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追求卓越,铸就本科教育的辉煌和品牌
——中国石油大学建校70周年感怀

2023-12-30 13:27
关键词:专业学校课程

刘 华 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 青岛 266580)

2023年是中国石油大学建校70周年。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学校走过了不平凡的70年,1953年在北京建校,1969年搬迁山东,1988年两地办学,2005年冠名中国。回顾学校70年的风风雨雨,有过她的辉煌,有过她的曲折,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艰难的煎熬。穿过历史的云烟,历经时代的风雨,我们清晰地看到,不论处在什么时期,不管在什么地方办学,重视本科教育、重视人才培养一直是学校孜孜以求、永不懈怠的信念和使命,一直是学校倾注心血、凝心聚力的责任和担当。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矢志不渝,历久弥坚,培养的人才赢得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铸就了中国石油大学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辉煌成就和优质品牌。

一、构建人才培养核心框架,形成卓有成效的教学特色

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创造了当年筹建、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的办学奇迹。

学校刚成立时设置了石油钻采、石油炼制和石油机械3个系,开设了石油钻井、石油开采、人造石油、石油炼制(工学)、石油矿场机械、石油炼厂机械和石油储运7个专业。后来,学校又陆续设置了石油地质系和工业经济系,增设了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和石油工业经济3个本科专业,到1956年,北京石油学院建成了5个系10个专业,成为了一所专业比较配套的单科性石油高等学府。当时学校主要学习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的办学经验,参照清华大学的实际做法,制定了关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选用、教研室组织、实验及实习、毕业设计、考试考查、学籍管理等的一系列教学基本制度,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

第一,把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求所有教师都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学校大胆使用青年教师,鼓励他们上讲台讲课,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还要求专业课青年教师必须到厂矿实习,以使专业课教学能够更好地联系石油工业生产实际。组织教师聆听苏联专家讲课,研究、消化和吸收专家使用的教材,学习苏联石油工业的先进技术和教学经验。发挥老教师的榜样与示范作用,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同时,把开展科学研究作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二,重视教学基本环节。学校对教学提出一系列的具体要求。(1)授课方面,教师在讲课前要特别重视教学进度周历的编制并认真备课;讲课中应重点突出,把主要内容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讲清楚。(2)在专业教学内容上,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同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石油工业生产的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而且必须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最新科技成就和科技发展动向。(3)在教学环节上,习题课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课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探索精神;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长其生产和科研的实际知识。教师应经常到学生中细致地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改进授课质量。(4)在教材建设上,广大教师在不断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积极到石油厂矿学习,根据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和石油科技发展实际,不断扩大自编专业课教材的比重。到1956年,在18个种类的教科书中,教师自编讲义就有65门。

第三,重视实验室建设。学校不断加大投入筹建实验室,增加实验课的数量,改进实验课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到1956年建成了43个实验室、金工厂和煤气厂。实验室里有不少是当时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例如,物理实验室的高压物性实验的仪器;矿场地球物理实验室的放射性全自动电测车,是苏联1956年新研发生产的;炼厂机械实验室的铜蒸馏塔;石油工学实验室的辛烷值测定仪、光谱仪,等等。

第四,建立规范的教学检查制度。由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定期组织全校性的教学检查和经验交流活动。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深入了解教学效果,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仔细研究改进措施,整顿教学和学习纪律,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上的具体困难。由此,期中检查成为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和优良传统。

