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瑜
(湖北美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在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与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愿景指引下,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1]。艺术院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一隅,艺术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因而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发挥艺术院校的协同、支撑、引领作用。
艺术不只是一门纯粹的工具或手艺,它往往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能够对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2]艺术院校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高地,具有相对独特的办学定位和办学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自己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资源储备。
1.有利于艺术院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处理好艺术标准和政治标准的关系。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就指出:“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并不等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方法。我们不但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政治标准,也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艺术标准,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准……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3]现代艺术院校的启蒙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在党的关怀下诞生,成为宣扬抗日统一战线思想、培养爱国文艺青年的主阵地,对中国现代艺术院校的发展影响深远。艺术院校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基本原则;响应党的号召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青年大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是艺术院校坚持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相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
当前,中西方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和较量异常激烈,西方敌对势力以互联网为媒介、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对我国青年进行审美同化、价值西化,企图弱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歪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削弱青年政治认同、动摇我国政治体制的目的。在此背景下,艺术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助于对西方文化起到价值过滤、价值纠偏的功能,有助于巩固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敏锐性,从而引导社会大众和广大青年理性赏鉴西方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2.有利于艺术作品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劲动力。费孝通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4]尤其是在近代以来,各民族共同抵御外来侵略与压迫,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共同谋求繁荣发展,在彼此交往融合中逐渐形成了现代国家意识、中华民族意识。各民族人民意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艺术与历史不可分割,艺术发展史本身就是民族发展史、国家奋斗史的缩影和写照,艺术以独特的方式参与推动历史发展进程[5]。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艺术起到了唤醒民族意识、激发民族斗志的重要作用,涌现出大量具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不朽佳作,也出现了一大批爱党爱国的人民艺术家。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唱出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呐喊,激励广大中华儿女投笔从戎、共赴国难;梅兰芳蓄须明志、程砚秋义演为抗日捐款等,彰显出人民艺术家的精神风骨,堪称国人精神之楷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阔步前行的道路上,艺术起到了讴歌伟大时代、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作用,以艺术的形式记录了民族复兴征程中的重要时刻,如歌曲《公元1997》《七子之歌》分别记录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难忘历史时刻。艺术也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以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表达着对党和人民的真挚情感,如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记录了“百万农奴翻身做主”的喜悦时刻,表达了藏族同胞对党的浓浓深情等。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将实现跨越式的前进。艺术院校作为艺术人才培养、艺术作品创作的高地,需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以活泼的艺术形式和优秀的艺术作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3.有利于艺术院校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艺术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的院校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艺术院校的学生普遍专业性强而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依赖感性直觉而理性思维能力相对不足,崇尚自由浪漫而不愿受外在约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存在工具倾向而非价值倾向,对待西方文化中蕴含的意识形态缺乏甄别能力[6]。艺术院校的专业课教学方式是传统的“师徒制”,因而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一般要超过其他老师。然而,专业教师擅长于技艺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意识与能力往往存在不足。与此相反,专门从事思政课教学的老师虽然在价值引导上具有专长和优势,但又因为缺乏艺术专长而在学生之中威信不足。总体来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尚未形成育人合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还缺乏有效融合。从艺术院校自身发展的视角,积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纠正艺术类院校“重艺术、轻思想”“重技巧、轻人文”的教育倾向;有助于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站位;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观,增强学生“四个自信”与“五个认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艺术创造和日常生活,将个人的艺术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相结合。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艺术院校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培育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传统,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和助力,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充当时代的号角。总之,无论是就艺术院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言,还是从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发,艺术院校都大有可为,也必须积极作为、顺势而为,如此才能不负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然而与现实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
1.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具有较为复杂的历史脉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则是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考量,因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必须要具有历史的眼光和战略的高度,既要弄懂是什么,更要弄懂为什么和将来会怎样。目前,艺术院校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还存在偏颇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认知往往停留在简单识记的层面,未深刻理解其内涵;或对其内涵有一定理解,但未了解其背景及意图;或了解比较全面,但未与已有的知识结构有效融合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艺术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中华民族历史及我国民族政策缺乏了解,对世界格局演变进程与国家发展方向缺乏判断,在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二是艺术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了“师徒制”的言传身教,生活方式习惯了不被束缚的自由自在,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在学习方式上侧重于理解同化而非模仿训练,在生活方式上会潜移默化地对行为产生影响,由此与艺术院校学生习惯的学习生活方式相背离,造成艺术院校学生缺乏学习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理性自觉;三是艺术院校的学生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所了解,但对少数民族艺术所承载的思想文化缺乏深究,对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缺乏清晰地认知,参与民族工作的探索实践相对较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义、时代内涵、实践路径等缺乏感性经验和深入思考。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师资力量薄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十分丰富,知识体系涉及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因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教师的政治素养、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包括艺术院校在内的高校优化师资结构、形成师资合力。相较于一般高校而言,目前艺术院校的师资力量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存在的短板更为明显。首先,艺术院校教师的教育背景、学缘结构相对单一,教师主要来源于艺术院校的毕业生,甚至部分教师为本校毕业生留任,“近亲繁殖”现象普遍。如云南某艺术院校80%的教师为本校毕业生,吉林某艺术院校舞蹈系的教师几乎都是本校毕业留任,教师单一的教育背景和学缘结构造成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难以深入[7]。