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 VintageV intage就是我们本身
近几年,古着热将vintage的存在价值与收藏意义越炒越热,从鼓楼到三里屯,从十平米的朋克杂货铺到北京最大规模的中古设计师买手店,资深vintage藏家、DDR vintage主理人那磊&张淼可以说是经历了中国vintage行业的浮浮沉沉,当“复古”成为一种潮流,作为其中的参与者,他们看到和感受到哪些变与不变,以及vintage的收藏价值与未来又如何?
SuperELLE:作为北京最早的古着店之一,DDR今年就进入第12年了,有什么样的感触吗?觉得在这12年里最大的变化与不变分别是什么?
那磊&张淼:从2011年带着自己的收藏开店的时候,其实最开始我们的定位是“朋克男装店”,到2013年的时候,我们搬到了鼓楼西大街,开始周游世界各地进货,并引入奢侈品中古服饰,开始比较成系统成体系地运营起来,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经营古着的店铺之一。到现在,DDR还是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刚开店的时候更偏向我们个人喜好、个性色彩浓厚的东西,但真正运营起来之后,我们两三年就会做一些调整,包括藏品和运营策略。这样的调整都是根据市场的反馈,包括客人的喜好进行的,还有一方面是基于自己认知,见识的成长以及新感兴趣的品牌。而DDR一直坚持不变的,还是希望大家在穿衣服上能更有自己的想法、更个性一点,不要太跟风,今天vintage流行就去买vintage,什么流行就扎堆去买。而是去看见自己真正的性格底色和穿衣喜好,vintage只是给了你多一种选择,穿出自己的个性。
SuperELLE:对vintage的兴趣源自于?还记得自己拥有的第一个vintage物件儿是什么吗?当时是怎么得到它的?
张淼:实话我主要是受他(那磊)的影响比较多,认识他之前我对vintage的认知仅限于二手奢侈品,十几年前的时候,可能就是去国外会逛一些中古店,然后买点奢侈品的包这样。那磊接触这些比我早,后来我们一起去更系统地了解,一起去国外做更多的实地探访,进行认知构建。发现vintage包含的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奢侈品,还有历史、文化、艺术等,vintage作为载体记录着,也见证着很多的东西,这就是魅力所在。
张淼:第一个vintage包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那个商品后来又在我店里反复卖出去了好几次。我第一次去日本出差,进大黑屋中古店买了一个Chanel的包,荔枝皮、金色的金球拉链才2000块钱,觉得好划算就入手了。即使在十几年前可能专柜也要一万多,相当于是一折的价格。这个包用了两年之后,在当时的店里大概5000块钱卖掉了,然后客人用了两三年,又拿回来卖,然后卖了8000块钱,因为那几年其实奢侈品的价格尤其是包一直在涨,基本上几年就翻个倍这样地涨。现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但是当年确实是用几年,拿回来还可以翻倍卖出。
SuperELLE:最近比较关注、想要收到的vintage款式或设计师、品牌是?
那磊&张淼:说实话没想过,因为有很多东西都想要,但是vintage市场很成熟,有的时候碰到特喜欢的要么店家根本不卖,要么就是天价。所以现在就比较随缘和灵活。vintage的东西一般存量都很少,或者说它的数量是恒定的,所以遇到合适的品牌、合适的款式、合适的颜色都是一个很小概率的事件。所以不会去抱什么预期,一定要买什么收什么,都是碰到什么觉得好,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买下来。
SuperELLE:作为一家古着店的主理人,会在意所谓的“流行趋势”吗?这些会影响到你们的选品或者售卖策略的调整吗?
