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域下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实践研究

2023-12-29 00:00:00刘红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2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前置性学习开始被重视。本文基于信息化环境,主要探讨了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策略、教学模式及其优势等,旨在为初中英语教育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12-083-0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教育行业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信息化社会。前置性学习作为信息化时代课程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拓宽了课堂教学的途径,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的提出

信息化时代,社会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能用英语交流,更要有英语思维。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思考、探究、质疑的机会,难以培养出具有高阶思维的学生,而低阶思维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无法达到完全理解。因此,课堂之外的延伸性自主学习成为当代学生的迫切需求。

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的相关理念及价值

前置性学习是郭思乐教授提出的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学生依据本身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在学习目标指导下进行的探究性自主学习过程[1]。前置性学习类似于预习又高于预习,学生在寻“疑”的基础上专注于课堂,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把课堂从“教的模式”变为“学的模式”。信息技术支持下,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学习平台、个性化学习工具和应用程序等为前置性学习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渠道和教学支持。

Ahmad Mohidein Kilani经过实验得出,具有前置性学习或者后置性学习的学生更容易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前置性学习成效又优于后置性作业的成效[2]。

前置性学习把学习新知从课堂移至课外,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的预设以学生前置性学习中呈现的问题数据为依据,不再只基于个人经验和猜测;优秀生可以个性化地发挥自己的思维与感悟,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学困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理解,消除学困产生的根源;课堂教学从传授新知转化成交流探究新知,分享探究中的发现和体验。

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策略

通过对787名初中生前置性学习问题的问卷调查显示,72.42%的学生在以往的英语前置性学习中盲目无方向,希望教师能提供前置性学习“导航”。89.71%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提供前置性学习资源(含练习题和讲解视频等),大部分学生认为前置性学习要有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合作探索、反馈质疑、本课小结等学习形式。

1.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作业资源的开发

教师要建立起前置性作业观念,在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开发出个性化的前置性学习系列校本作业资源,为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提供支架[3]。

(1)前置性学习作业设置要简洁明了。前置性学习对课堂学习起铺垫辅助作用,它发生在课堂教学之前,是非完整的学习过程。因此,前置性学习作业要抓住重难点、简洁明了,不宜过于具体。以仁爱英语七年级“Unit4Topic3 Section A What time is it now? ”为例,本节课主题为“人与自我”,以“我”为视角,围绕询问时间开展活动,学会管理时间、管理生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新单词、时间的英文表达、提议做某事的表达、培养学生提取海报中关键信息的能力。前置性作业可以设计成如图1所示。

(2)前置性学习作业要有层次性。余文森教授认为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无效和低效的教学[4]。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个体层次、知识层次、认知层次的差异。前置性学习作业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进行学习探索。学生有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完成任务,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探索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任务。低阶思维的学生就可以选择完成1、2两项任务,高阶思维的学生可以选择完成第2、3项任务或全部完成。这样既可以激励每位学生踊跃参与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还能够锻炼学生自我选择、判别的能力。

(3)前置性学习作业要有创新性。语言学科知识与非语言学科知识是互相渗透的,新课标强调秉持迁移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立知识间的关联[5]。英语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获取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还要注重学生跨学科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要注重基础题的设置,也要注重创新题的开发。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仁爱版七下“Unit8Topic1 Section C How is the weather in winter?”,这节课主题是“人与自然”,以“自然”为视角,学习季节特征、变化、季节与生活,对比中西方国家天气的差异,根据阅读内容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Why is the weather different in these countries?并提供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用世界各国地理位置、各地气候分布亦或太阳直射点知识来思考,迁移性地使用地理学科知识来解读英语文本,既发挥了英语语言的实践性,又巩固了地理学科知识,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逐渐智能化,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和加工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适应社会需求并促进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之一[6],教师应将“互联网+”融入前置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中,通过信息化途径帮助学生高质量完成前置性学习作业。