其次,艺术院校的教师擅长师徒式的一对一传授,教师和学生是单向的教与学的关系。由于专业教师的艺术权威地位,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双向互动,而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师生双方双向互动交流,通过交流促进彼此思想觉悟的提升。最后,不同教师之间缺乏联合育人的协同机制。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政治理论水平高,但思政课教师的数量偏少且对艺术类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艺术类专业课教师对专业教育熟悉,但政治理论水平不高;辅导员擅长组织学生活动,但理论基础薄弱。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艺术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都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但三类主体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制约了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形式过于单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及艺术作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极富吸引力、感染力的艺术载体,因而艺术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此丰富多样的宝贵艺术资源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当前,艺术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依然存在形式过于单一的不足。一是艺术院校教育中存在“重技艺传授、轻思想引领”的倾向,对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等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等阐释得不够深入,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甚至有部分师生追求所谓“纯粹的艺术”,刻意回避艺术作品的价值导向和意识形态问题。二是艺术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相对较少,去民族地区采风、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更少,在校园艺术活动中也缺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贯穿融入。三是艺术院校合作交流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例如,艺术类院校与民族类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高度的资源互补性,但两类院校在共同的使命面前缺乏有效互动。再如,艺术院校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方面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对于提升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艺术素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与普通高校缺少协同育人意识,在艺术性与政治性相统一方面有所偏颇,使得高雅艺术进校园没有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功能。
艺术院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既能够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艺术作品注入灵魂,又能够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艺术院校应以此为契机来推动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相融合,着力培养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的德艺双馨人才。
1.做好顶层设计,形成育人合力。艺术院校要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高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明确教育的总目标及总思路,制定详细的路线图及具体的举措,引导广大师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树立“四个与共”理念,增强“五个认同”,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力量。首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以学校党委为核心、以各级党组织为节点、多部门参与协作的网格化育人体系,促使纵向传达与横向关联相结合,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其次,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指南及路线图。艺术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在立德树人,要发挥艺术院校独特的育人资源与育人方式,在思政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在欣赏各民族歌曲、舞蹈、戏剧等艺术作品中体验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升华民族情感与国家认同。最后,以制度建设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使各育人主体形成育人合力。要制定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激励艺术类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育人主体协同配合,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强化师资力量,提高育人水平。艺术类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强化师资力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一是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当前艺术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相对单一,专业课教师所占比例很大,且专业课教师的学科背景单一,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存在诸多局限[8]。为此,艺术院校需要加大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引进力度,可以把政治理论水平较高、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政干部、辅导员充实到思政课队伍中。在引进专业课教师时,适当引进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尤其是具有思政类、民族类专业学习经历的教师,适当从民族类等非艺术类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中招录人才。二是建立互补性的教师团队。艺术院校每位教师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也存在劣势与短板,以团队的形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团队成员可以包括艺术类的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多类育人主体,团队成员遴选时要注重成员教育背景、性别、民族、年龄等特征的多样化,聘请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担任团队的负责人。三是建立科学化的培育体系。艺术院校需要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系列培育,培育的形式包括专家讲座、工作研讨、参观学习、艺术鉴赏、实地采风等,培育的内容包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讲解、对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作品的沉浸式体验、对培育艺术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等,还要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
3.挖掘育人资源,丰富育人载体。艺术院校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及资源,为弘扬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多样化的载体。由于艺术院校是建立在单一学科门类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阐释缺乏深度,因此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需要整合内外部资源。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艺术院校内部的资源。中华民族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洗礼形成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类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可以联合研究,阐述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等。此外,艺术家的高尚品行及人格魅力对大学生具有深远影响,搜集整理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利益方面的事迹材料,可以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资源。另一方面,艺术院校需要积极争取外部资源的支持。艺术院校需要加强与民族类院校的交流合作,民族类院校部分教师来自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艺术文化等有切身感受,能提供大量鲜活的素材。艺术院校也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等合作,积极申报关于优秀民族文化资源传承发展的艺术实践项目,联合社会机构到民族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搜集大量艺术创作素材,运用科学方法对素材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作品,以此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资源。
4.创新育人方式,打造育人品牌。艺术院校的育人方式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特点,运用艺术资源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容易被艺术类的学生所接纳[9]。一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融入课程思政。艺术类核心课程主要是采用“师徒制”的一对一传授方式,因此可以通过专业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艺术理论讲解及艺术技能传授中。例如,在少数民族艺术史课程中,可以重点讲解少数民族艺术史与整个中华民族艺术史之间的关系;在少数民族歌曲、舞蹈的技艺传授中,可以重点讲解少数民族歌曲的爱国内涵以及每个舞蹈动作的寓意。二是将艺术元素融入到思政课程。目前,艺术院校的思政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偏弱。在思政课讲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时,应积极融入艺术元素,针对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以歌曲、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呈现。三是将第二课堂作为教育引导的主阵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籽籽连心石榴红,同心共筑中国梦”歌曲大赛、见证西藏70年摄影展、共筑中国梦主题绘画展,等等。四是将艺术创作谱写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艺术院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赴民族地区开展艺术采风、艺术创作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度体验民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切身感受少数民族同胞的中华情怀、爱国热情,创造出以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优秀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