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军
美文引路
渡 船
刘 帆
马老四独自坐在船头发呆。
渡口的小卖部门前,大半个树荫下,坐着一群人,这是一伙要过江的人,也是马老四的渡客。
过渡的人,不管知道不知道,大家都习惯喊他“老四”。
马老四有个规矩,不到点不开船。因此,买了票的这伙人,就在岸上树底下拖条板凳歇着,三三两两,也没个队形。惯了,这些渡客,马老四有的闭着眼睛,听声音也能听出来谁是誰。
渡客们肆无忌惮地谈论一个话题,在马老四看来,可能是一种痛。马老四的儿子指着岸上的一帮人说:“爹,他们在谈论架桥的事,吴乡长上次过江也说过,这么宽的江,得有一座桥。”
如果是不知好歹的人,跟马老四说“架桥”的事,或许,马老四会生气。然而,现在说话的是儿子,还有儿媳妇也在船上,马老四心头的气,堵得慌,他看了一眼儿子:“是啊,架桥,做不了水上人家,你就上岸,老马家还有几亩薄田,饿不着。”或许,是担心儿子听不懂,马老四故意抬高了八度声音,冲着青衣江吼道。然后背转身,朝岸上一声吆喝:
“开船喽——”
这马老四,今儿个怎么回事?离开船时间还有半个钟呢!
众人不情不愿的,一个个从树荫底下钻出来,拎着包,挑着担,牵着小孩,乖乖上船。
……
一年三百多天,马老四的船几乎没有看到停渡的。或许,这也由不得马老四,毕竟,青衣江两岸,走亲、采买的渡客们三三两两地过江,特别是往返的学生伢子,上学没少渡过,哪天停歇过?这使得马老四一家,上岸的机会就很少。采买油盐酱醋茶和肉蛋蔬菜等,小贩们会送到江边来,不甚宽阔的码头,不晓得何时开始繁盛,开圩建市,两岸同出一辙。不同的是,马老四陆上安家的这一头,圩市是农历三、六、九,对岸是二、五、八,两岸物资集散,有所差别,往来互市,才有流通,或许就是这个理。
马老四心中的烦恼,又显然不在两岸的圩日不同。刚才儿子的话,勾起马老四心中的不快,是因为传言有板有眼。原来计划架桥,桥址是选择在狭窄江段,为的是缩短里程,减少不必要的投资。但是,上个月,乡长从这里过河,在船上说可能在马老四这一处航道建桥。马老四听说后,对桥址就特别敏感。
“架桥”是这么说,却眼见一直没动工。马老四曾质疑这是要断自己的活路。如此有针对性的设想,马老四不是傻子,随时在盘算上岸过日子的时间,那一天真的来临,马老四的劲道也就没有了。
马老四正准备开船,岸上突然传来呼声:“等一等!”马老四停下来,朝岸上摆手。
岸上的人终于在起航前上了船。
马老四喊儿子开船,自己跑到船尾。
“乡长!”马老四喊道。
“老四啊,我还是喜欢坐这渡船。”
“嗯……乡长啊,我想通了,架桥好,桥通路宽,汽车一溜就过去了……”
乡长好像没听到,径直走到船头,“那年我上学,就是坐着它走上岸的!渡船怎么啦?渡人上岸,好啊!听说你儿子将来要去‘渡人,做教书先生,那更好啊……”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3期,有删改)
技法借鉴
这篇文章在叙事的表现方式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巧设悬念。写作中“巧设悬念”是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比如文章首段无声胜有声,颇具“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意味,而独坐发呆的缘由也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埋下伏笔。伏笔使上下文有呼应,读者读来不会有突兀的感觉。熟络的称呼、熟悉的规矩,马老四都已习惯了。当得知早已融进生活的习惯可能被打破,马老四内心的排斥可想而知。开头前四段的交代为下文马老四一反常态提前开船埋下伏笔。
3.正侧结合。第六段中就有正面描写,架桥是众人口中不经意的谈资,却是马老四心中难言的痛,偏偏儿子又提及此事,碍于儿媳情面的马老四忍而不发,只能借谈论儿子的未来和打破常规的行为,宣泄情绪。侧面烘托是经过对其他人物的叙说和描写来烘托出主要人物。开头的侧面描写衬托出马老四恪守自己不到点不开船的规矩,凸显人物个性,使其形象鲜明清晰。塑造马老四的人物形象时,既有前文侧面的描画,也有后文激烈对话中的正面展现,将正面呈现与侧面点染有机结合。
我仿我秀
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市场上卖的枕头我枕着难受,于是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棉花是最合适的材料,然而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当我接过母亲做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让我感觉十分舒适。
然而到了夏天,枕头里的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又落了枕。母亲没办法,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轻唱,让我睡得格外香甜。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飘然落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母亲第二次为我做枕头!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散发着一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在学校的每一夜,我枕着药枕,听着中药材的声音,那仿佛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恍然间找到了家的感觉,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丛中,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枕头会伴我一生一世!
【山西岚县高级中学(448)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