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论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必然

2023-12-30 15:42张雪敏杨梅
中国军转民 2023年9期
关键词:建党中国共产党

张雪敏 杨梅

【摘要】陈独秀和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国内外分别有内因说和外因说两种说法。客观地讲,中国共产党建党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如果论及决定性因素,应当还是内因。本文在湖北大学田子渝教授论证的基础上,从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中国工人运动史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创立史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南陈北李∣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必然性

一、“南陈北李”的内涵

“南陈北李”是指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首领是南方的陈独秀和北方的李大钊,[1]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史学界公认的说法。以“南陈北李”称呼中国共产党建党的首领,是因为二者在建党工作中的杰出贡献。

李大钊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中的主要贡献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思想基础。李大钊进入北大担任图书馆主任之后,利用北京大学图书馆改革的机会,公开地购买了很多马克思主义书籍,并组织北大学生翻译成中文供大家学习。还撰写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如我们很熟悉的《庶民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olshevism的胜利》等。还发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舆论宣传。关于李大钊在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影响,章士钊予以了高度的评价:“守常先充图书馆主任, 而后为教授。 ……时北京民主运动正在萌芽,守常志在得北大

一席, 以便发踪指示。 ……守常一入北大,比于临淮治军,

旌旗变色。”[2]

“南陈北李”中“陈独秀应属首位”。陈独秀比李大钊年长10岁,成就在前,社会影响力更大。辛亥革命时期陈独秀就创建报纸、组织岳王会;武昌起义后,他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在安徽很有政绩;“二次革命”中,他又主持安徽独立抗袁。最重要的是,他创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新青年》杂志,使民主与科学观念深入人心[3],也使自己成为当时中国进步势力的旗帜。陈独秀深得李大钊爱戴,当共产国际找到李大钊商量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事宜时,李大钊毫不犹豫地向共产国际推荐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陈独秀在会见共产国际代表后,于1920年8月上旬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之后,信约李大钊在10月份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之后陈独秀又委托刘伯垂和董必武在武汉建立党组织、信约毛泽东在长沙建立党组织、还亲赴广州建立党组织,要求已经加入党组织赵世炎在法国建立党组织,委托王乐平在山东建立党组织等。可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中,陈独秀是最重要的组织者。

经过多方筹划,一般认为,1921年7月23日,全国各地共产主义代表在上海法租界李汉俊的家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政党正式成立。

二、“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内因说和外因说争论

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中国大陆基本采用“内因说”,国外则比较倾向“外因说”。双方争议的“点”在于: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来华之前,“南陈北李”有没有相约建党。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说最初来源于高一涵。高一涵在1927年5月22日中山大学追忆李大钊的演讲《报告李守常同志事略》中提到,1920年1月李大钊送陈独秀从天津转上海的途中两人商议了建党的事情。

肯定说认为高一涵与陈独秀是老乡,两人一起在日本时同是《甲寅》杂志的编辑。回国后,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高一涵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高一涵与李大钊在日本一起创办“神州学会”,同为《民彝》杂志的编辑。之后三人同时是北京大学的教授。高一涵发表演讲时正值中年,健康状况良好,当时在场三千多人,且有许多著名人士和知名人物,不存在高一涵作为一个严肃的政治学学者在这种庄严的场合胡编乱造的可能。[4]再有就是,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和李大钊共过事关系密切的朱务善也说过与高一涵相类似的

话[5]。

否定说认为这是高一涵的道听途说,不可信。日本学者石川祯浩根据1920年2月13号高一涵从日本寄给陈独秀和胡适的信,以这个时候高一涵正在日本,但对“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事的描绘生动逼真仿佛小说一般,因而怀疑纯属捏造。旅英学者李丹阳则根据黄埔军校政治部苏联顾问纳乌莫夫发表于《广州》1927年第1期的《中共简史》,将1918年李大钊发起的马尔格时学说研究会作为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团体,再联系历史学家金毓黻所言“李大钊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之后,就与苏俄人有来往……其中常来常往的有两个俄国人”。这两个俄国人据李丹阳考察,一个为旧俄驻北京的外交人员,一为俄共人员。从而推断出与苏俄人员的联系是李大钊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关键因素[6]。依据2021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发布的《李大钊年鉴》,李大钊进北京大学的确切时间是1917年12月。按照李丹阳的逻辑,1917年12月之后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因为李大钊与俄国人的往来关系,一切都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之下了。争论双方为什么要抠这个细节呢?石川祯浩在他的书中写的很清楚,他把它看成事关中共诞生是苏俄“输出革命”的结果,还是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7]的关键证据。也就是说,争议双方关注的根本不是这件事情的细节本身,而是背后的意识形态立场。不过因为这个细节本身的可承载性的缘故,争议双方试图赋予的责任显然超出了它的承载能力。

