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火拉兹 红色皇后
山
中文常用名:山魈
中文正名:合足猿
学 名:Heliperna①
异 名:山?,独脚魈,蚑,合足猿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猿总科-长臂猿科-合足猿属
今天动物学意义上的山魈,一般是指灵长目狭鼻下目猴科山魈属(Mandrillus)动物,包括山魈(Mandrillus sphinx)和鬼狒(Mandrillus leucophaeus,又称黑面山魈)两种,分布于赤道非洲,并非中国本土动物。山魈属动物面目诡异,细长的红色鼻梁两侧,有纵向的蓝色脊状突起,形成一幅色彩鲜艳的特殊图案,宛若鬼怪,故而在最初翻译的时候,选择了中国古籍中的山中精怪“魈”作为它们的名字。当时的动物学家并不清楚,山魈其实真有其兽,而且比这种非洲远亲更加怪异。
由于发现中国山魈时,域外的山魈属之名已经广泛传播,为避免混淆,这种产自中国的稀有山魈约定俗成地选用古籍中的另一个名字“山 ”(音sāo,亦作?)作为常用名,而中文正名则以其特征命名为合足猿。
山魈
鬼狒
山 是动物为适应环境而进行特异演化的极端例子。从外形上看,山 可能是最怪异的灵长类动物,甚至可以说是最怪异的陆生哺乳动物之一。然而,从更广阔的生物演化视野看,山 并非另类,和其他长臂猿近亲具有相同的演化方向,只是它们演化得更加激进罢了。
由于生活在林木茂密的热带、亚热带季雨林地区,长臂猿进化出了特别细长的手臂和手掌,手指关节也很长,从而可以在林间利用双臂的交替摆动将身体抛来抛去,轻盈地飞腾、悠荡着前进。相应地,为了避免在林间跳跃的时候造成阻碍,长臂猿的腿进化得极短,且不如臂粗壮。树栖灵长类动物普遍臂长而腿短,红毛猩猩虽然行动迟缓,也进化出了类似的特征。
山 的进化却更进一步。或许是因为生活在更高海拔的寒冷密林,它们的后肢大部分隐藏在皮下,只有足部紧挨着露于身体末端,看起来就像只长着一条腿一样,这就是山魈独足的来历。《广异记》中说“山魈者,岭南所在有之,独足反踵,手足三歧”,“歧”即“肢”,也是说它们只有两臂一足;反踵则是说山 在地面爬行时和猩猩类似,习惯将前肢手掌后弯,以指关节着地行走,和其他动物相反。
生物演化从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赖于高度树栖的生活,山 后肢的“腿部”虽然缩进了身体,“足部”的跖骨和趾骨反而变得延长,肌腱发达而富有弹性,既可以对握,又可以并成一排弯成钩状。同时,双腿合一让山 的后肢肌肉动作协调如一,也更加有力,可以像钩子一样抓握树枝,如卷尾猴尾巴一样灵活。这样一来,“独腿”非但没有影响山 的行动,反而与强健灵敏的双臂一起构成了既稳定又没有冗余的“三点式”结构,使其不但更加适应密林中的荡跃生活,还可以像蝙蝠那样倒吊在树上,解放双手去采集进食,也能满足偶尔下地行动的需求。进化的神奇之处,在山 身上體现得淋漓尽致。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山 的双腿腿骨并没有发生融合,而是由一层结实的筋膜“套筒”包裹成了一体。这种两腿合二为一的演化动力曾经让很多人疑惑,直到始山 化石的出土才真相大白。始山 的小腿分开,大腿则包裹在皮下,其最独特的演化特征是髋关节显著延伸突出于坐骨和耻骨,并向中间靠拢,这使得始山 两腿几乎无法“迈步”,甚至不能站立,却恰好适应其类蝙蝠的倒吊习性。始山 两腿的这种一致行动和越来越靠近形成了一种正反馈,看似畸形,其实更适应茂密丛林的悬吊生活,最终演变为山 的极端外形。
有趣的是,高度适应树栖生活的长臂猿,在陆地上行动往往笨拙,而看起来只有一条腿的山 ,在地面上短距离移动的速度却相当快,可达每小时二十五千米。它的运动方式①在灵长类里也是绝无仅有:以手臂为主要推力,向前蹿跳,合二为一的双腿在空中一起前弯。双脚着地之后,双腿伸直,手臂前扑,借此推动整个身体向前。
