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敏 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少儿出版转化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能够突破博物馆的围墙,让更广大的少年儿童从中获益。
在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语境中,博物馆是文化保存、阐释和创造的重要场所,通过充分发挥社会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博物馆已然成为塑造集体文化记忆、形成集体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信的殿堂。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和藏品中包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文化积淀,使得博物馆天然地成为一座出版“富矿”。特别是在少儿图书出版方面,通过与博物馆社会教育团队的密切合作,打造一批优质普及类图书,能够帮助少年儿童了解文化传统,建构文化记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博物馆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2020 年9 月30 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国家统计局于2020 年12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人次由2.19亿人次增长至2.87 亿人次,增长率为31.1%。而2023年暑期,“博物馆热”更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未成年人纷纷“到博物馆去过暑假”。博物馆社会教育包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能够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理解、尊重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促进社会和谐与多元文化交流……由此,在学校教育之外,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陈列展览、讲解、讲座及社教活动等,都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团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他们既需要对馆藏文物有深入的了解,又需要深谙儿童心理,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才能通过充满童趣的讲解和授课,做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精心设计的陈列展览资料、讲解稿、讲座资料、活动资料等,天然地带着与青少年亲近的基因,具备转化为优质少儿出版物的潜力。
其一,陈列展览具有大众性。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核心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是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手段。当下,许多博物馆在打造展陈时,都努力做到让观众喜闻乐见。正因为展览面向大众,也自然包括了未成年人群体。以福建博物院的“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革命先驱遗书展”为例,大小观众在观看展览时,都被每一封遗书的内容深深感动,随后被编辑转化为“见字如面”栏目,在福建省少先队队刊《小火炬》上连载,每期展现一封遗书的内容并介绍其背后的故事,让全省十数万少先队员切实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该栏目入选中宣部“青少年期刊讲党史”主题宣传重点选题名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其二,讲解具备亲和性。
《博物馆工作指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中指出:“讲解是以博物馆陈列为依据,由讲解人员进行提炼、选择,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能和真挚的感情,向观众有针对性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教育行为。”许多优秀的讲解员,能够“因人施讲”,让青少年观众群体获得很好的体验。如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博”览福建——听讲文物故事》,就是以福建省内各博物馆优秀讲解员深入浅出的讲稿为底本,串联起福建文化史上的动人篇章。
其三,社会教育活动具备互动性。
社会教育活动是博物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如福建博物院面向青少年群体设计的“体验服饰之美”“体验陶瓷之美”“体验时间之美”“体验汉字之美”系列活动,每个活动都包含讲座和手工体验,互动性强,未成年观众的参与热情很高。这些活动的讲解稿和课件资料都可以提炼出来,策划一本能读、能画、能玩的少儿读物。
要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向少儿出版转化,关键就在于从内容和形式上“讲好文物故事”,这是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走进少儿读者心中的关键路径。
一是充分挖掘故事性。
以《文物故事——福建古代文明通识读本》为例,这本书脱胎于福建博物院的“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笔者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就反复和作者团队强调,并不希望将之简单打造成一本展览的配套说明书,而是在保留展览的叙事框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扩展文物叙事的丰富性,让少儿读者“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于是,少儿读者能从一块不起眼的打制石器背后,读到旧石器时代先民在福建这块土地上开垦出的文明的曦光;能从泉州后渚港出土的宋代海船背后,看到宋元时期泉州港灿烂辉煌的“黄金时代”;也能从郑和亲手所铸青铜钟的背后,读到福建与福建人在郑和下西洋中所做的突出贡献,感受到从长乐太平港起航时“万船竞渡下西洋”的震撼……
二是叙事语言浅语化。
林良在《浅语的艺术》(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书中指出:“‘浅语’是指儿童听得懂、看得懂的浅显语言。”儿童文学创作需要浅语的艺术,博物馆题材的少儿出版也需要浅语的艺术。“云纹青铜大铙为西周乐器。平口,钲部两侧有36 个冏纹乳突状枚,枚直径3.5 厘米,高2厘米。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甬亦饰变形兽面纹。大铙双范合铸,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像这样的专业介绍,就不适合用在少儿出版物内,编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少儿读者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从少儿读者听得懂、感兴趣的角度来编写。以上这段讲解文字可以转化为图示的形式展现,而正文文字则重点介绍该文物的功能,并巧妙加入语文知识。如“铙与鼓当时都作为军队中用来指挥进退、传播号令用的器具。《荀子·议兵》中说,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说的就是古时交战,千军万马闻鼓声而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待铙声‘当当当’敲响之际,将士们收拢队形、撤兵回营。这就是我们在中国古代战争小说或史书中常常见到的成语‘鸣金收兵’的出处”(引自《文物故事——福建古代文明通识读本》)。
三是巧妙设计链接点。
在少儿普及类读物中,链接的加入能让叙事节奏更加灵活,扩大文本的言说空间。以《“博”览福建——听讲文物故事》为例,笔者在编辑《新石器时代的研磨生活》一篇时,非常好奇考古学家是如何从其貌不扬的石块中“推理”出它们曾经的作用的,询问作者之后得知,原来这得依靠先进的“微痕分析”,还真有点儿破案的感觉。笔者当时意识到,少儿读者对此一定也会感兴趣,就让作者加入了“考古研究中的高科技”这样一个链接内容。
四是历史场景插图化。
少儿观众在观看展厅陈列时,对于讲解员形容的许多历史场景,往往只能依靠想象。这些内容在转化为少儿出版物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精美的插画表现出来。少儿读者的读图能力比成人强,读图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激活文字和想象的桥梁。当然,插画在契合儿童审美心理之余,也要非常严谨,展现历史的细节。
五是积极拥抱新技术。
如今,通过添加二维码的形式来实现图书增值,已经司空见惯。博物馆社会教育成果在向少儿出版转化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二维码添加音频、视频,展现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将讲解员“请”到耳旁、眼前,也可以开发更复杂的AR 图书,切实让少儿读者获得“在现场”的阅读体验。AR 技术的加入,使得特定的知识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以3D 场景的形式“跃然纸上”,这显著增加了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总之,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少儿出版转化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能够突破博物馆的围墙,让更广大的少年儿童从中获益。而转化成功的少儿出版物还可以有效地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中得到利用,实现“纸上博物馆”和“真实博物馆”之间的充分互动。少儿出版人要用心在博物馆这座出版的“富矿”中挖掘选题,切实地“讲好文物故事”,帮助广大少年儿童提升文化素养,拓宽文化视野,真正树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