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对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的影响及应对思路

2024-01-01 00:12:11郝莉
传播与版权 2023年24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

郝莉

[摘要]ChatGPT的推出给编辑出版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对编辑出版活动、编辑职业再认识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章简要阐述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和ChatGPT的概念,以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为例,从积极影响和带来的挑战两方面探讨了ChatGPT对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思路。

[关键词]ChatGPT;编辑出版;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人工智能是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技术。从1956年至今,人工智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从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尤其是2022年ChatGPT的问世,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发展热潮。编辑出版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很显然,ChatGPT的出现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原本独属于人类的认知和创意领域,ChatGPT通过介入知识密集型产业从而影响人类的思想空间。ChatGPT的出现给编辑出版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文章从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视角出发,就ChatGPT对编辑出版业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AIGC与ChatGPT概念解析

AIGC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中文意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属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畴。AIGC泛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的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内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深度学习技术是AIGC的关键技术,而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则对AIGC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AIGC包含多种类型的内容工具,包括Jasper AI、Notion AI、Midjourney、文心一格以及ChatGPT等,其中,ChatGPT是AIGC工具中的典型代表[1]。

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具备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ChatGPT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进行模型训练,不仅能够做到几乎与真人一样的互动交流,而且能够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文本撰写、方案策划、翻译等。ChatGPT的多场景智能应用使人机互动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更为重要的是,ChatGPT所展现的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方面的应用潜力,为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其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ChatGPT的活跃用户数便突破1亿人次,成为有史以来用户数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也使社会大众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ChatGPT对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的影响

作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实用工具,ChatGPT对编辑出版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少西方媒体纷纷探索ChatGPT在媒体内容生产方面的应用,例如:英国媒体集团“到达”旗下两大报纸《每日邮报》和《每日快报》正积极探索ChatGPT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前景;美国数字新闻媒体BuzzFeed也宣布将与OpenAI展开合作,致力于将ChatGPT应用于个性化内容的生产和推送;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则任命了该报的第一个人工智能主编,该报CEO表示对ChatGPT的应用并不担忧,认为优质新闻不可能被ChatGPT所取代。但更多的媒体机构对ChatGPT在编辑出版业的应用感到忧虑,甚至对ChatGPT的应用持“拒斥”态度,多家知名出版机构更是迅速更新了编辑规则,明确规定不允许作者使用ChatGPT生成的文本内容[2]。基于ChatGPT对编辑出版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文章以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为例對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ChatGPT对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的积极影响

教辅类报纸是编辑出版业的一个细分市场,主要面向的读者群体是中小学生,与新闻类报纸相比,其读者面、发行量较小,但读者群体较为稳定,尤其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教辅类报纸相较新闻类报纸受到的影响要小很多,这主要是因为中小学生在学习媒介的选择上仍以纸质出版物为主。但正因为教辅类报纸所具有的独特性,使得ChatGPT对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的影响反而要比新闻类、综合类报纸大得多。

教辅类报纸区别于大众传媒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编辑出版的内容相对固定,且其历史资源也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3]。编辑活动具有创新性和规范性高度统一的特征,对编辑主体来说,创新性是其职业价值的核心体现,而在编辑行为上,规范性则是确保出版物质量的核心要素[4]。规范性确立了编辑出版的范式和标准,而在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或者说人工智能更擅长执行一切标准化的工作任务,很显然,ChatGPT所具有的超强逻辑运算能力、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使教辅类报纸内容生产流程的一些环节产生了较强的替代性,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教辅类报纸编辑的业务边界。一方面,ChatGPT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辅类报纸编辑的工作效率,减轻教辅类报纸编辑的业务工作量,编辑将编校活动中相对简单但工作量较大的环节交给ChatGPT来完成,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相较传统的编辑出版工作模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ChatGPT进一步拓展了人机交互的智能化程度,不但可以完成标准化、重复性高的编辑业务,而且可以在需要更高智力介入的编辑环节如主题策划、知识体系重构、新闻报道等方面为教辅类报纸编辑提供辅助,这对教辅类报纸编辑开展高效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ChatGPT作为一项颠覆性的人工智能技术,从目前的测试情况来看,其已经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以往必须由人脑来承担的部分高智力工作。显然,这对减轻教辅类报纸编辑的工作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更有价值、更多需要高智力参与的工作[5]。相较其他大众传媒刊物,教辅类报纸有着更为成熟、规范和规律性的内容生产体系,更侧重对教育领域基础知识内容的结构性重组、编排。在数字媒介出现之前,教辅类报纸编辑有着较为稳固的业务边界,受外部因素的冲击较小。但数字技术在教辅领域的大范围应用,对教辅类报纸编辑业务边界的稳定性造成冲击,同时对教辅类报纸的内容优化、出版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UGC(用户生成内容)不断侵蚀PGC(专家生成内容)边界,基础教育领域知识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的背景下,ChatGPT的出现对教辅类报纸突破当前的发展困境而言是重要的契机。例如,教辅类报纸编辑利用ChatGPT解决教辅类报纸新闻性不足的问题,紧跟数字化浪潮提高出版效率,增强教辅类报纸内容的创新性等。值得一提的是,教辅类报纸编辑的创新活动是推动刊物不断发展的重要引擎,ChatGPT以人工智能技术改变教辅类报纸编辑的业务边界,将有效促进教辅类报纸编辑的职业特性向创新性倾斜,这对我国教辅类报纸的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ChatGPT对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的挑战

