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
(大同市桦林背林场,山西 大同 037300)
山区荒山造林绿化是当前我国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提升荒山的植被覆盖率,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解气候等功能,从而改善山区荒山的气候条件与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但山区荒山的地质条件复杂、周边自然环境较为恶劣,长期以来植被覆盖率较低使得山区荒山土壤贫瘠,多为裸露的岩石,导致造林绿化技术难度较高、成本较大,并且难以实现造林后的有效管理。因此,如何针对山区荒山的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采用科学、有效的造林绿化技术恢复荒山生态环境并加强对荒山幼林的抚育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山区荒山造林绿化是指在宜林的山区荒山区域通过采取人工措施以形成或恢复森林的过程。我国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据水利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65.34 万km2,同比降低0.78%。虽然水土流失面积与强度持续下降,但水土流失依然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导致我国部分山区荒山土层变薄,加大土地荒漠化、滑坡、泥沙下泄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山地荒山造林绿化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之一。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植被覆盖率较低且难以稳固土壤,土壤长期受到冲刷、寝室便会导致土壤与水分同时流失。山区荒山造林绿化可以提升荒山的植被覆盖率,林木的根系庞大,可以牢牢抓住土壤,利用树根吸收并存蓄土壤中的水分,以此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同时,森林的植被覆盖可以降低雨水对土壤的冲击力,减小地表径流,促使水分缓慢渗透到土壤中,从而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除了改善环境、保持水土之外,山区荒山造林绿化也可以起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荒山造林绿化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保障,例如在山区荒地栽植果树,在林间养鸡、种药等可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单位面积的价值产出,并且能够优化林业经营模式,扩大山区荒山的经济效益[1]。
山区荒山一般地势较高,海拔高度在500m 以上,地势起伏较大,表面形态多样,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由于长期受到风、水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山区荒山表土多为破碎、脆弱状态,多出分布有裸露的岩石。在此种地质条件下绿化造林的技术难度较高,不仅需要全面掌握山区黄山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特性等基础信息,而且要提升造林绿化技术对荒山条件的适应性,尤其是在树种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树种对复杂环境与多变气候的适应能力,树种栽培与森林营造的经济成本效益等因素,并且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突发情况与不可预测性匀速,加大了造林绿化技术难度。
山区荒山的地形皆有一定的坡度,土壤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侵蚀,尤其是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情况下,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降低,土壤侵蚀程度将愈发严重。与此同时,山区荒山土壤的所处地形一般较为陡峭,受地形的影响山区荒山土壤一般为不肥沃、质量差的土壤,表土呈季节性缺失的特点,土层较薄、粗骨性强,难以为大部分植物提供适宜、优质的土壤环境条件。除此之外,山区荒山土壤的性质会随着气候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若荒山降水量较低、土壤持水量不足,则会导致山地荒山土壤愈发贫瘠,土壤性质也会随之变化,并且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很容易引发水土流失。
山区荒地一般远离城市,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山区荒山造林绿化的重视程度与资金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尤其是在造林绿化技术创新上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沿用传统的造林绿化方法,会降低造林绿化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山区荒山很容易受到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当发生极端天气时苗木成活率、植被覆盖率将明显降低。加之维护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大、成本高,维护管理技术水平低下,很容易导致林木死亡或损坏[2]。
山区荒山造林绿化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需要保证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在造林绿化工作开展前要对造林地进行调查研究,必要时进行定位树种实验,采用数学方法分析树种生长指标与立地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树种的生物学习性与生长特性,优先选择生长快速、适应性广泛、抗逆性强并且具有较高经济开发价值、能够适应山区荒山气候条件与土壤特性的树种。如:泓森槐属蝶形花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其生长快速、树干通直,枝叶可直接做燃料,也可以作为肥料、饲料的生产原材料;泓森槐花可食用,经济开发价值较高,并且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态作用;马尾松是山区荒山绿化造林的常用树种之一,适应性强、抗风力强,木材可用于建筑工程建设,松脂可用于工业生产,松油脂、松香以及根茎叶等部分可以入药,具有活血止痛等功效[3]。
山区荒地土壤质量低、土层结构差、土层薄决定了造林绿化前整地工作的必要性。整地可以起到蓄水保墒、改善土层结构、促进土壤腐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作用,提升造林成活率,为林木的生长提供更加适宜、优质的土壤环境条件。山区荒山造林整地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全面整地、穴状整地与环山截流沟整地3 种。不同造林整地技术方法的适用条件与整地规格如表1 所示。
