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了借助UMU互动学习平台,围绕初中生物新授课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分析了混合式教学较传统教学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构建知识网络、深化知识理解,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互动学习平台;混合式教学;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12-053-02
UMU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教学方式。目前,UMU互动学习平台已广泛应用于混合式教学、企业培训、巡回演讲授课和多媒体会议互动等,具有互动性、易操作性和趣味性等特点。
教学程序
应用UMU互动学习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采用UMU互动学习平台进行在线上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学生需要根据学习清单目录指引顺次完成在线学习新知识的任务及对应的反馈作业。通常是观看微视频来学习新知,在每个视频后设置相应的语言录音作业。教师通过该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监控与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学情分析。学生在线上完成所有新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入自主学习阶段,在此阶段学生要完成实践任务、智能提问和学习闯关三环节。最后就是课堂教学阶段,它分为情景或问题导入、合作学习、课堂小结和练习与评价环节四大环节。通过课堂教学对线上学习阶段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对知识进行检测与深化。
教学实施
本文初中生物新授课借助UMU互动学习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网络学习阶段
在线上学习阶段,教师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小知识点,录制成微视频或在网络上搜到相关的微视频,将其上传至UMU平台的课程小节中,以供学生重复观看学习直至掌握相应知识。设置的语音作业则要求学生附加一至多张图片,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上传录音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旨在检测学生对微视频上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学生也能以此判断自己对知识的习得情况。若语音作业对于该学生还存在困难,学生可返回至微视频的学习,反复观看直至掌握相应知识,完成语音作业。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语音作业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回答。学生也可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与相互交流。
2.自主学习阶段
在自主学习阶段中,UMU平台会根据初中生物新授课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不同的线上学习小节,学生需要完成不同形式的任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是模型制作类任务。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线上学习中,可在其中的“尿液的形成与排出”知识的学习后,设置肾单位模型制作任务,并要求学生标注各部位名称,拍照上传至UMU平台的作业小节中。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广阔性与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挑战性、想象力等创新人格品质。
二是资料搜索类任务。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线上学习中可设置“资料搜索环节”,让学生在相关微视频的学习后,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或实地考察,拍摄相应植物照片并语音介绍其名称、特点、种类、生活环境等知识,可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敏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
三是操作实践类任务。在“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线上学习中,可设置“制作一种中国传统节庆发酵食品”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相关主题的微视频和文本资料学习后,制作一种传统节庆发酵食品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通过此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发酵原理的本质,体验劳动的快乐,而且促进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四是设计类任务。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线上学习中,可设置“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家长喜好,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关心长辈的饮食。在“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线上学习中,可设置“设计一个阳台温室小菜园”的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将阳台改造成高产的温室小菜园的方案。通过此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自由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
UMU平台设置“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对于本节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写下你的疑问”“关于本节内容,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知识?请写下来”3个问题。通过这样问题串的设置,让学生回顾并分析线上学习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反思学习过程,由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批判性与深刻性,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人格品质。
最后,UMU平台会设置闯关环节,通过知识小测,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获取学生学习反馈信息,据此教师调整课堂教学方向,同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3.师生互动教学阶段
一是创设情境,进行问题导入。教师通过熟悉的情境或问题,引发学生联系线上学习的内容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旨在答疑解惑和总结提升。教师布置不同的任务,如让学生分小组相查找资料,解决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此期间注意引导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建立知识的系统性;展示学生的作品(模型/资料/设计)并请学生讲解,让其他学生点给予点评并给出意见,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
三是进行课堂小结。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并对知识进行小结,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拓宽思维的广阔性。
四是练习与评价。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课后登录UMU平台完成课程小测。教师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加强师生交流,便于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4.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采用混合式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这涵盖了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能力水平。其中,创新人格包括了保持好奇心、勇于挑战、丰富想象力和不畏冒险四大品质;创新思维包括了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六大维度。
教学反思
混合式教学新授课作为传统教学对照班,一般采用以下程序进行: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练习检测。其具体环节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可设置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布置任务等活动,提倡视频动画与教科书、练习册等资料的混合使用,教师不能只拿一本书进行教学。而在传统自然条件下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不包含网络学习部分,没有网络学习平台的参与。混合式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新授课进行比较,各自显示了不同的特点(表1)。
可见,混合式教学既有线上学习的部分,又有传统教学的部分,但对知识的学习主要放在了线上学习阶段。这是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目的,结合学生和学科特点设计出的适切的线上学习任务,使线上学习环节充分切合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适宜的空间和条件下进行自主学习,而其课堂面授环节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答疑与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的时间得到增加、效率得到提高,不仅能有效增加了教学效果,使学生自主思考、构建知识网络、深化知识理解,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科研创新团队项目“时代新人视域下中学科技劳动教育科研创新学术团队”(项目编号:202213844)的阶段成果
编 辑:冯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