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开展进阶式阅读翻转课堂,可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增强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故此,文章针对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并探索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旨在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可用参考。
【关键词】进阶式;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11-075-02
当前,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广泛。翻转课堂指通过合理调整课堂内外学生学习时间,将学习主动权从教师处转至学生处,从而实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主人的有效教学模式。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阅读教学活动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能力等更加契合,从而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
确立进阶式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进阶式教学目标是学生阅读思维自浅入深的层次表现。基于翻转课堂模式,采用实时评价等手段,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目标进行分层预测与优化,可有效设定逐级递进的阅读学习目标,实现小学高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由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到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成功转变[1]。
小学高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目标可从两个维度进行开展,即“微观”到“宏观”,依据新课标对小学高年级学业水平的学习层级划分模式,以语文(统编版)教材阅读学习任务群中的阅读文本《红楼梦》为例,可确定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进阶式阅读教学学习目标。
1.微观层级:基于课时单元的教学重点
分课时阅读学习是一种将整本教材的阅读文本“化整为零”、可持续进行的阅读方式。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整本语文教材的阅读学习目标,按体裁及题材等各不相同的阅读类型,将语文阅读的学习目标细分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特定的阅读过程中,明确具体的阅读能力取向。
以《红楼梦》这一阅读文本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针对文本中的语境问题进行学习时,可从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这一角度出发,回归文本语境,然后通过体味“人物”的语言表现特色等方式,深入剖析人物形象,而后再去领悟和理解文本中较特殊的“语境”描写。课堂教学目标所对应的学习水平层级为一层和二层。要求学生达到纠错和语言理解的能力目标,是语文阅读学习中基础和细微的语言文字学习内容,所以是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重要基点,也是语文必修教材的阅读学习要求,对应着小学高年级阅读学习能力提升考核标准[2]。
2.宏观层级:致力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学科育人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应以集中反映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特征。如《红楼梦》这一书籍文本内容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体现,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与课程教学需求从多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而其中关键且基础的一项便是语言层面的教学,它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构建、语言运用”培养目标相吻合。教学目标是:“在阅读中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积累、整合及梳理,逐渐掌握母语的规律及语言文字特征,形成个性化的语言体验,培养学生在特定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使用母语进行有效交际等的能力”。该层级的阅读教学目标表现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要求,在学业水平等级分类中,属于第五层的阅读学习及发展水平,也是阅读教学和研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阅读教学任务群选修课的基本学习要求。
注重合作探索,进阶式挖掘文本深层内涵
结束前置性阅读教学活动后,在课堂上通常需引导学生针对主要问题进行共同探索研究。故此,教师需准确把握学生自主阅读结果,以此为基础,设计部分合理的引导性探究问题,而后再让学生以组建进阶式合作学习小组方式进行深入地阅读探讨活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学生学习自主性,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进而加深其阅读体验。
例如,在教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这一语篇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说说个人对该故事的理解,而后结合这篇文本的主要内容及学生的想法,利用进阶式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新的思考;设计进阶式问题,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文本阅读提供一些可用线索的同时,将发挥和思考空间交给学生。而后各小组学生根据个人对故事的理解,对课文内涵进行深层思考,并基于此与小组成员展开合作讨论与交流。在各观点与思想交流碰撞中,学生从多个维度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最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对该文本主旨、内容进行更为d3352f1ff7d42eb30d585f337eedfc69深入的探究和挖掘。
建构进阶式翻转课堂,全方位培养学生
翻转课堂促进课程模式、师生角色变革,学生拥有学习自主权,可在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里有效解决问题。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进阶式教阅读教学翻转课堂,有助于改变当前阅读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和教学目标较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的状况。
1.引发问题探究、突破质疑
课前预习检测可使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在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过程中,也会对文本产生大量的疑问,这些疑问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一解决。课内,教师要先列出学生课前预习中提出的疑问,找到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深入讨论,而那些课上会讲到的或较简单的问题,则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课堂阅读学习过程中自己解决。课堂上,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和吸收是最重要的,在教师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围绕某一问题通过学习小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可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通过思维的碰撞得出结论,进而解决课前疑问。
2.梳理检测并进行数据评估
因课前、课中均会产生大量的反馈数据,所以教师可基于这些数据来了解班级和学生个人对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就可以有差别、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避免作业盲目性的同时,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透过微辅导、作业管理及家校平台等工具加深所学,以达成巩固知识学习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在表达形式、内容上与课文类似的文章,用平板电脑将它们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展开自主分析和拓展阅读;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共享有关视频或书籍等,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浏览及下载,充实自己的课外知识,拓宽阅览视野。在读完书籍后,学生还可以将心得体会或读后感发送到平台上,或就某一阅读话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以此形成一个合作共享及自主探究的在线课堂读书场所。
结 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要立足于学生学情及实际,发挥高效翻转课堂模式的阅读教学作用和优势,借助进阶式教育教学手段,依据学生个性差异展开阅读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阅读学习参与度及阅读积极性,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理解,进而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3]。
参考文献
[1]林立琼. 翻转课堂下的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23,42(2): 33-35.
[2]李杨,曾小平. 基于国际阅读素养的小学阅读过程教学设计[J]. 教学与管理,2020(29): 27-29.
[3]赵彩宏. 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22(9): 98-101.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元和小学
编 辑: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