学校为了改进和加强教学,在1964—1966年,开展了狠抓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一是加强一线课堂教学,尤其是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学校认识到大学阶段前两年是学生学习基础科学理论的重要阶段,加强基础科学理论的一线教学工作﹐保证学生前两年的学习质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提出要把加强教学切实落实到基础科学理论的教学工作上,教研室要把课堂教学放在教学第一线的重要位置。要求教师做到授业解惑、教人成才,要力争在教学第一线上取得最佳效果。二是开展“讲好一堂课”活动。学校倡导中青年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先力求高标准讲好一堂课,而后总结经验、举一反三,继而扩展到讲好一章节、一门课。1965年4—6月,全校共有155名教师参加了328堂课的教学“比武”,最后选出6名教学效果最优秀的教师,在全校进行了示范讲课。“讲好一堂课”活动在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激发了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的积极性,在全校形成了重视教学、尊重教学的浓厚氛围。三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1964年10月,学校成立了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围绕教学内容、试行启发式教学、培养青年教师、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实验室管理等问题在校内外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先后组织了50多名教师,分赴大庆、抚顺、九二三厂等厂矿及科研单位进行广泛的调研;同时,实行领导、教师、学生三结合,开展“两摆、两查、一不追”的调研活动,即“摆材料、摆观点,查原因、查危害,不追究个人责任”。通过调研发现,在教学上确实存在着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中国国情、内容陈旧、贪多求全、教学过程存在灌输现象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四是改革考试制度。学校以考试制度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在考试方法上,改变过去“当堂发题,闭卷笔(口)试”的方法,采取“开卷”的新方法。在考试的内容方面,改变过去的“重理论、轻实际”倾向,把理论与实践、书本与实际、动脑和动手、教学和生产结合起来。学校还提出了用“懂、记、用、创”四个字作为学生考试的要求和测试的标准(同时作为检测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师所讲内容必须学“懂”;该“记”熟的定义定理和操作程序必须熟记;能够做到学而会“用”,举一反三;能在应用中有“创”造有新意。

二、传承重视教学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1969年,学校从北京搬迁到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所在地),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当时的东营,荒凉,贫瘠,人称山东的“北大荒”,迁校又导致了学校师资大量流散、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大量丢损,科技、文化和信息交流阻滞,设施落后,生活艰苦,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教职工依然怀有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荒芜的盐碱滩上重建学校。学校从满足石油工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出发,1971年招收首批430名工农兵学员入学,是山东省院校和石油院校中最早恢复招生的学校。到1973年,华东石油学院在校工农兵学员已近1 500人。在异常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学校克服了重重困难,在1971—1976年为国家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3 000多人。维系了石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链条,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科技和管理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学校进入了建设和发展的新阶段。

回顾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不同发展时期的办学历史,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学校总能够在困难中奋起,在机遇中创新,在发展中争先。在办学实践中,学校传承北京石油学院的教学特色和优良传统,重视本科教育,重视人才培养,采取了一系列具有特色性、创新性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高等教育体系和石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学校学科专业是直接按照石油工业生产流程来设计的,导致专业面过窄、培养模式单一、知识单薄、适应性差。1984年,石油部在河北承德召开石油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提出了“拓宽专业,加强基础,提高能力,办出特色”的十六字方针。199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四川乐山召开石油领域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工作会,会议主题是:共商石油高校面向21世纪,深化教学改革,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思路、目标、任务、措施,使石油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再上一个台阶。

贯彻“承德会议”精神,学校把转变教育思想、拓宽专业面向、强化基础教学、培养高质量人才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乐山会议”之后,学校又进一步提出了“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工作方针。教学改革首先要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多次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最终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四五六”整体教育思想。“四”即“四个树立”:树立“本科教育是学校立校之本”的办学观,树立“由单科性工科大学向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的学校发展观,树立“立足行业,面向社会,走向国际”的大教育观,树立“博学、务实、创新、创业”的人才质量观。“五”即教学工作中的“五个坚持”:坚持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基础教学的重点地位,坚持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坚持教学质量的永恒地位。“六”即新形势下要实现“六个转变”:由注重专业对口教育向注重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创新能力转变,由注重统一要求、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多层次多样化培养模式转变,由注重单纯的学科系统性向注重整体优化的综合性转变,由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方面转变,由注重教师的传授向注重教学相长、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转变。

