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杰,赵 霞
(南京财经大学 粮食和物资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产业强,粮食安”[1]。粮食产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基础性战略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产业发展,反复强调要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并对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等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布署[2]。当前,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储备实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体系持续完善,粮食国际合作继续深化,中国粮食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丛亮.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EB/OL].[2023-03-16].http://www.lswz.gov.cn/html/congliang/2023-03/16/ content_ 27403 1.shtml.。但也需要注意到目前粮食产业仍面临生产方式粗放、粮食供需结构不匹配、粮油加工产能利用率低下、产后损失现象突出等一系列与高质量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现实问题[3-5]。未来中国粮食产业亟须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引,进一步推动粮食产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也予以重点关注,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通过“三个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三个着力”的完整表述是“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鉴于粮食产业的极端重要性以及高质量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作用,研究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回顾当前有关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李伟认为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主要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其鲜明特征[6]。需求结构升级和供给能力提升、推动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7]。李光泗等人认为高质量的粮食供给、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强的产业竞争力与高效的宏观调控能力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属性[8]。赵霞等指出当前我国粮食产业正陷入产业发展活力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困境之中[9]。为此,亟须从现有产业优势、培育新竞争优势、坚持创新引领作用、重视产业链网共治四个方面切实提高粮食产业发展质量[10]。还有学者通过构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定量分析粮食产业发展趋势。例如,王瑞峰等基于成分数据的SEM模型,从数量稳定、效率提升、效益增加三个方面评估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状况,发现粮食产业在基础保障、人力资源、科技支撑方面呈现出生态可持续投入、保证粮食从业人员数量和提升收入以及保证充足的粮食科技人员数量更为重要的发展特点[11]。作为衡量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高维龙等人研究发现,1999-2018 年中国粮食TFP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1%,技术进步年均下降1.4%,是拖累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根据这一发现,文章据此提出从提升要素质量、优化配置结构、完善政策设计等方面综合施策,全面激活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动力[12]。
综合上述文献不难发现,尽管学界围绕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仍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其一,现有围绕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的研究未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性特征紧密结合。正是这些特征将赋予粮食产业独特的发展要求,唯有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才能更好明确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其二,以往关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某一环节,而对于粮食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则有待深入。鉴于此,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作为研究切入点,在诠释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独特理论内涵基础上,对当前粮食产业的现实基础以及路径构建等方面加以讨论,以期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实践提供相关理论支撑与政策启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也应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如果说最发达的语言和最不发达的语言共同具有一些规律或规定,那么构成语言发展的恰恰是有别于这个一般和共同点的差别”[13]。从这个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所体现的中国特色为准确理解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始终是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目标,这是由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所决定的。其至少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保粮食总量充足、结构合理。不言而喻,当人民群众存在粮食安全风险,连最低生存需求没有办法得到有效满足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很难说已经成功推进了,这也是继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在党的文件中反复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的原因所在。二是粮食产业发展需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发展格局。具体表现在产品供给不应仅局限于满足中低端粮食消费需求,还需要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适时向消费者提供的多元化粮食品种。这不仅是大食物观下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必然趋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五”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所强调的“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14]在粮食产业中的具体体现。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农民增收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这是由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少数人富裕的现代化,更不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所决定的[15]。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实际种粮农户约5 000万,占中国人口总量的3.6%[16]。在此形势下,如果粮农种粮效益在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无法进一步提升,不仅国内原粮供给会受到粮农种粮积极性下降的影响,而且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共同富裕特色也将难以体现,因此粮食产业发展应在致力于确保粮食供给安全的同时还应更好带动农民增收。一是粮食产业要以缩小粮农与其他行业从业者收入差距为导向,通过降低粮食成本、提升收入来源渠道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突出价值链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多元化粮农收入渠道。
提质增效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由人与自然合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所决定的。长期以来,面对十几亿人要吃饭的特殊国情,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出现了一方面大量投入耕地、水等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资源浪费的矛盾情形,因此中国粮食产业迫切需要走出一条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一是在原粮生产过程通过探索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不同生产要素的搭配组合及利用方式以更好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机制,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能利用率。
