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庆
(贵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科学技术不仅是人类认识并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显著标志[1]。而科学技术观则是关于科学技术本质、特征、规律、功能和价值的总体看法,是所有科学技术活动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从形成和发展来看,科学技术观会受到时代条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处于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和民族往往有着迥异的科学技术观。举例来说,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在资本主义危机和无产阶级革命这一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科学理论,它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两重性:一方面,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认识和实践的结果,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表现,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革命性动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又被资本家当作剥削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并沦为引发社会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导火索[3]。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等主张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解放科学技术,使之服务于人民利益。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根据中国国情和历史阶段,不断探索并创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以前,“自力更生、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它客观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的需要;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将“艰苦奋斗和保卫国家安全”纳入到其科技创新思想体系之中,以满足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反抗霸权主义的需要;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以前,“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新内容,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上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需要;从党的十八大到现在,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进一步提出了要完成“五大科技任务”、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其旨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解决外国科技“卡脖子”问题[4]。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道路的坚持和创新。
国内有关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研究并不多见,且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5]和历史评述[6]层面,鲜有触及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构建及其背后的理论渊源和发展逻辑。因此,本文将开展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于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构建有哪些影响;二是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演化发展逻辑。为此,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联系;第二部分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4个阶段科技创新思想的演化路径及其实践逻辑;第三部分明确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在19世纪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背景下形成的,它深刻反思了“科技大发明”所揭示出的自然界的物质性与运动性,并由此建立起了一种与宗教神学相对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7]。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生产力不仅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与更替的决定性要素[8]。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敏锐地捕捉到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双重作用”[9]。一方面,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将工人变成了生产机器的附属品,使其技能和投入不再重要,以至于沦为被资本家剥削、压迫的生产工具;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进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还强调科技发展并不是一个独立、自发、抽象的过程,相反会受到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现实需求的反映[10]。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史观指导下,对科学技术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1]。事实上,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受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约,还能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并由此引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会被资产阶级所利用,从而加剧科技异化和劳动异化[12];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则将为人民服务,并通过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13]。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创新实践过程中,对如何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认识和总结。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根本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义,为我们提炼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基本观点提供了重要依据[14-15]。
1.2.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基本观点既是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核心与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科技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其重要价值在于认清了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提升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最关键因素,并且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16]。
1.2.2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这一基本观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殷切期望和关怀支持,是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才为本,通过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加强人才培育引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激发和释放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和潜能,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效能的科技人才队伍,其重要价值在于明确了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核心,没有科技人才就没有科技创新[16]。
1.2.3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基本观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深刻理解科技创新工作中组织保障和运行机制的关键作用,强调对科技创新工作要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这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既要求“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17],又主张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从而“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18],其重要价值在于洞悉了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一个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来支撑。
1.2.4 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
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这一基本观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科技创新规律和科技管理规律的科学把握,并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了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动力源泉。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结果导向,并通过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提升中国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和体制应变能力,为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和潜力提供制度动力和制度支撑,其重要价值在于认识到对阻碍科技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要进行根本性、全面性、系统性改革的必要性[19]。
1.2.5 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这一基本观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以及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它不仅要求增强中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主动性和话语权,还强调要在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开放格局,着力破除关键核心技术的瓶颈制约,实现携手创新、合作共赢的伟大创举,其重要价值在于提出“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20]。
1.2.6 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人民
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人民,这一基本观点再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价值取向与根本目的。它坚持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在科技事业中的主体作用”[21],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依托,不断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22],其重要价值在于强调“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要)为了人民干事创业,(要)依靠人民干事创业”[23]。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指导下形成并发展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一套关于科学技术本质、功能、作用、发展规律等内容的系统观点[24]。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在原子能、计算机、生物、航天等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愈发广泛而深刻。这要求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并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体系。例如,列宁1920年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斯大林1931年提出“技术决定一切”[25];毛泽东1957年提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等,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26]。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岁月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到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运用到建党以来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解决了科技创新事业中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这样一个实践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其中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坚持举国体制与协同创新、坚持开放合作与互利共赢等。因此,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具体化、实践化和时代化改造,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27]。
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中国化成果,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一是深刻认识到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所发挥的战略作用;二是深刻阐述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所在;三是深刻总结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建立起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规划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从而有效实现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统筹平衡;四是深刻弘扬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为内核,为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五是深刻诠释了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世界观,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协作、推动构建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分享人类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了理论依据[28]。
1915年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入中国的闸门,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具体来说,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礼教和传统思想对人们的桎梏,随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启示,并间接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共产党的最终建立[29]。在这个过程当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认为科学作为“宇宙间惟一无二之真理”是“自然的因果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反对迷信、启迪民智[30]。
作为经验样板,苏联自1928年以来先后实施了3个“5年计划”,并成功地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且成功抵御了纳粹德国的入侵。在这个过程中,苏联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能源和工业产能,通过电气化和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运输效率,通过加强科教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通过民转军、民促军实现了国防工业的跨越式发展。苏联所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就,一方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正确性,即科学技术确实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强大工具,进而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的优越性,即能够调动一切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和道路,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雏形[31]。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通过3次国内革命战争和8年抗日战争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并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一,认识到科技创新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它不仅关系到革命军队的战斗力,还影响着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二,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并重,一方面通过建立自己的专门科研机构(如1936年6月成立的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支持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另一方面则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32]。第三,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科技发展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并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科技创新氛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即一方面需要通过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生产力基础[33];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努力发展“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反对美苏霸权和维护民族独立[34]。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内涵。