1999年,学校围绕培养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制定了三大培养计划,完善了人才培养新体系。一是教学培养计划。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总学时设定为2 500个左右,其中必修课2 000学时,选修课500学时,选修课分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工程实践、体育特长等8个模式设计。培养计划坚持“四个重视”,即重视基础教学、重视工程实践能力、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个性特长;实行“三个不断线”,即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工程实践四年不断线。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与改革、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二是辅助培养计划。这一计划是对教学培养计划的拓展和提高,分学科竞赛、科技活动、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6个方面20项内容,学生必须取得15个学分,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规范化管理,使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落到实处。三是复合人才培养计划。1994年学校在石油高校和山东省率先开展了辅修专业培养试点,1996年又率先开展双学位的培养试点,在三届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辅修专业和双学位共8个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三大培养计划相互支持,互相补充,构建了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二)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后劲

教学基本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校通过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一系列的基础建设,把教学基础打牢,把人才培养基础夯实。

加强专业建设。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校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突破单一的工科专业模式,从1970年代末12个本科专业,到1990年代末发展为27个本科专业,而且分布在工科、理科、管理学、法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为办成理工结合、文理兼备的多科性大学奠定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学校围绕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思路,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等9个新工科专业,停招效益较差、质量不高的5专业。同时,多措并举提升专业内涵,加强一流专业建设,制定了《一流专业建设行动方案》,实施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双责任人制,选聘高水平教授担任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截至目前,学校招生本科专业有60个,每年招生本科生4 800人左右,覆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国家级一流专业32个,省级一流专业16个,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占可申报总数的94%,新工科专业9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通过专业认证26个,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重视课程建设。学校从1987年开始进行优质课程建设,是国内最早抓课程建设的高校。对课程建设工作实施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建立了“选—建—评”一条龙的课程建设工作程序。首先,选出重点课程。其次,采取“分层次,有重点,分期分批,逐步推广,共同提高”的原则,进行课程建设。“分层次”,即分为校、系、教研室三级课程建设网络;“有重点”,主要指优先选择影响面大、覆盖广的重点课程;分期分批地建设,取得经验逐步推广,使所有课程的教学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按照这个原则,学校重点建设受益面大的基础类课程,系重点建设技术基础课,教研室重点建设专业课。最后,学校制订了包括教学队伍、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3个方面9大类29项具体指标的优质课程评估指标体系。通过10多年的建设,共投入1 000多万元,学校主要基础课和部分技术基础课共17门课程成为优质课。1999年,学校开始进行第二轮重点课程建设工作,新确定17门重点建设课程,重点加强数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学等系列课程建设。学校一直将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持续抓好。2021年,学校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构建“全专业推进、全课程融入、全过程贯穿、全方位保障”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实施本科课程思政“三百工程”,即建设百门标杆课程、百个示范课堂、百个典型案例,打造具有石大特色的课程思政品牌工程。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高质量完成“全部课程上网计划”,建成2 500余门课程数字资源,140余门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校入选山东省首批“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目前,学校拥有37门省级一流课程,4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

抓好教材建设。“文革”后学校教材建设工作进入恢复、发展、提高的历史时期。1979—1982年,重点解决“十年动乱”造成的“书荒”问题。学校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编订出版了20多种教材,初步解决了严重的专业课教材短缺问题。1983—1986年,学校承担了16种统编教材的主编任务,使得主干专业课基本上有了统编教材。1987—1990年,学校主要解决专业课教材配套和部分选修课教材问题。1976—1998年间,学校公开出版教材213部,有94部教材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优秀教材奖,其中国家级4部,省部级19部,形成了“数量相当,重点突出,特色明显,质量较高”的教材建设体系。随着教材数量的增加,教材质量也不断提高。目前学校正在实施精品教材培优行动,组织制定教材建设五年规划(2023—2027),着力推进教材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精品化,重点建设石油石化优势学科经典教材以及碳中和、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紧缺教材,积极建设数字化教材,形成多点布局、优中培优的精品教材建设体系。

