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思政课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023-12-29 13:10:51李庆凯
教育家 2023年50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思政课中华

李庆凯

21世纪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曾发生数次调整。直到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教材的名称统一为“道德与法治”。虽然思政课的内容和教材几经变化,但不变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课程的初心。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准则。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于思政课之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始终是一个重要主题。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和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也是小学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全面梳理小学思政课教材,找到教学切入点。教师应系统了解6年12册教材里各单元内容的编排情况,发现其中与中华传统美德紧密相关的章节。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挑战第一次》,可以鼓励学生学习敢于挑战、拼搏奋进的精神;第三单元的《小水滴的诉说》,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走近我们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师这一职业,懂得尊师重教;第四单元的《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可以帮助學生认识到父母的辛劳付出,学会感恩长辈。此外,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弘扬优秀家风》以“天下之本在家”为主题,着重介绍家风中包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第三单元的《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展示了中国人民不懈努力、抵抗侵略、实现民族复兴的历程,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契机。通过梳理,教师可以找到许多与中华传统美德相关联的教学资源,而后可进一步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拓展相关资源,更自然地将这些美德融入学生生活。

其次,充分利用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三年级上册的《走近我们的老师》为例,除了教材中的内容之外,真正能使学生受到触动、产生思考的是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教学。授课教师可鼓励学生观察某位教师一天的工作,让他们真实感受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了解教师的付出和奉献。或是播放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感受教师的教育方法和人格魅力,增强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最后,搭建适合学生的实践平台,让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设计各类有助于形成传统美德的实践活动。如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道德讲堂、讲解传统美德故事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美德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又如利用校外时间,带领学生开展义务劳动、环保行动、慈善义卖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勤劳、节俭、助人等传统美德的价值与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增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传统美德的教育中。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的《小水滴的诉说》一课时,学生可以与父母一同制定“节水公约”,全家一起为节约水资源作贡献。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完成各类实践活动之后记录自己的感想。多元的实践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思政教学,是思政育人的重要路径。教师应不断探索有效途径和多样方法,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思政课堂的重要资源,成为助力学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力量。

【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bzz1803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思政课中华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为立身之本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重“义”之人
身边的传统美德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