这一阶段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巩固新生社会主义政权的有力武器和法宝。对此,毛泽东特别指出“科学也是生产力”,并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进一步地,他还主张“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旨在鼓励广大科技人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解决新中国科技水平落后、科技人才匮乏、科技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毛泽东还强调“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又红又专”[35];周恩来也指出“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阶层”“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应当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36],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创造性继承和探索性发展。
在国际环境上,相继面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封锁和挤压,也促使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国防科技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重要价值,并提出了“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科技目标;通过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工作方针,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多项重大国防科技成就。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还进一步明确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方针,以统筹协调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为此,毛泽东还提出了“两个拳头(即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一个屁股(即农业)”的著名论断,强调“建设工业就是为了搞国防”,因而“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这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内涵,还阐释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联系[37]。
除此之外,苏联战后经济的快速恢复及其在核武器、航空航天、计算机等科技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给中国共产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此,毛泽东多次强调“苏联……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38];1954年启动的苏联援华“156工程”也为中国学习引进苏联科技管理体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苏联模式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先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等科研管理机构,并出台以“十二年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十年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代表的科技政策、计划。这一阶段的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开始逐渐由经验主义(Empiricism)向理论主义(Rationalism)过渡[39],即重视利用计划经济手段制定科技发展目标并集中调配科技资源,继而推动了马克思列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科技事业领域的具体实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同时带来了中国“科学的春天”。随着中美关系缓和、冷战结束以及经济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科技创新思想,并被赋予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历史使命。邓小平指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四个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而知识分子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中坚力量,也被明确认定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即“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40]。江泽民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对这一思想的全面落实和具体部署。胡锦涛则在“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性力量”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等重大理论思想[41]。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深刻认识与发展创新。
这一阶段的国际技术转移也同时间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它一方面拓宽了中国科技界的合作视野和资源渠道,加快了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步伐和力度;另一方面也对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丰富和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其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需求。邓小平为此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也)是不可能的”,但“一味依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针对这一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江泽民进一步强调“要逐步建立引进、应用、推广、创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科研机制”。胡锦涛明确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着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因而需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战略核心的位置[42]。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从“重视借鉴引进”到“强调自强自立”的演化脉络,也再次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中国化成果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随着“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这一阶段新的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科技创新事业的目标也开始由“以军为主、以民养军”向“军民融合,寓军于民”转变,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邓小平曾指出,“国防工业……技术力量雄厚,要充分利用起来,加入到整个国家建设中去,大力发展民用生产”;他还特别为“863计划”和“火炬计划”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国防科技与民生工业二者之间的联系。江泽民则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同时主张“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路子”来。沿着这一思路,胡锦涛提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43],并强调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新拓展和新应用。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受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件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对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内外部坏境造成了显著影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采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围堵打压,严格限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市场准入、技术合作与国际交流;二是进入新常态以来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的多重挑战,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三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中国科技创新事业注入了强大活力,进而为推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全球大国博弈加剧,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频频发动针对中国等新兴国家的高科技封锁,以巩固其自身的国际领导力和竞争力,并由此人为制造了一系列科技“卡脖子”难题。这一挑战迫使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科技自立自强”才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习近平为此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而“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也是将科技创新放在了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首要位置。不仅如此,习近平还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环节”[44],因此只有“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而“始终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谆谆嘱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担当[45]。
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应对外部的封锁围堵和遏制打压,另一方面则需要有效地整合内部科创资源和产业力量,这些都离不开“新型举国体制”所提供的制度支撑和组织保障。通过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关键抓手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进而高质量地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习近平对此强调,“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于“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和“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为实现这一目标,则有必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从而“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46]。这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代下科技创新工作、新特点、新规律和新要求的科学把握。
进一步随着中美经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和发展,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并被逐步提上国际政治议程。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虽然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繁荣,但也催生出了一系列包括环境、伦理、安全在内的全球问题;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共享和市场准入问题也正不断引发世界关注,并成为阻碍科技成果转移的“壁垒”和“堵点”。简单来说,国际间的开放创新与科技平等不仅需要一个统一的全球治理平台,还需要一套全球公认的规则体系。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只有“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才能)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故而应在“有效维护我国的科技安全利益”基础上,“努力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国际合作原则,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造福中国人民”与“造福世界人民”的终极目标[47]。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中国化成果,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根据中国社会主义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条件和现实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所形成的一整套关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原则、方针和政策,其中的思想内涵与理论精髓也为我们构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提供了逻辑线索和框架指引。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可以被归纳为“理论基础”“战略目标”“实施策略”“评价体系”以及“伦理责任”5个方面,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彼此支撑,是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的集中体现。
“理论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根本依据,为其他几个方面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确保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品质。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化逻辑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旨在突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国化特色和时代性内涵。
“战略目标”作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指导方向,为其他几个方面提供了“面向国家、面向社会、面向人民”的价值引领和目标追求,从而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生活幸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议题,旨在突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国家利益导向、社会发展目标和人民中心理念。
“实施策略”作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行动指南,为其他几个方面提供了包括“独立自主、开放共享、以人为本”在内的基本工作原则,从而保障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实践效果和社会效益。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等重大任务,旨在突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自主性、开放性、人本性和普惠性特质。
“评价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反馈机制,为其他几个方面提供了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机制,从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持续优化和不断改进。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水平、转化效率、综合效益、国际影响”等维度信息,旨在突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以结果为导向、以问题为基础、以需求为牵引、以规律为准绳的科学态度。
“伦理责任”作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价值底色,为其他几个方面提供了生态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担当和人类道德情操,从而维系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文明高度和品格修养。就内容而言,它主要包括尊重自然法则、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平正义和促进文明发展等,旨在突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伦理原则、伦理规范、伦理标准、伦理建设、伦理实践和伦理治理。
以上内容可为进一步拓展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也期待与同行学者展开更多有益的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