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质增效以及生态安全的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注定了未来中国粮食产业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不断提升的国内粮食产业竞争力不仅是中国深入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必要前提,也是“牢牢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里面主要装中国粮”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讲,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如果国内粮食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必要竞争力,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势必不断加深对于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此时,适度进口目标不仅难以实现,而且还易引发粮食进口的大国效应,进而拉动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受此影响,饱受贫困与饥荒困扰的粮食危机国在这种情况下也将进一步经受全球粮价上涨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深谙粮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以及粮食进口问题的复杂性,曾指出:“在全球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突然大幅度增加进口、越过拐点之后,必然引起全球粮价暴涨,那就会引来污水泼身,政治上、外交上、贸易上都得不偿失”[17]。这既是对产业竞争力不足可能引发的后果的真实概括,也充分彰显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殷切期盼。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之下,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以可靠的粮食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的农民收入、显著提升的生产效率以及大幅跃升的国内粮食产业竞争力为具体表征的。对比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这些目标要求,当前中国粮食产业距离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并突出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从国内粮食总产量来看,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尽管受到疫情、农资价格上涨、种粮比较收益持续下降的轮番冲击,但粮食总产量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产量连续8年维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80公斤,远超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国内粮食供给坚实有力(3)丛亮.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EB/OL].[2023 -05-11].http://www.lswz.gov.cn /html/xinwen/ 2023-05/11/ content _274670.shtml.;但也需要注意到,国内粮食生产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口粮与饲料粮结构不合理。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居民膳食结构调整,口粮消费占比正在不断下滑,而以肉禽蛋奶为代表的非口粮食物消费需求不断上升。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迫切要求国内粮食种植业进一步优化国内粮食种植结构以提升饲料粮供给安全水平,但现实情况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目前仍滞后于保障大食物安全的需要[18],由此引发了国内饲料粮进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割青苗”这类看似与保障口粮安全相悖的社会现象,饲料粮供给脆弱性问题日益凸显。
二是国内大豆油料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在水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优先保障14亿人口的口粮消费需求,长期以来中国不得不依赖外循环从其他国家进口粮食来解决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问题[19],大豆进口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始终维持在8 000万吨以上,2022年虽然较2021年降低5.6%,但依旧处于9 108万吨的高位水平(4)数据来源: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考虑到大豆进口来源国的集中性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多变性,如此大规模的大豆进口势必将对国内粮食安全保障带来巨大挑战。虽然党中央已对大豆安全问题做出针对性部署,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但受限于本国要素资源禀赋,大豆进口问题仍将长期存在。此外,在大豆供给不得不依赖进口的情况下,中国跨国粮食供应链仍存在一定的脆弱性,突出表现在跨国粮食供应链整合能力不足、供应链基础设施不够完备、运输方式单一、进口来源国集中等方面[20],迫切需要通过粮食供应链韧性建设不断增强突发状况下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粮农收入提升是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尤为关心粮农收入问题,反复强调:“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定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这方面,既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也要加强政府支持保护”[21]。但是当前粮农收入提升存在较大难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种粮利润空间正在不断收窄。其中贫瘠的耕地资源是使得粮农增收目标陷入困境的重要方面。具体来看,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极为匮乏的耕地资源使得属于大田农业的国内粮食生产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并不具备比较优势,单位粮食生产成本也处于较高水平。虽然在土地资源约束下,粮农仍然可以通过流转土地方式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但在不断提升的流转费用影响下,粮农亦会将流转土地视为一种不经济的生产决策。此外,由国际粮食价格决定的“天花板价”对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或者政府收购价格构成了另一重约束,使得粮食价格无法大幅偏离世界粮食价格。受此影响,粮农收入不断面临“地板价”与“天花板价”的双重挤压。
二是生产要素价格提升大幅抬高了粮食生产成本,农户生产经营风险不断增加。日益攀升的化肥、农药等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增加粮农经营风险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粮农的利润预期,这一点也在面临战争、能源危机以及其他“黑天鹅事件”的情况下表现得尤为明显。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数据,受疫情与俄乌战争影响,截至2022年12月26日,尿素、氯化钾、复合肥及化肥批发价格指数较2020年同期分别上涨41.75%、89.66%、40.13%和48.80%(5)数据来源:https://www.chinanzxh.com.。流动资本投入大幅度增加势必挤压粮农利润空间进而打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此外,在粮食种植业陷入收入提升困境的情况下,通过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业、粮食科技与信息服务业等方式以更好带动粮农增收的一个合理选项,因此,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但是由于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特征,通过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还难以取得突破式进展。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大关键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粮食产业通过生产要素之间更为合理的搭配组合与利用以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粮食产业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突出反映在要素投入扭曲与产后损失两个方面:
