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大蒜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探讨

2023-12-29 20:50:46庞春花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2期
关键词:蒜头轮作大蒜

庞春花

巨野县万丰镇是山东省主要大蒜生产基地之一,种植面积达10000 余亩,主要分布在万丰镇孙庄村、杨庄村、郭楼村等地。主要栽培品种有:一代杂种紫皮蒜、白皮圆蒜、二代杂种黄皮蒜等,以种植一代杂种紫皮大蒜为主。该地区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大蒜的生长发育。近年来,随着科学种植理念的逐渐推广和人们对绿色食品消费要求的日益提高,对大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蒜高产栽培通常以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浇水、中耕除草、及时追肥等技术措施相结合为好。现将优质大蒜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科学选择品种

1、品种选择

一般应选择金乡一代杂种紫皮大蒜,该品种长势强健,喜肥,耐低温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返青早,是丰产的优良品种。该品种属浅根性大蒜品种,蒜头较大。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选种和精选,剔除霉烂变质和病虫害严重的种子,然后将选好的大蒜进行分级并按大小依次排开备用。选用抗病品种,可避免重茬对土壤造成危害并降低发病率,农户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种植且抗病性强的大蒜品种。

2、蒜种处理

蒜种是影响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蒜种的消毒处理工作,保证蒜种质量达到优质要求。具体做法是:

①播前处理

在播种前用40%辛硫磷乳油150 倍液均匀喷淋种子表面2-3 次后晾干;也可用1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g 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g 兑水15kg 均匀喷施进行拌种处理;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300 倍液浸种10-15min 后晾干播种;或用35%丙溴磷颗粒剂1.5kg 加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5-2kg 混匀拌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地下害虫;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浸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土传病害;也可用3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g 兑水300kg 均匀喷洒种子表面来进行拌种处理,防止蚜虫。

②药剂处理

应选用上述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制剂进行消毒杀菌,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用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后拌种并于播种前均匀喷施于蒜苗根部杀菌、防虫灭虫可有效地预防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危害,能达到防止烂根、死苗的目的。

二、轮作倒茬

1、合理轮作

大蒜忌连作,因此在种植大蒜时应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或者采取水旱轮作,来缓解重茬对土壤造成的危害,达到持续增产的目的。大蒜轮作可以均衡利用土壤营养,不断恢复和提高地力,增加作物产量。针对重茬种植的特点,农户可选择与蒜、韭菜等作物进行2-3 年轮作,避免因重茬造成的病虫害加重或产量降低等现象。因为大蒜喜肥,所以施肥量较大,根的分泌物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因此大蒜种植是其他蔬菜的理想前茬。

2、选好茬口

前茬以豆类、花生、瓜类作物为好,最好不要与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进行轮作。大蒜对氮的吸收是从根系向茎叶转移,在生长过程中会大量消耗土壤中过多的氮元素,导致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减少。因此,在大蒜生长期间会出现缺氮现象,导致产量降低甚至绝产。

三、整地施肥

1、选地

应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保水力强,土层有一定厚度的肥沃沙壤土或轻质壤土地块种植。

2、整地

在播种前通过精细整地、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等措施可有效提高蒜种产量和大蒜质量。在栽植前或收获后通过深翻整地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透气性,增加土壤氧气含量,减少病虫害发生。深翻整地前要根据当地土壤类型进行整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应及时补充有机肥。一般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000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kg 左右。整地时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起垄待播。

3、施肥

在施肥时应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及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点,合理施足底肥以满足大蒜生长发育需要;在栽植前或收获后根据不同品种特性、需肥特点选择适宜施肥方法和浓度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蒜区一般不需要基肥,只需在播种时施足基肥即可。每亩使用有机肥5000kg 左右、纯氮7.5-10kg、五氧化二磷4-5kg、氧化钾8-10kg(折纯),采用“三肥两化”施用技术(即化肥速效性强、肥效短且集中;有机肥分解缓慢并有固氮作用;化肥中的磷和钾肥易被大蒜吸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大蒜产量及品质。一般在蒜薹采收后立即进行施肥;对生长期短的早熟品种或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要适当调整施肥量。一般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60-75t、氮磷钾复合肥10-15kg、三元复合肥30~35kg。

4、起垄

在种植前深起垄,垄距根据品种和地力确定,一般垄高在20cm 左右。垄沟宽40cm 左右。垄要直而不陡、不松不实、土块细碎,土要上虚下实。在大蒜生产中,可采用深沟高垄种植的方式。