那磊&张淼:DDR是对半分的感觉,一半是比较前卫、个性的设计师款,而另一半是很经典的奢侈品,最近几年来差不多就是这个比例。设计师款可能更时髦、个性一点,不太会去管当下的流行;奢侈品的话,现在很多的一线二线奢侈品都在复刻过去的经典元素、款式,所以相应的vintage款就会卖得好一些,这个是毋庸置疑的,肯定是会跟当下的流行有这样的互动。毕竟要交房租,经营一家店,肯定还要考虑市场的部分。所以我们店就是一半一半,有一半是很自我,不太去考虑当下流行的,是我们觉得很时髦的、很经典以及很有设计师代表性的一些设计和款;然后另一半就是会考虑到当下的一些流行,比如CELINE复刻了品牌1970年代的一款衬衫,我们的买手可能就会更多地去帮我们找类似的当年的单品。我们也会把现在很流行的单品跟一些很个性、很前卫但现在不太流行的单品去搭配起来拍照,通过这样的搭配,带给大家更多的灵感。
SuperELLE: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近十年,中国vintage古着收藏和市场你觉得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都有什么现象?
那磊&张淼:十一二年前我们刚开店的时候,大家对vintage的概念和这个市场比较陌生,还是一个很新鲜事物的状态。随着vintage店慢慢增加,以及越来越多人走出国门,去国外去逛一些vintage的店,就到了大家都比较了解的状态。差不多2017-2018年,因为从欧美到国内很多明星开始用中古包,就引发了中古包的热潮,但是热潮期2021年差不多就下去了,大家又都不太喜欢中古包了,同时中古品牌的衣服开始慢慢兴起,大概就是这样的几个阶段。
SuperELLE:有什么孤品和非卖品藏品吗?为什么选择不卖?
那磊&张淼:镇店之宝有点多!我们做这行十几年了,所以很清楚有些东西你能买到本身就是很大的幸运,这个东西卖掉之后就再也不可能买到了。但其实这个东西也挺私人的,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没什么价值,但我很喜欢卖了之后就再也找不到的东西,会成为店里的非卖品。
杜芒芒每一种气味都是一种表达
香水收藏并不算是一个特别热门的领域,香水收藏家、资深玩香家杜芒芒印象中自己买的第一瓶香水是在2003年左右,还在上初中的她给自己买了雅顿绿茶香水;而对于香水的喜好,大概是产生于2010年,她在巴黎留学期间。她没数过至今为止自己收藏了多少瓶香水,或许有1500多瓶。当然香水的收藏并不以数量去衡量价值,杜芒芒认为每一种香气都是一种表达、一个隐喻或是一场回忆的蒙太奇。
SuperELLE:你对香水的兴趣源自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收藏香水?
芒芒:我的工作室叫Rue de Villiers,灵感来源于在巴黎留学的时候居住过的一个在Villiers的15平米的小阁楼,留下了很多学生时代非常波希米亚式的情感和回忆,也是我对香水的热爱开启的地方。我希望工作室也能和当时在巴黎的小阁楼一样,“大隐隐于市”,有香有爱有酒有猫,和有缘人做快乐事吧。我的香水喜好也许也是产生于我2010年在巴黎留学的时候,巴黎是香水之都,有很多香水品牌的总店、旗舰店,步行15分钟即可到娇兰之家买一千零一夜、蓝调时光;在阿蒂仙的店里买寻找蝴蝶,虽然彼时还没有MeBefore You ;在圣日尔曼大道34号Diptyque总店买香氛蜡烛,然后也会在古董市场收一些老香,古董香。
SuperELLE:最新入手的一瓶香水是?
芒芒:最新入手了一瓶阿蒂仙已经停产的香水,香杉雨藤。我一直在发掘和搜寻着每一种香气,特别是那些已经停产的老香。
SuperELLE:有什么有趣或者特别的寻香经历可以分享吗?