表1 山区荒山造林整地技术方法及其适用条件、整地规格(部分)
在造林整地前要做好山区荒山造林地清理工作。清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造林地良好的环境,促进造林成活率的提升与林木的健康生长。首先,需要清理造林地内的杂草、危害目的树种生长的植株、可能滋生细菌的枯枝落叶,保证造林地清洁。其次,要清除造林地地表的杂物、碎石、岩石,以此改善表层土的结构,为林木生长提供更加适宜的条件。最后,山区荒山土壤质量差,需要根据林木生长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对土壤进行改良。在改良阶段要遵循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的基本原则。施入有机肥可以促进土壤腐熟,为林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有机肥以腐熟粪肥、堆肥、沤肥、绿肥为宜。在施肥时要保持土壤中各类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平衡,避免出现缺素生理病害。对于此可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即在了解山区荒山土壤供肥能力的前提条件下根据林木根系对肥料的吸收率、林木健康生长的需要等科学计算出施肥量,可以在节约肥料资源的同时提高施肥效率[4]。
山区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科学选择造林时间,控制造林密度。造林绿化阶段要结合造林地土层厚度、土壤水分缺失特点等选择适宜的造林时间。大部分山区荒山干旱少雨,土层较薄,因此需要在春季、秋季或每年的多雨季节造林绿化。春季造林一般从每年4 月中旬开始,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适当提前造林绿化时间。秋季造林一般在造林地上直接播撒大粒种子或休眠种子,让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出芽。雨季造林一般在每年7 月开始,需要保证地块湿润、土壤持水量适宜。如果山区荒山造林地立体条件较好,可以适当密植。若造林地土层薄、石块多,则可以适当降低造林密度。
(2)科学选择造林绿化方法。山区荒山造林绿化方法以容器苗造林、裸根苗造林、播种造林方法为主。选择容器苗造林方法时于起苗前2~3d 对苗圃地浇透水,起苗与运输过程中轻拿轻放以避免损坏容器袋。在栽植时轻轻剥除容器袋,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栽植深度以超过地径1~2cm 为宜,栽植后覆土压实。选择裸根苗造林方法时,在苗木假植、包装、运输过程中都需要遵循“不离水”的原则,栽植前向栽植穴内浇足水,再将苗木放入其中并填土、压实。选择播种造林方法时要先翻耕土壤,耕深以20~30cm 为宜。播种后覆盖种子直径3 倍厚的土并压实[5]。
幼林抚育是山区荒地造林绿化的技术难点之一。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如下:①松土除草。每年一般进行2 次松土除草,第一次为4—5 月,此时林木生长旺盛,对养分的需求量较高,清除的杂草可以经过堆沤后成为林木的养料。第二次为8—9 月,此时杂草尚未结籽,松土除草可以避免来年杂草疯长。松土除草通常结合进行,遵循除早、除小的原则,在杂草鲜嫩时期其根系较浅,通过翻动土壤可以清除大部分杂草。松土的深度根据苗木大小与土壤条件而定,苗木生长初期松土深度以3~5cm 为宜。苗木生长后期且土壤粘重时松土深度以5~20cm 为宜。除草时可以使用功效强、毒害性低的除草剂,如除草醚等触杀型除草剂,均三氯苯类根吸型除草剂等。②浇水整穴。苗木移栽后2~3d 内需要浇水,以此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在雨季造林时要加强对苗木的检查,如果苗木被冲压则需要及时将苗木从土壤中扒出并将苗木扶正。若穴面被雨水冲毁,则需要重新修筑。③施肥管理。幼树一般在春季进入新陈代谢的旺盛时期,在夏季光合作用最强,在秋季储存营养以越冬。幼林的施肥管理要以幼树的生长规律为依据,在春季追施氮肥、钾肥与磷肥,氮肥可以增强林木的长势,磷肥可以促进林木根系延伸,钾肥可以增强林木的抗病能力。在夏季需要在浇水的同时施加水溶性肥料,保证肥料抵达林木的根部,促进林木的生长。在秋季追施叶肥,以促进林木存储养分。
病虫害是危害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山地荒山通常气候干旱、地形地貌复杂、生态条件特殊,除了林木常见的病害、虫害之外还可能受到野兔、老鼠等动物的危害,这些动物会啃食幼嫩的茎叶、树皮,严重时会导致林木死亡。针对动物病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生态防控与物理防治技术措施。其中生态防控是指通过充分发挥森林的防御功能以降低动物危害的发生概率。如实行乔灌混交、灌灌混交以破坏野兔、老鼠等动物的栖息地,控制有害动物种群数量的增长,并增强林木长势,提高林木对动物危害的防御能力。物理防治是指在林地内布置鼠笼、鼠夹等防治动物危害。针对林木虫害的防治要加强对林木的监测,了解常见虫害的类型,综合采用多种防治措施以降低虫害的发生概率。例如,针对地下害虫可以从造林整地阶段开始,在翻耕土壤的同时向土壤内施入化学药剂以消杀土壤内的虫卵。同时也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技术,如在林地内悬挂色板,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以诱杀害虫,可以通过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式防治林木虫害。针对林木病害的防治可以采用林业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在造林绿化过程中严格落实相关技术规范,为林木的生长提供更加适宜的环境条件,通过增强林木的长势以提高其抗病性。同时科学、合理地选择化学药剂,严格控制化学药剂的用量,采用无人机喷洒、喷雾等方式提高药效、减少用量,从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防治林木病害。
山区荒山造林绿化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工程,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而且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山区荒山地形地貌复杂、生态条件特殊、土壤质量较差、土层浅薄,所以造林绿化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后续的抚育管理工作难以有效、顺利开展。所以在山区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中要对荒山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土壤特性等进行全面细致地调查研究,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经济价值高的树种,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科学利用造林绿化技术方法,并注重幼林抚育与病虫害防治,成功让荒山变“绿山”。