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贵州 普安 561500)
普安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西北部,冬季冰冻期少、无严寒,夏季温度较低,气候凉爽,年均气温l4℃左右,无霜期约290 d,年均降水量1 438.9 mm,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覆盖率55.31%,平均海拔1 400 m,立体气候明显[1]。普安核心采茶区春茶采摘时间早于其他地方20多天,是“贵州绿茶”第一采的永久首采地。普安现有茶园1.22 万hm2,投产面积0.83 万hm2,分布四球茶树2万多株,有树龄最大的古茶树。分布的野生古茶树群落也是目前最大的野生古茶树居群,属于四球茶种(CamelliatetracoccaChang),又名大厂茶,是珍稀濒危茶树资源,在茶树起源、演化、分类、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学术价值[2]。
四球古茶树属异花授粉,多为乔木或小乔木,高7~12 m;顶芽无毛,多为浅绿色;叶片多为深绿色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有光泽,叶片长约16 cm、宽约7 cm;花白色,花冠较大,直径6 cm以上;子房无毛、5室;柱头5裂[3],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四球古茶滋味柔、醇,口感饱满、丰富,汤色金黄,带淡淡兰花香和独特的地域香、香气持久,耐泡,回甘生津。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等内涵物质丰富,尤其是锌、硒等元素含量高[4],研究表明亦能提高人体免疫力[5]。
1980年,在普安与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笋家箐发现的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一颗四球古茶籽化石,距今已有164万年以上。经普查四球茶树数量超过2万株,在全国仅分布在普安、晴隆一带;树龄最大的已有1千年,是现存最古老的四球古茶树[6],普安四球古茶也被誉为“可以喝的活化石”。
2011年7月,普安县荣获“中国古茶树之乡”称号;2016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普安四球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9月普查发现,普安县境内茶源街道(东南村、细寨村)、青山镇(普白林场、马家坪、托家地、母树沟、干沟、鸡洞)、地瓜镇(鲁沟)、江西坡镇(高潮村)、白沙乡(卡塘村马家坪)等地均分布有古茶树,共计24 567棵,其中单株2 095棵,群体22 472棵;2016年12月,“普安四球茶”获得贵州省质监局地理标志产品;2017年11月30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在普安县青山镇哈马村马家坪组召开,《条例》于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7年12月,“普安四球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12月,左国辉出版《茶源密码》一书,全方位深度挖掘推荐普安四球茶、茶籽化石等文化。
2020-2022年建立普安县四球古茶种质资源评价利用研究苗圃;2022年实施四球茶优良品种选育示范推广项目,在普白林场鹅铜湾建设种质资源圃。目前,普安县建设了四球茶原生境保护点,该保护点的核心区域面积320亩、缓冲区280亩,建设大厂茶种质资源原生境回归基地2 000亩,有效地保护了珍稀濒危四球茶种质资源。
普安县委县政府着力将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充分挖掘普安茶产业“红、早、古、白”优势,着力打造“普安红”、“四球古茶”等品牌。据2020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县2万多株四球古茶树产茶青14.24 t,茶青平均价格70元/kg,茶青产值398万元,干茶产量2.84 t,产值1 136万元,畅销全国各地。在四球古茶育苗、种植、管护、采摘、茶青售卖、生产加工等环节,惠及建档立卡户108户432人,户均增收6 000元,人均增收1 500元。四球茶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产业发展脚步持续稳定提升,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
3.1.1 资源优势
普安县分布的野生古茶树群居是目前最大的野生古茶树居群。普安县是茶树原产地之一,普安县14个乡镇街道分布有四球古茶树2万多株;2015-2022年连续八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荣誉称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编的《中国茶树栽培学》记述:“复杂儿茶素含量的百分比率接近和少于30%的有(贵州)普白大树茶(四球茶),被认为是现今保存下来的茶树活化石”。普安四球茶中以二羟基儿茶素为主,儿茶素进一步缩合可形成大量的原花青素[7],原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易生成花青素。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拥有强有力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改善体循环的特殊功效,并有防止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辐射和防血小板凝结的作用[8]。此外,普安茶树资源在形态、生化和基因组水平上都非常独特[8],对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化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3.1.2 地理环境优势
