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引路
棋 王(节选)
阿 城
我的同学见话不投机,就岔开说:“呆子,这里没有你的对手,走,和我们打牌去吧。”呆子笑一笑,说:“牌算什么,瞌睡着也能赢你们。”我旁边儿的人说:“据说你下棋可以不吃饭?”我说:“人一迷上什么,吃饭倒是不重要的事。大约能干出什么事儿的人,总免不了有这种傻事。”王一生想一想,又摇摇头,说:“我可不是这样。”说完就去看窗外。
一路下去,慢慢我发觉我和王一生之间,既开始有互相的信任和基于经验的同情,又有各自的疑问。他总是问我与他认识之前是怎么生活的,尤其是父母死后的两年是怎么混的。我大略地告诉他,可他又特别在一些细节上详细地打听,主要是关于吃。
我看他对吃很感兴趣,就注意他吃的时候的样子。列车上给我们这几节知青车厢送饭时,他若心思不在下棋上,就稍稍有些不安。听见前面大家拿吃饭用的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充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呆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一声儿咽下去,喉结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我在火车上一直看他下棋,发现他同样是精细的,但就有气度得多。他常常在我们还根本看不出已是败局时就开始重码棋子,说:“再来一盘吧。”有的人不服输,非要下完,总觉得被他那样暗示死刑存些侥幸。他也奉陪,用四五步棋逼死对方,说:“非要听‘将,有瘾?”
(选自《上海文学》,有删改)
赏析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擅长下象棋的知青的故事。作者写“棋呆子”王一生的呆,以及由这呆所体现出的一种特别的处世之道。王一生出生清贫,知道衣食是本,对物质生活不奢求,不囿于其中,养成了一种崇尚实际、淡泊无争的性情。在精神生活方面,沉迷象棋,“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他还从棋道当中悟出了为人之道。本选段是关于他吃东西、对待食物的片段。选文中形象具体的动作描写,传神地刻画出一个珍爱粮食的贫家子弟形象。
技法借鉴
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既不能类型化,也不能概念化。所谓“不能类型化”,即王一生只能是王一生,而不能同时是阿Q,他必须有自己独一无二区别于他人的性格特点;所谓“不能概念化”,即王一生是什么样的人,绝不能由作者直接告诉读者,而要依靠作者对于人物的各种描写来揭示。这里我们重点谈一谈动作,老舍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立起来”,本选段中动作描写的成功之处在于:
1.动作描写为表达主题服务
典型的动作反映真实的现实。这篇小说没有写知青在农村严酷现实中理想的破灭,也没有写知青回城后的迷茫和失落,而是写了棋呆子王一生生活中的两件事——吃饭和下棋。节选片段用了形象的动作描写来刻画王一生极“恶”的吃相,包括吃完饭之后的细节:“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充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一系列传神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在困窘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他对饥饿的那种切身的体验,因此他才会那样小心又谨慎地对待食物。
2.动作描写为刻画人物服务
外化的动作刻画真实的人物。“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在这里,作者用传神妙笔写出了王一生对待食物的虔诚与谨慎。“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的“抹”可谓传神,抹得小心,抹得干净。“马上一按,拈进嘴里”“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找到的及时处理,找不到的快速反应,这些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都传神地刻画出一个穷人家的孩子面对食物的态度和表现。
我仿我秀
抓住一个夏天
贾婧宜
七月末,我踏上回姥姥家的路,火车窗外绿影层层叠叠,一明一灭地闪着我儿时的记忆,那叫嚣不止的蝉鸣,伴着思念一直萦绕在我耳畔。
一下火车,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但我急切想拥抱姥姥的心情却没被扑灭半分,大跨步迈上出租车,紧紧揪着怀中的书包,扭头贪婪地注视着路途中的一切,仿佛有什么沉睡的记忆在被唤醒:熟悉的叫卖声、随处可见的绿植、面带微笑的人……直到我看到了那栋熟悉的建筑物,不大,外墙灰漆漆的,甚至有些干裂,显得陈旧。旁边的院子一眼望去尽是绿色,有些已经结了果实,院子前站着一个老人,有些矮小的身材微驼着背,花白的头发下挂着亲切的笑容,那是……我的姥姥!跳下车,书包往后一甩,我不顾土路的坑洼,飞身跑去,紧紧地拥住姥姥。姥姥回拥住我,高兴地说:“终于回来啦!”那一刻,我的夏天仿佛才开始。
姥姥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去处,也没有特别好玩的地方,但只要待在那里,我的心情就格外满足。我常常缠着姥姥带我去后院摘菜。我们祖孙二人一前一后转到后院的小菜田,长条的黄瓜高高挂在架子上,青涩害羞的小西红柿扎堆挤在一起,一排排的香菜像士兵列队整齐划一……光顾着欣赏眼前的诗画田园,我没注意脚下,结果一个趔趄向前扑倒。说时迟那时快,年近七旬的姥姥居然一个箭步冲到我身边,伸出左手抓住我的左胳膊,右手扶在我的右邊腋下,硬生生扶住我,使我没有倒下去。站定,惊魂未定,我笑着说:“姥姥您可真有力气。”姥姥也笑了笑说:“不是有力气,是孩子连着老人的心。”这时候我注意到姥姥满是老茧的双手。原来,姥姥的力气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积攒起来的,这些老茧就是证明。接下来姥姥带着我开始采摘蔬菜。她慢慢地蹲下身子,手指轻抚过西红柿的叶片,像是在挑选,又像是在抚摸孩童,终于找到一个全熟的西红柿。只见她手指略微用力一拧,一掐,一拔。她站起来,身体有些颤颤巍巍,但很快又稳当下来。我看着她,终于清楚地意识到,我的姥姥,她已经老了。
篮筐里绿油油的黄瓜和红彤彤的西红柿交织成了这个夏天的剪影,它们高声呼喊着:抓住这个夏天!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2022级】
点评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有效手段。本文所抒发的祖孙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都是由准确而富有个性化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来的。如文中“快步踏上”“急急催促”“贪婪地盯着”“一跃下车”“飞身扑去”……一系列精准的动作描写,呈现出一个“充满思念”“迫不及待”的孩子形象,生动鲜活。关于姥姥的动作描写同样精彩、精准:如“一个箭步冲到身边”“左手抓住我的左胳膊,右手扶在我的右边腋下,硬生生扶住我”等动作描写,刻画出了“祖母爱”,是一个普通无私的长辈的真实写照。“慢慢地蹲下”“身体有些颤颤巍巍”契合老人的年龄特点,这样的动作描写,使得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