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燕, 卓瑜, 岳磊于, 余建英
情绪障碍为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主要与人口大规模流动、贫富差距拉大、学习及生活压力日趋增大、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家庭成员结构改变、父母教养失当、机体慢性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还易引起异常行为[1]。青少年情绪障碍及行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易被忽视,导致具有此类不良情绪及异常行为少年无法得到及时治疗与援助,致使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异常延续至成年时期,引发严重精神问题,严重影响其学习及日常生活,甚至导致伤残及死亡。因此,对青少年受情绪障碍困扰的现状、基本特征、形成因素及干预对策进行分析,对此类青少年给予密切关注及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显示,青少年情绪障碍存在以焦虑障碍最为常见,其次为恐惧、强迫、抑郁等,大致可分为恐怖症、强迫症、抑郁障碍及躯体化障碍等[2]。我国受情绪障碍困扰的青少年高达3 000万左右,近年来患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3]。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武汉市中心城区4所小学3~6年级学生中,14.7%的学生存在焦虑情绪[4]。情绪障碍已成为当前青少年较为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情绪问题越严重的青少年生活质量越差,情绪障碍对青少年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等均存在不良影响。另有研究报道,在3~10岁儿童中,女童情绪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童,而青少年人群也存在此类患病特征[5]。情绪障碍在青少年心理问题中占据较大比重,总体患病形势较为严峻,对患病青少年成长产生了持续时间较长的负面情绪体验。
2.1.1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情绪行为障碍有潜在调控作用。相较于男性青少年,女性青少年焦虑遗传性较高,且青少年出现强迫-冲动行为和退缩-抑制行为的遗传影响大于特殊恐怖症状或分离焦虑,家庭结构环境变更、家庭功能水平低下、贫穷、家庭暴力等均为导致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上述异常行为的重要因素[6]。双生子遗传构成具有相似性,尤其是单卵双生成员遗传基因基本相同,单卵双生子情绪障碍及行为障碍同病率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生物易感性,其中20%的患病青少年一级亲属存在同类心理行为异常[7]。
2.1.2 生化因素青少年情绪行为异常与生化因素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染色体片段CTF2i的复制可导致分离焦虑,对焦虑症状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此类消极情感及异常行为的易感性普遍具有遗传特性。另有研究表明,miRNA调控、DNA甲基化等也与抑郁症状发作相关。而Zhu等[8]认为,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膜的5-羟色胺转云体基因的连锁不平衡也与情绪障碍有关。
2.2.1 家庭因素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生与不良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家庭功能缺失、父母教育方式、父母自身存在诸多负面情绪及异常行为等,均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9]。父母离异是青少年产生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婚姻关系不良的家庭会导致青少年缺乏安全稳定的生长环境,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男性青少年情绪障碍及犯罪行为的影响发现,不良教育方式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及异常情绪的发生具有明显影响,父母过分保护及溺爱更易导致青少年遇到应激性事件时出现不良情绪问题,家长刻板而严苛的教育方式会导致青少年压力骤升,使其产生持续的焦虑、恐惧情绪[10]。此外,亲子不安全依恋也是导致青少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证实,男性青少年依恋回避与不成熟防御、父惩罚严厉、父拒绝否认、母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r=0.153~0.217,P<0.05);男性青少年依恋焦虑与不成熟防御、中间防御、父惩罚严厉、父拒绝否认、母拒绝否认和母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r=0.164~0.319,P<0.05)[11]。
2.2.2 社会因素学校及社区为青少年的主要群体网络,校园环境、社区环境也与青少年情绪障碍及行为问题的发生有着一定的联系,其主要诱因包含校园霸凌、学习压力、教师态度、伙伴友谊损害、恶意欺辱等。同辈群体存在一定的感染效应,学校及社区同辈群体的负面行为越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差。欺负行为是引发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其危害广泛而深刻,对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有着极大危害。除此之外,教师教育方式及教育态度为学校内在氛围的微观表征,一定程度上可影响青少年的日常心理情绪及行为方式。教师教育水平、师生关系、教师作风等均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只有良好的教育方式及教学教育实践才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2.2.3 环境因素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及行为问题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空气污染、环境噪音、自然灾害、互联网环境负面影响等。一项对照研究认为,空气污染、环境噪音与青少年自闭症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形成密切相关,还会增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12]。而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其所承载的各种信息好坏参差、鱼龙混杂,青少年分辨信息能力较差,容易导致认知正常信息与网络信息失衡,影响其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若青少年接收大量负面信息,可导致其心理产生抑郁、易怒、消极等负面情绪,对其心理成长产生巨大阻碍。