(1)词汇前置性学习。形态众多的学习软件为词汇的前置性学习提供了智慧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跟读、录音比对朗读的准确度,自测单词的拼写,学习软件可以自动给出评分结果。信息技术融于前置性词汇学习,让单词记忆更有趣,激起学优生挑战的欲望,为学困生提供小老师。

(2)语法知识前置性学习。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它提供了构建和表达意思的规则和结构,语法的正确使用可以确保我们的语言清晰、准确、流畅,并能够被他人理解。教师可以互相协作制作出与教材同步、适合本校学生的系列语法微课存储于线上平台,如QQ群、App学习软件、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在新课开始前,让学生先归纳再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微课不仅是前置性学习的好帮手,也是后置性学习的重要资源。

(3)阅读理解前置性学习。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阅读理解前置性学习可以借助已搭建的在线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短视频激活背景知识。设置问题通过网络发布给学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

(4)听说练习前置性学习。传统课堂听说教学存在很多困难,如教师对学生发音的纠正、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中西方文化差异、真实语境的创设、课堂实践机会等条件都限制了英语听说教学质量的提高。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克服了这些困难。例如,利用趣配音软件模仿原声配音直至相似,要求学生每周上交一个配音作品。还可以模仿课文音频录制朗读、背诵视频或者口头作文,增加听说训练的机会。

3.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评价

N·维纳指出,一个行为在进展过程中是否有效,必须通过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来了解其目的是否已经达到[7]。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和结果的评价会使学习作业的布置流于形式。评价应该是动态的、多元化的,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任务实施的进展,学生从评价中感受激励,获取完成任务的动力。

(1)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不能只评价学习结果,而是要评价学生在前置性学习整体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使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反馈改进学习策略。初中英语前置性作业分为口头作业与笔头作业,口头作业的反馈,使用App发音自动识别评分功能,并且推送学生录制的音视频,展示分享优秀作品,让学生获得成功感。笔头作业的反馈采取线上人工评分方式。

(2)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甚至是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评价应该是尽可能多种主体的参与,不同的主体带来不同的观点、经验和知识,促进学生批判思维的发展,提高解决问题、沟通、领导等方面的能力。

(3)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不应该只关注学习成绩,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形成性的评价,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习惯是否良好,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时间分配是否恰当,是否善于合作交流,是否在学习难以理解的知识时有新的发现,是否具有探究性学习能力等。

4.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时间规划

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教师在设计英语前置性作业时要注意量和度,根据教材特点规划好英语前置性学习时间。可以是每两天30分钟,或是一周1小时。例如,仁爱初中英语一个单元设有3个话题,每个话题分为4个章节,1、2章节为听说课,3、4章节为读写课,一个话题的教学时间通常为一周。教师可以选择以两个章节为内容,一周布置两次前置性学习作业,也可以选择一个话题为内容,一周布置一次前置性作业。通过软件设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开启到点关闭功能来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

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教学模式

前置性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数据确定课堂上教什么、怎样教?教育措施只有成为常态才会有显性教育效果。要使前置性学习成为常态,就要形成适合教学对象的教学模式。本研究中的英语前置性学习模式分成五个环节。

一是教师编制好前置性作业通过平台提前发布给学生,规定时间内提交;二是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在新课学习之前给出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以学定教”从而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三是课堂中互动释疑,解决课堂教学重点和学生的疑难点并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升华知识;四是进行课堂检测,巩固知识点,完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五是归纳总结,整理思路,巩固弥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开拓课堂外的延伸性教学方式。英语前置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辩证思维品格以及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何实施前置性学习教学,实现前置性学习潜在价值的最大效力,仍是一段很长的探索路程。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信息化视域下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1-36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屈皓华. 基于微课的初中英语前置性学习的设计研究[D]. 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7.

卫亚军.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

杨玲. 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性作业现状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

余文森. 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J]. 中国教育学刊,2008(11): 40-4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武荷岚.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8.

王丽娟,顾建锋.基于“实证”分析 改进教学行为[J]. 中国数学教育,2018(Z3).

编 辑:徐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