然,高校要依据乡村振兴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规格、层级、结构与乡村振兴做到紧密衔接和深度耦合。高校人才培养及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升级,抓住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7]。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耦合度欠缺。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水土不服、资源缺乏、知识技能储备同乡村实地的耦合度欠缺、认知观和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感较为疏离等问题[8]。为解决这些问题,明确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互动,2022 年广西发布了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首次组织向社会公开招用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5 006名。因此,高校培养人才要匹配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岗位需求,把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针对医科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探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衔接耦合的路径,解决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招不来、留不住、用不上”的突出问题。

三、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动力系统

从整体上看,满足人民群众期盼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高校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是为健康中国赋能,更好实现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为实现从关注疾病诊疗转向关注维护与促进健康提供服务全生命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人才支撑。从个体上说,人人实现自身发展,在提升基层卫生行业上建功立业。党和政府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做出系统安排,保障农村订单定向生教育质量,注重定向生人岗匹配,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助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行业职业吸引力,旨在乡村振兴主战场让基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强化人才支撑,坚持引育结合的原则,有序引导医学毕业生到乡、到村工作,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建立以保障乡村人民群众健康为导向的医疗保障模式,更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应该实实在在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立足乡村医疗队伍现状,高校要注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乡村就业引导,为打造乡村医疗队伍专业化和规范化进行供给端的保障。2023年国家部署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计划2025年实现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45%左右,人员素质和结构明显优化,逐步形成执业助理医师为主体、全科专业特色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目标任务[9]。上述目标任务实现,毫无疑问就是实现医学生到乡村建功立业,从国家政策保障、区域医疗卫生政策和保障举措、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引导转变、乡村振兴中乡村建设、医学生的就业理念与行动等需要同向同行。

四、创新“校县乡村合作基层医学英才”培养现实路径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医学人才培养是关键,引导医学生服务扎根农村是现实需要。乡村医生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促进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10]。针对乡村医生岗位对大学生吸引力不足,需强化多方衔接协同配合,完善激励导向举措,提升大学生乡村医生能力与素养。

(一)明确关键因素,提高医学生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知晓理解度

本研究调查发现,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最为看重的5个因素是薪酬待遇和工作福利、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交通便利程度、环境卫生状况、职业发展前景与晋升条件。这5个因素改善的关键在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途径,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促进整个农村地区收入增加、实现生活富裕,提高薪酬待遇福利;二是扎实推进乡村发展、建设与治理等重点工作,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良好,进一步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发展,提升医疗公共服务能力;四是推进乡村医疗队伍专业化与规范化,畅通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发展与晋升通道。为此,国家要加强医学生农村就业激励政策优化与宣传,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内涵、目标、标准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步伐的对接,讲明白农业农村现代化能给农村地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医学生担心5个重要影响服务乡村振兴的因素,随着现代化推进都会解决。切实让服务乡村振兴医学毕业生感受到在农村工作的获得感、成就感和人生价值。

(二)全面把握政策,引导有意愿的医学专业大学生服务农村、扎根农村

基于调查数据分析,男性、农业户口(农村生源)、中医(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以及临床医学的医学生更愿意服务乡村振兴,也更积极地为去基层地区服务乡村振兴做准备。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医学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与价值,将个人的就业及成长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强化“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招生、培养与就业全程衔接教育引导工作。国家就业优先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的共同旨归是实现大学生基层就业,特别是实现医学生一定比例的乡村就业,为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引导活动,加强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在乡村一线做好健康保障的培养教育,特别是做好医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招生、培养与就业全过程服务基层教育。引导和鼓励医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政策。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校构建全过程、全链条、全环节促进医学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质量保障体系,做好“宣传、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全过程、全链条衔接教育工作,在招生、培养、就业等医学人才输入、过程和输出的搭建衔接联动机制。

(三)创新育人衔接联动,探索校县(乡)村合作基层医学英才培养项目

当前,基层医药卫生人才十分短缺,但医学毕业生也存在“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在执行政策上,如国家就业优先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的共同旨归是实现大学生基层就业,特别是医学生一定比例乡村就业,为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医学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执行和用好基层就业政策,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破解“就业难”和基层“人才荒”问题,需要在全过程医学人才培养进行探索。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为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医学生在乡村一线做好健康保障目标意识。

探索基层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是解决乡村医生最直接最迫切需求,是确保大学生新生、家庭、县乡村、高校、政府等多方需求融通,实现在人才培养、供给端、人才需求端的贯通联动。第一,在招生环节,对于有意愿从事乡村医生的医学专业大学新生和家庭,要按照培养费用、学历、执业资格、职业发展空间、工作地点及待遇等给予个人和家庭的明确规定,落实好县乡村卫生系统、政府、家庭、个人和高校多方联动衔接。第二,在培养与就业环节,加强对有意愿从事乡村医生的医学专业大学新生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培养与就业全过程衔接教育工作,构建医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医学生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最“叛逆”的毕业生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