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阈下茶产品外宣翻译技巧及其应用

2024-01-02 11:52
福建茶叶 2023年4期
关键词:译文茶文化产品

刘 普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茶叶自古至今在我国流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文化具备十分丰富且深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已被众多学者教师纳入教育范畴。茶叶与茶文化是我国文明的一种彰显形式,也是中国民族气节与品格的象征,因此茶产品的推广以及国际化发展尤为重要。茶产品生产与销售相关企业应不断改进产品生产工艺,提高茶产品生产质量,注重创立茶叶品牌并积极展开广告宣传。在广告宣传过程中应注重广告文案的文字表现形式,在不同的销售地区使用不同地区的文字语言,实现宣传语推广目的的同时还要保留中华文化精髓,使茶产品能在世界各国得到流通,从而助推中西文化的有效交流。

1 外宣翻译概述

1.1 外宣翻译定义

外宣翻译指的是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行为,在我国外宣翻译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其主要作用是使国内产品在其他国家得到良好宣传与推广,从而扩展国内产品的销售范围,推动国内产品的国际化发展。外宣翻译在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将中文进行翻译,大多翻译方式是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也包含部分其他外文,从而将其向世界传播。外宣翻译是现阶段翻译领域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对外宣翻译展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有其实际意义。

1.2 外宣翻译目的

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使社会各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外宣翻译拥有十分明显的对外性特征,在现阶段的国内行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让译文受众更加准确地接收译文所传递的信息,并充分理解译文的含义,从而实现宣传或推广,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价值停留在信息传播与共享上,其对于提高国内文化软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也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关键途径[1]。外宣翻译的有效开展能实现中国走向世界,也能推动世界走近中国,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非凡。

1.3 外宣翻译原则

外宣翻译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内外有别”原则、“外外有别”原则、“含而不露”原则、“以语篇为中心”原则等。内外有别原则指的是在进行翻译时需要将外国受众知道的讲述清楚,使其能轻松理解含义,尽量不要出现外国受众不容易接受或理解的内容,防止理解混乱的现象。外外有别指的是在面对千差万别的外国受众时翻译人员不可进行千篇一律的翻译,而是应做到对症下药,针对性地进行译文翻译,尊重不同国家地区风俗文化存在的差异,从而使文学翻译的价值进一步体现。含而不露指的是在进行翻译时不可过于宣传自己的利益,防止外国人员对宣传产品出现抵触心理,导致产品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应在宣传过程中做到含而不露,涵盖产品宣传的实际价值又不明确将其表现。以语篇为中心指的是应以语篇为中心进行翻译,不可将整体译文翻译得过于破碎,应注重语篇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2 茶产品外宣翻译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2.1 茶产品外宣翻译特点

2.1.1 翻译技巧不同。茶产品外宣翻译内容范围十分广阔,这也使茶产品外宣翻译体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首先茶产品外宣翻译技巧存在明显不同,茶产品外宣翻译内容涵盖众多,项目包括茶名翻译、茶体介绍翻译、品牌文化翻译、产品功能价值翻译等,这就导致翻译人员在进行不同茶产品外宣翻译时需要利用不同的翻译技巧,且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茶种类也包含着不同的历史典故,寓言故事等,导致外宣翻译人员在实际展开内容翻译时需要按照实际产品的对应内容选择翻译技巧。

2.1.2 茶产品外宣翻译中蕴含着优秀的中华文化。茶产品外宣翻译,表面上是文字和语言的转换,但其背后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阐释和体现。在对茶产品翻译的过程中,要对茶产品背后所蕴藏的中国优秀文化形成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在中国,茶文化不但与儒家文化、禅宗文化和道家文化都有渊源,而且承载着中国的礼仪文化,从古至今,每一位做客中国寻常百姓家的客人,主人都会奉上香茶款待。在中国的婚礼上,新娘新郎要行敬茶礼,给父母奉上孝心茶。另外,在茶产品翻译中还涉及大量的典故、茶诗、对联、俗语、书籍、传说等,这些内容的背后蕴涵着丰富而动人的中国文化。

2.2 茶产品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

2.2.1 翻译者水平层次不齐。不同能力的外宣翻译人员进行的茶产品外宣翻译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区别。当前,我国茶产品外宣翻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存在部分茶产品外宣翻译人员实际翻译过程中出现一定问题。部分翻译者只能在翻译过程中对茶产品字面内容进行翻译,并不具备领悟茶产品翻译内容实际含义和背后文化的能力,导致产品的文化内涵被删除,翻译出的内容实际参考价值不高。部分翻译人员过于注重产品的文化含义,在展开翻译时缺乏译文表面内容的表述,导致翻译出的内容无法被国际人员全面理解,从而使茶文化推广受到制约[2]。