注重实验室建设。学校按照“先基础,后专业,逐步发展”的原则,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1978年全校共有23个实验室开出了277种实验,物理、化学、电工、力学等实验室的设备得到了更新,首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第一座实验楼是理化楼,之后又陆续建设了钻井培训中心、勘探馆和自动化馆以及电教中心、计算中心、仪器分析中心等。到1983年,全校已有93个实验室(分室),开出实验581个,基础课实验开出率达100%,技术基础课实验开出率达95.1%,专业课实验开出率达95.4%。据统计,截至1983年,学校已拥有实验用房面积25 800平方米,设备固定资产12 643台件,价值2 363万元,实验设备价值万元以上的有212台件,同时形成了一支295人的专职实验人员队伍,实验教学和科研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这标志着学校实验室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校着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实验室管理打破了过去长期存在的规模小、效益低、关门搞实验、低头写报告的现象。首先,学校将人、财、物相对集中,成立中心实验室,提高效益和效率,同时推动实验室开放,重视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内容,例如,大学物理实行的“三个层次八个模块”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其次,学校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数字化建设,初步建成实验教学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建设,2项目获全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实验教学应用示范课程(全国共84门)。最后,学校坚持“压项目、长学时、增难度”,持续推进探究性实验项目建设,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真正锻炼。

(三)强化基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独树一帜颇具影响

重视基础教学是学校的传统。早在1981年,学校就做出《关于加强基础课教学的决定》,对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行了分类开课,挑选有经验、有水平的教师上基础课。对基础教学高度重视,常抓不懈。近几年,学校实施“基础课程振兴计划”和“通识课程强化计划”,每年投入100万元实施基础课程振兴计划。强化通识教育,面向全校开设5个模块329门通识课程。同时,厚实学科基础,按学科大类构建模块化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把拓展国际视野、丰富国际知识注入到基础教学活动中,在培养方案中设置2个国际教育必修学分,从2019年开始举办国际教育周,至今已举办4届,邀请来自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366位教师累计开设国际化课程457门次,参与学生超过20 000人次,有效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获取国际前沿知识。

1980年学校制订《关于加强华东石油学院外语教学的决定》,1982年制订《进一步加强外语教学质量的几项决定》,在全国高校率先实行外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实施外语分班、分级教学,加强学生的口语、听力培养。1984年,山东省教育厅对全省1982级4 200多名在校学生进行英语统考,以班级为单位统计,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华东石油学院学生班级;在成绩前50名学生中,华东石油学院学生占14名。1987年,国家教委首次举行四级英语全国统考,全国重点院校平均分是63.3分,全国院校平均分是59.9分,我校平均分是69.8分,超过全国院校总平均近10分;从及格率看,我校为85.4%,全国重点院校为61.3%,全国院校为51.3%。1984年,国家教委在我校召开全国英语教育研究会,与会专家一致赞赏我校举行的英语水平考试这种模式,建议在全国高校推广。1986年全国大学生四级试验考试举行,1989年增设英语六级考试,从此,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全国正式实施。因此,华东石油学院是公认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源地。《大学英语教学十年成果》获得1989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坚持正常教学,实现目标管理,建立外语教学系统工程》获得1993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

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尤其在东营办学时期,师资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也是重中之重、难上加难的工作。1985年,学校已拥有近400人的青年教师队伍。针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学校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和措施。一是为青年教师提供好的条件,包括提高青年教师的待遇、住房面积等,积极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稳定青年教师队伍。二是实行“四个证书”制,包括社会实践、马列学习班、业余党校学习和高等教育学岗位培训,青年教师只有拿到这四个证书,才能晋升高一级职务。在山东省高校中我校率先对教师进行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培训;同时注重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引导他们走又红又专、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三是加强海内外进修,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1984年全校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2.3%。学校通过助教进修班、委托和定向培养研究生、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多种方式,共委托国内重点大学培养师资206名。每年选派20—30名教师到海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开阔学术视野。四是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讲示范课;在教研室坚持试讲制度;在校、系两级开展教学观摩比赛、讲稿教案展评,组织对课程进行评价。对于教书育人有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师,学校大力表彰,广泛宣传,由此形成重视教学、钻研教学的良好风尚。五是注重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从1986年开始,学校每年拨款20万元资助青年教师自选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2012年学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的培养和服务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现在学校面向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资深教师,根据教师教学发展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按照学校、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建立了“三级四层次多模式教师教学发展体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成效显著,在全国尤其是行业高校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五)积极推进教育模式改革,搭建宽广的培养平台和通道

