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三个习惯拥有一口好牙

2023-12-29 00:00:00李佳乐
大众健康 2023年10期

“大夫,孩子每天都好好刷牙,为什么还是这么多坏牙?”

“孩子不怎么吃糖,牙怎么还是不停地坏?”

……

以上是很多家长带孩子看儿童口腔科时经常问的问题。他们想不明白,自己已经很努力地保护孩子的牙齿了,为什么依然收效甚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口腔健康,但由于缺乏口腔健康知识,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其实,做好儿童口腔保健,只需帮助孩子养成三个习惯。

饮食习惯

口腔有着很重要的功能——进食。在进食过程中,牙齿起到将食物咀嚼、研磨的作用。经过牙齿的加工,食物变小、变碎,进入肠胃以后就更容易消化了。

牙齿每天有很多机会与食物“亲密接触”。在与食物近距离接触过程中,食物本身所含的酸会对牙齿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例如,儿童喜欢喝的碳酸饮料中,碳酸对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会造成损伤,引起牙釉质表面脱矿。有的孩子喜欢吃含糖的零食、饮料,其中的糖类在口腔中分解成酸性物质,也会破坏牙釉质。那么牙齿是很容易就变坏吗?不是的。

我们的身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修复能力,比如唾液含有能修复受损牙面的物质,可以使已经遭受酸性物质破坏的牙釉质重新矿化,这个过程就是再矿化的过程。再矿化需要时间。牙齿上每时每刻都上演着牙齿被酸性物质破坏和再矿化的“赛跑”。如果一天中吃甜食、饮料的次数太多,牙齿表面再矿化的速度赶不上牙齿被破坏的速度,长此以往,龋齿就逐渐形成了。

所以,在饮食习惯方面,要想牙齿好,就要减少每天吃甜食、零食、喝含糖饮料的次数。减少这些食物的进食次数,就是减少牙齿受伤害的次数。举个简单的例子:三块糖一次性吃完,比分三次吃对牙齿的破坏性小一些。儿童正处于喜欢吃甜食的年龄,如果做不到完全不吃,那么就尽量减少吃甜食的次数吧。

口腔卫生习惯

牙齿日常承担咀嚼的工作,食物残渣、细菌等会在牙齿表面形成一种细菌性群体——牙菌斑。如果不能及时去除牙菌斑,可能会导致龋齿和牙周疾病等口腔问题。要注意,漱口不能去除牙菌斑,我们需要通过更有效的物理方法将其去除,包括刷牙、使用牙线、牙间隙刷等。这些方法的定期使用,我们称之为口腔卫生习惯。

口腔卫生习惯中排第一位的就是刷牙。生活中,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保护口腔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

孩子刷牙,家长要帮助他们选择牙膏和牙刷。

一般情况下,小于3岁的儿童,由于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尽量使用不含氟的牙膏,以免误吞含氟牙膏,从而影响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这个阶段,孩子每次牙膏用量为米粒大小即可。

3~6岁的儿童可以使用低氟牙膏,即氟浓度低于500mg/L,每次牙膏用量为豌豆大小。原则上,6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与成年人相同的含氟牙膏,其中的氟化物能有效预防龋齿。

孩子牙刷的选择原则是:小头、软毛。现在牙刷的外包装上会标明毛的软硬程度,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标有“软毛”的儿童牙刷。选择小头牙刷是为了牙刷头能深入口腔中,将最后一颗牙、最后一个面刷干净。

挑选完牙膏和牙刷,怎样才能刷干净牙齿呢?我们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从牙齿根部到牙冠部的虚拟直线)呈45°角指向牙根尖方向,注意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按压牙龈与牙齿的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尽可能伸入相邻牙间隙内。

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10次。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毫米,2~3颗牙为一组,从后牙颊侧一组开始刷牙。在将牙刷移到下一组牙时,注意重叠放置。

前牙舌腭侧可将牙刷垂直,压刷毛进入龈沟及邻间隙约45°角,对着牙长轴作短颤动。咬合面的刷牙动作是将刷毛紧压颌面,使毛端深入点隙,作前后牙方向的颤动。建议至少早、晚各刷一次。晚上睡觉前的刷牙尤为重要,此次刷牙建议家长为12岁以下儿童刷,早上的刷牙可由儿童自己刷。

家长也可为孩子选择电动牙刷。儿童在刷牙过程中,练习了刷牙技巧,养成了刷牙习惯。

刷牙只能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两颗相邻牙的邻面则清除不到。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颌骨在不断发育,儿童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替牙期,这个过程中孩子进食很容易塞牙。这时,就要用牙线来剔牙。一般取30厘米长的牙线,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食指或中指上,中间留一段2~3厘米的工作区,将牙线拉锯式通过两牙邻接面的接触点,使牙线紧紧地贴在牙齿邻面的牙面和牙龈之间的牙龈沟内,包绕牙呈“C”型,每个牙面上下刮5次左右,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软垢完整刮除下来。再放到牙齿邻面的另一侧,也用同样的方法清洁另一颗牙的邻面。还有一种弓形牙线,使用方法较简单,没有掌握上述方法的,可使用弓形牙线。

儿童在替牙时,牙缝较宽大,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牙缝刷,更立体地多角度清洁牙齿邻面。

口腔就医习惯

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形成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家长还需带儿童定期看牙医。

一般建议家长每3~6个月带孩子看一次牙,有问题及时解决,将牙齿问题扼杀于萌芽或早期阶段。很多早期的龋齿和牙周病,需要专业的牙医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检查才能诊断,家长很难发现。有的儿童牙齿容易长牙结石,单纯刷牙不能去除牙结石,需到专业口腔机构进行洁治。而且,在儿童期就养成定期看牙的良好习惯,会让儿童受益终生。

总之,让孩子拥有一口好牙,并非遥不可及。养成三个习惯,孩子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