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探索

2023-12-29 00:00:00朱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2期

【摘 要】本文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教育数字化发展,分析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加强教师的数字素养,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对培训、研讨活动、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成功的案例分享,呈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如何迎接数字化挑战,为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开辟了路径。这不仅是一次地区教育实践的探索,更是在国家教育大计中的微小贡献,为推动全国教育数字化的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教师培训;数字素养;数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12-039-02

在当今数字化潮流的推动下,教育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数字化方面有更高的素养和能力。特别是在中国西部地区,如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育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更加显得迫切和重要。在这个背景下,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展了一系列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实践探索活动。

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为了应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需求,加强教师培训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培训不仅需要涵盖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还要关注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字化教育的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变革。为此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在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方面积极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秀做法,促进本区教师能力提升。

如我们邀请西安市经开区第八小学为“国培计划(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作优秀案例分享,通过讲座引领拓深度、案例分享重实践、课堂展示拔能力、线上学习共成长四个模块,极大地调动了中小学教师线上研讨学习的积极性,每一位教师对教育的热情跨越了空间限制,教育的初心在一次次学习的路上更加坚定。西安经开八小通过深度讲座,不仅仅是向教师传递知识,更是引领他们深入思考。这种引导不仅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还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远影响。讲座的目的是启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使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通过实践案例的分享,培训突出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对方式。教师在倾听分享案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吸取他人的经验,还能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分享模式,使培训更贴近教师的实际需求,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而课堂展示,让教师得以实地展示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这种实际演示不仅有助于其他教师观摩学习,还能够激发教师对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索欲望。课堂展示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展示和提升个人能力的机会。通过线上学习,培训活动不仅突破了地域限制,使得更多的教师能够参与其中,还创造了一个共同成长的社群。在线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信息技术的学习氛围。这种共同成长的理念有助于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教育社区,推动教育的不断创新。

开展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信息交流

教师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不仅仅依赖于培训,还需要建立一个互动、分享和探讨的平台。为此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重视研讨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课程创新,推动数字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校际合作和知识共享。这些作用共同推动了教育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如乌鲁木齐教研中心主办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天山区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探索提供了实践参考。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分享和成长机会,教师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教学方法,讨论数字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通过这些研讨活动,教师可以从彼此的经验中汲取灵感,发现更多适合8c057183fc8656e29b23c662caaad3f2自己教学的方法。这种共同成长和学习的氛围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能力,还能够促进教育数字化的推广,形成连锁反应,使更多的教育者受益。此次活动通过希沃交互智能录播搭建了网络直播环境,为未能到场的近1000位老师提供了网络直播,让他们感受现场活动的热烈氛围。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研讨活动有利于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学校甚至整个区域的教育数字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数字化教学方向

1.教学设计融入信息技术,创设数字素养提升环境

制定教学计划是教师能力提升的关键一步。在培训和研讨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制定数字化教学计划。如有的教师借鉴来自著名作家王一梅老师的经验,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关注生活,培养观察力和敏感心。同时,教师还注重应用数字化工具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这种计划的制定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如“国培计划(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在线上线下活动中,由西安经开八小薛筱舟、李金姿、李倩雯三位教师分别呈现了二年级语文“蜘蛛开店”、二年级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二年级英语《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二级“Fat Cat”三节课例。三位老师教材解读到位、教学设计巧妙、技术使用恰当、组织指导睿智、教学方法多样、课堂交互性强,三个班级的学生思绪飞扬、智慧碰撞、灵动生长。以薛筱舟教师的“蜘蛛开店”教学为例,薛老师利用多媒体将蜘蛛形象化,用动画的方式呈现蜘蛛开店并将相关知识进行联结,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薛老师利用希沃白板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在互动中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薛老师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促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得综合素养提升。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给观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三位老师对教材、学情、教法、课堂中所使用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使线上线下的老师们充分认识到智能技术在教学教研中的应用价值,更加精准地找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着力点。为此,在教学计划中融入信息技术是一个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的策略,教师要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沉浸化的数字素养提升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认识并提升自身数字素养。

2.创新趣味教学,挖掘数字化课堂价值

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如数学课上的互动问题解决,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触摸屏幕积极参与,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还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多媒体资源的引入也为语言课堂注入新鲜血液,有趣的视频或音频资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语言;科学课程受益于虚拟实验模拟,学生可以进行各种实验,观察结果,这种互动模拟不仅提高了实验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地理或社会科学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地图和多媒体资源探索世界各地的地理与文化,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总之,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为多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注入了趣味和活力。教师可以发挥创造力,设计各种有趣的教育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习更加愉快和有效。充满创新教学方法的课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养,而且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结 语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我们对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进行了探索,教育数字化的蓬勃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探索中,加强教师培训、开展研讨活动、制定教学计划等举措,有力地提升了教育者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激发了教育者对数字化教育的热情。教育工作者们积极融入信息技术,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为学生提供了更具现代化、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育环境。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学生们也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匪浅。

编 辑:冯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