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世冰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 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2023年8月
定价:299.00元
在和一组仿生荷叶竹编灯具产品——“浮莲”相遇的刹那,我惊呆了,这已不只是一件造型精致的灯具,而是一件有灵魂的艺术珍品。我和这件作品的主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南东坡笠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冯增超有了深入的交流。他23 岁跟随父亲冯辉天学习东坡笠制作,全盘继承了父辈的手艺,并在传统的技法上继续钻研,不断提高制作的速度与精美度。
这是《大美中国:非遗保护创意创新案例集》中的一个故事。
全书讲述了29 个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每一个都让人惊叹于这些艺术家的执着和难以想象的坚持。
自带神秘民族文化符号的黎族织锦;能看到潮起云落的海南椰雕;出身皇室,成长于内宫的松花石砚;哀而不怨,忧而不伤的楚地祈琴;斯文在兹,上善人家的建水紫陶;夸张、粗犷、威猛的风翔木版年画;薄施淡染的釉下五彩瓷;有故事、有情感、有温度的湖南湘绣……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我突然想,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这些自然遗产好比是一颗颗亮丽的珍珠,串起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同时,也树起了中华文化自信。
而发现、传承、发扬,是对这些国家瑰宝的一场抢救。
宝马中国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无疑做了一件青史留名的好事。2016 年,两者合作成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BMW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致力于推动非遗可持续赋能与保护,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有近500 位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非遗传承人在创新基地完成了学习、培训乃至与大师的“一对一”共创。
这是宝马中国在创新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清华美院一帮人矢志不渝保护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艺术家的良心。只是,这个过程异常艰辛。
雕栏玉砌应犹在。现代生活节奏飞快,非遗文化发展的空间被压缩了,对非遗进行科学保护并发扬光大任重而道远。
其实,一些非遗技艺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一定是因为它们曾经在某个历史时期,辉煌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些传统手工艺不再是生活必需品,而自动生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和记忆。
在《大美中国:非遗保护创意创新案例集》一书中,几乎所有传承人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小众,曲高和寡,只有成为某一种技艺的大师才能解决生存问题。
由此我有一个思考:在非遗技艺的活化过程中,不能只靠传承人本身去做大量的产品,然后再自己找渠道销售。这些需要商业介入的事务,对于很多常年专心做产品的人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那么,有没有一种最直接的方式,那就是介入商业品牌,让品牌设计师与传承人合作,根据品牌的定位和市场需求,将非遗元素有效地应用到品牌及产品系列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熟的商业模式嫁接成熟的传统工艺,必然会碰撞出火花。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缩影,蕴含着我国各民族、各时期的独特文化内核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对于非遗来说,保护是前提,其核心和最终目的一定是寻求适应时代需要的发展,只有如此,才能让非遗技艺摆脱被保护的“帽子”,激发自身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