四、适时播种

大蒜适合在冷凉环境下生长,山东大蒜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秋季的9-10 月份,为了提高出芽率,也可以通过大棚育苗的方法进行繁殖大蒜。播种繁殖大蒜时,需要在土壤中施加足够的基肥,使土壤更为肥沃,再把饱满无破损的蒜瓣埋入土壤中,然后每隔3 天浇1 次水,等待5-7 天左右的时间,山东大蒜就能出苗了。

五、播种方法及种植密度

播种方法有沟播或穴播种两种方式,播种深度5-6cm,使种瓣顶端有盖土2-3cm,具体的栽植密植,大头品种宜稀植。据试验,每亩不应超过6 万株,以每亩种3.5 万-4 万株为宜。也可按行距17cm、株距12cm 或行距20cm,株距10cm 的密度播种,每亩用种150kg 左右。通常种植大蒜时若种株距过大,可在种植前用机器开沟作畦后再播种;若种株距太小而形成“丁字形”或“倒八字形”,则可在种植前用人工开沟作畦后再播种。整畦后在畦面上浇水并进行划锄使土壤疏松和保墒。播种后耧平畦面或盖地膜,然后浇水。

六、田间管理

1、浇水

适时浇水有利于根系生长。大蒜生长发育要求土壤水分充足才能健壮生长,水分不足就会影响到大蒜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减产和降低品质。一般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浇水次数根据天气、温度变化和植株的长势而定,应保持田间土壤湿润,但不能出现积水导致烂根、烂叶、黄叶等现象发生;浇水时一定要防止大水漫灌或浇后及时排水以免产生涝害或形成积水。大蒜生长后期是蒜薹膨大时期,因此应保持田间湿润。浇水时采用小水勤浇的方法,避免大水漫灌或长期积水;浇水时可配合喷淋磷酸二氢钾溶液或代森锰锌溶液;不能用含氯的农药如石灰氮和氯酸钙等防治大蒜病害;在雨季及时排涝;收获前10d 停止浇水。秋季播种后遇到干旱要及时灌水,保证墒情,以保证幼苗安全越冬。

2、除草

中耕除草能消灭杂草并加速土壤熟化,从而为大蒜植株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大蒜对除草剂比较敏感,播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大蒜出苗后,结合浇水每667m2用10%草甘磷100g 兑水100kg 均匀喷洒。

3、间苗定苗

当幼苗有2 片叶子时,应间苗一次,株距以6cm 为宜。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栽。

4、配方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据大蒜需肥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配方施肥,能有效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大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5∶3,所以追肥要以钾肥为主,配施氮肥;钾肥用量占总肥量的20%左右。大蒜对钙、镁及微量养分需要量少。所以追肥时要注意施硼肥和钙肥。此外,施基肥时可结合施基肥施用磷、钙及微肥(如过磷酸钙、硫酸钾、硫酸锌等)。在实际生产中,土壤中磷含量为0.5%-1.0%时效果较好;含氮量太低不利于大蒜根系发育;含磷量过高则易引起缺镁及缺硼等症状。大蒜施肥,第一次在拔节前施尿素150kg/667m2、硫酸钾10kg/667m2、硫酸铵30kg/667m2,第2 次在抽薹后期施氯化钾15kg/667m2。

5、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技术,是一项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水分、减少肥料流失和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等重要增产措施。因此,应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一般在播前15-20天,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1000-1500kg 或复合肥50kg。地膜宽80-100cm,中间用细土封严。覆盖时尽量使膜的四边紧贴地面,对齐,尽量减少膜与膜之间的缝隙和皱褶,拉紧压实。覆盖后要及时浇好水。由于地膜有保温、保墒作用,当大蒜出苗后可逐渐揭去地膜;在大蒜进入旺盛生长期前可用稻草等物覆盖蒜株上部以防止其与地膜直接接触造成灼伤;也可用塑料薄膜作小拱棚或大棚膜进行覆盖,在生产中常常用薄膜直接盖在幼苗上保温、保湿促进生长;也可用透明塑料管(长50cm 以上)在畦内周围扎几个小孔(以利于排水)扣住薄膜供其通气;或采用竹帘等物覆盖在大蒜株高的50%以上部位。当地膜出现裂缝时要及时用土压住;出现大面积的龟裂和破裂时应及时更换新膜或用塑料薄膜盖住破损处。

七、及时防治病虫害

1、大蒜常见病害及防治

紫斑病、白绢病、病毒病、叶枯病、细菌性软腐病、大蒜菌核病、疫霉根腐病、疫病是大蒜种植过程中常出现的病害种类。

病毒病防治:大蒜生长前期重点防止病毒病发生。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300-500 倍液灌根。