1985年,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1985级实行学年学分制,同时开展了主辅修制、选课制、优异生培养制以及车工等级证书制等多项培养改革试点,贯彻和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1987年,学校出台《关于加强本科教育工作的决定》,有力地推动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1991年,学校与胜利石油管理局建立了厂校共同育人的机制,其中合作育人的典范是“311”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学生入学以后,前三年主要在校内学习,第四年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教学,第五年再回到学校完成专业课学习并与生产单位结合进行毕业设计综合训练。通过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了解了企业、了解了国情、了解了社会,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学生也受到了石油工业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的熏陶。学校关于“311”人才综合培养模式的探索,成为当时国家教委重点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典型案例。

面对新世纪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挑战,1994年学校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共立项教学改革项目10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4项,投入教改经费近600万元,这些项目涉及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改革等7个方面。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直接参与教学改革项目的达500多人次。这些项目的成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推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

20世纪90年代,学校就开展了辅修专业、双学位生的培养试点,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为学生发展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和通道。2012年,学校设立理科实验班,实行“两段式模式,个性化培养”,探索具备深厚理科基础的工科拔尖人才新模式。2015年,学校成立荟萃学院,坚持“高点定位、打造特区、精英培养、示范领跑”的培养理念,搭建优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高速路”;面向理工科学生设立人文素养班,促进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2017年,学校启动本研一体化工作,构建本研纵向贯通、多学科横向交叉的培养体系,为优秀人才成长开通“直通车”,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深、实践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批判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学校开设微专业、双学士学位、辅修、小语种等特色专业,打造“1+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立拔尖创新班、化工菁英班等,采用个性化培养方案、全员导师,培养学术创新人才;共建延长油田煤化工班、海信智能制造卓越班等,强化产教融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工程应用人才。学校建有3个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共建,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培养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六)培育优良的学风,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始终把“以学习为中心,走全面发展之路”作为学风建设的指导方针,弘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按照“教育思想要活,教学管理要严,严而有理,活而有序”的思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同时,实行“三严”(严格教学基本要求、严格学籍管理、严格考风考纪)。1993年学校开展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坚持至今。严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优良的考风学风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显著特色。教务处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务处”(全国只评两次)。近年来,学校实施“三进”提升计划,让优秀本科生提前加入科研团队,从本科二年级开始培养,每年300人左右,有教师团队和优秀生的多项政策支持。学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将“双创”教育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特色鲜明的“3344”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入推进大创计划和学科竞赛,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国—省—校—院”四级管理体系,实施“一院一品牌”“一专业一特色”学科竞赛计划,形成了110项核心竞赛。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山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连续14年入选“国创计划”年会,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2年高等教育学会学科竞赛排行榜中我校位列第31名。

三、构建“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四实”人才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行稳致远,是中国石油大学的传统作风。70年来,学校矢志不渝地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把本科教育作为基础和核心。不断推进本科教育迈向更高的目标,既是保持传统优势的需要,也是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要,更是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竞争加剧的挑战、赓续本科教育辉煌的需要。

2012年,学校总结长期的办学历史和成功经验,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提出了“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包括办学定位的“三型”,即实施精英型、特色型、研究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三化”,即促进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最大化成长;教学方式的“三性”,即倡导教师的教学是学习性教学、学生的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师生之间是开放性交流。由“三型、三化、三性”组成的“三三三”培养体系,是从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三个维度建立起来的完整结构,既蕴含了中国石油大学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又指明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构成学校本科教育的顶层设计。