芒芒:我印象比较深的寻香经历是前年秋天去进行本土原材料溯源的时候,参观了全世界最大的桂花浸膏生产工厂,见证了从树上的桂花到杯中的浸膏的全过程。那年天气冷得晚,桂花都开不出来,而200公斤的桂花只能得到0.2公斤的桂花浸膏,得率是千分之一不到。经过腌渍、洗花、脱水、萃取、沉淀、分馏,一小勺的浸膏竟然由10公斤的桂花浓缩而成,香气背后是大自然和时间打磨的痕迹。正如一位前辈所说:“原料到了调香师那边已经是把各种苦难都走完了的。”也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本土香原料,我们有自己很好的香原料,以及古香方或者古法制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SuperELLE:最近比较关注的调香师是谁?
芒芒:Aurelien Guichard。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品牌的主理人和调香师不是同一个人,品牌提供理念,香精公司提供香精和技术,而他的品牌Matiere Premiere品牌主理人和调香师是同一人,调香师与品牌也有着天然的情感链接,在调性上的把控和理念的表达上都比较精准,而且Aurelien Guichard不仅会进工厂提取香精,进实验室调配香水,还会到花田里亲手种植香材。
沙一汀EL鞋不就是用来穿的吗?
球鞋,对于许多潮流爱好者来说,都是从吸引眼球的款式入门的。获信渠道丰富的现在,从大热的联名款式,到小众的品牌,只要去寻找,都能够获得相应的信息。歌手沙一汀收集和累积起来的球鞋们见证也表达着自己在那个当下的喜好和心情。收藏球鞋并不是一个刻意为之的行为,也不是一蹴而就达成的目标。球鞋收藏和流通方式成为潮玩市场行为以后,见过很多渲染的噱头和冰冷的溢价炒作方式,但在沙一汀这里,收藏球鞋这件事是纯粹且很私人的。
SuperELLE:你还记得自己拥有的第一双球鞋是什么吗?当时是怎么得到它的?
沙一汀EL:第一双篮球鞋是詹姆斯系列的LeBron11。当时上初二的我对篮球鞋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偶然看到了这双鞋的网图觉得这太帅了,很想要,磨了爸妈很久,终于买到了自己第一双篮球鞋。记得是以詹姆斯的家乡阿克伦市为灵感的配色,当时非常开心!
SuperELLE:一直想要入手但是还没有得到的鞋是?
沙一汀EL: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几年前SB Dunk和Off-White联名的一双北卡蓝配色的鞋。好像没有进行试售的版本,我一直在等,但是还没有买到。
SuperELLE:你怎么看待球鞋在潮玩市场越来越火热?
沙一汀EL:其实我觉得现在球鞋对于潮玩市场来说是降温的。2016年到2020年这几年我记得球鞋市场是很火热的,但现在并没有那么“热”了。从我作为一个球鞋爱好者参与其中的感受也好,从二级市场的价格反馈来看也好,球鞋在目前的潮玩市场并不算特别火热。现在感觉更趋向于一个高潮期后的回缓期。这可能也是源自于一部分盲目跟风的消费者随着对球鞋这个市场更多的了解和认知慢慢回归理性,这当然也是一个必然的市场规律,适用于很多潮玩领域。最直观的就是,有些鞋款以前在二手市场都是要翻好几倍的,现在的话,就算原件抢不到一双鞋,溢价也不会那么离谱。对作为消费者的我来说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可能对一些“鞋贩子”和二手交易平台有点影响吧。
SuperELLE:很多人除了爱好,也会把收藏看成一种理财方式,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沙一汀EL:存在即合理。当一个东西已经成为了一种“硬通货”,那只能说存在即合理,它有着自己的价值,保存或者收藏,可以产生更高价值,何乐而不为呢?以前我也想过参与其中靠这个挣钱,比如原价抢到一双鞋,然后再把它卖掉来赚一笔,但是幸运女神从来不在这个方面眷顾我,所以我就放弃了(哈哈哈)。
SuperELLE:如果给想要开始收藏球鞋的人分享一个建议是?
沙一汀EL:球鞋就是用来让人穿的,不需要把它们供起来,其实我个人不是很喜欢那种一双鞋或者一个什么包包就要怎样怎样的那种。你是球鞋的主人,球鞋永远不可能是你的主人,穿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