紫斑病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金乡大蒜一代杂种紫皮大蒜等;合理轮作,与蒜、韭菜等作物轮作;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降低株高,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选用20%甲基异硫磷800 倍液喷雾防治。苗期注意清洁田园。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和拔出重病株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减少传播途径。

叶枯病防治:大蒜叶枯病会导致病叶枯死,造成植株衰退提前,产量减少,蒜薹也会霉烂,给大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发病时出现白色圆点,随着病程发展,形状逐渐变为不规则形,颜色变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出现霉状物。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拌种,消灭种蒜携带的病原菌。种植时实施轮作模式,出现病株及时清理,控制田间病原基数。化学防治效果较好,发病初期可以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亩100g,和水混合后均匀喷雾防治。

软腐病防治:加强田间管理,轮作种植,降低湿度,集中烧毁或妥善处理病株残体等方法。

2、大蒜常见虫害及防治

在大蒜种植中主要虫害有葱地种蝇(蒜蛆)、韭菜迟眼蕈蚊(韭蛆)、刺足根螨、蓟马、斑潜蝇等。

防治虫害播前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500倍液浸种30 分钟,或用48%毒死蜱乳油1500 倍液加5%锐劲特悬浮种衣剂(种蒜宝)800~1000 倍液均匀喷雾,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浇根。

生长期虫害主要是蓟马和蚜虫。用1.8%阿维菌素2000~3000 倍液喷雾,或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 倍液喷雾或喷施50%辛硫磷乳剂1500 倍液。

蒜蛆的防治措施:可用敌敌畏乳油、辛硫磷颗粒剂或用灭蝇胺颗粒剂进行毒饵诱杀越冬幼虫;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发病初期可用20%的菊马乳油1500-2000 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3000 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八、适期收获,及时贮藏

大蒜在充分成熟时收获,如不及时收获,会造成失水,影响蒜瓣膨大和产量。为防止蒜瓣失水萎蔫和降低蒜头质量,应适时早收。收获过早,蒜头易被风吹干或易遭雨水淋湿,降低品质;收获过晚,蒜头易被风吹干或受潮腐烂。一般在蒜瓣充分成熟、肉质变软,白茎、青叶、鳞茎及须根均呈黄白色时采收。

1、蒜薹和蒜头的收获时间一致。采收时用镰刀将蒜薹割下,再用镰刀将蒜头割下,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蒜头及根部损伤。采收后将大蒜叶黄的地方用草袋盖好,防止霜冻和雨水淋湿。选择晴天收获大蒜,要随收随贮或在阴凉通风处存放3-5天。收获后立即摊放在地里或地上。如果来不及晾晒或堆放时间长了,一定要用干草盖上贮藏,防止受冻和腐烂。

2、堆制方法:选择通风、干燥、向阳、土层深厚的地方,并按大堆小堆的原则堆放。堆高1 米左右,最好在畦中间用土压实一次,以防下雨时蒜受湿烂掉;如遇下雨时,要及时清理畦内积水;蒜穗干燥时要及时浇水预防倒伏;蒜瓣干燥后应及时脱粒、晾晒时间长一点。为防止发芽发霉可先在地表喷洒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用0.05%多菌灵或其他杀菌剂加水稀释成药液对蒜捆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将蒜捆浸入40-50℃的温水中1 小时左右;然后将蒜头放入清水中浸泡3-5 分钟。也可把蒜头晾干后装入纸箱内用报纸包好置于干燥、通风处贮藏。为防止发芽,大蒜不宜整株或整颗在烈日下曝晒;应随收随贮或先收后贮并密封好然后放在阴凉处。

3、贮藏期间的管理:入库前要检查蒜头是否有破损和霉变现象和库温是否过高或过低等现象及时调整贮存条件;入库后要经常检查库温以保持在5℃左右;贮藏期间每天打开通风换气2-3 次以保持库温稳定(湿度不超过80%)并防止蒜叶老化和冻害;注意防火、防霉和防止害虫侵害蒜头及蒜叶。

综上,通过对大蒜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当地种植的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同时结合大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虫害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为实现大蒜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大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温凉湿润气候,适应能力强,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大蒜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制定科学化的栽培管理模式,保证大蒜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病虫害是导致大蒜产量降低的关键因素,还会影响大蒜品质,给种植户带来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可以选择绿色防治技术,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避免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加快绿色农业体系的构建。

猜你喜欢
蒜头轮作大蒜
蒜头果的逆袭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大蒜养生法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48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5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2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耕地轮作效益调查报告
新农业(2017年24期)2018-01-30 08:37:26
蒜头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