推进本科教育,我们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既要眼光高远、视野开阔、思想超前,又要能够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使思想落地,让理念开花。为此,学校坚定不移地实施“一二三”工作策略。“一”就是贯穿一条主线,牢牢抓住“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这条主线,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三三三”的内涵本质,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二”就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基本环节,抓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一手抓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抓目标的落实和措施的跟进。“三”就是实现三个转变:由以定性评价为主转向以定性定量相结合评价为主,由以自我主观评价为主转向以外界客观评价为主,由以目标评价为主转向以过程评价为主。

学校以“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为指导,贯彻“一二三”工作策略,全面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1)重新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3年,学校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培养计划和自主发展计划构成。专业培养计划按照“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自主发展计划包括专业培养计划外课程、辅修双学位、第二课堂三大模块,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个性成长。(2)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三化”培养目标。实施卓越计划、理科实验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小语种强化班、人文素养班等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和最大化成长。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实施高校,卓越计划专业实施“3+1”培养模式。(3)推进教学考一体化改革,落实“三性”教学方式。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模式、毕业设计模式和考试模式”四大模式改革。各专业均设置新生研讨课和研究性课程,2013年学校设立了49项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促进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推进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前展后拓”的实验教学模式,推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施“真题实境”的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从企业生产实际、教师科研项目、石油行业最新科技成果中进行毕业设计选题,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推进考试方式改革,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和能力培养,设立校级考试改革项目54项。(4)实施“三大计划”,构建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卓越教学能力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教学发展专题研修计划”三大计划,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搭建从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到引领型教师的阶梯式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5)加强学业引导与支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校构建了“大学生学业引导与支持体系”,包括学业引导、学业评价、学业支持三个子体系。学业引导体系,注重加强新生入校教育,帮助新生尽快了解专业概况和就业前景,熟悉有关政策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选课指导。学业评价体系,建立学业状态数据库,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状况,并提供指导性的改进意见。学业支持体系,配备学业导师,提供个性化的学业咨询和指导;实施灵活的修读方式和转专业制度,为有兴趣专长以及学业困难的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建设资源丰富的课程学习中心,搭建优质化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条件支撑与资源保障。(6)无私奉献与制度规范并重,完善本科教学激励约束机制。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纳入每年的院部教学考核指标;将教学效果、教学工作业绩及教学成果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聘任与考核的必要条件;对教学效果优秀、积极开展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并设置教学名师、教学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加大教学改革项目资助力度,注重教学改革取得的实际成效,设立教学成果奖励与资助专项基金。(7)不断健全和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由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教学环节标准、教学建设标准、教学评价标准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质量标准体系,明确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的标准要求,强化教学运行的过程监控和质量改进,定期开展校内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强化外部和内部评价机制。每年定期发布“一白两蓝”报告:《本科教育质量报告(白皮书)》《毕业生本科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蓝皮书)》《年度院部本科教学贡献度评估报告(蓝皮书)》。

2011年学校办学主体从东营转移到青岛,从石油矿区到繁华城市,如何保持“苦干实干”的石油精神,继续创造本科教育新的辉煌,是学校着重思考的问题。学校全面总结建校以来的办学经验,深入分析国家能源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行业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新需求,确立了“作风朴实、基础扎实、能力真实、发展充实”的人才培养内涵定位。学校聚焦价值品德塑造、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模式改革、培养路径拓展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改革和实践,打造了“四实”优秀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强化精神引领,构建了“课程育人、学术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的价值品德塑造育人体系,培养学生朴实作风;二是夯实发展根基,重构了“通专融合、厚基强实、国际视野”的知识体系,将人文和科学素养、学科基础和国际视野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扎实基础;三是深化教学改革,探索“理论研学、实践求真、专创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真实能力;四是筑实发展平台,实施基于“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促进学生充实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对于优秀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教育部开始统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8年保持在90%以上。近10年,43%的签约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36%的毕业生保研考研等继续深造。毕业生甘于担当奉献,踊跃投身基层建功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80%以上的签约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近10年约5 600人到西部地区就业,1人获评2019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全国10位)。毕业生中71人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等国家级荣誉,马搏、滕霖等16名学生获《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本科生吕健等人自主创业,致力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油人才培训,受到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和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的接见。用人单位普遍评价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生具有“奉献精神突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优秀、实践能力强”的优良品质,尤其是对其敬业担当的作风进行了高度评价,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8%。学校的人才培养实力显著增强,知名度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拥有10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在近三届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奖中,由学校牵头的本科教育项目共8项获奖。学校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排名》(2018年)中位列榜首,在《“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优榜”》(2021年)中排名第54。2015年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组高度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能力;2021年国家“双一流”建设验收,对于人才培养成效专家给予“比较显著”的等级评价。