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必然

湖北大学田子渝教授認为,关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细节讨论,否定说“没有也无法否定中共创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到五四时期的必然产物这个历史事实, 正如1921年7月至8月间举行中共一大的时间有其偶然性, 但中共一大迟早必定会举行的那样”。肯定说也只是“内因决定说”的一个证据而已。从中华民族救亡史上来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的自我救亡就没有停止过。以十月革命和巴黎和会为契机,中国人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从中国政党史上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中很多源自于中国国民党,这些原国民党人观念转变之后建立新党也在情理之中。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来说,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宣传中有大量介绍和辨别欧美社会党的文章,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水到渠成。[8]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这样表述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肯定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帮助,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俄国革命与五四运动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前提。

(一)从空间维度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来看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途径的空间维度主要有三个:日本、法国和俄国。三个维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日本路径主要进行马克思学说一般理论性传播,法国路径主要进行工人运动经验传播,俄国创立主要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实践“范式”[9]。蔡元培先生说:“西洋的社会主义,二十年前才输人中国 。一方面是留日学生从日本间接输人的…… ;一方面是留法学生从法国直接输入的”。[10]蔡先生在文中并没有提俄国,因为俄国这个传入途径是最晚的。直到十月革命后,中国才开始比较多地关注俄国。

甲午战争之后,在张之洞的推动下,5、6年间,留日学生就猛增至万余人。[11]“1896年至 1911年间,中国留日公费自费生不下 2万人”[12]。中国共产党早期发起人和创建人中,很大一部分有留学日本经历。“南陈北李”都是。留学生们受到日本社会主义思潮多大影响呢?我们以李大钊为例。日本研究李大钊的著名学者后藤延子认为李大钊很多文章是以日本学者堺利彦的文章为蓝本的[13]。李大钊自己在文章《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明确注明,该篇文章所用参考书报中包括茅原华山的《人间生活史》[14];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直接注明“以上的译语,从河上肇博士”[15]等。

受工读主义、泛劳动主义影响,在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等人的推动下,大量中国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由于组织者对当时法国的就业形式,以及学生自身的复杂情况估计不足,导致学生们来到法国后,短短两年时间内,先是因为就业困难发动了“二二八”运动,接着因为北洋政府以全国印花税、全国实业购料权、滇渝铁路建筑权等做抵押秘密向法国贷款购买军火的消息在法国泄露发生“八一三”事件,为夺回里昂中法大学的就读权发生“中法大学事件”。

这些学生一般在国内就接触过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书刊杂志,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响。来到法国之后,勤工俭学的经历使他们亲身体验了工人阶级的境遇,一些学生还参加过法国当地工人1920年的五一节罢工游行,法国工人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倾向,必然会影响勤工俭学生。[16]在此基础上,三次运动的实践使学生们意识到,工读主义、泛劳动主义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大多数的底层民众来说,真正能够指引他们改变个人与社会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因此,此后劳动学会和工读世界社的成员“不约而同地转向了马克思主义”[17]。

(二)从时间维度的中国工人运动史来看

为反抗外国侵略者奴役 ,早在1858年四五月间,香港澳门的“为洋人教书、办理文案及一切雇工人等”2万余人“辞退”“告归”回到广州。[18]1882年,为争取与广东籍工人平等工资待遇,开平煤矿直隶籍工人罢工[19]。到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工人运动的范围越来越广。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香港、广州、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工人都参加进来。1911年辛亥革命高潮中,京汉铁路的工人,上海的工人,甚至当时张家口的工人,都紛纷声援。及至一战到五四运动前,据不完全统计,1914-1919年5月期间,全国共发生罢工108次[20]。1919年,上海工人阶级在当时已逾 51 万,占全国工人总数的 1/4 强,占该城市人口的 1/5。[21] 这一时期,工人还和农民结合起来一起反抗,如湖南龙山锑矿工人,为抗疫矿警强杀矿工,与附近数万农民联合起来暴动[22]。频繁的罢工,丰富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也加强了全国各级各领域的无产阶级的联盟。但工人罢工的成功率只有1/7。[23]