3.1.1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的关键在于查明青少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主要诱因,激发其潜能,引导其克服情绪障碍。在心理干预过程中,需考虑青少年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对于年龄稍长的青少年可积极引导其主动诉说自身内心想法与感受,尽可能掌握其性格特点、情绪状况及心理需求,了解青少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常用的心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放松训练、游戏疗法、音乐疗法、认知疗法、角色扮演、生物反馈疗法等,对于年龄稍长的青少年还可采取认知治疗,对其行放松训练及认知增强训练等,给予情绪障碍青少年患者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3.1.2 临床干预大多存在轻度情绪障碍青少年仅通过心理干预即可得到有效改善,而对于部分中重度患者则需通过临床治疗干预。目前临床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低的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较多,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入抑制剂最为多见,包含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药物,已被证实在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3]。此外,亦有研究学者在此类药物基础上辅以三环类药物、碳酸锂等抗精神病药等,也取得了满意疗效[14-15]。而中医内服及外治疗法也为青少年情绪障碍提供了治疗新思路及新方法,中药治疗可为单一西药治疗青少年情绪障碍增效,可作为临床治疗青少年异常情绪的辅助用药[16-19]。除此之外,重复经颅刺激疗法(rTMS)、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无抽搐电休克(MECT)等物理治疗方法也被证实对于药物治疗干预欠佳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干预措施,为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20-21]。
3.2.1 家庭层面家庭功能与家庭成员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密切联系,诸多研究已证实,家庭环境与青少年情绪障碍密切相关,尤以亲子关系不当及教养方式不良最易引发青少年出现不良情绪,通过改善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成员相互沟通交流及完善家庭支持系统等,对改善青少年情绪障碍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需与青少年患者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尽可能为其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嘱家属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辅助青少年患者养成坚强、独立个性,并不断对其进行安抚、鼓励,使其能够感受到家庭支持,更好地适应治疗环境。何黎艳等[22]对存在情绪障碍青少年给予家庭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青少年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由干预前的(13.43±3.87)分和(26.84±4.62)分,降至(5.23±2.37)分和(9.12±3.83)分,青少年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说明提高父母教养技能及亲子关系对改善青少年情绪障碍有一定的治疗及预防作用。青少年不良情绪的预防及治疗需更多的理解、宽容及鼓励,家庭干预一定程度上可促使青少年更为积极主动诉说自身内心想法与感受,有利于掌握青少年不良情绪状态及心理需求,继而使临床干预更具有针对性及有效性,还能使青少年获得高水平情感温暖与支持,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3.2.2 社会层面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及社会教育,大力推广及开展学校及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对青少年情绪障碍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育人主要基地,学校应将基础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定期开展相关心理学宣传教育或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并建立青少年情绪危机识别及干预体系,提高危机识别及预警库质量,早期识别青少年情绪障碍;与此同时,为青少年建立个性化心理健康状况档案,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确保心理咨询质量。若发现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应及时与青少年家属沟通交流,让家属了解到专业机构诊断与治疗对改善青少年情绪状态的重要作用,协助青少年前往专业机构诊疗。此外,社区为青少年主要生活环境,社区应积极与心理卫生保健机构、政府组织等建立密切联系,积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青少年时期是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阶段,该阶段青少年身体快速成长,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而与此同时又面临着较多不良的心理应激因素刺激,故普遍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心理问题日趋突出,但此类心理健康问题又极易被忽视。应密切关注青少年出现此类不良情绪及异常行为的诱发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治疗,以有效减轻青少年情绪障碍及行为问题严重程度,促使其心理健康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