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情怀 初心使命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纵观历史,大凡成就非凡事业的伟人,都有良好家庭文化的熏陶。要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情怀,也要从他的家庭教育说起。
习仲勋同志注意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生活习惯。他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经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饭时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浪费,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这种无声的教育,使孩子们养成了不浪费一粒粮食的好习惯。孩子们的衣服和鞋袜,大都是“接力”着穿,大的穿旧了再让小的穿。
习仲勋同志还非常注意保护环境,节约水电,经常教育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厉行节约,每次洗完澡的水留着让孩子们再洗,然后还要用来洗衣服。家里厅堂的灯晚上一般很少打开,他要求房间里只要没人,一定要随手关灯。在外面散步时看见地上有烟头,他都会俯身捡起,扔到垃圾筒里。在他的影响下,家人一直保持着随手关灯、节约用纸、拧紧水龙头、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俭近仁”。这种注重节俭的生活作风,正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突出体现。从一名基层干部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就受到父母一言一行的影响和熏陶。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并在讲话中引用了唐朝诗人李商隐《咏史》中的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以此提醒党员领导干部,历朝历代无不是因勤奋节俭而兴盛,但最后却因为骄奢淫逸而导致灭亡。因此,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养成了勤劳俭朴的品质,而且抱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做到了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习仲勋同志在深圳举办八十八岁寿宴,唯独缺席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为一省之长,他因公务繁忙而难以脱身,于是抱愧向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在信中,他饱含深情地说:我从您身上要继承和学习的高尚品质很多,最主要的有如下几点:一是学您做人;二是学您做事;三是学习您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四是学您的赤子情怀;五是学您的俭朴生活。这样的好家风我辈将世代相传。
2001年的春节,习近平同志也因为工作繁忙没能回京跟父母团聚。母亲在与习近平同志的通话中说:“你这么多工作,工作需要,妈听着还挺高兴的,关键还不在于你来不来,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
一个人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成就怎样的人格。正是因为有良好家风的熏陶,才培养了胸怀家国天下的大国领袖。《习仲勋传》中还记载,习仲勋同志在最后的日子里对子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这样的家教家风,显然离不开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历史中也有这样的例证。譬如,拒收“四知财”的东汉太守杨震一生廉洁,并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被后世人称为清白官吏的子孙,这难道不是对他们最丰厚的馈赠吗?果然,杨家“四世三公”,代代有贤人出现。杨家的后人还以“四知堂”作为堂号,使得廉洁家风代代相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具信心,并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本人就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并以自己的人生经历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中的道理真实不虚,因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自2014年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以来,人们每年都会在辞旧迎新的时刻等候他的新年祝福,这已经成为一个美好的约定。每到这个时刻,他办公室书架上的照片和书籍总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那些新增的照片和书籍构成了人们领略主席在过去一年中所经历的重要时刻的见证,它们所承载的既有主席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也有他对人民的无限关爱,这些都已经深深地刻进了国家记忆之中。
在2022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表达了“真诚期盼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向前,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愿景。在他右手边的书架上,人们发现了一部极其珍贵却又鲜为问津的经世之作——《群书治要》。《群书治要》是贞观之初唐太宗为求治国良策,下令由魏徵等社稷之臣编纂的匡政巨著。太宗认为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地阅读,因为他有一个根本的动力——爱民,期望国泰民安。不仅如此,他还心系天下,愿为各国做出“善治”的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阅读《群书治要》《资治通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及四書五经等传统典籍。他对《群书治要》情有独钟的喜爱,还因为这部书与父亲有着不解之缘。《群书治要》虽为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提供了智慧源泉,但因成书后并未广泛传播,传至南宋只余十卷残帙,《元史》已不见著录。《群书治要》由日本遣唐使携带回日本,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原驻日大使符浩通过日本皇室成员获得一套天明版《群书治要》,交给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委员会,由学者对其点校考译,编成《群书治要考译》一书,呈送给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习仲勋同志。习仲勋同志亲笔为之题词“古镜今鉴”,充分肯定了这部“次经之书”的资政参考价值。
早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时,便有细心的记者在其办公室书架上发现了这部书,直到2022年,这部书仍然摆在右手边书架上可以随手取用的位置。这或可说明《群书治要》是总书记经常阅读的手边书。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而且他本人也身体力行,按照父亲为《群书治要》一书的题词——“古镜今鉴”的要求,认真借鉴《群书治要》中的治国理政智慧。他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治理国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这说明,以史为鉴,特别是总结盛世之所以兴盛、衰世之所以衰落的原因,对于今天的治国理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群书治要》正是中国传统治理智慧的精粹。
据统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的用典来自《群书治要》的就有80多条。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很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提法、新理念,也可以从《群书治要》中找到思想渊源。
例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春秋左氏传》中“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贾子》中“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等爱民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对于领导干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深具借鉴意义。
“打铁必须自身硬”,是对《论语》中“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礼记》中“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政要论》中“故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傅子》中“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等思想的精辟总结,以简洁易懂的语言概括了领导干部严以修身、正己化人的重要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傅子》中“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周书》中“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等思想相契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言语浮华、不务实干等问题。