编辑出版业对ChatGPT在业内应用的忧虑及“拒斥”,主要源于ChatGPT改变了编辑出版业内容生成的生态系统,尤其是对编辑出版作为一项专业性工作的地位产生了冲击。教辅类报纸编辑有着自身的身份边界,即需要经过严格的技能培训、具备一定的行业准入门槛,这是教辅类报纸编辑获得社会大众信赖,经其编辑出版的内容更具权威性的根本所在。ChatGPT的出现模糊了教辅类报纸编辑的身份边界,对其职业认同产生了冲击。实际上,ChatGPT对编辑出版业的挑战远不止于此,其对编辑出版流程的介入、对教辅类报纸编辑工作行为和模式的改变,涉及编辑出版伦理、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这也是很多传媒机构积极探索ChatGPT应用的重要原因。

ChatGPT对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的挑战在于其潜在的治理风险。作为自动生产文本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生成的内容基于对内容创作所有环节的编码,以特定的算法规则对各种语料库内的知识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加工,可以在算法规则框架内进行文本内容的批量化生產,这无疑将极大地提高内容创作者的工作效率。由于ChatGPT所掌握的知识储量远远超过教辅类报纸编辑,并且能够根据教辅类报纸编辑的内容创编要求自主完成选题策划、内容编校等工作,因此教辅类报纸编辑对ChatGPT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更类似于一种内容生产的协同合作关系,这显然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高度信赖高质量的PGC,这是其权威性以及被读者认可的根本所在。在数字媒体出现后,UGC虽然大量涌现,但是其内容质量并不足以消解PGC的权威性,教辅类报纸编辑反而可以通过对UGC优质内容的筛选、整理进一步丰富其出版内容。也可以说,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编辑出版与用户互动性不足的一种补充,这也使得数字媒体出现后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的内容在用户信任度方面仍要远高于其他媒体渠道。但ChatGPT的出现改变了教辅类报纸编辑的业务边界,对PGC在公众心目中的专业性、权威性造成了不利影响。教辅类报纸编辑是否具备把关ChatGPT所生成内容的能力,是否会过度依赖ChatGPT而降低其职业的专业性,是否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来开展更具价值和更具有创新性的编辑工作,显然这都是ChatGPT应用为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所带来的全新挑战。

三、教辅类报纸编辑出版应对ChatGPT挑战的思路

随着ChatGPT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拒斥”并不是一种理性的、可持续的态度,如果能够借助ChatGPT的出现让编辑出版业重新审视编辑出版工作的本质和核心要素,那么对整个行业和编辑的职业发展,以及未来应对新技术革命对编辑出版业的持续挑战均具有重大意义。ChatGPT能够将教辅类报纸编辑从规范但可重复的编辑出版工作中解放出来,无疑为教辅类报纸编辑提供了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其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独立价值和不可替代性,但相应地,这也对教辅类报纸编辑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对ChatGPT的挑战,编辑出版业重新定位教辅类报纸编辑在教辅类报纸内容生产流程中的角色,并以此进行能力再造是关键所在。

ChatGPT对教辅类报纸编辑业务边界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其对编辑出版流程中低智力环节的替代和部分高智力环节的协同或辅助方面,这在客观上要求教辅类报纸编辑的价值体现向编辑出版活动中的高价值、高智力环节迁移,如资源整合、资源配置、品牌塑造、关系建构以及各种线上线下活动的策划等,从事务性的编辑角色向更具管理性质的“产品经理”角色转变,更加关注编辑出版活动所能够创造的价值增益。也就是说,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教辅类报纸编辑在编辑出版流程中的角色定位将更多地置于流程的上下游环节,即强化其在运营策划、评价反馈两端环节中的作用,而中间环节如内容生产、审校勘误等则可以交由人工智能来完成,出版业通过对编辑和人工智能在编辑出版流程中清晰的角色定位来重塑编辑的业务边界。此外,传统编辑的把关重点在于审查编辑出版内容的规范性,但在人工智能技术如ChatGPT介入编辑出版流程后,编辑把关的重点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即编辑出版内容的规范性不再是教辅类报纸编辑把关的重点,实质上人工智能相对教辅类报纸编辑在这种形式把关工作上更具有优势,教辅类报纸编辑把关工作将更多地集中于对一些隐性因素的深度把关,如对ChatGPT生成内容的价值观、政治倾向甚至是算法逻辑等的把关审查。在由教辅类报纸编辑和人工智能构成的新型编辑出版内容把关体系中,教辅类报纸编辑或者说人工编辑把关将更多地向智能化、智慧化方面转变,这对编辑角色定位和核心能力要求均会产生重大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如ChatGPT更多地强化了内容生产的工业化属性,而编辑出版内容的人文属性仍需要教辅类报纸编辑予以体现,这是人工智能内容生产介入编辑出版活动中教辅类报纸编辑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辅类报纸编辑所需要强化的核心能力。ChatGPT增强了编辑工作的创新性,要求教辅类报纸编辑应具备更高的价值判断能力、更具个性化的编辑思想以及更强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这种对教辅类报纸编辑核心能力的再造,不仅会改变编辑个体的职业认同,而且会对出版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生产流程乃至运营模式带来重大革新。

[参考文献]

[1]宋博洋.浅谈AIGC给编辑出版行业带来的变革与挑战[J].传播与版权,2023(14):17-20.

[2]辜晓进.ChatGPT再掀媒体人工智能热(外5则)[J].青年记者,2023(05):99-100.

[3]李瑞瑞.新时代教辅类报刊的生存与发展分析[J].文化产业,2022(18):25-27.

[4]翁之颢.ChatGPT重塑职业编辑的三维路径:业务边界、认知逻辑与核心能力[J/OL].中国编辑:1-10[2023-11-0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795.G2.20230927.1941.008.html.

[5]骆飞,马雨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学术生态的影响与应对:基于ChatGPT的讨论与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3(06):15-25.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2
人工智能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未来研究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06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新闻传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16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数字化实践与思考
出版与印刷(2014年2期)2014-01-03 07: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