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丽, 董美娟, 李伟明, 刘莹钰睿, 黄巧云, 自蓉
全科医生是承担基层卫生预防保健、医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性较高的医学人才,是居民健康的“守护者”[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水平高质量全科医生的有效途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是基于我国国情,为满足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为基层单位培养优秀助理全科医生的补充措施,其主要的培训模式是“3+2”,即包括3年专科院校的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和2年的规培[2-3]。2016年赵凤龙等[4]对北京市“3+2”助理全科医师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2019年蔡小斌等[5]对上海市嘉定区开展了助理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情况调查,了解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意愿;2020年刘芳和金磊[6]在对青海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探索与实践中发现,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提高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的教学质量。云南省医疗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同时,由于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人才紧缺更加突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总体滞后[7]。为解决自身问题,云南省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全科医学的人才培养,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本研究以云南省参培学员为研究对象,调查云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学员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旨在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采用分层抽样,从云南省13个州市级助培基地和14个县级助培基地中抽取8家基地,4家州市级助培基地为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45份)、文山州人民医院(63份)、云南昆钢医院(41份)、临沧市人民医院(46份);4家县级助培基地为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32份)、大姚县人民医院(45份)、祥云县人民医院(30份)、呈贡区人民医院(20份)。各基地2018级和2019级所有助培学员被抽取,于2019年12月-2021年5月进行现场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2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08%。
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等文献资料;依据研究目标,咨询若干名助培专家后,课题组自行设计《云南省助理全科医师培训状况调查问卷(学员)》,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助培学员的基本信息、助培认知情况、对助培的满意度评价、助培的压力情况及培训后行为意向情况等。
将问卷进行检查核对,剔除无效问卷后,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主要选用一般性统计描述、χ2检验、秩和检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取α=0.05为检验水准。
322名助理全科参培学员中,以州市级参培学员居多,有195名(60.56%);以女性学员居多,有221名(69.06%);以23~24岁年龄段居多,有198名(62.46%);以非独生子女居多,有294名(91.30%);有157名(51.14%)参培学员尚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证;2018级参培学员219名(68.01%),2019级参培学员103名(31.99%);学员参培身份中以外单位人为主,有208名(65.11%)。见表1。
表1 322名助理全科医生参培学员基本情况表
学员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最高,为61.39%;对带教能力和带教态度的评价偏低;但对薪酬满意度最低,为15.58%。见表2。
基地性质不同、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证、不同年级、参培身份、是否为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助培学员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助培学员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322名学员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满意度评价 单位:人(占比/%)
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将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满意度按等级分为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取基地性质、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有执业(助理)医师证和是否为订单定向医学生。变量赋值表见表4。
表4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
链接函数为Logit。经平行性检验,χ2=197.601,P<0.001,说明平行性假设成立,即回归方程相互平行,可以使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拟合优度显示,χ2=273.226,P=0.485,说明拟合优度较好。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地性质(OR=1.952)、性别(OR=0.279)、参加助培的身份(OR=0.288)以及是否为订单定向医学生(OR=4.726)对全科医生培训满意度有重要影响(P<0.05)。见表5。
表5 影响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满意度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中参培学员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满意度较低,满意度为62.11%。分析学员对培训满意度得出:助培学员对薪酬、食宿补贴、奖惩机制的满意度最低,分别为15.58%、27.50%和34.27%。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期间,学员对薪酬待遇的满意度最低,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8]。在我国,助理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生的补充措施,是当前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大量医疗工作者的过渡时期。而参培学员对学习、生活条件及管理方式的满意度也较低,分别为49.69%和46.63%,这提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参培学员满意度。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学员年龄多为23~<25岁,刚步入工作岗位,学员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导致其无法安心规培,因此,提高规培期间的薪酬待遇刻不容缓[9]。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助培政策的宣传,吸引用人单位、助培基地、社会组织等多方筹资,保障学员的经济收入来源,为学员解决后顾之忧,让参培学员安心规培;另一方面,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参培学员争取和本院职工相同的餐食补贴、五险一金等福利,为参培学员提供宿舍或者发放住宿补贴。各助培基地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一些提高学员积极性的奖励措施,例如,全勤奖金、首次通过结业考核奖金、首次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奖金等[10-11]。
本研究显示,性别、年龄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满意度评价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发现,参培学员中女性学员(221人)人数多于男性学员(99人),但男性学员(75.75%)的满意度优于女性学员(56.11%),这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男女就业比例相同。从年龄方面来分析,参培学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3~<25岁,主要是因为参加助培的学员大多是刚毕业参加工作或者入职不久的医务人员,所以,年龄整体偏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要重视不同性别对培训的满意度,男性因善于理论知识总结与实践,因此满意度高于女性。参培学员大多都是拥有自信和个性的“90后”,他们往往排斥纵向式的命令式人际交往关系[12]。一方面,各助培基地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学员的不同需求实行个性化培训。实行“双导师制”,一位导师“一对一”式全程带教,负责整个培训期间的各种指导与监督;另一位是科室轮转导师,在不同科室轮转有不同的导师,负责指导临床技能实践工作的展开。两个“导师”各司其职,互相配合[13-14]。另一方面,面对刚从学校毕业,初入职场的“90后”,带教老师要需改变以往的管理者权威心态,用更加人性、更加平等的态度与他们交流、相处,这样助理全科医师培训的满意度才会愈来愈高。
本研究表明,州市级助培基地(68.21%)的学员满意度优于县级助培基地(52.75%),这可能是因为州市级助培基地在管理模式、带教师资、助培条件上与县级基地存在差异,以致参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体验感不同。各个助培基地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其医疗水平和教学资源良莠不齐,而各助培基地的基本条件参差不齐,难以确保培训质量的同质化[15]。州市级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的带教师资、硬件设施及管理模式相较于县级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更加完善,州市级基地的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见多识广”,学习并掌握了许多技能,因此满意度也偏高。
应做好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参培学员在助培过程中的参与感与归属感。在医院管理层面,各助培基地可协同医务科、人事科、科教科等共同管理,医院领导的重视是建设县级助培基地的首要条件[16]。各助培基地应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切实落实助培制度,不断完善各助培基地的管理构架[17]。调查研究显示,带教师资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参培学员的满意度[18]。因此,在不断提高带教师资带教水平的同时,也要完善带教师资的激励补偿制度,各基地可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主的动态薪酬制度,定期开展带教师资之间的良性竞争,不断带动带教师资的积极性[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