2.2.2 品牌意识低。外宣翻译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效果,但在茶产品方面的应用却依然反映出一定问题,首先茶产品外宣翻译存在品牌意识不强的现象。中国在世界上的茶产量与茶种类排名位居第一,但其茶产品品牌影响力却远不如其它一些国家,本土茶叶的营销情况也并不乐观,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茶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并未打响,这种现象导致我国茶产品市场推广影响力不高,而外宣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翻译人员无法按照品牌对茶产品进行区分,导致中国茶产品的国际推广竞争力不强。

2.2.3 专业难度大。茶产品外宣翻译还存在专业难度大的现象,茶产品宣传资料中的同音词、专业术语等内容众多,而这些内容也给茶产品外宣翻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音词指的是读音相同但含义不同的词,比如我国拥有“功夫茶”和“工夫茶”,功夫茶是广东潮汕特用的泡茶方式,而工夫茶则指的是红茶中的一个品种,两者虽然是相同的读音,但含义却存在明显区别。部分翻译人员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将二者统一翻译成“Kungfu tea”,导致上下文含义无法实现关联,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许多,而这也是导致茶产品外宣翻译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2.2.4 知识储备少。部分外宣翻译人员自身知识储备量少,对茶产品的背景知识学习不充足,导致在进行茶产品翻译时只能翻译译文字面的意思,无法结合茶文化的背景知识进行产品科普。然而在国际化时代,产品之间的较量不仅表现在质量与形态上,对其文化内涵也开始出现考验,若无法将茶产品的文化背景知识体现出来,就会使茶产品的国际推广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翻译人员必须不断对茶产品文化知识展开学习,我国部分茶产品外宣翻译人员并不会主动系统地对茶文化知识进行学习,而是在实际展开翻译时临时抱佛脚,导致其翻译出的语言无法满足国外顾客的需求[3]。

2.2.5 文化差异大。受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外茶文化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区别,茶源起于中国,伴随茶文化的持续发展逐渐流入西方,但中西方对茶的品鉴习惯却体现出明显的区别。比如在口味方面,中国人在进行饮茶时不会在茶内加入任何调味品,品鉴的是纯正无添加的茶;而西方人在进行饮茶时可能会在茶中加入奶、糖等调味品,在茶的外宣翻译过程中就需将这种文化差异全面体现出来。我国部分茶产品外宣翻译人员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在展开翻译时只是将中华茶文化进行推广,导致西方客人无法理解中华的茶文化,影响中国茶文化的发扬。

2.2.6 茶文化外宣翻译缺乏灵活性。现阶段我国针对茶文化的外宣翻译存在固化的现象,虽然对于茶产品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但对其宣传与推广却依然无法实现灵活化、具体化,比如在翻译“本产品会给人一种唇齿留香的感受”这句话中的“唇齿留香”一词时,外宣人员无法利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部分企业并未认识到这一词语中存在的中外文化背景差异,将其进行直译,虽然能将其表面意思表述出来,却不能让西方顾客理解到这一词汇的实际含义,导致茶产品的文化背景与译文所表述的内涵受到影响,制约中国茶文化在国际方面的发展,甚至会流失大量的顾客。

3 跨文化视域下外宣翻译技巧

3.1 翻译方法的灵活选择

茶产品外宣翻译本就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活动,其并非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在进行英文翻译的过程中将中华茶文化传递到其他地区,使我国茶产品实现国际化发展,为茶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契机。跨文化视域下的外宣翻译拥有许多技巧,首先其能够灵活选择翻译方法,翻译人员可以根据翻译的具体内容进行翻译手段选择,常用的外宣翻译方法包括音译、直译,以及意译三种,不同的翻译模式适用于不同的译文内容,比如拥有人名、地名或常见茶名的译文翻译人员大多会采用音译法,对于拥有科技类信息类文本的译文,一般会采用直译法,而文学类或文化类文本则需要使用意译法[4]。

3.2 茶文化知识的储备

在实际展开茶产品外宣翻译时,翻译人员还应结合茶产品的文化背景进行翻译,将茶叶与茶文化进行有机关联,从而使茶产品的翻译体现出更具文化价值的效果,提高茶产品文化附加值。当前我国茶产品推广与销售的比拼已经开始拓展到产品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等众多方面,对于茶产品的推广而言也是如此,翻译人员必须将茶文化背景知识全面结合到茶产品外宣翻译过程中,使茶产品的外宣翻译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因此翻译人员在展开外宣翻译时还需结合文化技巧进行译文转化,将茶叶与茶文化全面结合,清晰地表现出茶产品的优势与好处,为国际顾客拓展茶产品的理解范围,并不断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3.3 表达方式的多样化

