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长江母亲河 传承长江渔文化(上)

2023-12-29 02:01
科学养鱼 2023年10期
关键词:弘扬长江文化

宁 波

(1.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守护长江母亲河,传承长江渔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文化建设的问题,也是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长江之鱼,让人诗兴大发;长江之歌,让人荡气回肠。长江十年禁渔实施以后,长江之鱼成为备受瞩目的热点,长江渔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成为一个重要议题。长江渔文化具有突出的历史性、民间性、创新性、多样性、趣味性,是中华民族世代传续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是长江流域乡村振兴可资利用的文化生产要素。让长江渔文化“活”起来,通过“活态”传承促进保护、传承与弘扬。

一、长江渔文化历久弥新

长江流域史前时期有一个漫长的渔猎时代,人们滨江而居、近水而食,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样的渔文化,养育了长江流域的早期先民,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繁衍生息,为长江文化的演化、发展和繁荣注入了重要文化基因。

长江流域的远古先民,在石器时代起就已经学会使用树枝、骨头、石头等制作鱼叉、鱼钩等捕鱼工具。位于四川东部、湖北西部的大溪文化距今5 300~6 400 年,其3 号墓主人嘴里衔着两条鱼,表达了原始的生殖崇拜。湖北省京山市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距今5 300~4 500年,出土的“太极阴阳鱼图”反映了渔文化与古代太极和阴阳哲学之间的关联。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权杖上刻有鱼纹,展现了3 000 多年前巴蜀地区的渔文化信仰。汉乐府民歌《江南》描写了“鱼戏莲”的生动场景,由渔文化衍生出两情相悦、儿孙满堂的美好祈愿。从春秋时期的《范蠡养鱼经》,唐代皮日休、陆龟蒙的渔诗和“四大家鱼”混养法,宋代的人工选育金鱼,清代袁枚和李渔的渔乐,至如今的湟鱼、刀鱼、长吻鮠、鲥鱼、鳗鲡、松江鲈、大闸蟹等美食,构成长江丰富多彩的渔文化。

华夏儿女生于长江,长于长江,他们一方面逐步学会用手抓鱼、用棍叉鱼、用钩钓鱼、用网捕鱼以繁衍生息,另一方面写鱼、记鱼、画鱼、唱鱼、品鱼,创造了源远流长、丰富多样、门类繁多、趣味横生的长江渔文化。大江南北,从东到西有长江上游的鱼崇拜,也有长江中下游的渔灯渔舞、渔歌渔号子,以及渔味渔俗、鱼祀鱼牲等,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世俗化、流变化等特征。

长江渔文化在历史传承中生生不息,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原动力、生命力和发展力(宁波等,2020)。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已有1 200 多年历史,至今仍在延续。这里的鱼经过长年驯化,已适应稻田水浅、温高的环境,味道鲜美、无土腥味、肉间小刺细软,被当地人称为“田鱼”。2005年,该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浙江湖州荻港传承2 500 多年的“桑基鱼塘”不用化肥和农药,通过“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沃土”实施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模式,2018 年,该模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古老的渔文化显现出大浪淘沙般的持久生命力。

二、长江渔文化保护意义

长江“十年禁渔”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举措。长江大保护既要保护自然多样性,也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因此保护、传承与弘扬长江渔文化是长江“十年禁渔”的并行大计(张静宜等,2021)。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长江办”)在2021 年11 月发布《关于开展长江渔文化资源普查的通知》,分14个门类对长江渔文化资源开展本底普查。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委相关部门在2022 年开始研究长江渔文化保护的政策、机制、路径与措施,并于2023 年7 月23 日联合发布《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加强渔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的意见》,有力推动了长江渔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工作。

1.有助于“十年禁渔”的顺利推进

2021 年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实施。同年2 月,根据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长江“十年禁渔”涉及退捕上岸渔船总计11.1 万艘、渔民23.1 万人。长江“十年禁渔”不仅改变了23.1 万渔民的传统生活方式,而且促使长江流域众多渔村渔港转型发展。对此,需要创造新的职业空间和发展机会,才能促使长江“十年禁渔”顺利推进。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文化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这为长江渔文化发挥文化生产要素功能,通过创造性开发和转化长江渔文化资源,帮助渔民、渔村和渔港开拓新路创造了空间(步宇等,2022)。比如,湖北可利用屈原《离骚》中的“渔父”意象,开展以廉洁清正为主题的文旅项目;洞庭湖区域可以结合洞庭湖渔歌等策划文旅项目;上海崇明可以依托“蟹乡崇明”,开发“崇明清水蟹”产业和相关文创产品。由此可见,引入文化经济学视角,有助于促进长江渔文化“活”起来,在保护中应用,在应用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2.有助于长江文化的传承创新

2021 年3 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生效,这是中国第一部流域保护法。该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在规定期限内,国家严格管理、控制长江部分重点流域,在保护区以及支流、湖泊和重要水域内完全禁止对天然水生生物进行相关生产性捕捞”。然而,保护长江母亲河、守护自然生态环境固然重要,珍惜文化生态环境同样重要。长江流域的居民世世代代恩受长江渔文化滋养。远古时期,人们滨江捕鱼,获取赖以维生的食物,由此不仅创造了长江渔文化,也创造了船文化、航运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文化。如太湖渔歌、李白执蟹、东坡鱼、西湖醋鱼、五柳鱼等,点点滴滴呈现了长江渔文化的历史性、多样性、生动性。长江渔文化是长江文化的源泉之一,守护好长江渔文化,有助于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3.有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推进

长江渔文化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文化资源基础:①长江渔文化历史悠久、形态多样、根植生活,在华夏儿女中有广泛认同,具有“根”文化的典型特质,是中华文化基因的一部分;②长江渔文化渗透于日常生活,充满人间烟火气,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良好资源,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源泉之一;③全面深入了解长江渔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有助于以点带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4.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可以促进长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长江”,为建设“美丽中国”探索实践模式和路径。长江渔文化富含中华民族智慧,如在养鱼池中放入神守(甲鱼)、稻渔种养实现一田两获、利用“四大家鱼”食性实现水体立体混养、用“沪”(簖)守株待兔式捕鱼等,这里面都有中国古人对水生生物生态习性的了解和应用实践。长久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积累为建设长江生态文明提供了社会共识和思想基础。

5.有助于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

长江渔文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资源。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每个振兴都可以发挥长江渔文化的价值。比如可以应用长江渔文化资源,走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应用长江渔文化资源,吸引和培养富有家乡情怀的人才,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应用长江渔文化中从古至今的生态文明思想凝聚共识,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汲取长江渔文化中的组织管理智慧,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等。

三、长江渔文化传承

1.加强长江渔文化的普查与采集

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相关省市根据“长江办”通知精神,于2021年末-2022年初对长江流域重点区域的物质和非物质渔文化进行了本底普查,大致了解并掌握了长江渔文化资源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科学评价,完成了内容包括渔具、渔船、渔法、渔灯、渔曲、渔俗、渔味等的《长江渔文化普查报告》。这为长江渔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待 续)

猜你喜欢
弘扬长江文化
弘扬爱国精神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长江之头
谁远谁近?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