“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则寓于《管子》中“商贾在朝,则货财上流”、《汉书》中“古之所与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周易》中“负且乘,致寇至”等思想之中,是对个别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的领导干部提出的警示。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对《政要论》中“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汉书》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晋书》中“三代之兴,无不抑损情欲;三季之衰,无不肆其侈靡”等历史经验教训所进行的深刻总结,并针对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的奢靡之风而提出告诫。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与《典语》中“制爵必俟有德,班禄必施有功”、《昌言》中“王者官人无私,唯贤是亲”等选贤任能的传统思想一脉相承。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生态保护观念,是对《周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合一思想及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创造性转化而提出的重要理念。
《群书治要》不仅是唐太宗创建“贞观之治”的重要借鉴,也是党政领导干部值得借鉴的宝贵政治文化资源。《群书治要·中论》云:“故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不寑道焉,不宿义焉。言而不行,斯寑道矣;行而不时,斯宿义矣。是故君子之务,以行前言也。”大意是说,君子应该言必信,行必果,不忘自己的初心,践行自己的信念。《群书治要》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手边书,这其中既饱含了他对父亲的敬重和深情,也有他对《群书治要》一书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更有他不忘初心,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正因为“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传统典籍熏陶,习近平总书记更加坚定了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涵养文化情怀。正如他在《多读书 修政德》中所写:“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到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拒腐蚀、永不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习仲勋同志曾谆谆告诫习近平同志:“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要联系群众,要平易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插队的岁月时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我的人走了,但我把我心留在了这里。从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机会我要从政,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实事、为老百姓办好事,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的初心。
2012年11月29日,刚刚当选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讲话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从此,团结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不变的使命。
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后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是,《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相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接连颁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全面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文以育人”的特点认识十分深刻,在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方面面。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主张“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阐述了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谓对古人“教学为先”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文化发展呈现新气象。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考察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引导人们在理解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时,放眼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从中探寻历史文化底蕴,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这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2020年9月,到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麓书院,他注视着讲堂上的“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涵;在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重点阐述了“第二个结合”,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这些具有独创性意义的重大表述,对于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起到了重要作用,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科学认识全球发展大势、深刻洞察世界格局变化而作出的重大判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突出的一大特点是“东升西降”,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著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与《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相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点明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礼记》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华文明秉持“志于道”的方向,提倡“一体之仁”的价值观,重视文字、典籍、礼乐等“文以载道”和“以文化人”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将其高度概括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特性。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智慧,审时度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体现了胸怀天下的历史责任与担当,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主席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不断发挥文化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首次明确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此后,他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而提出的,超越了国家、民族、党派等具体主体的差别,以人类共同利益为交汇点,凝聚起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
总体来看,家庭教育的熏陶、传统典籍的陶冶、初心使命的指引、时代之问的激发,涵养了习近平总书记深沉和厚重的文化情怀,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国领袖对父母的孝敬亲情,对人民的服务化导,对国家的热爱忠诚,对天下的责任担当。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首席专家)
【注:文本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项目编号:23ZDA0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
②《习仲勋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③[唐]魏徵等撰:《群书治要考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