在进行茶产品外宣翻译时,翻译人员还要积极应用多样化表达技巧,在实际进行翻译过程中注重表达方式的转化,提高对受众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的关注,多使用能够被受众接受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与信息的传递。茶产品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使更多的国际顾客了解中国茶文化,因此注重受众的实际情况至关重要,翻译人员应明确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并将译文立足于受众的实际能力,避免生硬死板的外宣翻译,从而实现不同文本的宣传功能对等。

3.4 术语翻译的规范

术语翻译也是外宣翻译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技巧,茶文化外宣翻译中的部分内容需要利用官方统一的术语进行翻译,由于中西方拥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导致中西方的文化内容以及语言文字体现出明显的不同。外宣翻译人员在展开茶产品外宣翻译时也应结合茶产品的外宣翻译诉求进行翻译技巧选择,对于茶产品外宣翻译中的部分内容需要使用统一的术语进行翻译,不可随意对其进行篡改,规范茶文化外宣翻译市场,避免出现茶文化翻译混乱无常的情况,防止茶文化跨语境传播受到阻碍。

4 跨文化视域下茶产品外宣翻译的应用策略

4.1 加强翻译人员茶文化学习

跨文化视域下的茶产品外宣翻译对翻译人员自身能力要求极高,其不仅要求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基本功,还需要翻译人员能够准确地对茶文化和茶产品相关知识进行准确翻译,这就使翻译人员自身必须具备充足的茶文化知识储备量,掌握不同品种茶叶的文化背景。因此若想使茶产品外宣翻译在其推广与宣传过程中发挥价值,就必须提高外宣翻译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首先,需要加强翻译人员对茶文化的学习,可以选择在企业内部建设外宣翻译人才培训体系,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士对外宣翻译人员展开茶文化专业知识的教学。其次,还需深入普及中国茶文化的外宣翻译形式,使翻译人员能在实际进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再次,还应为外宣翻译人员制定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约束其行为。最后,还应在企业内部展开人才队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提高茶产品外宣翻译整体水平[5]。

4.2 设立茶文化外宣翻译机构

现阶段我国针对茶产品外宣翻译并未建立专业的机构,茶产品外宣翻译的语境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作为约束,导致众多的词句的翻译模式存在明显不同,甚至存在一茶多译,多茶一译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会导致茶产品翻译混乱,给茶文化的发展与宣传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我国应针对茶产品外宣翻译设定规范的标准,并将这一标准全面在茶产品外宣翻译过程中实行,从而打造良好的茶产品外宣翻译环境,为我国茶文化与茶产品的推广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契机。基于此相关机构应积极展开茶文化外宣翻译机构的建设,在相关机构进行人才培养,要求茶产品外宣翻译人员需要进行证件考核,持有效证件从事相关岗位工作,并将合格的人才投入专业的企业和机构,在企业机构内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外宣翻译人才。

4.3 完善茶文化外宣翻译制度

不断完善和健全茶文化外宣翻译机制,也是提高茶文化外宣翻译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茶产品外宣翻译而言,其拥有十分丰富的翻译方法与模式,在应用翻译模式,选择翻译人员时需要根据实际翻译内容进行选择。现阶段中国茶文化已经在全国乃至世界得到认知,在这一背景下若想使茶文化的外宣翻译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必须不断完善茶文化外宣翻译制度。首先,应从茶文化的层面出发,要求外宣翻译人员在展开翻译时不可仅从表面层次对其进行翻译,必须在译文中融入茶文化背景,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中国茶文化,并对传统的茶文化进行创新,从而扩展茶文化的受众面积,提高茶产品的社会认知度。其次,还应在茶产品的外宣翻译方面进行优化,培养外宣翻译人员灵活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避免传统外宣翻译存在的各种不足,为外宣翻译人员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其外宣翻译水平与效果,从而推动我国茶文化的长足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跨文化视域下的茶产品外宣翻译对带动茶产品国际化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其有利于实现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对外宣传,良好的茶产品外宣翻译能有效促进茶叶与茶文化的对外发展,因此通过有效渠道提高茶产品外宣翻译水平是尤为重要的。茶产品翻译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沉淀以及语言素养,在进行外宣翻译过程中积极应用各种翻译技巧,将茶文化与外宣翻译进行充分结合,提高外宣翻译的灵活性,积极应用官方统一的翻译术语,保证茶产品外宣翻译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机构也应不断加强翻译人员文化学习,完善外宣翻译制度,强化文化与产品宣传的关联,从而使茶文化传播得到有效推动。

猜你喜欢
译文茶文化产品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译文摘要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I Like Thinking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