要素投入扭曲是要素配置在粮食产前与产中环节的主要表现。以粮食种植业为例,要素投入扭曲是以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为主要特征,这主要源于劳动力、农机具、化肥、农药对于粮食生产而言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替代的生产要素。在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农业经营主体为控制粮食生产成本,具有强烈的以其他要素替代劳动力要素的倾向。小农户化肥与农药使用数量的提升主要源于流动性约束的存在使其不足以支撑购买资产专用性强、使用频率低的农机具。反之,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流动性约束虽然弱于小农户,但其生产经营决策主要由利润最大化逻辑所驱使,当化肥与农药投入的边际成本小于其边际收益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便会较少顾及由这些要素投入所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进而导致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与此同时,在规模户的信贷约束暂未明显缓解的情况下,政府为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所采取的规模经营补贴也会导致规模经营户更多采用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要素,受此影响,粮食作物生长季节的水源中氨氮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含量也会显著增加[22]。
除了粮食种植业之外,要素投入扭曲现象在粮油加工行业也广泛存在,主要表现是粮油加工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下。2020年小麦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49.2%,大米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30.2%,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产能利用率为52.5%(6)王瑞元.进一步抓好粮油资源加工利用 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贡献[EB/OL].[2022-03-23].http://liangshi.gzae e.cn/xwzx/36389.jhtml.。根据产能利用率低于75%属于严重产能过剩的通行标准[23],当前粮油加工业产能利用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将新增投资引导至创新工艺、改进设备、创新品牌、提质增效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粮食产后损失问题也是制约粮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以粮油加工业为例,加工环节出现的损失主要集中在三个环节:一是由储存过程中变质变味以及运输运程中的破损、洒漏等现象导致的产后损失问题;二是由过度加工所导致的产后损失问题;三是在加工过程中因资源综合利用度不够所产生的损失问题。如果将加工形成的米糠、碎米、麸皮、小麦胚芽、次粉和饼粕等副产物广泛用于米糠、玉米胚芽和小麦胚芽的集中制油上,放在提高碎米、次粉和麸皮的可食利用上。粮食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则有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产品、效益、效率层面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仅是在各自领域的具体表现,核心在于中国粮食产业尚未培育起独有的竞争优势,其中科技投入不足以及由此所派生的“卡脖子”难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党和国家深谙农业科技重要性,多次强调要盯紧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然而粮食产业是一个资本积累能力与生产要素竞争能力偏弱的产业部门,因此通过现代生产要素改造传统粮食产业在实践中将会面临极大挑战。
就当前代表新生产力形态的数字经济而言,其在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中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但却在农业领域陷入困境。据《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相关数据,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 的比重为 38.6%,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仅为 8.9%[24-25]。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与粮油仓储、加工等业务环节的融合也处于较低水平,呈现出“产购储加销”数字化程度不均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粮食行业数字技术人才匮乏、产业间数据共享能力弱、粮食企业数字化应用处于初级水平等问题(7)浪潮智慧企业研究院,河南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华粮网.新形势下的粮食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EB/OL].[2021-03-04].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02749.。从理论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在产业间所展现的高渗透性以及粮食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的独特性理应为粮食产业数字化转型奠定更好基础,然而现实情况是数字技术及由此衍生的数字经济尚未成为粮食产业的重要推动力。以种子创新为例,现有种业研发体系,其更多依靠政府研发投入,在种业研发模式转型意愿上相比商业育种,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应用的动力明显不足。同时,数字化育种在实践中还面临国家种业大数据平台有待完善、不同层级数据口径不统一、接口不一致等方面的制约,其育种方式转型成效也将大打折扣。
由中国式现代化所决定的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及粮食产业发展的现有基础决定了中国必然走出一条独特的粮食产业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一方面具有世界粮食产业强国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也具有符合中国国情农情粮情的中国特色,为此需要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以更好体制机制安排引导粮食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因此,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须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粮食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使得资源配置结果朝着更有利于产品结构优化的方向上调整。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其一是实现粮食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具体包括品种结构、质量结构、种植结构等方面,重点统筹口粮与饲料粮的平衡关系,引导粮食种植业在做到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饲料粮种植面积,以便为日益增加的肉禽蛋奶消费需求提供可靠的国内饲料粮支撑。其二是重点改变以往粮油加工业长期存在的同质化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的成品粮油供应体系。同时,尊重市场规律,突出粮食市场价格对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以引导多元化粮食供给体系的形成。
提高农民收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需要进一步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粮农收入提升。一是强化粮食产业链各涉粮主体的利益联结,深入推进以“优良优产、优良优购、优良优储、优良优加、优良优销”的“五优联动”订单农业模式,在提升粮食品质的同时充分带动农民增收。二是进一步加强粮食主销区与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联结。具体可通过完善产销合作扶持政策,发展订单基地、异地储备等合作模式,积极构建粮食产销合作新机制。
进一步优化粮食产业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创新人与自然合谐共生的新型粮食生产方式。一是加快推动粮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传统粮食种植业的渗透与应用,实现粮食生长过程中的精准施肥、精准洒药、精准灌溉,进而促进农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二是通过数字技术充分挖掘粮食销售过程中捕捉得到的消费者需求信息,实现粮食加工环节的智能化、产品研发生产柔性化以及成本控制的精细化,从而使得要素资源投向粮食产业中具有更大边际产出、更好投资效益的业务环节。三是进一步发挥全国粮食大市场对于畅通粮食产业经济的核心作用,利用其价格发现功能充分引导粮食种植、经营结构调整,助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在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粮食产业科技支撑,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一是强化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保障机制,构建跨领域、大协作、大投入、高强度的创新组织体系,做到在聚焦的基础上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尤其是在资金支持领域,有必要探索建立针对粮食企业转型的提前贷款、财政补贴新模式,并配套相应的金融监管创新。二是加强粮食产业数字化科技支撑。加大以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台、技术中台代表的新型IT架构等领域的相关要素投入。三是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高渗透性特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要素资源的共享与互补配置,进而释放乘数效应,提高各涉粮主体的参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