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海龙 供图/视觉中国
隋朝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夫百万余人,完成了一桩前所未有的“大业”,那就是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达余杭(今杭州),北通涿郡(今北京),贯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南北纵贯174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中国腹地唯一一条南北走向的长河。
大运河的开凿,在南北方经济往来、文化交流、军事控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沿岸码头、村镇、集市的商贸及手工业的兴起,也带动了文化、思想、艺术的传播,深度滋养了沿线城乡。
回眸千年,大运河上车水马龙,千帆竞渡,川流不息。人们因业而聚,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大运河文化经济带。很多历史学家都将隋朝的灭亡归咎于大运河的开凿,将其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文化交流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意义深远。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东汉刘熙在《释名·释船》中写道:“帆,泛也,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唐朝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金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广为传诵。
大运河上千帆竞渡的场景,是我国两千多年帆船史的有力佐证。我国帆船诞生于战国时期,发展于隋唐,在宋元时期得到进一步改良并达到顶峰。到了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而郑和出洋宝船的修造,也进一步促进了造船技术的发展。至清代,船舶技术也有改进。
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脉络与帆船发展史同频共振。自帆船诞生以来,至秦汉时期,我国已与周边沿海国家有贸易往来,逐渐形成海上丝绸之路;唐至宋元时期,产生了新的航海技术,造船水平也更高,海上丝绸之路因此进入繁荣期;明清时期,宝船等帆船让国事交流一路向西,到了非洲东岸。
今天,当我们站在京杭大运河之畔,仍能想象当年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