根据栖息地和生活习性的差异,山 属动物分为两种:山 和食蟹 。山 又称普通山 ,体色深黑,成年雄性肩背披金黄色长毛,如川金丝猴;食蟹 体色较浅,主要为灰、棕色,能起到非常好的保护色作用。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普通山 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几乎一直营树栖生活,而食蟹 生活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方,与人类生活区接近,逐步开始习惯树下生活,尤其是喜欢捕食虾蟹,甚至偷窃人类生活区的食物。
川金丝猴
如果只看上半身,山 几乎和白掌长臂猿外形一样,面裸露,身体纤细,前肢明显长于后肢,肩宽臀窄,无尾,站立高0.8到1.2米,体重6至10千克。喉部有音囊,善鸣叫。虹膜红色,因此往往被人视为鬼怪或山神。
山 全身覆厚密长毛,幼崽全身黑色,成年后多为黑、灰、棕相杂,能起到保护色的作用。由于喜欢“悬挂”在树上而不是蹲坐,臀部一般无胼胝。普通山 成年雄性肩背披金黄色长毛②,老年后则毛色暗淡。成年食蟹 身体背面、侧面、四肢外侧均为斑驳的灰棕色,肩背长毛较为稀疏,身体内侧毛发则较白。
白掌长臂猿
两种山 的前脚拇指均为钙化的爪子。雌性的较小,用来戳破坚果、虾蟹或抵御捕食者;雄性的可近十厘米,用来搏斗争取配偶或群体领导权。
山 生活在垂直落差极大的西南高山地带,高度适应树栖生活。栖息地海拔约为一千五百米至三千五百米,是长臂猿中分布海拔最高的物种。和大部分长臂猿露天而居不同,山 喜欢选择合适的树洞作为巢穴。山 巢如鸟卵,高三尺许,常分两层,上层用于成兽,下层用于育崽,分别以鸟羽兽毛铺垫。它们常在早晨太阳初升时爬到树顶,发出洪亮的晨鸣,此起彼伏,响彻山野,并在整个白天在树冠层生活觅食,直到夜晚才返回树洞中的巢穴。杂食性,主食为嫩叶和果实,也喜食昆虫等小动物和鸟蛋,能轻松在空中抓住飞鸟。不畏水,能游泳,秋冬季节缺少果实时,普通山 和食蟹 都能到山溪边捕虾蟹补充能量。
一个有趣的現象是,山 会和华南虎建立一种松散的共生互利关系。它们会在华南虎捕猎的时候在丛林中喧闹跳跃,干扰猎物逃跑,而华南虎也往往会将猎物的毛皮和内脏等留给山 。因此,有时人们会在山林间看到山 与华南虎和谐相处,甚至爬到虎背上的情景,这或许是古人以之为山神的原因。
山 野生状态下的寿命为三十年。
山 实行一夫一妻制。性成熟后,雄性山 会寻找树中空洞作为巢穴,不断加工和装饰,以满足挑剔苛刻的雌性对生育的要求。
发情期在秋冬季节,排卵期的雌性会发出一种又长又转折多变的啼叫,宣示可以繁殖。雄性则发出相似的啼声,吸引雌性关注。雌性被吸引到附近后,雄性会围绕巢穴作花式跳跃,展示自己的体格和腾跃技巧,吸引雌性进入巢穴。
孕期约两百天,一胎一仔。幼崽要在母亲身边生活两至三年,学习生存技能。性成熟时间为雌性四岁,雄性五至六岁。
以家庭为单位,一夫一妻和未成年的幼崽一起生活,形成三至五头的小群活动。同群的山 会互相保护,尤其是对幼崽。然而对外群很排斥,领地意识强,每日早晨和黄昏,会在领地边缘发出响亮的叫声,警示领地以外的同类,也会扔石头吓唬敢于靠近的“外敌”,甚至杀死“外敌”。
非常吵闹,有十几种用于沟通的声音。幼崽的叫声似小儿啼,召唤同伴时则发出响亮的呼啸。除了叫声,也用身体语言和表情相互沟通,愤怒时会翻开上唇展现犬齿。
智力较高,有人认为不次于类人猿。表现出一些学习而来的高度复杂行为,例如在搏斗中会投石作为威慑,会制造巢穴、偷窃和拆毁人类的物品,甚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爱美”。当人类生活区与其栖息地重合时,山 会到人类营地偷窃或搞破坏,常常被认为是害兽,而人类也会捕猎山 进行驯化,作为奴役使用。
华南、华中地区。温带、亚热带森林。
山 曾经分布相当广泛。汉代至宋代的志怪笔记中,它的身影并不罕见。只是由于古人常常把山 和山 、狒狒等灵长类动物相混淆,历史记载很混乱。而且,由于山 外形怪异,智力颇高,古人或称之为人,或称之为神鬼精怪,独少称兽,因此多有山 能御虎,甚至与人共同耕作的灵异记载①,但这也不过是乡野传说罢了。
南朝刘义庆《幽明录》记载:东昌县有樵夫伐木,夜宿山涧边。深夜,有山 抱着幼崽到山涧边上掀石抓虾蟹吃,还就着火堆烧熟了喂幼崽,被没睡着的人发现后暴起围攻。山 一开始惊慌逃窜,但很快便投石回击,直到救出幼崽才停止。
五代时亦有记载:四川遂州有个叫赵尊师的道士,不但善用“飞符”治病救人,甚至能役使山 作为仆从,帮他拿取书囊席帽,他也因此被认为修道有成、神通广大。
寺岛良安《和汉三才图会》中的山
