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在首都儿科研究所早产儿随访门诊,“拇指姑娘”如约而来。之所以称她为“拇指姑娘”,是因为宝宝出生时只有28周、625克重,还是双胎早产。抱着可爱的“拇指姑娘”,当时“战斗”的情景浮现在我的眼前。
2022年11月的一天夜里,寂静的病房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
一位孕妇因重度子痫前期、先兆早产在外院进行了紧急剖宫产,这家医院面对28周的早产双胎儿缺少救治经验。于是,婴儿被迅速转至我院治疗。
宝宝在妈妈的子宫内就出现了双胎输血综合征。这是双胎妊娠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极高,未经治疗的死亡率为70%~100%。两个遗传基因相同的胎儿共同使用一个胎盘,一个胎儿供给血液,另一个胎儿接受血液。我们的主人公“拇指姑娘”正是这个病例中的供给宝宝,她的同胞姊妹体重1000克,而她只有625克。
病情危急,人命关天!此时此刻,两姐妹的自主呼吸都很弱,转运前,医生给予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了保证顺利转运,转运团队的医护人员使用了保温膜、T组合复苏器、呼吸支持等生命支持设备,将她们安全顺利地转入病房。与此同时,面对棘手难题,抢救团队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成立了以新生儿内科主任王亚娟为组长,主任医师李颖、主治医师杨盛男、住院医师王红及全科护士为组员的早产儿救治团队。他们陪伴“拇指姑娘”开启了她的“闯关之旅”。
王亚娟主任指示,立即给予气管插管连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呼吸支持,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补充支持。医生在呼吸机的帮助下,监测“拇指姑娘”的呼吸、血氧及肺部体征。结果显示都很平稳。
接下来,要为“拇指姑娘”建立经脐静脉的静脉通路,为后续的救治提供营养和治疗通道。但“拇指姑娘”的体重只有625克,皮肤薄,血管纤细,而且操作要在狭小的暖箱内进行,操作视野有限,这对操作人员是极大的挑战。在我和杨盛男的努力下,整个操作过程不到30分钟,穿刺成功,“拇指姑娘”的生命线被打开。
考虑到“拇指姑娘”存在双胎输血综合征,入院时的肤色稍苍白、心率偏快,李颖联系了输血科。预约、抽血样、送抢救病历……输血的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个小时后,“拇指姑娘”顺利输上了同型红细胞,贫血被及时纠正了。
在出生后的72小时里,“拇指姑娘”勇敢地闯过了呼吸关、感染关和颅内出血关。护士也开始根据医嘱,每3小时给她喂一次母乳。由于早产儿胎龄小,体重极低,自己吃奶的能力不足,“拇指姑娘”出现了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的情况。面对一个个复杂的突发情况,救治团队临危不乱、团结应对,帮助“拇指姑娘”一次次转危为安。
入院第12天,护士长郭立涛和主管护师闫慧娟在“拇指姑娘”细如发丝的血管上建立了静脉通路,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再次为她搭建了一道生命桥梁。
入院第21天,“拇指姑娘”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改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入院第54天,“拇指姑娘”开始自主呼吸。
在早产宝宝住院期间,考虑到宝宝更需要聆听妈妈的声音、得到妈妈的爱抚,于是医护人员在病房开通了家长远程视频探视,还让妈妈录了讲话音频,放给宝宝听。即便如此,医护人员仍然能够感受到家长盼望早日见到孩子的迫切心情,而且在新生儿期,母子的亲密接触对宝宝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于是,郭立涛在对“拇指姑娘”的妈妈进行了“袋鼠护理”培训后,带她走进新生儿内科病房。妈妈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宝宝,宝宝有力地吮吸着妈妈的乳房。吃饱喝足后,“拇指姑娘”躺在妈妈怀里沉沉地睡着了,妈妈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在进行了两周的“袋鼠护理”后,“拇指姑娘”的妈妈在团队导师的精心帮带下,从早期的手忙脚乱、不敢触摸宝宝,到独立、熟练地完成喂养、抚触、换尿裤等操作,而且每项操作都通过了护士长的“考核”,顺利完成了从医院护理到家庭护理的过渡。
2023年1月16日,“拇指姑娘”的自主平稳呼吸、经口吸吮水平都达到了可以回家的标准,但是她的体重还是只有1540克,没有达到1800克以上的出院标准。这时,“拇指姑娘”的姊妹已经回家近半个月,家长已经有了照顾早产儿的经验,表示有信心照顾好“拇指姑娘”。经过郭立涛和李颖的充分评估和再三叮嘱后,“拇指姑娘”跟着妈妈提前出院了。
6月6日“回娘家”,“娘家人”看到“拇指姑娘”的进步都很高兴。“现在矫正胎龄是4个多月,体重5千克,虽然还处在P3以下,但是生长发育曲线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大运动发育也可以,整体情况很不错,恭喜恭喜!”新生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迪在对“拇指姑娘”进行体检后说。
“感谢咱们儿研所的医生和护士!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孩子,是你们给了孩子新生,也救了我们全家!真的万分感激!您看,孩子现在抬头、挺身都没问题了,翻身也利索着呢。”孩子妈妈眼含泪花地说道。
现在“拇指姑娘”仍然坚持来医院定期复诊。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每次都要向医生细数孩子学到的新技能。
救治团队的每位医生也都关心着那个让他们操碎心的孩子,知道孩子健康成长,心中充满了甜蜜。这也许就是从医者的幸福体验吧。这种帮助他人的成就感,更坚定了我们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