世界工人运动的一般规律是由自发走向自觉。中国工人处于世界罕见的残酷压迫下,反抗是必然的。地域越来越广泛、参与人员越来越多的罢工标志着中国早期工人的觉醒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一战中“华工”的陆续回国,中国工人运动走向自觉是历史的必然。

(三)从组织维度的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创立史来看

早在1917年,恽代英就在武汉建立了以“自助助人”为目的的互助社。1919年底受“新村主义”影响,互助社骨干恽代英、余家菊、林育南等人将互助社改造成具有新生活体验性质的“利群书社”。1921年发展成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共存社,这是在武昌独立开展的建党活动。毛泽东、蔡和森等于1917年酝酿组建学会,1918年在长沙河西蔡和森家成立了新民学会。1920年,利用谭延闿、赵恒惕提倡湖南自治,毛泽东成立文化书社,成为当时湖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同时广泛团结了湖南各界进步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为湖南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和干部基础。

处于信息相对闭塞状态的四川,吴玉章与杨闇公等大概在1922-1924年[24]独立地成立了“中国青年共产党”。“中国青年共产党”的纲领和章程基本具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代表无产阶级的基本利益。“中国青年共产党”虽然后来解散,党员或转入中国共产党,或转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但其“在思想发动和干部培养上均为四川建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5]。

在海外,新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蔡和森,留学法国后把新民学会的工作发展到了法国。1921年7月,蔡和森、赵世炎和李立三准备成立“中国少年共产党”。蔡和森被遣送回国后,周恩来、赵世炎和李维汉共同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虽然这个“中国少年共产党”到底是一个党组织还是一个团组织存在着争议。但是不影响它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创建的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性质。

综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因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创建共产党的基本条件。共产国际选择在中国建立支部,也是因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没有共产国际的介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也是迟早的事情。这是历史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个个别外因能够决定的历史进程。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26]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今天,我们固然不能忘记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但更加不能妄自菲薄,无视我们先辈在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奋发图强、不懈探索的历史和精神。这是我们民族自信的底气。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侯新夷.试论南陈北李——写于建党六十周年[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3):1-18.

[2]张次溪编著.李大钊先生传[M]. 北京:宣文书店,1951:3.

[3]张静芳.陈独秀与李大钊比较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2):7-10.

[4]萧超然.关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我见[J].百年潮,2001(07):18-26.

[5]萧超然.马克思主义与北京大学——为纪念北大建校一百周年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14-31.

[6]李丹阳.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与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起源[J].史学月刊,2004(06):51-59.

[7]〔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M].袁广泉,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

[8]田子渝.中国共产党创立成因辨析[J].中共党史研究,2009(07):64-69.

[9]朱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路径研究评述:传播过程模式视角[J].东南传播,2021(03):54-58.

[10]蔡尚思.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M] .上海:棠棣出版社1950:136.

[11]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46-47.

[12]戴学稷, 徐如.容闳首创的不朽事业的继续[ M] //珠海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会.容闳与科教兴国.珠海:珠海出版社, 2006:109.

[13][日]后藤延子.李大钊思想研究[M].王青等,编译.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70.

[14]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315.

[15]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14.

[16]陈少卿.留法勤工俭学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再探讨[J].中共党史研究,2018(07):37-47.

[17]王政挺.留学备忘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197-207.

[18]夏燮.中西纪事第13卷[M].中华书局,2020:8-9.

[19]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第1辑,下册[M].中华书局,1962:1248.

[20]王建初,孙茂生主编.中国工人運动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8.

[2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 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1.

[22]王建初,孙茂生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3]汪敬虔.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下),科学出版社,1957:1299-1301.

[24]关于“中国青年共产党”的建党时间有三个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 要》(2010 年版)记述为1922年夏;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述为1923年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 史》(第一卷)记述为1924年1月.

[25]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51 .

[26]毛泽东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李大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21A0477)】

(作者简介:杨梅,邵阳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单位: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建党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