自然条件良好。普安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1 400 m,极具“立体农业”自然条件,森林覆盖率55%;空气、土壤无污染,重金属含量低,土壤pH值在4.5~5.5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得天独厚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兼具的茶区,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的天然场所。普安在每年春节前就有新茶上市,被授予“黔茶第一春”的美誉。
区位优势明显。普安县地处贵阳至昆明的黄金分割线上,沪昆高速、晴兴高速、沪昆高铁横穿县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格局,拉近了普安与大中城市的距离。普安是目前黔西南州唯一贯通高速铁路的县份,正在筹建的纳晴高速也将从普安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分别从普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交汇贯通,为普安四球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快速和便捷的交通保障。
3.1.3 品牌优势
近年来,普安县委县政府举办“普安红杯”“贵州绿茶第一采”等多个茶事活动,在全国参加各类博览会,强化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响普安茶名声,提升了普安茶品牌知名度。2019年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中,正山堂·普安红(曦、锦)分别获大金奖及银奖、蛮邦贡春·普安红(特级)获银奖,在2020年贵州省秋季斗茶赛中,普安县古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四球古茶获得古树茶类优质奖;在2022年“中茶杯”第十二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上,“正山堂·普安红·曦”和“正山堂·普安红·锦”获金奖,“茗恩红四球古茶”“深山隐士”“蛮邦贡春·普安四球红茶”“东方冉(四球古茶)”获银奖。普安四球茶品牌已具有一定知名度。
古茶树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古树茶资源分布面积广、数量大,管理方法难以统一化、规模化、专业化,导致部分茶树存在病虫害或营养不良情况。四球古树优良品种选育周期时间长,选育良种需要对大量资源进行连续多年的调查分析,才能优中选优才能选出优良品系,耗时、耗资大。销售方式单一,营销力度较弱,县内企业对四球茶主要是通过线下门店进行销售,销量较小。县内茶企对政府依赖性强,宣传推介主要是通过政府组织茶事活动及到外开展展销,企业参与意识不强,积极主动性不高,缺少对营销模式的探索及思考。
将古树茶开发利用纳入省级、州级重点支持范围,积极争取各类资金项目支持,与浙江大学、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大四球茶优良品种选育科技攻关,为四球茶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繁殖苗,同时全力解决四球茶种子直播品种杂、出苗率低的问题。选育以四球茶为代表的黔西南州本地茶树品种,做到品种独特、产品独特,形成差异性、独特性。深化与贵州大学共同推进四球茶苗区域性试验,检验四球茶在不同区域环境中的适应性,为四球茶推广种植、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绿色发展,严格贯彻落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开发利用时以保护优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申请将普安四球古茶树分布较为集中的地点纳入重点保护区域,申请专项资金用于古茶树资源保护,将现有的古茶树纳入保护范围,行成统一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保护方式,确保现有古树茶资源不受到损害。
加工环节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四球茶目前主要通过红茶工艺加工成红茶,应邀请专家指导、研究,积极试制其他工艺,深入提升加工水平,做出高品质、口感好的优质茶品,提升产品溢价。
通过各类产业发展大会、政策支持引导企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主体,提高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举办茶事活动及参加全国性、国际性的展销推介活动,加大对四球茶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主流媒体支持,加强宣传报道力度,提升知名度;改变传统线下为主营销模式,争取线上为主的销售模式,打开市场,通过抖音带货、与淘宝、京东等销售平台合作,拓宽线上销售途径。
牢牢坚守生态发展的理念,从栽种、施肥、除草、加工、储存等环节进行关键监控,强化绿色防控管护工作,禁用国家和省明令禁止的农药,打造好、维护好普安茶叶“古、早、净、香”的特色优势,严格开展质量检测,强化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督查,对于不合规的产品进行严厉打击,实施追责问责。
普安已建成4A级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3A级马家坪古茶树旅游景区,应加大宣传,完善基础设施,利用茶旅为热点引流,凸显“康养”、“休闲”、“娱乐”等功能,深层次挖掘茶文化,建成茶旅为主题的茶文化康养胜地,衍生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