随着人类的扩张和猎奇心理的存在,山 从明代开始快速消失。晚至清代乃至民国,山 成为神怪幻想类小说的素材,然而这时它的数目已经大减,主要原因是原始森林的减少,以及人类视它为害兽的捕杀。
山 是山兽,并不出现于平原地区,故名有“山”,“ ”字则源自其啸叫声。它们喜欢在每天清晨爬到树冠处,发出洪亮的类似“啸——”的晨鸣。山魈之名与此源同,但魈是后起字,从鬼,也间接反映了山 从自然界中的野兽,逐渐退却到鬼神传说的位置中去了。《聊斋志异》里的山魈形体庞大且行动无迹,已经失其特征。《蜀山剑侠传》中说山魈是十丈高的巨人,更是纯粹出于臆想,只是冠以“山魈”名字而已。
山 有很多异名。《抱朴子》中记载:“山中山精之形,如小儿而独足,走向后,喜来犯人。人入山,若夜闻人音声大语,其名曰蚑,知而呼之,即不敢犯人也。一名热内,亦可兼呼之。”“蚑”就是踦、?,奇、单的意思,故一足曰踦,一足行曰?。热内又作热六,当是字形相近之讹。
有趣的是,《抱朴子》关于山 异名的记载,让我们有理由怀疑《山海经》中的柔利国也是山 ,这可能是关于这种神奇动物的最早记述。
书画家溥心畬笔下的山魈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柔利、留利与热内、热六音近,且内、六形近,而古人也的确曾将一些猿猴称为猱、狖,加上“一足,反膝,曲足居上”,完全符合山 的特征。所谓的“曲足居上”“人足反折”,指的就是山 倒挂着悬吊在树上的习性。至于“一手”,则可能是“两手一足”的讹误。《尔雅·释地》认为,东方有比目鱼、南方有比翼鸟、西方有比肩兽、北方有比肩民,都是四方异气所致。只是由于《山海经》文字佶屈聱牙且多有錯讹漏增之处,这一点并不能完全确定。
罕有人知的是,在对中国人的影响方面,山 可能是仅次于龙的动物——它可能是年兽的真正原型。《太平御览·元日》说山魈(山 )性不畏人,唯独“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熚既表示火,又是哔哔剥剥的火声。山 不怕人,只怕爆竹之声,这便是中国人春节时放鞭炮的由来。
山 的拉丁名来自英国传教士阿尔芒·思卡曼(Armand Scamander)。1869年,他在贵州省观察到野生山 ,并将山 的皮和爪标本送往英国。这种动物弹跳的姿态,使思卡曼想起英国传说中的怪人“弹簧腿杰克”(Spring Heeled Jack),山 的拉丁文学名因此而得。
《神异经》:
“西方深山有人,长尺余,袒身,捕虾蟹以食,名山?。”
《广韵》:
“山魈出汀州,独足鬼。”
《述异记》:
“南康有神,名曰山都,形如人,长二尺余,黑色赤目,发黄被之……此神能变化隐身,罕睹其状。”
《抱朴子》:
“山精形如小儿,独足向后,夜喜犯人,名曰魈。”
《阅微草堂笔记》之“僧歼山魈”:
举人邱二田说:永春县山里有座荒废的寺院,现在那里已是一片焦土。相传当初有僧人居住,僧人会念咒法术。僧人的徒弟有时晚上发现山魈,就请求僧人制服。僧人说:“人是人,妖怪是妖怪,各不相犯。人在白天活动,妖怪在晚上活动,不会互相伤害的。世界上万物并生,各自有安身的地方。妖怪不禁止人白天活动,难道人要禁止妖怪晚上活动吗?”时间长了,妖怪就白天来侵扰人,寺院不得安宁,僧人才开始施展符咒法术。而妖怪势力已经壮大,党羽也多了,竟然制伏不了。僧人很气愤,出门云游,请了善于降妖的人一起回寺院。在寺院中设神坛,烧纸钱,请神灵,雷电大火从天而降,妖怪消灭了,寺院也烧光了。僧人自己敲打胸膛说:“这是我的罪过呀!开始时我的符咒法完全可以制伏妖怪,偏偏不去制服。等到我的道行制伏不了妖怪时,却要去制服它。为博取长于教化的虚名,最后却溃败到这个地步。养毒疮而留祸患,说的就是我呀!”
【责任编辑:竹子】
① helicem(拉丁语,螺旋形的)和perna(拉丁语,脚跟)组合而成。本名由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先生拟定,特此致谢。
① 可参考吸血蝠的行动方式。
②《述异记》:南康有神,名曰山都,形如人,长二尺余,黑色赤目,发黄被之。
① 唐代《广异记》记载山魈(山 )“每岁中与人营田,人出田及种,余耕地种植”,“谷熟则来唤人平分。性质直,与人分,不取其多。人亦不敢取多,取多者遇天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