四、探究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真谛,新时代再谱新篇章

中国石油大学引以自豪的两组数据:一是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CEO母校排名,学校在全球高校中列第35位、在中国大陆高校中列第6位;二是恢复高考40多年来,本校本科毕业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人数,在全国高校中列第17位。这两组数据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学校本科教育的辉煌成就,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成为学校靓丽的名片。

学校历经四次建校,办学过程曲折坎坷,尤其是东营办学时期,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学校却能够不断开拓发展,取得如此辉煌骄人的成就,学生的质量和素质如此之高,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分析起来主要有7个方面因素。一是有一支真心实意投入教学的教师队伍。他们热爱教学工作、研究教学问题、坚持教学改革,奉行“给学生一碗水自已要准备一桶水”,在生活条件艰苦、教学设施落后的情况下,许多教师自制教学仪器,一心一意扑在教学上。二是有一批真心关爱学生的教师,包括一批优秀的辅导员。许多教师爱生如子,既当父母又当导师,对学生既全面关心又严格要求,既关心学习又关心生活更关心成长。三是学校坚持对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长抓不懈,采取许多有特色的措施和方法。四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舍得投入。学校非常重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学校从1987年就开始进行优质课程建设,是国内最早抓课程建设的高校。五是产学研合作做得扎实有效。许多知名的教授,如沈忠厚院士、张琪教授、万邦烈教授等一批优秀的教师深入到油田一线,帮助解决行业的实际问题,在产学合作过程中,产生了很好的科研灵感,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也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六是人文素养和人文环境滋润着学生成长。虽然是一所工科大学,但学校特别重视人文教育,注重人文景观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七是拥有一批毕业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的教师,他们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对待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

从北京石油学院时期,学校就特别重视教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实施了强化基础、注重实践、产学结合、三个四年不断线等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作风朴实、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实践能力强、整体素质好,成为中国石油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标签,形成了明显办学特色和显著优势,为行业所称道,赢得社会普遍赞誉。1993年,值学校建校40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为学校题词“办好石油大学,培养优秀人才”。1994年,“211工程”部门预审,当时国家教委负责人十分明确地强调,“石油大学本科教育质量高,是‘211工程’得以立项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瞭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播出或刊发了题为《培养高校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值得尊敬的大学、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从“观看实习”到“真刀真枪”》《再出发,行业类重点大学的重大命题》《抓住关键点,强有力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报道,着重宣传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经验与成效。2019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赞誉道:中国石油大学是一所值得尊敬的大学。

回顾70年的办学历程,虽然道路曲折,历经磨难,但是学校追求高水平大学的办学信念从来没有动摇,也从来没有放弃其所肩负的能源安全和石油工业发展的职责和使命;而且,在坎坷曲折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形成了其所特有的精神和文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高贵气质,这是学校永远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宝藏,支撑和激励着学校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

当今的中国石油大学如同涅槃的凤凰,焕发出更强的活力和激情。学校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要在石油石化能源行业成为不可替代的合作者,朝着“中国特色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需要坚持重视本科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我们有理由相信,拥有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挺膺担当的红色基因,具有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富有优良传统、显著特色、深厚积淀的中国石油大学,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猜你喜欢
专业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